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盤點家產(下)
穿越荒年,我靠手藝種田翻身 作者:老白旎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家之後時新雨把盛鹽巴的碗從十安手裏接過,看到了躺在他手心的小兔子,已經被碗底壓得軟趴趴的。
她把雞蛋和鹽巴放到廚房,從爐灶裏摸出半截沒燒完的木炭,擔心有黃大仙或者別的動物上門,把廚房吱呀作響的門關上。
“十安,去床上休息一下吧,下午我們要幹活呢”,時新雨對堂屋簷下的十安說,十安搖搖頭,眼神跟著她。
行吧,時新雨心裏想,估計他也沒有午休的習慣。
秋日午後得日頭還有些毒辣,本來想盡量走在陰涼處搞下防曬,但想到自己現在麵黃肌瘦的樣子,還是曬曬太陽補補鈣吧。
把碳棒放在廚房窗沿下麵,在院子中間伸了個懶腰,時新雨往堂屋後麵的院子走。
想著能不能翻出什麽有用的東西,最好的就是生產工具了,砍刀和鋤頭之類的。
在這個時代,應該沒有什麽比生產工具最為珍貴有用了。
一是生鐵價格不便宜,加上百煉鋼的鍛造工藝一把鋤頭都要一兩銀子,二是沒有工具全靠她和十安的四隻手,下午連院子裏的草也薅不幹淨,更何況廚房裏的柴也撐不了幾天了。
但她猜測是沒有,看樣子這房子也是臨時收拾出來的,隻添了點日常的生活用品。
院牆東麵已經塌落,隻剩下數尺的土泥矮牆,時新雨用腳步丈量,堂屋東牆離院牆還有不到兩丈的距離,西牆那邊也差不多。
等以後可以把西牆圈起來種菜,隻留東牆進出後院。
後院是棵金桂,靠著後牆,枝肥葉壯綠影層層,從樹根開始就叉成了粗壯的三枝,估計不要半月就會滿院飄香,到時趁著秋雨來臨之前收集一些。
時新雨看著這棵樹心裏美滋滋的,眼裏也不自覺帶了笑意。
聽到身後有窸窸窣窣的聲音,迴頭對著牆角的十安說:“十安,過段時間家裏到處都會是桂花香,到時候給你做桂花糕。”
十安輕輕地嗯了一聲,時新雨更高興了,但她不敢笑得太明顯,隻好把頭轉過去裝作看樹。
但很可惜,後院除了一個牛槽樣子的方型石缸和一個木頭搭的棚架,並沒有其他東西,但砍得柴火可以摞在棚子下,為過冬做準備。
哦,後院東邊還有一個牆洞通到外麵,看起來之前是旱廁。
不知這院子當時是誰所建,不可謂不用心,雖然已經老破不堪,但堂屋地基拔地而起至少三寸有餘,看著是由灰、土和石板壘成, 院子本就靠在山腳,地基打高不光亮堂而且不受潮。
像韓嬸家的堂屋雖然也不小,但土牆本就顯矮,房外貼著牆根還摞了半人高的柴火,更顯得暗沉。
“十安,過來”,時新雨圍著院內溜達了一圈,最後站在院子中的泥地上把腳邊青石板上的泥土踢掉。
對著一直不遠不近跟在身後的十安說:“明日帶你去曹集鎮趕集,我們得盤算盤算要買些什麽。”
說完自己一屁股坐在堂屋前的石階上,指揮著十安拿窗沿下的碳棒。
要買幾隻雞子,養大了有雞蛋吃最基本的蛋白質可以保障,逢年過節還可以吃雞肉。
時新雨心裏嘀咕著,考慮到損耗,最好買30隻,但這趟還有很多別的東西要買,她和十安根本拿不完,先買20隻養著。
她腦海中隱約有之前貨郎下鄉賣雞子的畫麵,用竹子編的扁扁的竹筐,3,4層摞在一起,一層可以放二十來隻,長扁擔挑兩頭。
“雞子,20隻,寫上吧,記在石板上”,時新雨昂頭跟十安示意了下已經被掃清障礙的石板。
十安眨了眨眼,蹲在地上一筆一劃的寫起來。
“鹽~巴,半~斤”,她故意把語調拉長,說的怪裏怪氣的,一是擔心十安跟不上,二是小孩子嘛,總想逗他笑一笑。
“砍~刀,鋤~頭”
“菜~種”
時新雨坐在石階上跺著下巴笑眯眯的看著他寫字,並時不時的給出自己的意見。
“嗯,字挺好”
