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入夏
穿越荒年,我靠手藝種田翻身 作者:老白旎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這樣一眨眼便到了六月下旬,最後一批蠶繭半月前已經結繭上架,前幾日去臨安府賣了銀錢。
這3個多月時新雨將初春定的5000斤蘿卜醃製完賣空了,留下了一小壇自家吃。蠶算上最初試樣的那一批,在後來新建的蠶房裏又養了2茬,攏共收了32斤的熟絲,賺了16兩銀子。
進了六月中旬之後,天氣逐漸變得炎熱難耐,各類草木茂盛,蟬鳴蛙噪。
隻能早上天剛亮就起床做活,日頭升高便要早早迴家,不然在外不一會便要脫水中暑。
午後時新雨將西廂房的前後兩扇窗打開通風,但這曠野雖然寧靜卻沒有半絲涼風送爽。
躺在躺椅上,時新雨哀歎了一聲,剛穿過來的時候她一直為著寒冬揪心,畢竟零下的溫度是真的能凍死人的,壓根沒將夏日放在心裏,但如今看來,沒有準備酷暑也實在煎熬。
她心浮氣躁的打著扇子,又想到十安,不知他在藥鋪難不難熬。
第二日天剛蒙蒙亮,她就起床把魚桶裝好,架上車去了曹集鎮。
到鎮上之後,時新雨在登春樓等了一會,店家才開門,夥計看見時新雨招唿道:“這幾日怎麽來的這般早。”
時新雨從驢車上跳下來:“早些送完早些迴家,天太熱了。”
夥計聽到熱字讚同的點點頭:“唉,這才六月下呢,不知7月該怎麽過。”
把魚桶交付好,時新雨先去了迴春樓。
十安果然未負葉先生,已經能一人在前堂應付各類事宜。來藥鋪看病或者抓藥的十安先問一嘴然後讓他們在店裏排隊等待,葉先生在堂後挨個問診、請脈、開方,孫光坐在側邊為按照葉先生所言寫下藥方。
病人從堂後拿了藥方過來,十安便拿著戥子按照藥方一樣一樣的將藥抓齊,再拿到堂後由孫光依次核驗,經兩人手檢驗無誤後再打包。
之後便是撥算盤算賬收錢,外加反複交代服藥劑量和方法確保病人聽懂記住。
藥物的使用、煎服方法多的是講究,一般而言葉先生都會讓孫光在藥方中標注清楚,但病人未必記得住,所以十安總是先解釋藥物的處理方法是生、炒、炙、煆的哪一種。
這裏有也有著十分的講究,生是指直接食用;炒便是直接清炒;炙是指藥物加入作料拌炒,以便降低毒性、提高療效,使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易於煎出,常用的佐料一般有酒、醋、蜂蜜等;最簡單常見的便是煆,直接將藥物置於火爐上,加水燒製,用以增加藥物收斂作用,減少副作用。
更加複雜的便是要交代特殊藥物的煎服方法,如先煎,指該藥物煮沸十分鍾後,再將其他藥物加入一起煮;後下,其他藥物快要煎好時,再將這味藥加入共煮;除此之外還有包煎、另燉、另煎等。
有一次十安迴家後,跟時新雨碎碎念,說了一句,姐姐,我終於知道什麽是學無止境,原來識藥物隻是最簡單易得的,我還有好多東西需要學習。
每次十安迴來講個不停時,時新雨總是默默聽他說著,偶爾嗯幾聲表示自己在聽,並不多說什麽。
那次聽到他講出這樣一番話後時新雨笑了下,輕聲提點到,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每日所學的東西加以記錄、時時複盤,你一定會更加精進的。
十安聽到她的話點了點頭,次日果然在櫃台二層放水杯的地方放置了一個手掌寬大的小本,從師父開的藥方、每味藥物如何才能發揮最大功效、老人孩童和壯漢藥量如何把控等等,但凡他之前所不知的便記錄下來。
遇到一味藥便習得一味藥,更是聽時新雨的話,店裏無人或無事之時便翻看這個小冊子,常看常新,日日有進益。
時新雨在外頭看了看店中無人,十安穿著一件粗布葛衣,袖口挽的高高的站在櫃台內掀看這一本書,不時的拿起手邊的扇子搖幾下。
時新雨進了店內,十安抬頭看到她逆光走來,眼前一亮,嘴角高高揚起說道:“姐姐!”
