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風雲再起
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 作者:愛跳的小袋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嶺南模式在南川鄉的成功推廣,為李一凡帶來了巨大的聲望和信任。然而,隨著模式的擴大,利益的衝突也更加顯現。市長劉耀明不僅沒有停止對嶺南模式的幹擾,反而借助更隱蔽的手段試圖打破李一凡一派在縣內的優勢布局。一場更深層次的較量正在悄然展開。
隨著嶺南模式的持續推廣,李一凡提出的新構想——以召陽縣為中心,逐步建立一個覆蓋全縣的“綠色產業集群”。這一構想不僅包含農產品的深加工和電商物流,還包括以綠色能源為基礎的工業園區。
縣委書記李誌遠在常委會上力挺這一構想:“綠色產業集群不僅是嶺南模式的延伸,更是全縣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李一凡同誌的思路值得肯定,我提議盡快成立專項工作組,對這一構想進行全麵評估並啟動前期規劃。”
然而,常委會剛結束不久,李誌遠就接到了來自市政府的電話。劉耀明通過市發改委,指令暫緩縣內所有新項目的審批,理由是“全市財政需要統一調配”。
“市裏是想全麵凍結我們的發展規劃。”李誌遠對李一凡說道,“看來這次劉耀明不僅針對嶺南模式,他是要全麵掐住我們的咽喉。”
李一凡神色平靜:“誌遠書記,市裏的幹擾在意料之中,但他們的動作越多,反而越說明嶺南模式的成功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我們不能因此停滯不前。”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既然市裏暫緩審批,那我們就從自身找突破。先啟動小範圍的試點,把核心資源集中在幾項關鍵產業上,逐步向全縣推廣。”
李誌遠點頭:“具體怎麽做,你有方案嗎?”
李一凡沉吟片刻,堅定道:“分三步走。第一,整合嶺南鎮和南川鄉的資源,打造一個‘試驗型綠色工業園’,吸引中小型綠色企業入駐。第二,通過企業直接融資和合作社訂單,減少對市財政的依賴。第三,借助省裏的政策支持,在全縣營造一個示範效應。”
就在李一凡籌備“綠色工業園”試點時,一股基層的反對聲音逐漸浮現。幾個鄉鎮的幹部聯合提交了一份意見書,質疑嶺南模式在全縣推廣的可行性。
意見書指出:“嶺南模式雖然在少數鄉鎮取得了成績,但並不適用於全縣。過度強調綠色發展會限製經濟增速,甚至可能導致財政收入下滑。我們建議縣委重新評估嶺南模式的推廣方案。”
這份意見書很快傳到縣委常委會上,引發了激烈討論。
縣委副書記張國棟皺眉說道:“這份意見書雖然沒有署名,但背後顯然有一股力量在推動。李書記,你怎麽看?”
李一凡掃視眾人,語氣平靜卻堅定:“同誌們,嶺南模式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綠色發展不是束縛,而是機遇。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將這一模式轉化為更強的動能,而不是被動地退縮。”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至於意見書背後的動機,我們必須警惕。某些人不想看到改革的成功,是因為他們不願意放棄既得利益。”
李誌遠點頭表示讚同:“一凡說得對。推進嶺南模式,我們不僅要麵對現實的困難,還要應對各種明槍暗箭。接下來,我們要徹查這份意見書的來源,同時加強對鄉鎮幹部的思想工作。”
與此同時,劉耀明也在加緊行動。他指示市裏的幾位領導幹部,以“綠色工業園涉嫌擾亂市場秩序”為由,在省裏提出質詢。這一舉動迅速引起了省發改委的關注,甚至驚動了省紀委。
省紀委派出一個調查組,進駐召陽縣,對嶺南模式的財務使用和開發區建設情況進行全麵核查。