“寫太大塊啦,東西多著呢,待會寫不開了”
“算了,反正後麵還有石板”
十安小手握著碳棒,不緊不慢不驕不躁的寫著,鼻梁挺秀,五官分明,眼波隨著筆尖流轉,偶爾嘴角翹翹,時新雨心裏微微出了一口氣。
前麵沒有聲音了,十安疑惑地抬頭看向時新雨,新雨聳聳肩:“我暫時隻想到這些,你也想想,畢竟這是咱倆的家。”
十安聽到這話臉色有些發紅,時新雨拍了拍身邊的石板:“坐上來,別再日頭底下曬了。”
十安把碳棒放在一邊,坐在了石板上,但離時新雨還有一丈的空。
時新雨轉頭去看他,小小一隻團在一起,眼神清明看著遠方。
時新雨也轉頭看向他目光的方向,深綠的山巒在碧藍的天幕上勾勒出層疊的痕跡,半山腰處有一片橙黃,不知是楓葉或者什麽果子。
天地遼闊,微風陣陣,小小少年,不要憂傷。
說是坐上來一起想,也沒想出什麽,其實要添置的東西很多,但囊中羞澀是其一,在找到生存之道前,兩人的日子需得精打細算著過,她在心裏盤算過了,這些添置完少說也要花3兩銀子。
二來家裏現在連個背簍都無,買的多了山路難行,也背不迴來。
下午時新雨帶著十安拔了院子裏的草,十安還沒吭聲,她已經覺得手要勒斷了。
看著被拔掉的草,時新雨可惜道:“要是有隻羊就好了,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我們就有羊奶喝了。”
十安聽到這話愣了下,半晌才開口:“一隻小羊要2兩銀子。”
除了那聲不明顯的鼻音,這是時新雨第一次聽他說話。
少年還沒變聲,聲音還是清清脆脆的,看著他黑漆漆的眼睛,時新雨的嘴角慢慢展開笑容,輕輕的摸了摸他的頭:“會有的。”
哄小孩倒是利索張口就來了,但盤算盤算要買的東西,這錢真是捉襟見肘啊。
現在已經是9月初,史春雨的記憶告訴她,每年進了12月就開始下雪,1月中旬所有小河湖溝都凍得梆硬,那時最是難熬,幹坐家裏,每天燒柴吃存糧。
數一數還有不到4個月的時間,時新雨有些緊迫感,但又有一絲微妙的興奮。
她把雞蛋和鹽巴放到廚房,從爐灶裏摸出半截沒燒完的木炭,擔心有黃大仙或者別的動物上門,把廚房吱呀作響的門關上。
“十安,去床上休息一下吧,下午我們要幹活呢”,時新雨對堂屋簷下的十安說,十安搖搖頭,眼神跟著她。
行吧,時新雨心裏想,估計他也沒有午休的習慣。
秋日午後得日頭還有些毒辣,本來想盡量走在陰涼處搞下防曬,但想到自己現在麵黃肌瘦的樣子,還是曬曬太陽補補鈣吧。
把碳棒放在廚房窗沿下麵,在院子中間伸了個懶腰,時新雨往堂屋後麵的院子走。
想著能不能翻出什麽有用的東西,最好的就是生產工具了,砍刀和鋤頭之類的。
在這個時代,應該沒有什麽比生產工具最為珍貴有用了。
一是生鐵價格不便宜,加上百煉鋼的鍛造工藝一把鋤頭都要一兩銀子,二是沒有工具全靠她和十安的四隻手,下午連院子裏的草也薅不幹淨,更何況廚房裏的柴也撐不了幾天了。
但她猜測是沒有,看樣子這房子也是臨時收拾出來的,隻添了點日常的生活用品。
院牆東麵已經塌落,隻剩下數尺的土泥矮牆,時新雨用腳步丈量,堂屋東牆離院牆還有不到兩丈的距離,西牆那邊也差不多。
等以後可以把西牆圈起來種菜,隻留東牆進出後院。
後院是棵金桂,靠著後牆,枝肥葉壯綠影層層,從樹根開始就叉成了粗壯的三枝,估計不要半月就會滿院飄香,到時趁著秋雨來臨之前收集一些。
時新雨看著這棵樹心裏美滋滋的,眼裏也不自覺帶了笑意。
聽到身後有窸窸窣窣的聲音,迴頭對著牆角的十安說:“十安,過段時間家裏到處都會是桂花香,到時候給你做桂花糕。”
十安輕輕地嗯了一聲,時新雨更高興了,但她不敢笑得太明顯,隻好把頭轉過去裝作看樹。
