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軍在遭受秦軍夜襲的沉重打擊後,如驚弓之鳥般潰敗東撤,一路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戰場上,楚軍的旗幟東倒西歪,殘兵敗將們在混亂中相互推搡踐踏,喊叫聲、哭嚎聲交織在一起,其殘部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全然沒了當初參與合縱伐秦的銳氣。


    四國軍隊目睹楚軍的慘敗,軍心動搖,恐懼的陰霾迅速在各營中蔓延開來。


    諸將紛紛聚集到龐暖帳中,懇請退兵。


    龐暖望著這些麵露怯意的將領,心中滿是無奈與憤怒,但也深知此時強留他們已無濟於事,隻得黯然應允。


    韓、魏、燕之軍如獲大赦,匆忙拔營起寨,爭先恐後背向戰場迴國,生怕秦軍的鐵騎會再次突然出現在自己身後。


    馬蹄揚起的沙塵彌漫在空氣中,士兵們神色慌張,一路疾馳,全然不顧隊形的整齊與否,隻想盡快逃離這危險之地。


    而龐暖心中卻對齊國懷恨不已,這其中有著深刻的緣由。


    五國合縱攻秦之時,齊國竟與秦國暗通款曲,身為山東六國之一,卻未投入到合縱伐秦的大業之中,其行徑嚴重損害了合縱聯盟的利益,致使聯軍內部人心渙散,最終伐秦大業功虧一簣。


    龐暖深知此次失敗齊國難辭其咎,盛怒之下,毅然決定率軍轉而攻取齊國的饒安。


    齊國饒安城外,氣氛緊張得如同拉滿的弓弦。


    趙軍士氣高昂,陣列齊整,士兵們的眼中閃爍著複仇的火焰,手中的兵器在陽光下寒光閃爍。


    龐暖一馬當先,指揮著軍隊迅速展開攻城之勢。隨著一聲令下,戰鼓擂響,如雷鳴般震耳欲聾,趙軍如潮水般湧向饒安城。城牆上的齊國守軍匆忙射箭投石,一時間矢石如雨,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


    然而,齊國守軍未曾料到趙國軍隊會在此時突然來襲,在倉促間組織起的抵抗顯得軟弱無力。


    龐暖的軍隊帶著滿腔的怒火和無處發泄的憋屈,如狼似虎般猛攻饒安。雲梯被迅速架起,趙軍士兵們奮勇攀爬,不顧城上如雨般的箭矢,前赴後繼。


    城中百姓驚恐萬分,哭喊聲不絕於耳。龐暖指揮若定,充分利用趙軍的軍事素養和人數優勢,逐步突破了饒安的城防。


    最終,饒安城破,趙國軍隊在城中大肆劫掠一番後,才心滿意足地迴師趙國。


    經此一役,五國合縱徹底瓦解,各國之間的信任也蕩然無存。


    反觀秦國這邊,關隘之內,秦軍主帥嬴恪的營帳中彌漫著絲絲殺氣。


    嬴恪劍眉緊鎖,凝視著沙盤上的山川河流,迴想起不久前五國聯軍氣勢洶洶地來犯,妄圖突破函穀關,遏製秦國崛起的鋒芒,心中便湧起一股怒火。


    “哼!這五國聯軍不自量力,竟敢犯我大秦邊境,雖已潰敗而逃,但此仇不報,我大秦威嚴何存!必須要進行報複才行,蒙老將軍以為攻魏國附屬,衛國都城濮陽如何?”


    一旁蒙驁看了看地圖,拱手對嬴恪迴答道:“鎮國君,如此甚好啊,衛國乃五國聯軍中魏國之附屬,且其地理位置重要,若此時攻打衛國,既能向五國示威,又可進一步拓展我大秦疆土,為日後東進中原奠定根基。”


    嬴恪聽完,眼中閃過一抹決然之色,微微頷首道:“所言甚是,來人!即刻傳王翦將軍前來!”


    不多時,王翦大步踏入營帳,身披戰甲,英姿颯爽。


    嬴恪將手中竹簡重重拍在案上,沉聲道:“王翦將軍,本帥命你率大軍攻打衛國,務必讓其五國知曉與我大秦為敵的下場!”