這一舉動讓整個召陽縣的官場一片嘩然。
“李書記,省紀委的調查組突然來了,這很明顯是針對我們。”紀委書記陳國強語氣中帶著幾分擔憂。
李一凡卻顯得很平靜:“省紀委來調查,對我們來說未必是壞事。隻要我們問心無愧,就沒什麽可怕的。”
他立即召集鎮裏的財務團隊,對嶺南鎮和南川鄉的所有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徹底梳理,並主動向省紀委提交了一份詳細的報告,詳細列出了每一筆資金的去向和具體用途。
與此同時,他還親自接待了省紀委的調查組,主動邀請他們實地走訪開發區和扶貧合作社。
省紀委的負責人在走訪後,對嶺南模式的資金管理和建設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
“李書記,你們的工作讓我很震撼。嶺南模式不僅是一種發展理念,更是一種責任。省紀委的調查沒有發現任何問題,我會向上級如實匯報。”調查組組長在臨行前對李一凡說道。
這次調查的結果,不僅讓劉耀明的計劃落空,也讓嶺南模式的聲譽進一步提升。
第三部分:突破與反擊
經曆了省紀委的調查風波後,李一凡深知,嶺南模式的推廣不能僅靠地方力量,必須爭取更高層級的政策支持。他決定再次前往省城,拜訪幾位關鍵人物。
通過林允兒的幫助,李一凡順利見到了省農業廳廳長王國強。
“王廳長,嶺南模式的核心是綠色發展,這與省裏推動的農業現代化政策是一致的。我們希望能爭取更多的資源支持,推動全縣的產業升級。”李一凡語氣誠懇。
王國強微微一笑:“李書記,我看過嶺南模式的報道,確實是個好案例。農業廳會盡量支持你們的工作,但要在全省推廣,還需要更多成功的試點。”
李一凡點頭:“王廳長,請給我們一次機會。我們可以在全縣推廣嶺南模式後,總結一套完整的經驗和方案,作為全省的示範項目。”
王國強被李一凡的真誠打動,當即表示:“好,我會向省政府提交一份報告,為嶺南模式爭取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與此同時,李一凡還通過省政協的一位老領導,成功聯係到省政府副秘書長周立德。
“李書記,你們嶺南模式的成功讓我很感興趣。我會幫你們爭取將綠色產業集群列為省級重點項目,但有一點,縣裏的規劃必須足夠詳盡。”周立德說道。
“周秘書長請放心,我們會在一個月內完成詳細規劃,並向省裏報批。”李一凡信心十足。
省級資源的逐步傾向,讓劉耀明感到愈發不安。他清楚,如果嶺南模式成為省級重點項目,李一凡的地位將不可動搖,而自己的市級話語權也將大幅削弱。
“我們不能再坐以待斃了。”在市政府一次內部會議上,劉耀明對他的親信說道,“嶺南模式的推廣範圍越大,對我們的威脅也越大。我要你們從基層入手,製造矛盾,削弱他的群眾基礎。”
很快,劉耀明的計劃付諸實施。幾個鄉鎮突然爆出農民對土地流轉和開發區補償款的不滿情緒,甚至有村民代表集體上訪,要求重新審核補償標準。
“李書記,這次的風波不像普通問題,很可能是市裏在背後操控。”吳德安在辦公室裏對李一凡說道,“幾個鄉鎮之前的土地流轉都已經完成,突然爆發問題,時機太巧了。”
李一凡目光深邃,語氣冷靜:“既然他們想挑起矛盾,我們就必須還擊,平息群眾的不滿。”
他迅速召集嶺南鎮和南川鄉的幹部,製定了兩項措施:
1.深入調查:立即派工作組到出問題的鄉鎮實地走訪,全麵了解村民的不滿和真實需求,並邀請公證部門對補償款的核算標準進行重新評估,確保程序公開透明。
2.群眾會議:在每個問題鄉鎮召開群眾代表大會,邀請村民直接參與土地流轉和補償的決策過程,同時公布開發區的建設計劃,讓群眾了解長遠利益。
工作組的高效行動很快取得成效。不少村民在了解實際情況後,主動撤迴了投訴,而一些對補償不滿的村民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釋和調整。
一周後,村民上訪事件徹底平息,李一凡以務實的態度再次贏得了基層群眾的支持。
在省農業廳和省發改委的支持下,嶺南鎮的“綠色產業集群”項目終於被列為省級重點試點工程。首批專項資金到位後,李一凡決定召開一次全縣範圍的項目推介會,邀請省內外的重點企業參與,共同探討合作機會。
