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幾日,時新雨心中總覺得有些發毛,像被誰盯著一樣,猛然轉過身看,山穀寂寥,空無一人。


    她問三鳳:“三姐?可覺得哪裏有些怪怪的?”


    三鳳最近喜上眉梢,自從那晚後,韓叔找到裏長說和,很快敲定了路南邊丁家的空宅子,雖然小了些,但也是獨門獨院,離韓嬸家不過幾步路,價格也能接受。


    之後三鳳每日便如同被打了雞血一般,現下聽到時新雨的話抬頭說道:“新雨,你別說,我也覺得怪怪的嘞!”


    新雨認同的點點頭,滿眼期待的看著她,三鳳嘿嘿一笑:“是怪怪的!怪好的!”


    聽到三鳳的話,時新雨被逗得撲哧一笑,想來三鳳如今也是興奮過勁,哪裏還有這份嗅覺。


    隻自己更警覺的每日將大門二門關的嚴嚴實實,晚上睡前將砍刀、尖頭長竹槍放在床裏側。


    就這樣安穩的過了幾日,時新雨安慰自己應是想多了。


    一眨眼到了5月初,今日恰好趕上十安休息,時新雨上午便帶著十安去了韓嬸家幫著三鳳搬新家。


    到了韓叔家看到李年也在,一屋子人熱熱鬧鬧的,小孩子到處亂竄,韓叔素來黑硬的麵龐也露出喜色,看著他兩人過來說道:“人到齊了,先把炮仗點上。”


    於是在新家門口,李年挑著一掛鞭炮,韓叔在灶膛裏用玉米芯子引火點燃了炮仗。


    很快一通劈裏啪啦的聲響,炮皮炸的四處亂飛,時新雨不自覺的退後兩步,便被十安牽住了手,於是安心的抵在十安身前,笑嘻嘻的聽著鞭炮炸出來的熱鬧動響。


    在最後一聲炮聲中,一縷青煙隨風而去,空氣裏彌漫著絲絲硝煙的味道。


    半大小子最是皮,小寶用腳踢著炮皮尋找著沒炸出聲的炮竹,花花帶著弟弟妹妹撿了幾張通紅的炮皮玩。


    韓嬸有些抱怨的對著三鳳嗔怪道:“看,你說說,讓你昨日跟著新雨去曹集添置點家用,還買什麽炮仗?這三兩下炸個精光,什麽也不剩!”


    三鳳也滿臉喜色,對著韓嬸撒嬌道:“哎呀,娘,李年說了,人家鎮上搬家、蓋屋都興這個!炸了鞭炮,日子紅紅火火嘛!”


    從三月初和丁家簽訂協議後,時新雨便陪著韓叔、三鳳拿著房契繳納了契稅,拿到了帶著府衙大印的紅契。


    三月中李年帶著三個小工以及韓叔一起,將老院子的堂屋和廚房重新翻修。


    繳完了契稅後,三鳳手裏隻剩下幾兩銀子,便隻順著老屋的框架,用黃土夯打起來房屋的後背牆和山牆,前沿牆除了門窗,其餘也用土打的胡基一排排碼成。院落雖不大,但圍起來的也是滿滿的安心。


    如今已經晾曬半月有餘,韓嬸特意看了今天這個黃道吉日來搬家。


    說是搬家,委實也沒什麽可以搬走的,東屋的床一大早韓叔便和小寶一起抬到了三鳳院中,剩下的便是些日常衣物以及從十台帶過來的老包裹。


    新院子也是三間堂屋,左右是東西廂房能住人,中間一間家裏來人可以坐著吃飯、聊天招待客人。


    想著夏日便要來臨,三鳳將床抬到了東屋,屋內除了一張床,便是時新雨送的一個樟木箱子,說是搬家禮物,漂亮又闊氣的和這空曠的房子格格不入,三鳳愛不釋手的看了好幾天,放哪都覺得不合適,最終決定靠在床頭。


    廚房內除了一個新支好的灶台,還有一個小方桌,四隻凳子,是李年托認識的木匠幫忙打的,本來灶台上隻放著幾隻新買的碗勺炊具,但因著中午要在新家做飯,特意從韓嬸家中移來不少瓶瓶罐罐。


    “小寶,去村裏跟你表姑說一聲,中午別做飯了,來家裏吃,正好在一塊拉拉話。”


    韓嬸一邊在新家的灶台上揉著麵團一邊說道,在一旁修門的韓叔聽到也附和道:“對對對,去,小寶。”


    李年笑了笑:“我娘吃得早,這會可能都做好飯了。”


    “做好飯也喊過來一起吃!”


    於是到了中午,三鳳的小院中已經熱熱鬧鬧,小寶和李年一起將老院子的八仙桌抬過來放到了堂屋前。


    韓嬸和三鳳一直不許時新雨幫忙做飯,時新雨拗不過,隻能坐在鍋台燒鍋和兩人聊著天。


    等開始上菜,韓叔特意將她和十安請到了主桌上,兩人對視一眼,誠惶誠恐的擺手推辭著,韓叔不好和時新雨拉扯,拽著十安的肩膀把他推到了上座。


    十安迴頭有些無助的找時新雨,看著他一張有些無奈和委屈的臉,時新雨好像幻視了她剛來時十安的神態,忍不住噗嗤一笑。


    十安有些狹促,剛被按著肩膀坐到凳子上,就像被燙到了屁股一樣,騰一下站了起來,看的李年和院中的幾人都笑了。


    待韓叔去招唿李年,十安機靈的挪了一個位子,坐到了主位邊上,時新雨自覺地挨著十安往外坐下。


    三鳳在八仙桌旁又放了張小桌子,撥出點菜讓四個孩子坐在小桌上吃。


    最終三鳳坐在主位上,有些激動的四處倒酒、布菜。


    柳香冬是個不苟言笑的人,看到眼前的傻妮子一步步走到現在也很是欣慰。


    三鳳剛剛拖家帶口迴家的那個冬天,她還帶了土雞蛋和白糖來看過她,那時還是臉色灰白、神情恍惚,幾個孩子也瘦弱不堪,她心中不是滋味,若就這樣在家中哀怨下去,久了就算親爹娘也會嫌煩,於是特意交代了李年留意鎮上的活,幫三鳳找找活路。


    沒想到這妮子運氣著實不錯,後來每每聽到李年提起三鳳都是好消息,說是在鄰居那做活,本來她也沒在意,在他們這窮鄉僻壤的地方誰沒有一雙手、一把子力氣,但用手換錢可太難了。更何況對方才是個14、5的女娃,沒了爹娘,帶著一個弟弟討生活,這種情況自己能把日子過下去就不錯了,哪裏還有能力給別人搭把手?


    後來隻知道李年在村中接了幾個活計,去年過年前三鳳趁著天黑來送豆腐她才知道,原來是給山腳下的姐弟家修院牆、換屋頂,李年也不說。


    這她才留意起這個姓時的小娘子,去年冬天每天吃過晌午飯,村口就聚著一堆排隊等著買豆腐的婆子、小娘子,她也跑過去聽了幾天牆角,向來東家長李家短的這群人口中沒聽到這小娘子的一點八卦,都讚歎道這豆腐便宜,對這小娘子止不住的感激。


    那時冬日,穿得厚重,兩人出攤時,她隻看到那小娘子臉蛋包的嚴嚴實實,嘴巴也用罩子捂住,隻留一雙大眼睛,笑盈盈的收錢、答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荒年,我靠手藝種田翻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白旎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白旎旎並收藏穿越荒年,我靠手藝種田翻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