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恪知道自己祖父嬴柱登基秦王之位三日,三日後就要去世了,成為整個曆史上登基時間最短的君王。


    雖然後世中關於自己祖父嬴柱的死,自古以來都眾說紛紜,有人說,嬴柱都54歲了,身體本來也不太好,病逝也很正常;


    有人說,嬴柱這是樂極生悲,情緒大起大落,把自己“激動”死了;還有人說,嬴柱是被某些覬覦王位的人毒死的。


    但嬴恪自己知道是因為自己曾祖嬴稷太長壽了,而祖父嬴柱如今已54歲高齡了,在古代,由於醫療條件和生活水平的限製,能夠活到五十歲已經算是長壽了。


    但他改變不了這個結果,他沒有什麽延壽的丹藥和起死迴生的能力。


    秦竹見嬴恪沉默不語,便嬌嗔地說道:“公子,您可別光憂心朝堂之事啦,也得顧著自己的身子。”


    嬴恪微微一笑,說道:“我自知曉,隻是這局勢不由人不操心。天命也不由人。”


    秦蘭接著說道:“公子,那您接下來有何打算?”


    嬴恪目光堅定,說道:“先等祖父的登基大典結束後再看吧,我也隻能順應時勢。”


    這時,一陣涼風吹過,秦竹不禁打了個寒顫。嬴恪見狀,說道:“天涼了,我們迴屋吧。”


    幾人起身迴到屋內,屋內布置簡潔而素雅。嬴恪坐在桌前,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似在思考著什麽。


    秦竹和秦蘭在一旁默默地整理著物品。


    過了一會兒,秦竹忍不住問道:“公子,您說新王登基後,會對我們有什麽影響嗎?”


    嬴恪抬頭看了她一眼,說道:“無事,不管朝堂之事如何變化,都對我無多大影響的。”


    秦蘭也說道:“公子說得是,隻是這人心難測,朝堂之事複雜多變。”


    嬴恪站起身來,負手而立,說道:“無論怎樣,我隻為大秦的興盛鞠躬盡瘁,以一統天下為我之夙願。”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侍從前來稟報:“公子,鹹陽城中有信傳來。”


    嬴恪依舊淡然無比,說道:“拿上來。”


    接過信後,嬴恪臉色複雜,秦竹和秦蘭對視一眼,心中都充滿了擔憂。


    秦竹急切地問道:“公子,信中說了什麽?”


    嬴恪看完信,說道:“祖父後日登基秦王之位,看來我要迴鹹陽城府內了。”


    秦蘭說道:“那公子,我們這就準備啟程?”


    嬴恪點點頭,說道:“事不宜遲,即刻出發。”


    於是,嬴恪帶著秦竹和秦蘭,快馬加鞭地朝著鹹陽城奔去。


    兩日後,鹹陽城王宮。


    宏偉的宮殿之前,寬闊的廣場上人頭攢動,熙熙攘攘。


    士兵們身著鋥亮的鎧甲,那鎧甲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他們手持長戟,如同一排排挺立的青鬆,整齊地排列在道路兩旁,目光堅定而肅穆,仿佛能穿透一切迷霧與阻礙。


    狂風,唿嘯著掠過,旌旗在風中烈烈作響,那旗幟上繡著的大秦圖騰隨風舞動,宛如活物一般。


    宮廷樂師們奏響莊重的樂曲,那激昂的旋律如洶湧的波濤,一波接著一波地迴蕩在每一個角落,激蕩著人們的心靈,讓人心潮澎湃。


    隨著一聲高唿:“新王登基!”整個廣場瞬間安靜下來,靜得仿佛能聽見人們緊張的心跳聲,甚至能聽見微風吹過的細微聲響。


    身著黑色龍袍的贏柱,在眾人的簇擁下,穩步走向那高高聳立的王座。


    他身姿挺拔如峰,麵容剛毅似鐵,眼神中透露出自信與威嚴,仿佛能洞悉世間的一切。每一步都沉穩有力,腳下的紅毯仿佛也在他的氣勢下微微顫抖。


    陽光從雲層的縫隙中傾灑而下,映照在新王的身上,為他勾勒出一道璀璨奪目的金色輪廓。


    他登上台階,每一步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轉身麵向眾人的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整個世界都仿佛隻剩下他那威嚴的身影。


    群臣齊齊跪地,齊聲高唿,那聲音猶如雷霆萬鈞,響徹雲霄。“吾王萬年無極!”這聲音匯聚在一起,震耳欲聾,仿佛要衝破蒼穹。


    贏柱微微抬手,寬大的衣袖隨風飄動,示意眾人平身。他的目光緩緩掃過下方,那眼神中既有對權力的堅定掌控,不容絲毫置疑;又有對臣民的深深責任,飽含著關懷與期許。


    登基台下,百姓們仰頭觀望,眼中充滿了敬畏與期待。他們知道,從這一刻起,秦國的命運將與這位新王緊緊相連,而這新王,也將帶領他們走向未知的輝煌。他們的目光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仿佛在新王身上看到了未來的美好生活。


    嬴柱環視群臣,目光堅定而威嚴,猶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讓人無法直視卻又心生敬仰。


    “今日,寡人登基為王,當勵精圖治,為大秦謀福祉,為百姓謀安寧。寡人定當不負先王之誌,傾盡全力,使我大秦繁榮昌盛,國富民強!”嬴柱的聲音雄渾有力,在王宮迴蕩,仿佛是從遠古傳來的誓言,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群臣齊聲高唿,“大王萬年,大秦萬年!”聲震雲霄,久久不息。


    隨後等待眾人聲音漸小,嬴柱微微提高音量,鄭重宣布:“立嬴異人為太子,望其能秉持仁德,明辨是非,輔佐寡人,共興大秦,開創盛世之偉業。”


    嬴異人聞令,步伐匆匆出列,恭敬地跪地謝恩:“兒臣定當不負父王厚望,兢兢業業,為大秦盡心盡力,肝腦塗地,在所不惜。願為大秦之興盛,奉獻一切,絕不有負父王重托!”


    嬴柱掃視眾人,接著說道:“華陽夫人賢良淑德,陪伴寡人左右,盡心盡力。今封華陽夫人為王後,母儀天下,掌管後宮。”


    華陽夫人蓮步輕移,出列謝恩:“臣妾謝大王恩賜,定當克盡厥職,為陛下分憂。”


    嬴柱微微點頭,目光中滿是讚許。此時,朝堂之上氣氛莊重而又充滿希望。


    嬴柱再次開口:“寡人既已登基,當與諸位愛卿攜手共進,使我大秦日益強大。望眾卿各司其職,為大秦之昌盛獻力。”


    群臣齊聲應道:“臣等定會忠勇於秦,各司其職!”


    嬴柱滿意地說道:“甚好,今日登基大典至此,明日太子異人之嫡子嬴政於太廟認祖歸宗!恪兒既為宗正,當準備一切禮儀”


    “恪兒尊祖父之命,定當辦好此事。”


    嬴恪聽到祖父嬴柱,讓他辦好嬴政認祖歸宗之事,趕忙上前迴應。


    登基大典結束後,各大臣紛紛退去,而嬴恪去安排人準備嬴政認祖歸宗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帝國之降生嬴氏宗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風憶流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風憶流年並收藏大秦帝國之降生嬴氏宗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