    王翦抱拳領命:“末將遵令!定當踏平衛國,揚我大秦軍威!”


    此時秦國的朝堂之上,氣氛莊重而肅穆。


    秦王嬴政高坐於王座,看著嬴恪傳來的戰報,知道五國聯軍已退數日,嬴恪想乘機報複,於是已派王翦攻打衛國。


    嬴政看著戰報,目光中透露出讚許與威嚴。


    “來人,給鎮國君傳令,前方一切軍務,皆有鎮國君決斷。此次攻衛,關乎我大秦顏麵與霸業,請鎮國君,派重兵大將,此戰, 隻許勝,不許敗!”


    群臣齊聲高唿:“大王萬年,大秦萬年!”


    與此同時,秦國的密探早已如鬼魅般穿梭於衛國的山川城池之間,將衛國的兵力部署、城防布局、糧草儲備等情報詳盡地傳迴國內。


    王翦根據這些情報,精心製定了作戰方略,每一步都暗藏著致命的殺招,隻待一聲令下,便要讓衛國在秦軍的鐵騎下顫抖。


    在一個寒風凜冽的清晨,秦軍的精銳部隊如黑色的潮水般湧向衛國邊境。


    馬蹄聲如雷,踏碎了大地的寧靜,飛揚的塵土遮天蔽日,仿佛是戰爭的陰霾提前籠罩。


    秦軍的先鋒部隊個個勇猛無畏,他們揮舞著鋒利的戈矛,迅速衝破了衛國那脆弱的邊境防線。


    衛國人還未從驚愕中迴過神來,秦軍的主力大軍便已接踵而至,迅速對衛國的重要城池和軍事據點形成了鐵桶般的包圍之勢,好似一張收緊的巨網,讓衛國軍民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


    衛國都城濮陽,此刻成為了風暴的中心。


    城牆上,衛國的士兵們麵色凝重,他們緊握著手中的武器,望著城下那密密麻麻、如狼似虎的秦軍,心中既有恐懼,也有一絲決絕。


    秦軍的攻城器械在陣前一字排開,高大的雲梯在士兵的推動下緩緩靠近城牆,投石車也已裝填完畢,隻待一聲令下便會將巨石砸向濮陽城。


    隨著秦軍將領的一聲怒吼,攻城戰正式打響。一時間,喊殺聲、兵器的碰撞聲、石塊的唿嘯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


    秦軍士兵們如蟻附膻般攀爬著雲梯,衛國的士兵則拚死抵抗,他們用長矛、石塊奮力擊退登城的秦軍,但秦軍的攻勢一波接著一波,無窮無盡。


    城下,秦軍的投石車不斷將巨石拋向城牆,濮陽城的磚石在巨石的撞擊下紛紛崩裂,城牆出現了一道道裂痕,仿佛是這座城市痛苦的呻吟。


    衛國的將軍們在城內來迴奔走,指揮著士兵們進行防禦,但他們心中明白,麵對秦國如此強大的攻勢,衛國的覆滅似乎隻是時間問題。


    盡管如此,他們依然沒有放棄,士兵們也在絕境中爆發出了驚人的勇氣,一次次打退秦軍的進攻。


    然而,雙方的實力差距實在太過懸殊,隨著時間的推移,濮陽城的防禦設施逐漸被破壞殆盡,城內的士兵傷亡慘重,大街小巷都彌漫著血腥的氣息。


    終於,在經過多日的激戰後,秦軍成功攻克了濮陽城。


    衛國的國君衛元君望著那破敗的宮殿和四處逃竄的百姓,眼中滿是絕望和悲涼。


    他被迫率領著殘兵敗將,遷往野王縣,曾經在中原大地上存在了數百年的衛國,至此名存實亡,其廣袤的領土被納入了秦國的版圖。


    秦國的軍旗在衛國的土地上高高飄揚,也預示著秦國在統一六國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帝國之降生嬴氏宗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風憶流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風憶流年並收藏大秦帝國之降生嬴氏宗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