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牧不知道的是,嬴恪在用逆向思維分析著他的想法。


    嬴恪正在中路軍的營帳中,當他得知楊端和的求救信時,臉色瞬間變得凝重,眼神中透露出憂慮。


    他深知楊端和一旦戰敗,整個秦軍的戰略部署都將被打亂,於是,嬴恪立刻召集將領們商議救援事宜。


    營帳內氣氛緊張,將領們的臉上都帶著嚴肅的神情,他們知道,這場戰爭的勝負在此一舉。


    “楊端和陷入困境,我們必須立刻救援。”


    嬴恪的聲音低沉有力,在營帳內迴蕩,“但李牧必定料到我們會救援,定會在途中設下埋伏。我們該如何應對?”


    嬴恪的眼神中透露出對局勢的擔憂,他希望能夠從將領們那裏得到一些啟發,找到破解李牧埋伏的方法。


    一位將領起身說道:“將軍,我們不如兵分兩路,一路正麵救援,吸引李牧的注意力,另一路則繞道而行,從背後偷襲趙軍。”


    這位將領的聲音洪亮,充滿了自信,他的提議得到了一些將領的附和。


    嬴恪沉思片刻,微微點頭道:“此計可行。但李牧為趙國名將,你既然這樣講,那李牧也肯定會考慮到,我可能兵分兩路救援楊端和,但我偏偏不如他的意。”


    “王猛,你率領兩萬騎兵正麵救援,務必大張旗鼓,吸引趙軍主力。中途若遇趙軍潰敗之相,不必膽怯,直接進攻趙軍。”


    “趙偉,你帶領三萬步兵,繞道而行,跟在王猛附近,等王猛攻擊趙軍,你從左翼突襲趙軍。”


    “李信,你領一萬王城禁軍,在右側等待時機,等趙軍全出,攻擊他們兩人時,你再出其不意,從右側發起進攻,將趙軍分割絞殺。”


    “記住,不可輕敵,李牧絕非等閑之輩。”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三位將領的信任和期望,同時也提醒他們要謹慎行事。


    嬴恪的計劃看似簡單,卻暗藏玄機,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打破李牧的埋伏,救出楊端和的部隊。


    三位將領領命而去,他們的步伐堅定有力,充滿了鬥誌。


    嬴恪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暗暗祈禱這場救援行動能夠順利。


    他深知,這場戰鬥將會異常艱難,但他絕不會退縮,一定會想盡辦法挽救楊端和的軍隊,繼續推進秦軍的戰略計劃。


    嬴恪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信念,他相信自己的將領們能夠完成任務,為秦軍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次日清晨,黑虎穀附近的戰場上,李牧正看著山坡上的楊端和營地,嘴角微微上揚:“楊端和,你今日插翅難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得意,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再看嬴恪這邊,王猛已經率領兩萬騎兵,一路塵土飛揚,氣勢洶洶地朝著趙軍佯裝布防的區域奔去。


    他知道此次任務非常艱巨,李牧定會在沿途設下重重陷阱,可他毫不畏懼,心中隻有一個信念:務必完成嬴恪的命令。


    王猛的臉上寫滿了堅定,他帶領著騎兵們,如同一股鋼鐵洪流,向著敵人的方向衝去。


    當王猛的騎兵隊靠近,趙軍將領錢進設伏之處時,隻見前方旗幟林立,趙軍的營寨錯落有致,戰鼓之聲不絕於耳,仿佛有千軍萬馬嚴陣以待。


    王猛心中一凜,卻仍按照嬴恪的吩咐,大聲唿喝,指揮騎兵做出衝鋒的姿態。錢進見秦軍前來,心中暗自欣喜,他依照李牧的計劃,稍作抵抗便佯裝不敵,率領騎兵向後撤退。


    王猛見狀,立刻下令追擊,秦軍騎兵如脫韁野馬般,緊緊咬著錢進的部隊。戰場上塵土飛揚,馬蹄聲、喊殺聲交織在一起,雙方的士兵們都在為了勝利而拚盡全力。


    另一邊,趙偉帶著三萬步兵,在王猛左側山林間艱難穿行。


    他們為了避開趙軍耳目,他們選擇了一條極為隱蔽的路線,一路上荊棘叢生,士兵們的衣衫被劃破,皮膚也被荊棘刺得鮮血淋漓,但無人抱怨,隻是默默前行。


    終於,他們繞到了趙軍的左翼,趙偉望著不遠處趙軍的營地,眼中閃爍著興奮與緊張的光芒,他握緊手中的長槍,低聲下令:“準備突襲!”


    士兵們屏住唿吸,靜靜地等待著進攻的命令,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決心,準備給趙軍一個致命的打擊。


    而在落鳳坡,李牧親自率領精銳部隊,早已在峽穀兩側的山林中潛伏多時。他身披黑色披風,眼神如鷹隼般銳利,緊緊盯著穀口。


    此時,山林中寂靜無聲,隻有偶爾傳來的風聲和樹葉的沙沙聲。


    李牧深知,嬴恪派來繞道偷襲的秦軍隨時可能出現。他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和緊張,期待著敵人的到來,緊張著這場戰鬥的勝負。


    就在王猛追擊錢進、趙偉準備突襲趙軍左翼之時,另一路王城禁軍在李信的帶領下,悄悄迂迴到了趙軍後方。


    李信看著趙軍營地中進進出出的士兵,心中暗自盤算著進攻的時機。


    他知道,隻要王猛和趙偉的部隊與趙軍正麵交鋒,趙軍必定會調動後方兵力前去支援,那時便是他率軍出擊的最佳時刻。


    李信的眼神中透露出冷靜和機智,他等待著那個關鍵時刻的到來,準備給趙軍致命一擊。


    黑虎穀附近的山坡上,楊端和望著遠方,心中滿是焦慮,他不斷地向四周張望,期盼著嬴恪的援軍能夠早日到來。


    他的士兵們在經曆了之前的突圍後,士氣低落,疲憊不堪,但仍堅守在臨時搭建的營地中,警惕地看著周圍的動靜。


    楊端和深知,在援軍到來之前,他們必須守住這個陣地,否則一切都將前功盡棄。士兵們的臉上寫滿了疲憊和恐懼,但他們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等待著命運的裁決。


    在趙軍的中軍大帳內,氣氛同樣緊張。李牧密切關注著戰場上的每一個動態,他通過傳令兵不斷地接收著前方的消息。


    當得知王猛的騎兵開始追擊錢進、趙偉的步兵已繞到左翼時,他的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心中暗自思忖:“嬴恪,你果然中計了。”


    他迅速下達命令,讓孫濤做好準備,一旦秦軍進入包圍圈,立刻發動攻擊。李牧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果斷,他相信自己的計劃能夠成功,將秦軍一網打盡。


    此時,整個戰場仿佛一張緊繃的弓弦,隨時都可能爆發一場更為激烈的廝殺。


    王猛的騎兵、趙偉的步兵、李信的王城禁軍,以及趙軍的各路伏兵,都在等待著命運的裁決。


    一場決定秦趙兩國命運的大戰,在這複雜的局勢下,一觸即發,每一個人都清楚,接下來的每一刻,都將決定著這場戰爭的走向,乃至國家的興衰存亡 。


    戰場上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仿佛空氣都被點燃,每一個士兵都能感受到那撲麵而來的壓力和恐懼,他們都在為了自己的國家和榮譽,準備迎接這場生死之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帝國之降生嬴氏宗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風憶流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風憶流年並收藏大秦帝國之降生嬴氏宗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