下午,曹元卿帶著趙仁、孫禮,前往軍營挑選士卒。


    大離有禁軍十二支,每一支有兵馬三萬人左右,分別是左右天武軍、左右龍武軍、左右神武軍、左右玄武軍、左右驍武軍、左右威武軍。


    每軍駐紮地各有不同,這也導致各軍相互牽製,最大可能保證了離都安全。


    而趙承雍帶著顧全安、謝長豐來到吏部,走鎮武司官方程序,確定鎮武司官衙位置,以及結構、人數、服飾、腰牌等。


    “雍王殿下。”


    進入吏部官衙,等了沒一會,吏部左侍郎很快出來拜見。


    “嗯,本宮來此是為了確定鎮武司之事。”趙承雍並未詢問吏部尚書為何未出現。


    這種二品大員,已算得上國家重臣,就算不出來見自己,他也無話可說,至於說對方怠慢,其完全可以用公務繁忙推脫不是。


    吏部左侍郎麵露為難之色:“殿下,鎮武司之事,事發突然,我們這邊還未拿出一個具體章程。”


    “嗬,本王可沒有耐心與你們糾纏,此乃皇帝聖旨,你們是準備抗旨不尊,還是故意遷延推諉。”


    “殿下不要誤會,下官可沒有推諉的意思。”左侍郎被嚇了一跳,連忙起身解釋。


    雖然今日被關押天牢的隻有四個五品官,他這個三品就算被牽連,應不會被如此對待,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不是。


    “好,先給鎮武司批一塊地,作為衙門與辦公的地方,還需要校場、訓練之地。”


    這要讓手下來辦,對方還會用各種手段推諉拖延。即便剛剛麵對自己,這位侍郎不也打著拖延的主意。


    他並不認為是這些人故意針對自己,應是其養成的習慣,趙承雍可不會慣著他們。


    趙承雍不怕這些人拖延,他隻要目的明確,這些人想拖延也沒法子。


    “殿下,找地一事,我會馬上讓人去辦,過幾日一定能給您一個滿意答複。”


    “嗬,不要過幾日了,你們這麽大一個吏部,難道熟悉離都情況的人都沒有?有哪些合適的地方,帶本王去看看,今日便要定下來。”


    “這……”麵對趙承雍這態度,左侍郎顯得左右為難。


    他倒是想繼續拖延下去,但趙承雍這樣子,他能怎麽拖延?沒辦法,隻能去辦了。


    很快,左侍郎找來兩個熟悉離都的老吏,為趙承雍介紹了三處地方,分別去看過後,趙承雍選擇了其中一處。


    “陳侍郎,就選第二處吧,先將手續辦下來,明日再去處理那裏百姓搬遷之事。”


    “諾。”


    趙承雍既然做了決定,左侍郎隻得規規矩矩去辦。


    第二處地方,曾是一個犯官府邸,趙承雍看中這裏,是因為周圍隻有數十戶民居,其他三麵,兩邊臨河一邊是主道。


    將這些民居遷走,連城一片後,這地形能防止有人窺視鎮武司,更好布防。


    辦好鎮武司衙邸之事後,麵對其編製結構上,左侍郎又犯了難。畢竟以前沒有這個部門,要設立多少人,他還真不知道。


    想了想,左侍郎試探說了個數:“殿下,要不初期設定為一千人。”


    “一千人?”


    趙承雍搖了搖頭:“不,鎮壓江湖一千人怎夠,本王已派人去禁軍中選人,從禁軍中便不止能選出一千人。”


    “不知殿下覺得要多少人的編製?”


    吏部左侍郎聽得有些頭皮發麻,這位爺還真是雷厲風行,上午接到聖旨,下午就開始選衙署,挑選人手,還真是動作迅速,不含糊。


    “先期一萬人吧,除了禁軍,本王還會在邊軍以及民間招募一些武者。”


    趙承雍早已打定主意,準備拿出一些武學功法出來,吸引強大武者,不怕挑選的人對鎮武司不忠誠。


    即便從軍中挑選的真氣好手,要是待遇不夠人家為什麽不待在軍中,要去鎮武司?


    有了高深武學就不一樣了,如今在軍中能學到人階武技的真氣高手,也是屈指可數,靈階更是奢望。


    趙承雍要讓鎮武司中人,人階武技隻要有貢獻就能學習,靈階武技隻要立有功勳,也能申請修習。


    至於說內功,他也準備放一些進去,不過卻不會放太強品階,隻要比流傳的好就行。


    他相信,有了這些支持,挑選之人進了鎮武司,定然不會想著脫離。


    便是去了江湖門派,想要學到高深武學,也得經過重重考驗,在鎮武司卻隻需要貢獻與功勳,這種機會哪兒去找。


    “殿,殿下,一,一萬人,是否太多了些。”


    聽到一萬人這個數字,左侍郎卻是被嚇了一跳。一萬人還是先期,之後還準備擴充?


    他隻是一個吏部左侍郎而已,並不能做主,隻能上報上去,讓尚書與離皇做決定。


    “鎮壓江湖,沒有足夠的人手怎行,陳侍郎,你按此執行即可。”


    “殿下,此事下官一個侍郎可做不得主,得上呈陛下批複。”


    “陳侍郎上稟即可,不過在未批複下來之前,先按此執行。”趙承雍不怕離皇不批複。


    如一個鎮武司,隻給千餘人編製,趙承雍都不用自己主持,隨便派一個先天手下即可,就更不用說讓顧全安入駐其中。


    真要出了問題,一句人手不足就可推脫過去。


    江湖上門派,即便最小門派,都有一兩百人,那些大派更是能有數千弟子,一千人能做什麽?


    “那便暫時按照殿下的意思辦。”


    既然選擇上報,那就先按照趙承雍的意思辦,到時皇帝批複下來,他們再出手幹預不遲。


    確定衙署位置,人員編製,之後便是主要的官階與服飾等。


    成立鎮武司,鎮武司司主是趙承雍,不用設定品階,但其下有什麽職位,設定多少官階等,這就需要好好商榷了。


    商榷清楚後,才能以品階設定服飾。


    趙承雍對這點倒是不甚在意,隻擺了擺手:“這些事情,交由你們吏部去辦,做好了通知本王一聲即可。”


    反正招募好鎮武司人員後,管理者定是要放自己人上去的。


    這些年他培養的人,可比那些外人靠譜放心。


    從吏部離開後,趙承雍徑直返迴府邸,等曹元卿選拔到足夠人手後,再進行下一步安排。


    “殿下,奴婢今日去了左右驍武軍、左右威武軍,一共挑選了五百餘人出來。”


    到了傍晚,曹元卿才迴到雍王府,向趙承雍迴稟情況。


    趙承雍封王之後,府邸雍王府牌匾已被掛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幻長生:從質子到無敵至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年一夢轉瞬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年一夢轉瞬空並收藏玄幻長生:從質子到無敵至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