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時已經是中午了,時新雨在廚房裏忙活著,麻利的做了個豬肉白菜燉豆角。


    十安剛背了一筐洗完的蘿卜過來,鍋裏的豬五花混著辣椒的香味劈裏啪啦的,十安把頭湊過來狠狠吸了兩口。


    時新雨把他腦袋按到一邊,倒了三碗開水進去,把鍋蓋蓋上了:“再等下,最多一刻鍾。”


    時新雨蓋上鍋蓋之後攪和了一碗麵,圍著鍋貼了一圈小餅。


    中午兩人大吃特吃了一頓,時新雨咂咂嘴,沒粉絲啊,要是有粉絲這一鍋就齊活了。


    吃完飯兩人一起連切帶洗的處理了小山這麽高的蘿卜,弄完之後,十安把晾在院外的豆角和幹魚都收到了東廂房裏。


    秋收這二十多日,兩人已經曬出來30多斤幹豆角,三斤重的魚也醃了二十多條,收了30斤左右的幹魚。


    現下這些魚幹都魚尾朝外整整齊齊的碼在筐裏,加上還有好幾架沒來的及收的幹豆角,看著確實穩穩的安心。


    這幾日的晚上時新雨都把油燈撥的尤其亮,今日縫兩隻袖子,明日縫兩片前襟,終於慢工出細活的把她的兩件襖子和她和十安兩人的棉褲趕出來了。


    都是今年新下的棉花彈得夾層,裏子是藕色的棉布,柔軟親膚,麵子是結實的雲紋麵料,時新雨摸來摸去喜歡極了。


    兩人的棉褲都是灰黑色的雲紋布,時新雨本想在褲縫縫兩個褲兜,但想想還是算了。


    她站在床邊一件件的把棉衣抖了抖,十安將她抖過的棉衣捋平,疊起來收到了木箱子裏。


    時新雨打了個哈欠碎碎念道:“等天再冷一些我們便蓋那床厚棉被,你記得提前把被子拿出來曬曬。”


    十安嗯了一聲:“還有一個墊被,若是到了三九,我們就墊兩床墊被,蓋兩床被子,肯定不會冷了。”


    蘿卜小山一樣堆著,兩人看著心中不自覺著急,每日從早到晚的洗切晾曬,沒要幾天就處理的差不多了。


    時新雨每晚取出一兩百斤揉搓調味好裝在木桶裏,等著逢集的時候拿去集上賣。


    其實每集能收入二三兩銀子,但好幾天下來,竟一分錢也沒存到,全由著兩人屯過冬物資了。


    第一趟賣了3兩銀子,兩人在糧油店花了1兩銀子買了150斤大米,又花了1.5兩買了200斤黃麵,剩下的500文買了50斤糙米。


    第二趟花200文補齊了20斤黃豆,這樣冬天也能吃上魚肉燉豆腐。


    又買了30斤菜油,本來20斤也夠兩人吃半年的,但店家說30斤為一桶,時新雨看了看盛油的木桶,很是紮實的樣子,幹脆買了一整桶。


    又花了200文買了一隻大號的搪瓷罐子,到時候從孫阿公家買些豬板油,自己在家練葷油就行。


    又去了上次的酒肆買了2斤酒,1斤黃酒1斤燒刀子。


    終於第一次餘錢,剩下了500文。


    第三趟去買了十來斤細鹽500文,20斤醬油600文,10斤米醋400文,10斤香油800文,白糖和紅糖各買了5斤花了600文。


    這趟花了3兩銀子,餘下100文,時新雨花了十幾文給十安帶了根糖葫蘆迴去。


    就這樣一趟趟螞蟻搬家一樣,時新雨終於把冬天的吃食準備的差不多了。


    還要去鐵匠處打一口鐵鍋和一個小火爐,到時候寒冬就可以在西廂房燒爐子,上麵坐一鍋熱水,煙囪直接從窗外伸出去,這樣不僅屋子暖和,等除夕夜天寒地凍兩人可以在廂房暖唿唿的吃年夜飯。


    後來幾次的錢終於一點點存上了,但打一個爐子估計也要1兩銀子。


    午後的時候村裏的木匠到家裏來了一趟,是時新雨幾天日定的一個2米長的多寶格做好了,或者叫置物架,很普通的料子,造型很大方,對稱結構,中間還有2個帶扣眼的箱櫃,其他都是明格,東西放到上麵一目了然。


    這才4日過去,沒想到已經做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荒年,我靠手藝種田翻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白旎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白旎旎並收藏穿越荒年,我靠手藝種田翻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