推介會當天,省農業廳廳長王國強、省發改委主任張廷山,以及多家知名企業的負責人齊聚召陽縣。會議現場播放了一段嶺南模式的專題紀錄片,從扶貧合作社的初期建設到嶺南經濟開發區的成功運營,再到南川鄉的試點推廣,展現了綠色發展的巨大潛力。
“嶺南鎮的成功告訴我們,農業不僅僅是種地,它可以是高科技、綠色發展的產業核心。”李一凡在發言中擲地有聲,“召陽縣希望通過‘綠色產業集群’,與各位企業家共同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會議結束後,李一凡與多家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其中包括一家專注於綠色能源研發的高新技術公司,以及一家國際知名的農產品出口企業。
推介會的成功,讓劉耀明徹底陷入被動。他通過市財政局試圖凍結縣裏的下一筆資金,卻被省裏直接叫停。更糟糕的是,省政府在會議後對嶺南模式給予了更高的評價,並表示將在全省範圍內推廣。
“劉市長,我們的動作已經越來越難奏效。”一名親信無奈地說道,“省裏對嶺南模式的支持力度太大了,市裏的權力根本無法撼動。”
劉耀明冷冷地看著窗外,眼中閃過一抹陰冷的光:“李一凡贏得了群眾,但別忘了,這世上最危險的不是民意,而是權力的平衡。我還有最後的機會。”
幾天後,劉耀明通過陳鬆年副省長,試圖推動一項對召陽縣經濟規劃的重新調整方案。這項方案表麵上是為了“平衡區域發展”,實則是要削弱召陽縣在全省範圍內的資源傾斜。
“如果召陽縣無法維持當前的資源優勢,嶺南模式的推廣也會受阻。”這是劉耀明的如意算盤。
李一凡很快得知了這一情況。他意識到,劉耀明已經開始跳過市一級,直接尋求更高層的幹預。
“既然他把戰場轉移到省裏,那我們也要積極應對。”李一凡在與李誌遠的討論中說道,“我們必須強化與省內關鍵部門的聯係,確保嶺南模式的成果不被動搖。”
他決定借助省農業廳和省發改委的支持,向省政府提交一份更加全麵的《綠色產業集群發展報告》,詳細闡述項目對全省經濟的帶動效應。
與此同時,李一凡通過林允兒的媒體資源,再次策劃了一係列宣傳活動,將嶺南模式的成果和意義推向更高的輿論高度。
夜晚,李一凡站在嶺南經濟開發區的觀景台上,看著遠處燈火通明的廠房和忙碌的工人,內心充滿了鬥誌。
“劉耀明的阻力雖然還在,但我們的每一步都在紮實推進。嶺南模式不是為了我個人,而是為了千千萬萬的普通百姓。”
隨著綠色產業集群的穩步推進,李一凡的仕途也迎來了新的拐點。而劉耀明,盡管仍在暗中籌劃,但他的每一次試探,都在悄悄加速自己的失敗。
隨著嶺南模式的持續推廣,李一凡提出的新構想——以召陽縣為中心,逐步建立一個覆蓋全縣的“綠色產業集群”。這一構想不僅包含農產品的深加工和電商物流,還包括以綠色能源為基礎的工業園區。
縣委書記李誌遠在常委會上力挺這一構想:“綠色產業集群不僅是嶺南模式的延伸,更是全縣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李一凡同誌的思路值得肯定,我提議盡快成立專項工作組,對這一構想進行全麵評估並啟動前期規劃。”
然而,常委會剛結束不久,李誌遠就接到了來自市政府的電話。劉耀明通過市發改委,指令暫緩縣內所有新項目的審批,理由是“全市財政需要統一調配”。
“市裏是想全麵凍結我們的發展規劃。”李誌遠對李一凡說道,“看來這次劉耀明不僅針對嶺南模式,他是要全麵掐住我們的咽喉。”
李一凡神色平靜:“誌遠書記,市裏的幹擾在意料之中,但他們的動作越多,反而越說明嶺南模式的成功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我們不能因此停滯不前。”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既然市裏暫緩審批,那我們就從自身找突破。先啟動小範圍的試點,把核心資源集中在幾項關鍵產業上,逐步向全縣推廣。”
李誌遠點頭:“具體怎麽做,你有方案嗎?”