時新雨輕笑兩聲:“今日可不是來找你的,我來開些藥。”
十安聽到她的話眉頭一皺,心直直的墜下去,探過櫃台湊近了細細的看她:“姐姐,怎麽了,是腹瀉嗎,最近幾日接連高溫,很多人都吃壞東西腹瀉腹痛。”
“不是啦,沒有生病,不要擔心,最近幾日太熱,來稱些山楂、陳皮、甘草、烏梅,煮些降暑的東西喝”,時新雨安慰的說道:“你呢,最近幾日是不是有些難熬,等我迴家編個涼席過來你鋪在床上會好些。”
十安出了一口氣:“嚇我一跳,姐姐,天太熱了,你不要去砍竹子了!”
時新雨點了點頭:“上次你來砍得竹子還沒用完呢。”
各種用料都稱完之後,時新雨不放心的交代道:“天熱一定要多飲水,不是又給你帶了個大些的杯子嗎,水燒開了之後便倒進去涼著,無論多熱,都不許喝生水!聽到了嗎?”
十安點點頭:“姐姐,放心吧,你所說的我都記得,生水裏有細菌,是看不見的髒東西,喝了會寄生於體內。”
臨走時十安又叫住時新雨:“姐姐,差點忘了,這兩個香囊你掛在腰間,上次我看到你胳膊被蚊蟲叮的都紅腫了,裏頭是藿香、薄荷、茴香、紫蘇和菖蒲,能避蚊蟲。”
時新雨低頭淺淺笑了下,伸手攥住了香囊:“好。”
酸梅湯的用料買完之後,時新雨背起背簍先是去了布店,麻布便宜些,一批40尺也要500文,麻布透氣性好,簡樸耐用,是莊稼人最常用來做夏衣的布料,時新雨想了想,夏日炎熱,每日流汗,要給十安多備幾件夏衣,便要了一整批麻布。
葛布比麻布好些,是由葛藤的纖維製成,工藝更複雜些,一批40尺要800文。但葛布質地很是挺括,清爽透氣而且很是吸汗,用來做夏衣再好不過,時新雨咬咬牙直接要了一批。
想到還要給兩人做幾件睡衣,她又扯了20尺的棉布,花了300文。
都扛著布匹走到一半了,時新雨又想到要做兩頂蚊帳,又返迴去花了500文要了一批麻布。
買完東西已經烈日當空,時新雨戴著鬥笠擋住太陽,走在街上頗有些不耐煩,趕緊駕車迴家。
到了登春樓,夥計看她迴來,笑嘻嘻的說道:“小娘子,已經給這驢子飲過水了。”
時新雨朗聲道謝,駕著車往迴走。
驢子走起來,稍微還有些風,再進了山中,有樹蔭遮涼,總算好些。
這3個多月時新雨將初春定的5000斤蘿卜醃製完賣空了,留下了一小壇自家吃。蠶算上最初試樣的那一批,在後來新建的蠶房裏又養了2茬,攏共收了32斤的熟絲,賺了16兩銀子。
進了六月中旬之後,天氣逐漸變得炎熱難耐,各類草木茂盛,蟬鳴蛙噪。
隻能早上天剛亮就起床做活,日頭升高便要早早迴家,不然在外不一會便要脫水中暑。
午後時新雨將西廂房的前後兩扇窗打開通風,但這曠野雖然寧靜卻沒有半絲涼風送爽。
躺在躺椅上,時新雨哀歎了一聲,剛穿過來的時候她一直為著寒冬揪心,畢竟零下的溫度是真的能凍死人的,壓根沒將夏日放在心裏,但如今看來,沒有準備酷暑也實在煎熬。
她心浮氣躁的打著扇子,又想到十安,不知他在藥鋪難不難熬。
第二日天剛蒙蒙亮,她就起床把魚桶裝好,架上車去了曹集鎮。
到鎮上之後,時新雨在登春樓等了一會,店家才開門,夥計看見時新雨招唿道:“這幾日怎麽來的這般早。”
時新雨從驢車上跳下來:“早些送完早些迴家,天太熱了。”
夥計聽到熱字讚同的點點頭:“唉,這才六月下呢,不知7月該怎麽過。”
把魚桶交付好,時新雨先去了迴春樓。
十安果然未負葉先生,已經能一人在前堂應付各類事宜。來藥鋪看病或者抓藥的十安先問一嘴然後讓他們在店裏排隊等待,葉先生在堂後挨個問診、請脈、開方,孫光坐在側邊為按照葉先生所言寫下藥方。
病人從堂後拿了藥方過來,十安便拿著戥子按照藥方一樣一樣的將藥抓齊,再拿到堂後由孫光依次核驗,經兩人手檢驗無誤後再打包。
之後便是撥算盤算賬收錢,外加反複交代服藥劑量和方法確保病人聽懂記住。
藥物的使用、煎服方法多的是講究,一般而言葉先生都會讓孫光在藥方中標注清楚,但病人未必記得住,所以十安總是先解釋藥物的處理方法是生、炒、炙、煆的哪一種。
