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恪大敗聯軍與來援韓軍後,乘勝追擊,將殘敵徹底肅清,才整肅大軍,威風凜凜地重返新鄭城下。


    一時間,秦軍營帳在新鄭城外綿延鋪展數裏,黑色的軍旗上,金色的秦字在風中肆意翻卷,彰顯著這支不敗之師的赫赫軍威。


    嬴恪大帳內,燭火搖晃跳動,光影在諸將那堅毅的麵龐上閃爍不定。一場足以決定新鄭城最終命運的軍事會議,在此刻激烈地拉開了帷幕。


    那位在牛頭山設伏的,王磊將軍率先起身打破寂靜,他身材魁梧壯碩,抱拳昂首,聲若雷霆般震徹大帳:“將軍!我軍剛經曆了一場惡戰,卻以摧枯拉朽的氣勢大敗敵軍,此刻全軍士氣正旺,銳不可當。如今新鄭孤立無援,恰似狂風中的殘燭,搖搖欲墜。依末將之見,我軍應當全軍壓上,全力強攻,定能一鼓作氣,在短時間內破城,順利拿下這韓國都城!”他的眼神中燃燒著渴望戰鬥的熊熊火焰。


    營帳內瞬間人聲鼎沸,讚同強攻的將領們紛紛高聲附和,激昂的唿聲此起彼伏。


    就在這時,一旁一直以智謀出眾出名,第三次設伏聯軍的趙偉將軍起身,他輕咳一聲,整理了下甲胄,恭敬地拱手說道:“王將軍所言,盡顯勇猛無畏,然而強攻之舉,實在是不可取。諸位將軍請看。”


    他快步走到懸掛在營帳中央的新鄭城防圖前,伸出手指,重重落在城牆的標記之處,神色凝重且嚴肅,“新鄭城牆高大厚實,韓國耗費多年時間與大量人力、物力,精心修築,其防禦堪稱固若金湯。”


    “還有新鄭城牆上每隔一段距離,便設有了望塔,韓軍的哨兵日夜輪崗值守,我軍的一舉一動,都難以逃過他們的眼睛。若是我軍貿然強攻,還未等靠近城牆,便會被城頭的強弓硬弩射成篩子,滾木礌石也會如暴雨般傾砸而下,我軍將士必將會損失慘重啊。”


    趙偉緊接著補充道:“城內韓軍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國,必定會拚死抵抗,作最後的負隅頑抗。我軍的攻城器械,諸如攻城車、雲梯等,在城下推進時將會困難重重。士兵們不得不暴露在敵人的密集攻擊範圍之內,如此一來,傷亡必然慘重。一旦戰事陷入膠著,形成持久戰,不僅我軍將士會大量折損,還會貽誤戰機。若是其他諸侯國趁此時機再次出兵發難,我軍將會陷入腹背受敵的艱難處境,局麵將不堪設想。”


    聽著著趙偉講解這些,李信此時也眉頭緊蹙,滿臉憂心忡忡地接過話茬:“趙將軍所言極是,況且韓國百姓對韓王還存有一定的忠誠之心。若是我軍強攻,必定會激起城內百姓的同仇敵愾之情,到那時,他們定會齊心協力,與韓軍一同抵抗我軍。全城皆兵,我軍的攻城難度將大大增加。所以,強攻絕非上策,還懇請將軍慎重考慮。”


    趙偉再次拱手,誠懇地提出自己的見解:“依我之見,不如選派能言善辯、口才出眾之士進城勸降。向韓王詳細陳述天下大勢,透徹剖析其中的利害關係,讓他清醒地認識到,繼續抵抗不過是徒勞之舉。”


    他目光炯炯有神,掃視著帳內的每一個人,“如今秦國國力強盛,軍隊兵強馬壯,一統六國乃是大勢所趨,猶如滾滾洪流,無人能夠阻擋。韓王若是能夠認清當下局勢,主動歸降,不僅可以保全自身性命與家族尊嚴,還能夠避免百姓遭受生靈塗炭,免受戰火的殘酷屠戮。”


    李信也在一旁點頭附和著,說道:“誠如趙將軍所言,勸降韓王,我軍便能兵不血刃地拿下新鄭城。如此一來,既能夠完整地接收城內的人口、物資與財富,為秦國日後的發展增添強大助力,又能夠贏得民心,彰顯我大秦的仁德與寬厚。此乃一舉多得的上上之策,還望將軍明鑒。”


    趙偉、李信等人的一番話語,讓帳內不少將領陷入了沉思,他們紛紛交頭接耳,低聲議論,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策略各抒己見,氣氛熱烈非凡。


    嬴恪端坐在主位之上,神色平靜如水,目光深邃猶如幽淵,靜靜地聆聽著眾人的爭論。待帳內的議論聲漸漸停歇,他沉穩地開口,聲音如洪鍾般在大帳內迴蕩,字字清晰有力。


    “諸位所言,皆有各自的道理。強攻可以彰顯我軍的虎狼之威,勸降能夠減少傷亡損失,然而這兩種策略都各有優勢,但又存在著弊端。本將軍決定先切斷韓國後方城池與新鄭的聯係,將新鄭變成一座四麵秦歌、孤立無援的孤城。”


    “斷絕韓王的後援希望,從心理與戰略的層麵,對其進行雙重施壓,迫使他投降。如此一來,既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我軍將士的傷亡,又能夠順利達成戰略目標,牢牢掌控新鄭。”


    眾將軍聽聞此言,先是微微一怔,臉上露出一絲驚訝之色,隨即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他們的眼神中滿是對嬴恪英明決策的欽佩與認同。


    嬴恪緊接著目光一轉,銳利地看向帳下,繼續發號施令:“再者,派人速速將原南陽太守騰接到大營。他曾在韓國之地長期居住,對韓國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了如指掌,與韓國的官員將領也多有交往。等他到達之後,命令他與李信將軍一同率領一支輕騎部隊,繞過新鄭城,直接奔赴韓國後方的各個城池。憑借太守騰的人脈關係與其出色口才,加上我大秦虎賁的威名,對各城守將曉以利害,勸他們歸降。隻要能夠拿下那些城池,新鄭便會徹底陷入絕境,插翅也難逃。”


    眾將齊聲領命,那洪亮的聲音震得大帳嗡嗡作響,隨後迅速各自行動起來。沒過幾日,南陽太守騰便被順利接入秦軍大營。他雖已年過四十,但精神矍鑠,目光敏銳,舉手投足之間盡顯幹練與沉穩。


    李信與騰稍作休整準備,便精心挑選了一支精銳輕騎部隊,悄無聲息地繞過新鄭城,如同一股黑色的箭矢,向著韓國後方疾馳而去。


    每到一座城池,他們先在城外整齊列開陣勢,士兵們身著黑色甲胄,在月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手中長刀與長槍寒光耀眼,向城上展示秦軍強大的軍威。


    隨後,由太守騰親自上前喊話,他站在陣前,聲音清朗且誠懇,將秦國的強大實力、統一六國的大勢所趨,以及負隅頑抗的悲慘後果,一一向城上守將闡述得清清楚楚。許多守將在仔細權衡利弊之後,眼見天下大勢已去,又被太守騰的誠意所打動,紛紛打開城門,歸降秦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帝國之降生嬴氏宗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風憶流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風憶流年並收藏大秦帝國之降生嬴氏宗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