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四十六年(公元前 260 年) 11 月,曆時三年的長平之戰終於在蕭瑟的寒風中落下帷幕。


    戰場上,硝煙尚未散盡,殘陽如血,映照著滿地的瘡痍。


    武安君白起騎在一匹漆黑如墨的黑馬上,望著這片浸染了無數鮮血的土地,心中實有諸多不滿。


    在他看來,長平一役,秦軍雖有損失 20餘萬士卒,但趙國更是元氣大傷,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


    此時正是一鼓作氣攻打趙國邯鄲,覆滅趙國的絕佳時機。而秦王嬴稷此時下令召迴,無疑是讓20餘萬秦國將士的血白流,讓之前的付出也付諸東流。


    然而,軍令如山,武安君白起還是奉秦王之命,留下一部分人馬留守長平後,開始班師迴朝。


    迴朝那日,旌旗獵獵,秦軍的隊伍蜿蜒如龍。


    士卒們的步伐沉重而疲憊,臉上還帶著未褪去的戰火硝煙。白起神色凝重,心中的不甘如陰雲般籠罩。


    沿途的百姓們遠遠地觀望,眼神中既有對勝利的喜悅,又有對未來的迷茫。


    迴到鹹陽後,秦王在宮中舉行了盛大的封賞儀式。宮殿內,燭光搖曳,金碧輝煌。


    眾將們整齊排列,個個昂首挺胸,期待著屬於自己的榮耀。


    秦王嬴稷高坐於王座之上,聲音洪亮地說道:“眾將士在長平之戰中英勇無畏,為大秦立下赫赫戰功。今寡人論功行賞,以彰爾等之功績。”


    一位位將領依次上前,接受秦王的封賞。


    “張未將軍,作戰勇猛,殺敵無數,賜爵八級公乘,賞田八十畝,宅一處!”


    “李進校尉,堅守陣地,戰功卓著,賜爵七級公大夫,賞田六十畝,金百兩!”


    “武安君白起此次戰功卓著,進爵一級封大上造,賞金萬兩。”


    此時,秦王嬴稷微微停頓,目光掃過眾臣,說道:“諸位愛卿,此次長平之戰,還有一位功臣,寡人尚未封賞。”


    大臣們頓時議論紛紛,交頭接耳,都在猜測究竟是何人。


    一位老臣上前,拱手問道:“大王,不知此功臣是何人?臣等實在揣測不出。”


    秦王嬴稷微微一笑,說道:“諸位可還記得,長平之戰前,那獻出離間之計之人?”


    眾臣恍然大悟,又有大臣說道:“大王此前說過,獻出離間之計的乃是贏氏宗族之人。”


    秦王嬴稷點頭,說道:“正是,此人便是嬴恪。”


    眾大臣聽聞是贏恪獻出離間之計,紛紛誇讚起來。


    “公子恪雖年幼,但聰慧過人,此計甚妙,為我大秦立下大功!”一位大臣說道。


    “公子恪小小年紀便有如此謀略,實乃我大秦之幸啊!”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公子恪假以時日,必成我大秦之棟梁!”又有大臣滿懷期待地說道


    秦王嬴稷微笑著說道:“贏恪雖年幼,但其獻計有功,聰慧過人,賜玉佩一枚,錦帛若幹,府宅一處,著專人教導兵法。”


    贏恪恭敬地上前謝恩後,沒有立即退下,眼中閃爍著莫名的光芒,隨後拱手道:


    “大王,孫臣想自請一人,為孫臣教導兵法,望大王同意。”


    “哦,恪兒想讓哪位老師為你教導兵法謀略啊?”


    “稟大王,孫臣想請武安君白起,教導孫臣兵法謀略。”


    “恪兒怎麽想讓武安君為你教導兵法謀略啊?”


    秦王嬴稷在聽到贏恪想讓武安君白起為他教導兵法謀略時,暗自點頭,麵露滿意之色,心想:贏氏宗族又出一驚天之才。


    “稟大王,此次長平之戰,趙國趙括空有紙上談兵之道,而無戰場殺伐之經驗。孫兒不想成為趙括之輩,遂想讓白起將軍為孫兒教導兵法謀略。”


    “彩!既然你意已決,寡人也不下詔讓武安君收你為徒,教導你兵法謀略,一切看武安君之意。”


    秦王嬴稷聽到贏恪的話,情不自禁地喝彩,又對武安君白起說道。


    “如此,武安君以為如何?”


    “大王,如此甚好,不過公子恪能獻出離間之計,必然天資聰慧,待末將休整幾日,便為公子恪教授兵法謀略之道。”武安君白起想了一下,覺得可以收下贏恪遂迴道。


    在封賞結束後的武安君白起,滿心憤懣,在自己的府中閉門謝客,誰都不見。


    秦王嬴稷得知武安君白起如此行事,深知這是白起對自己的決策頗有怨言。然而,嬴稷並未動怒,而是決定親自前往白起府中探望。


    這日,陽光柔和,灑在鹹陽城的大街小巷。秦王嬴稷輕車簡從,馬車緩緩駛向白起的府邸。白起聞聽秦王親臨,雖心中仍有芥蒂,但也不敢怠慢,連忙出門相迎。


    入得廳內,秦王嬴稷望著白起,長歎一聲說道:


    “武安君啊,寡人知曉你對召迴之事心懷不滿。此時雖是攻打趙國邯鄲的大好時機,可寡人卻有諸多顧忌啊。”


    武安君白起拱手,請罪:“末將不敢,末將對大王不敢有絲毫不滿。”


    “那武安君以為寡人是受奸臣蠱惑,還是寡人怕將軍功高震主啊?”秦王嬴稷目光如炬,緊緊盯著白起。


    白起聽聞“功高震主”四字,瞬間臉色煞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聲音顫抖著說道:


    “大王明鑒,末將對大王忠心耿耿,絕無半分僭越之心。若有此念,願遭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秦王嬴稷微微抬手,說道:“其實將軍不必害怕,寡人一不受奸臣蠱惑,二不怕將軍功高震主。


    近兩年內,天降災禍,多地顆粒無收,百姓困苦不堪,隻能以草根樹皮充饑。就連寡人、王後和諸公子的吃食都已減半。


    若此時執意征戰,糧草難以為繼,百姓負擔更重,恐生民變。


    寡人不得不為秦國的長遠計,先穩國內,再圖外戰啊。”


    武安君白起聽著秦王的肺腑之言,沉思良久,心中逐漸明悟。他起身拱手道:“大王,是臣一時短見,未能體諒大王的難處。”


    秦王嬴稷臉上露出欣慰之色,說道:“武安君能明白寡人的苦心便好。今日寡人為賀將軍長平之戰之功,想請酒一壺與將軍共飲。”


    白起釋然一笑,說道:“大王,既已如此,臣願與大王共飲,以往事盡付這杯中之酒。”


    於是,兩人相對而坐,開懷暢飲,之前的嫌隙就此消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帝國之降生嬴氏宗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風憶流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風憶流年並收藏大秦帝國之降生嬴氏宗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