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悼襄王九年(公元前236年),趙國經過一年的整軍備戰,集結了二十萬大軍,在龐暖的率領下,士氣高昂地向燕國進發。


    趙國軍隊憑借“胡服騎射”的優勢,宛如猛虎下山般迅速突破了燕國防線。


    燕軍倉促應戰,隻見燕國士兵們神色慌張,原本鬆散的防線在趙國軍隊的衝擊下瞬間瓦解。


    趙國軍隊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占燕國多座城池,每一座城池的攻克都伴隨著喊殺聲和趙國士兵的歡唿。


    龐暖騎在馬背上,手持長槍,大聲指揮著軍隊前進。


    他眼神堅定,望向燕國都城方向,心中充滿了必勝的信念。


    “將士們,勇往直前,讓燕國為他們的挑釁付出代價!”龐暖的聲音在戰場上迴蕩。


    趙國軍隊如潮水般湧進燕國領土,所到之處一片狼藉,燕國的百姓們四處逃竄,躲在角落裏瑟瑟發抖。


    燕國的士兵們在趙國軍隊的攻擊下節節敗退,眼看就要被趙國攻破都城。


    燕王喜站在宮殿外,望著城外那彌漫的硝煙,心中充滿了焦慮與恐懼,額頭上滿是汗珠,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慌亂。


    片刻後,燕王喜轉身走向朝堂,大臣們早已齊聚一堂,神色凝重。


    燕王喜急切地說道:“諸位愛卿,趙國來勢洶洶,吾燕國危在旦夕,大家可有良策?”


    大臣們麵麵相覷,一時沉默不語。過了片刻,一位大臣站出來說道:“大王,如今趙國勢大,我們難以與之抗衡。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向他國求援。”


    燕王喜眉頭緊皺,問道:“向他國求援?哪國願意出手相助?”


    這時,另一位大臣開口道:“秦國一直對趙國虎視眈眈,可請求秦國助我燕國。”


    燕王喜思索片刻,說道:“秦國雖然強大,但要如何能說服秦國出兵援助?”


    又一位大臣說道:“大王,如今燕國危在旦夕,不妨派使者前往秦國,向秦王表明我們願割讓土地給秦國,以換取秦國的援助。”


    燕王喜猶豫片刻,說道:“割讓土地,這畢竟是祖宗基業,實在難以割舍。”


    大臣們紛紛勸道:“大王,如今局勢危急,若不割讓土地,恐怕燕國難以保全。”


    燕王喜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好吧,那就派使者前往秦國,向秦王表明我們願割讓土地,懇請秦國出兵援助。”


    “諸位愛卿,還需立即組織軍隊,加強防禦,務必守住燕國的領土。”


    於是,燕國的使者馬不停蹄地趕到秦國。


    燕國使者見到嬴政後,趕忙道:“大王,趙國來勢洶洶,燕國危在旦夕。懇請大王出兵援助燕國,燕國願割讓部分土地給秦國,以表誠意。”


    嬴政聽後,召集大臣們商議救燕攻趙的事。


    秦國章台宮中,嬴政端坐在主位,麵色如常,目光掃過眾人。


    “趙國攻打燕國,燕國不敵,派使者向我大秦求助。諸卿以為此事如何?”


    大臣們紛紛議論起來。


    李斯思索一會後說到:“大王,這正是個好機會,趙國攻打燕國,國內兵力空虛,此時出兵可再次削弱趙國。”


    又有人道:“燕國實力也不容小覷,我們可以趁機讓燕國與趙國相互消耗,坐收漁利。”


    此時,呂不韋站出來,拱手道:“陛下,若此時出兵援助燕國,不僅能解燕國之危,還可趁機攻打趙國。趙國因戰爭消耗巨大,此時定然無力抵抗我軍。如此一來,既能削弱趙國,又能讓燕國感恩於我,為秦國在六國中的地位增添籌碼。”


    嬴恪也出言說道:“呂相此言有理,如此可削弱兩國,為我大秦一統天下奠定基礎。臣以為可以出兵攻打趙國,奪取趙國城池。”


    王翦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末將願率部前往趙國,定不辱使命。”


    桓齮緊接著也出列說道:“末將願追隨王將軍,為大秦效力。”


    楊瑞和也急切地說道:“末將也願聽從陛下安排,為大秦開疆拓土。”


    嬴政聽後,點頭道:“好,既然如此,立刻派王翦、桓齮與楊瑞三人分兩路,各率領十萬秦軍,以救援燕國為名,向趙國發起進攻。”


    嬴政繼續說道:“此次伐趙,我們要充分利用趙國疲憊之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擊。秦國的目標不僅是解燕國之危,更要讓趙國元氣大傷,為我秦國在戰國的霸業奠定基礎。”


    眾大臣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在攻打趙國前,嬴政召集眾將,再次強調此次行動的戰略目標。


    “諸位將軍,此次出兵伐趙,務必做到穩紮穩打。我們要充分發揮秦國軍隊的優勢,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秦王目光堅定地說道。


    王翦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放心,末將定不負陛下重托。此次伐趙,定讓趙國知道秦國的厲害。”


    桓齮也接道:“末將願率部全力配合,聽從陛下指揮。”


    秦國兩路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趙國進發,很快秦國軍隊來到了秦趙邊境。


    一路由王翦率領,另一路由桓齮、楊端和率領,他們如狼似虎般朝著趙國邊境撲去。


    王翦率領的秦軍如同一把利刃,迅速衝向趙國邊境。


    他身先士卒,指揮著軍隊向閼與發起攻擊。秦軍士氣高昂,喊殺聲震天,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閼與被秦軍攻占。


    緊接著,秦軍又馬不停蹄地向撩陽進發。撩陽的趙軍頑強抵抗,但秦軍憑借著強大的兵力和精湛的戰術,成功將其攻克。


    與此同時,桓齮、楊端和率領的軍隊在另一方向展開行動。


    他們一路勢如破竹,迅速攻占了鄴、安陽等城邑。趙國的守軍麵對秦軍的突然進攻,驚慌失措,由於主力正在與燕國作戰,兵力分散,難以組織有效的抵抗。


    趙國的軍隊在秦軍的猛烈攻擊下節節敗退,許多士兵在戰鬥中受傷,鮮血染紅了大地。


    麵對秦軍的進攻,趙國的將領們迅速調整戰略,組織兵力進行抵抗。


    雖然趙國在戰爭初期未能有效抵禦秦軍,但他們憑借著頑強的意誌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逐漸穩住了局勢。


    然而,秦國的軍事行動給趙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趙國多座城池被秦軍占領,領土遭到了嚴重的侵犯。


    至此,趙國已無力再攻打燕國,隻能迴師守護趙國領地,而秦國的這次救燕攻趙,奪得趙國城池數座,為後續進一步攻趙奠定了基礎,也為最終統一六國的進程邁出了重要一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帝國之降生嬴氏宗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風憶流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風憶流年並收藏大秦帝國之降生嬴氏宗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