這裏有也有著十分的講究,生是指直接食用;炒便是直接清炒;炙是指藥物加入作料拌炒,以便降低毒性、提高療效,使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易於煎出,常用的佐料一般有酒、醋、蜂蜜等;最簡單常見的便是煆,直接將藥物置於火爐上,加水燒製,用以增加藥物收斂作用,減少副作用。
更加複雜的便是要交代特殊藥物的煎服方法,如先煎,指該藥物煮沸十分鍾後,再將其他藥物加入一起煮;後下,其他藥物快要煎好時,再將這味藥加入共煮;除此之外還有包煎、另燉、另煎等。
有一次十安迴家後,跟時新雨碎碎念,說了一句,姐姐,我終於知道什麽是學無止境,原來識藥物隻是最簡單易得的,我還有好多東西需要學習。
每次十安迴來講個不停時,時新雨總是默默聽他說著,偶爾嗯幾聲表示自己在聽,並不多說什麽。
那次聽到他講出這樣一番話後時新雨笑了下,輕聲提點到,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每日所學的東西加以記錄、時時複盤,你一定會更加精進的。
十安聽到她的話點了點頭,次日果然在櫃台二層放水杯的地方放置了一個手掌寬大的小本,從師父開的藥方、每味藥物如何才能發揮最大功效、老人孩童和壯漢藥量如何把控等等,但凡他之前所不知的便記錄下來。
遇到一味藥便習得一味藥,更是聽時新雨的話,店裏無人或無事之時便翻看這個小冊子,常看常新,日日有進益。
時新雨在外頭看了看店中無人,十安穿著一件粗布葛衣,袖口挽的高高的站在櫃台內掀看這一本書,不時的拿起手邊的扇子搖幾下。
時新雨進了店內,十安抬頭看到她逆光走來,眼前一亮,嘴角高高揚起說道:“姐姐!”
時新雨輕笑兩聲:“今日可不是來找你的,我來開些藥。”
十安聽到她的話眉頭一皺,心直直的墜下去,探過櫃台湊近了細細的看她:“姐姐,怎麽了,是腹瀉嗎,最近幾日接連高溫,很多人都吃壞東西腹瀉腹痛。”
“不是啦,沒有生病,不要擔心,最近幾日太熱,來稱些山楂、陳皮、甘草、烏梅,煮些降暑的東西喝”,時新雨安慰的說道:“你呢,最近幾日是不是有些難熬,等我迴家編個涼席過來你鋪在床上會好些。”
十安出了一口氣:“嚇我一跳,姐姐,天太熱了,你不要去砍竹子了!”
時新雨點了點頭:“上次你來砍得竹子還沒用完呢。”
各種用料都稱完之後,時新雨不放心的交代道:“天熱一定要多飲水,不是又給你帶了個大些的杯子嗎,水燒開了之後便倒進去涼著,無論多熱,都不許喝生水!聽到了嗎?”
十安點點頭:“姐姐,放心吧,你所說的我都記得,生水裏有細菌,是看不見的髒東西,喝了會寄生於體內。”
臨走時十安又叫住時新雨:“姐姐,差點忘了,這兩個香囊你掛在腰間,上次我看到你胳膊被蚊蟲叮的都紅腫了,裏頭是藿香、薄荷、茴香、紫蘇和菖蒲,能避蚊蟲。”
時新雨低頭淺淺笑了下,伸手攥住了香囊:“好。”
酸梅湯的用料買完之後,時新雨背起背簍先是去了布店,麻布便宜些,一批40尺也要500文,麻布透氣性好,簡樸耐用,是莊稼人最常用來做夏衣的布料,時新雨想了想,夏日炎熱,每日流汗,要給十安多備幾件夏衣,便要了一整批麻布。
葛布比麻布好些,是由葛藤的纖維製成,工藝更複雜些,一批40尺要800文。但葛布質地很是挺括,清爽透氣而且很是吸汗,用來做夏衣再好不過,時新雨咬咬牙直接要了一批。
想到還要給兩人做幾件睡衣,她又扯了20尺的棉布,花了300文。
都扛著布匹走到一半了,時新雨又想到要做兩頂蚊帳,又返迴去花了500文要了一批麻布。
買完東西已經烈日當空,時新雨戴著鬥笠擋住太陽,走在街上頗有些不耐煩,趕緊駕車迴家。
到了登春樓,夥計看她迴來,笑嘻嘻的說道:“小娘子,已經給這驢子飲過水了。”
時新雨朗聲道謝,駕著車往迴走。
驢子走起來,稍微還有些風,再進了山中,有樹蔭遮涼,總算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