李一凡沉吟片刻,堅定道:“分三步走。第一,整合嶺南鎮和南川鄉的資源,打造一個‘試驗型綠色工業園’,吸引中小型綠色企業入駐。第二,通過企業直接融資和合作社訂單,減少對市財政的依賴。第三,借助省裏的政策支持,在全縣營造一個示範效應。”
就在李一凡籌備“綠色工業園”試點時,一股基層的反對聲音逐漸浮現。幾個鄉鎮的幹部聯合提交了一份意見書,質疑嶺南模式在全縣推廣的可行性。
意見書指出:“嶺南模式雖然在少數鄉鎮取得了成績,但並不適用於全縣。過度強調綠色發展會限製經濟增速,甚至可能導致財政收入下滑。我們建議縣委重新評估嶺南模式的推廣方案。”
這份意見書很快傳到縣委常委會上,引發了激烈討論。
縣委副書記張國棟皺眉說道:“這份意見書雖然沒有署名,但背後顯然有一股力量在推動。李書記,你怎麽看?”
李一凡掃視眾人,語氣平靜卻堅定:“同誌們,嶺南模式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綠色發展不是束縛,而是機遇。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將這一模式轉化為更強的動能,而不是被動地退縮。”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至於意見書背後的動機,我們必須警惕。某些人不想看到改革的成功,是因為他們不願意放棄既得利益。”
李誌遠點頭表示讚同:“一凡說得對。推進嶺南模式,我們不僅要麵對現實的困難,還要應對各種明槍暗箭。接下來,我們要徹查這份意見書的來源,同時加強對鄉鎮幹部的思想工作。”
與此同時,劉耀明也在加緊行動。他指示市裏的幾位領導幹部,以“綠色工業園涉嫌擾亂市場秩序”為由,在省裏提出質詢。這一舉動迅速引起了省發改委的關注,甚至驚動了省紀委。
省紀委派出一個調查組,進駐召陽縣,對嶺南模式的財務使用和開發區建設情況進行全麵核查。
這一舉動讓整個召陽縣的官場一片嘩然。
“李書記,省紀委的調查組突然來了,這很明顯是針對我們。”紀委書記陳國強語氣中帶著幾分擔憂。
李一凡卻顯得很平靜:“省紀委來調查,對我們來說未必是壞事。隻要我們問心無愧,就沒什麽可怕的。”
他立即召集鎮裏的財務團隊,對嶺南鎮和南川鄉的所有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徹底梳理,並主動向省紀委提交了一份詳細的報告,詳細列出了每一筆資金的去向和具體用途。
與此同時,他還親自接待了省紀委的調查組,主動邀請他們實地走訪開發區和扶貧合作社。
省紀委的負責人在走訪後,對嶺南模式的資金管理和建設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
“李書記,你們的工作讓我很震撼。嶺南模式不僅是一種發展理念,更是一種責任。省紀委的調查沒有發現任何問題,我會向上級如實匯報。”調查組組長在臨行前對李一凡說道。
這次調查的結果,不僅讓劉耀明的計劃落空,也讓嶺南模式的聲譽進一步提升。
第三部分:突破與反擊
經曆了省紀委的調查風波後,李一凡深知,嶺南模式的推廣不能僅靠地方力量,必須爭取更高層級的政策支持。他決定再次前往省城,拜訪幾位關鍵人物。
通過林允兒的幫助,李一凡順利見到了省農業廳廳長王國強。
“王廳長,嶺南模式的核心是綠色發展,這與省裏推動的農業現代化政策是一致的。我們希望能爭取更多的資源支持,推動全縣的產業升級。”李一凡語氣誠懇。
王國強微微一笑:“李書記,我看過嶺南模式的報道,確實是個好案例。農業廳會盡量支持你們的工作,但要在全省推廣,還需要更多成功的試點。”
李一凡點頭:“王廳長,請給我們一次機會。我們可以在全縣推廣嶺南模式後,總結一套完整的經驗和方案,作為全省的示範項目。”
王國強被李一凡的真誠打動,當即表示:“好,我會向省政府提交一份報告,為嶺南模式爭取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與此同時,李一凡還通過省政協的一位老領導,成功聯係到省政府副秘書長周立德。