但很可惜,後院除了一個牛槽樣子的方型石缸和一個木頭搭的棚架,並沒有其他東西,但砍得柴火可以摞在棚子下,為過冬做準備。
哦,後院東邊還有一個牆洞通到外麵,看起來之前是旱廁。
不知這院子當時是誰所建,不可謂不用心,雖然已經老破不堪,但堂屋地基拔地而起至少三寸有餘,看著是由灰、土和石板壘成, 院子本就靠在山腳,地基打高不光亮堂而且不受潮。
像韓嬸家的堂屋雖然也不小,但土牆本就顯矮,房外貼著牆根還摞了半人高的柴火,更顯得暗沉。
“十安,過來”,時新雨圍著院內溜達了一圈,最後站在院子中的泥地上把腳邊青石板上的泥土踢掉。
對著一直不遠不近跟在身後的十安說:“明日帶你去曹集鎮趕集,我們得盤算盤算要買些什麽。”
說完自己一屁股坐在堂屋前的石階上,指揮著十安拿窗沿下的碳棒。
要買幾隻雞子,養大了有雞蛋吃最基本的蛋白質可以保障,逢年過節還可以吃雞肉。
時新雨心裏嘀咕著,考慮到損耗,最好買30隻,但這趟還有很多別的東西要買,她和十安根本拿不完,先買20隻養著。
她腦海中隱約有之前貨郎下鄉賣雞子的畫麵,用竹子編的扁扁的竹筐,3,4層摞在一起,一層可以放二十來隻,長扁擔挑兩頭。
“雞子,20隻,寫上吧,記在石板上”,時新雨昂頭跟十安示意了下已經被掃清障礙的石板。
十安眨了眨眼,蹲在地上一筆一劃的寫起來。
“鹽~巴,半~斤”,她故意把語調拉長,說的怪裏怪氣的,一是擔心十安跟不上,二是小孩子嘛,總想逗他笑一笑。
“砍~刀,鋤~頭”
“菜~種”
時新雨坐在石階上跺著下巴笑眯眯的看著他寫字,並時不時的給出自己的意見。
“嗯,字挺好”
“寫太大塊啦,東西多著呢,待會寫不開了”
“算了,反正後麵還有石板”
十安小手握著碳棒,不緊不慢不驕不躁的寫著,鼻梁挺秀,五官分明,眼波隨著筆尖流轉,偶爾嘴角翹翹,時新雨心裏微微出了一口氣。
前麵沒有聲音了,十安疑惑地抬頭看向時新雨,新雨聳聳肩:“我暫時隻想到這些,你也想想,畢竟這是咱倆的家。”
十安聽到這話臉色有些發紅,時新雨拍了拍身邊的石板:“坐上來,別再日頭底下曬了。”
十安把碳棒放在一邊,坐在了石板上,但離時新雨還有一丈的空。
時新雨轉頭去看他,小小一隻團在一起,眼神清明看著遠方。
時新雨也轉頭看向他目光的方向,深綠的山巒在碧藍的天幕上勾勒出層疊的痕跡,半山腰處有一片橙黃,不知是楓葉或者什麽果子。
天地遼闊,微風陣陣,小小少年,不要憂傷。
說是坐上來一起想,也沒想出什麽,其實要添置的東西很多,但囊中羞澀是其一,在找到生存之道前,兩人的日子需得精打細算著過,她在心裏盤算過了,這些添置完少說也要花3兩銀子。
二來家裏現在連個背簍都無,買的多了山路難行,也背不迴來。
下午時新雨帶著十安拔了院子裏的草,十安還沒吭聲,她已經覺得手要勒斷了。
看著被拔掉的草,時新雨可惜道:“要是有隻羊就好了,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我們就有羊奶喝了。”
十安聽到這話愣了下,半晌才開口:“一隻小羊要2兩銀子。”
除了那聲不明顯的鼻音,這是時新雨第一次聽他說話。
少年還沒變聲,聲音還是清清脆脆的,看著他黑漆漆的眼睛,時新雨的嘴角慢慢展開笑容,輕輕的摸了摸他的頭:“會有的。”
哄小孩倒是利索張口就來了,但盤算盤算要買的東西,這錢真是捉襟見肘啊。
現在已經是9月初,史春雨的記憶告訴她,每年進了12月就開始下雪,1月中旬所有小河湖溝都凍得梆硬,那時最是難熬,幹坐家裏,每天燒柴吃存糧。
數一數還有不到4個月的時間,時新雨有些緊迫感,但又有一絲微妙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