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李斯坐在桌前,此時他心急如焚,因為他被告知兩日後,將被驅逐出秦國。


    他於那昏暗搖曳的燭光下,手持刻刀,在竹簡上緩緩刻下《諫逐客書》四個大字,不知過了多久,他手中的汗水打濕了麵前的竹簡,終於諫逐客書也在此刻寫完。


    他喃喃自語道:“此乃關乎我之命運,亦關乎秦國之未來,但願能改變大王心意。”


    第二天清晨,天色還未完全亮透,一層薄薄的霧氣如輕紗般籠罩著鹹陽城。


    李斯早早便懷揣著那卷飽含心血的《諫逐客書》,腳步匆匆的朝呂不韋的府邸而去。


    相國府門前,兩個守衛威嚴而立,手中的長槍在初升的陽光下泛著冷冽的光芒,門前的石獅子仿佛也在冷冷地注視著這一切。


    李斯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說道:“煩請通報相國,李斯求見。”


    不多時,李斯被引入廳中。廳內的布置奢華而莊重,綾羅綢緞裝飾著四周,珍奇古玩陳列其間。


    呂不韋正坐在主位上,眉頭微皺,目光中透著幾分憂慮,似有重重心事。窗外的微風輕輕吹動著紗幔,帶來一絲涼意。


    李斯快步向前,躬身行禮,言辭懇切地請求道:“相國大人,李斯此次前來,實是走投無路。這是在下所寫的《諫逐客書》,懇請相國將其呈交給秦王。”說著,李斯雙手顫抖著將竹簡遞上,眼中滿是期待,那目光猶如溺水之人緊握著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呂不韋聽著李斯的請求,遂將《諫逐客書》接過,展開竹簡仔細閱讀起來。看完李斯寫的《諫逐客書》,他臉上露出猶豫之色,站起身來,在廳中來迴踱步,腳下的地毯因他的步伐發出輕微的聲響。


    片刻之後,呂不韋邊走邊說道:“李斯啊,此事並非本相不願幫你,隻是其中牽連甚廣。如今朝堂之上,嬴氏宗族和貴族們氣勢正盛,本相若貿然行事,恐引火燒身。”


    “相國大人,想我秦國,正因廣納賢才,方能有今日之強盛。若因這逐客令,將眾多賢能之士拒之門外,豈不是自毀長城?”


    李斯的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額頭上的青筋也凸了起來,那模樣仿佛要用盡全身的力氣來闡述這其中的利害。


    此時,廳外的鳥兒嘰嘰喳喳地叫著,似乎也在為這緊張的氣氛增添一絲不安。


    呂不韋邊踱步,邊在內心思考著。“若本相將這《勸逐客簡》交給大王,必然會得罪部分嬴氏族人和貴族,進而損害到本相的利益。到時本相在朝中行事,必然會收到這些嬴氏族人和貴族們的阻礙,實是有心無力啊。”


    終於,呂不韋再次停下腳步,看著李斯,緩緩說道:“李斯啊,不是本相不願幫你,隻是此事牽連甚廣,本相也有諸多難處。這《諫逐客書》,本相實在不能替你呈交。”


    李斯聞言,滿心的期望瞬間化為泡影,他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和不甘,聲音顫抖著說道:“相國大人,難道就眼睜睜看著秦國錯失眾多人才?逐客令若行,秦國未來堪憂啊!”


    呂不韋無奈地擺擺手說道:“李斯,你且先迴去吧,本相也無能為力。”


    李斯失魂落魄地離開了呂不韋府邸,他走在大街上,周圍的喧囂仿佛與他無關。


    街邊的店鋪陸續開門,夥計們的吆喝聲此起彼伏,行人匆匆忙忙,但這一切都無法引起李斯的注意。他的眼中隻有迷茫和無助,仿佛整個世界都對他關上了大門。


    李斯在街頭失魂落魄地行走時,突然想起嬴恪這個嬴氏宗族中地位崇高的鎮國君。他心想,或許嬴恪能夠幫助自己。


    於是,李斯咬咬牙,決定前往嬴恪的住處,尋求最後的一線生機。


    於是李斯滿懷焦慮地來到嬴恪的城外農莊拜見嬴恪,門前的守衛雖見他神色落魄,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但還是盡職地進去通報了。


    不多時,李斯被帶入府中。


    嬴恪正在農莊河邊釣魚,他身著一襲深色的華服,衣袂飄飄,眉宇間透著與生俱來的威嚴。


    其實嬴恪早已聽聞嬴政下達的逐客令,本就打算今日進宮拜見嬴政。


    李斯的來訪雖打亂了他的行程,但他也猜到李斯所為何事,於是決定先接見李斯再進宮。


    看到李斯,嬴恪放下手中的魚竿,示意李斯坐下說話。


    但李斯顧不上坐下,急切地說道:“鎮國君,李斯如今走投無路,還望您能救我。”


    嬴恪微微皺眉,神色間卻仍帶著一份從容與淡定,說道:“李斯先生莫急,你且細細說來。”


    李斯將《諫逐客書》之事詳細道來,言辭懇切,說到動情處,眼眶泛紅,聲音也不禁顫抖起來:“鎮國君,想那大秦曆代先王,皆因善用他國賢才,秦國方能有今日之強盛。”


    “如今這逐客令一下,眾多賢能之士將離秦而去,秦國的大業豈能不受影響,若眾多賢臣猛將被這逐客令驅逐,實乃秦國的損失啊。”


    嬴恪聽著李斯的話語,神色逐漸變得凝重,目光中透著絲絲殺氣,他猛地將手中魚竿扔進河中,憤恨地說道:


    “此事我豈會不知!這逐客令簡直是自毀長城!”


    “我嬴氏宗族和貴族中的某些人,就因他國那區區一些金銀珠寶,全然不顧我大秦之江山社稷,竟然蠱惑大王下此荒繆之令。”


    李斯見嬴恪如此動怒,連忙拱手勸道:“鎮國君息怒,切莫因一時之氣而傷了自身。再說大王年幼,受他人蠱惑,也在常理之中。鎮國君您為托孤之重臣,又是嬴氏王族之宗正,當務之急是要讓大王取消逐客令。避免使他國賢能之人寒心,使他們遠離秦國呀。”


    隨後,嬴恪毫不猶豫地說道:“我本就打算稍後就進宮麵見大王,順便看看我大秦朝堂上,還有多少是為我大秦而效力的忠良之臣。”


    李斯眼中燃起希望,忙深深一揖:“多謝鎮國君!鎮國君不愧為大秦嬴氏宗族之頂梁支柱啊。”


    嬴恪輕輕擺擺手,神色嚴肅且堅決地說道:“你先迴去等候消息吧,本君這就打算進宮麵聖。”


    與李斯聊完之後,嬴恪手持李斯的《諫逐客書》,毫不遲疑地吩咐人準備車駕進宮。


    嬴恪昂首闊步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帝國之降生嬴氏宗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風憶流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風憶流年並收藏大秦帝國之降生嬴氏宗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