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李斯改革的道路上,注定不會是一帆風順。


    一些貴族和頑固的官員們,對那新律法心懷不滿,他們在暗中使用各種手段抵製。


    在朝堂之上,這些人對李斯百般刁難,言辭激烈,妄圖破壞律法改革的艱難進程。


    “李斯,你這新律法過於嚴苛,會讓百姓苦不堪言!”一位貴族大臣怒目而視,聲色俱厲地指責道。


    李斯麵對指責,毫不退縮,鎮定自若地拱手迴應:“大人此言差矣,律法唯有嚴明,方能確保國家安定,護佑百姓安寧。若因一時的寬鬆而致使秩序混亂,那才是真正的禍端,是國家的災難。”


    嬴政在朝堂上力挺李斯,聲音洪亮而威嚴:“李廷尉所行之事,皆為大秦之長遠計,爾等不得妄加非議。”


    但那些反對派並未就此罷休,他們心懷不軌,相互勾結起來,妄圖在民間肆意煽動不滿情緒,妄圖掀起更大的波瀾。


    李斯察覺後,心急如焚,立刻向嬴政進言:“大王,此等亂臣賊子,若不加以嚴懲,律法改革恐難以為繼,大秦的根基也將被動搖。”


    嬴政果斷下令:“徹查此事,凡涉事者,嚴懲不貸!”


    在嬴政堅定不移的支持下,李斯迅速展開了全麵而細致的調查。他雷厲風行,將那些暗中搗亂的貴族和官員一一揪出。


    經過嚴厲的懲處,那些反對派的囂張勢力得到了有效的遏製,律法改革得以在艱難中順利推進。


    隨著時間緩緩推移,秦國的國力在這日益完善的律法保障下日益增強。農田裏稻穀飄香,農民迎來豐收;商貿集市熱鬧非凡,一片繁榮;軍隊經過嚴格訓練,戰鬥力也大幅提升。


    一日,嬴政再次在章台宮寢殿召見李斯。


    “李斯你完善律法之功,寡人銘記於心。如今大秦強盛,皆因你之律法。”嬴政麵帶微笑,眼中滿是讚賞說道。


    李斯跪地謝恩,聲音誠懇而恭敬:“此乃大王英明,臣不過盡綿薄之力。”


    嬴政坐在王座之上,神色逐漸顯的憂慮,眉頭微微皺起,問道:“李斯,如今寡人初繼位,國內尚不穩定,暫不能興兵攻伐他國。但寡人又不甘坐視他國發展,你可有辦法,削弱各國國力?”


    李斯思考了片刻,對著嬴政迴答道:“大王,臣對此已有思量。各國皆有其弱點與矛盾,我們可軟硬兼施 。”


    嬴政目光緊緊盯著李斯,眼神急切而熾熱,語氣急切地追問:“那這軟硬兼施之法,具體是什麽?如何施行?”


    李斯思考了片刻之後,拱手向前,目光堅定如炬,毫不猶豫地說:“首先,派出一些能言善辯的謀士,攜帶大量的金銀珠寶前往他國。尋那些貪婪且有野心之大臣,許以重利,賄賂他們為我大秦效力。”


    嬴政皺了皺眉,目光中透露出疑惑,繼續問道:“若有大臣不貪財帛,不為所動,不願為我大秦效力,又當如何?”


    “若有人不為財帛所動,頑固抵抗,便派訓練有素的刺客將其暗中除去,如此一來,可使他國朝堂人心惶惶,軍心渙散。”李斯胸有成竹的說道。


    嬴政微微頷首,若有所思,又問道:“那具體應從何處著手?”


    李斯沉思片刻,腦海中迅速梳理著各國的情況迴答道。


    “大王,燕國弱小,內部矛盾眾多,可先從燕國大臣入手,使其內部爭鬥加劇。”


    “魏國地域狹窄,其君生性多疑,可散布精心編造的謠言,令其君臣互生嫌隙。”


    “齊國富足卻齊王昏庸,隻知貪圖享樂,可誘之以豐厚的利益。”


    “趙國善戰,但其將相不和,我們可巧妙地加以利用。”


    “楚國廣袤,貴族眾多,內部矛盾重重,當挑撥其內部紛爭。”


    “至於韓國弱小,可先暫且穩住,待時機成熟再作打算。”


    嬴政眼中閃過一絲讚賞,目光中滿是期待,說道:“李斯,此計若成,你當記首功。但此事需萬分機密,切不可走漏風聲。”


    李斯鄭重應道:“大王放心,臣必當謹慎行事,嚴守秘密。”


    隨後,李斯依計行事,精心安排,隨著秦國的謀士與刺客紛紛出動,悄無聲息地潛入各國。一時間,各國之間的局勢愈發波譎雲詭。


    秦國的謀士和刺客們依照李斯的精心計策紛紛秘密潛入各國,一時間,各國朝堂之上風波漸起。


    在燕國,那些受賄的大臣們為了爭奪更多的利益,全然不顧國家利益,互相攻訐,不擇手段。


    朝堂之上一片混亂,烏煙瘴氣。而那些剛正不阿、拒絕賄賂的忠臣則遭到了秦國刺客的暗殺,燕國的政治局勢急劇惡化,人心惶惶,百姓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了恐懼和迷茫。


    魏國中,各種謠言四起,如漫天飛絮,擾得人心不安。


    魏王本就多疑的性格被進一步放大,對大臣們的信任降至冰點。他頻繁地更換官員,導致政令無法連貫,國家治理陷入了重重困境,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齊國的一些大臣被秦國的財寶所誘惑,利欲熏心,開始在齊王麵前進獻讒言,使得齊王更加沉迷於享受,對國家的潛在危機視而不見,置若罔聞。


    趙國本就不和的將相矛盾在秦國的暗中挑撥下愈發尖銳,雙方互相猜忌,軍事部署也因此受到極大影響,軍隊士氣低落,士兵們無心訓練,戰鬥力急劇下降。


    楚國的貴族們在秦國的挑撥下,爭鬥愈發激烈,他們紛紛拉攏各方勢力,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擇手段,無暇顧及國家的整體利益。


    然而,六國也並非全然無知無覺。一些目光敏銳的大臣察覺到了秦國的陰謀,心急如焚,試圖提醒君主加強防範。但在這混亂不堪的局勢下,他們的聲音往往被淹沒在各方的爭鬥和喧囂之中。


    秦國國內,嬴政密切關注著局勢的發展,憂心忡忡。他與李斯不斷商討對策,根據局勢的變化調整策略。


    “李斯,如今各國雖亂,但尚未傷其根本,接下來當如何?”嬴政麵色凝重,語氣深沉地問道。


    李斯沉思片刻,目光堅定,條理清晰地說道:“大王,此時當加大力度,繼續離間各國君臣關係,讓他們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同時暗中籌備軍事,訓練精銳之師,囤積糧草,打造兵器,等待時機成熟,一舉出擊,實現大王統一天下的宏圖大業。”


    嬴政點頭,目光中透露出果斷和決心,道:“善,就依卿之計。”


    於是,秦國的計謀如同一股無形的暗流,不斷侵蝕著六國的根基。


    六國的危機日益加深,如同在懸崖邊緣搖搖欲墜,而一場決定天下命運的大戰也在悄然逼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帝國之降生嬴氏宗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風憶流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風憶流年並收藏大秦帝國之降生嬴氏宗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