“李書記,你們嶺南模式的成功讓我很感興趣。我會幫你們爭取將綠色產業集群列為省級重點項目,但有一點,縣裏的規劃必須足夠詳盡。”周立德說道。
“周秘書長請放心,我們會在一個月內完成詳細規劃,並向省裏報批。”李一凡信心十足。
省級資源的逐步傾向,讓劉耀明感到愈發不安。他清楚,如果嶺南模式成為省級重點項目,李一凡的地位將不可動搖,而自己的市級話語權也將大幅削弱。
“我們不能再坐以待斃了。”在市政府一次內部會議上,劉耀明對他的親信說道,“嶺南模式的推廣範圍越大,對我們的威脅也越大。我要你們從基層入手,製造矛盾,削弱他的群眾基礎。”
很快,劉耀明的計劃付諸實施。幾個鄉鎮突然爆出農民對土地流轉和開發區補償款的不滿情緒,甚至有村民代表集體上訪,要求重新審核補償標準。
“李書記,這次的風波不像普通問題,很可能是市裏在背後操控。”吳德安在辦公室裏對李一凡說道,“幾個鄉鎮之前的土地流轉都已經完成,突然爆發問題,時機太巧了。”
李一凡目光深邃,語氣冷靜:“既然他們想挑起矛盾,我們就必須還擊,平息群眾的不滿。”
他迅速召集嶺南鎮和南川鄉的幹部,製定了兩項措施:
1.深入調查:立即派工作組到出問題的鄉鎮實地走訪,全麵了解村民的不滿和真實需求,並邀請公證部門對補償款的核算標準進行重新評估,確保程序公開透明。
2.群眾會議:在每個問題鄉鎮召開群眾代表大會,邀請村民直接參與土地流轉和補償的決策過程,同時公布開發區的建設計劃,讓群眾了解長遠利益。
工作組的高效行動很快取得成效。不少村民在了解實際情況後,主動撤迴了投訴,而一些對補償不滿的村民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釋和調整。
一周後,村民上訪事件徹底平息,李一凡以務實的態度再次贏得了基層群眾的支持。
在省農業廳和省發改委的支持下,嶺南鎮的“綠色產業集群”項目終於被列為省級重點試點工程。首批專項資金到位後,李一凡決定召開一次全縣範圍的項目推介會,邀請省內外的重點企業參與,共同探討合作機會。
推介會當天,省農業廳廳長王國強、省發改委主任張廷山,以及多家知名企業的負責人齊聚召陽縣。會議現場播放了一段嶺南模式的專題紀錄片,從扶貧合作社的初期建設到嶺南經濟開發區的成功運營,再到南川鄉的試點推廣,展現了綠色發展的巨大潛力。
“嶺南鎮的成功告訴我們,農業不僅僅是種地,它可以是高科技、綠色發展的產業核心。”李一凡在發言中擲地有聲,“召陽縣希望通過‘綠色產業集群’,與各位企業家共同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會議結束後,李一凡與多家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其中包括一家專注於綠色能源研發的高新技術公司,以及一家國際知名的農產品出口企業。
推介會的成功,讓劉耀明徹底陷入被動。他通過市財政局試圖凍結縣裏的下一筆資金,卻被省裏直接叫停。更糟糕的是,省政府在會議後對嶺南模式給予了更高的評價,並表示將在全省範圍內推廣。
“劉市長,我們的動作已經越來越難奏效。”一名親信無奈地說道,“省裏對嶺南模式的支持力度太大了,市裏的權力根本無法撼動。”
劉耀明冷冷地看著窗外,眼中閃過一抹陰冷的光:“李一凡贏得了群眾,但別忘了,這世上最危險的不是民意,而是權力的平衡。我還有最後的機會。”
幾天後,劉耀明通過陳鬆年副省長,試圖推動一項對召陽縣經濟規劃的重新調整方案。這項方案表麵上是為了“平衡區域發展”,實則是要削弱召陽縣在全省範圍內的資源傾斜。
“如果召陽縣無法維持當前的資源優勢,嶺南模式的推廣也會受阻。”這是劉耀明的如意算盤。
李一凡很快得知了這一情況。他意識到,劉耀明已經開始跳過市一級,直接尋求更高層的幹預。
“既然他把戰場轉移到省裏,那我們也要積極應對。”李一凡在與李誌遠的討論中說道,“我們必須強化與省內關鍵部門的聯係,確保嶺南模式的成果不被動搖。”
他決定借助省農業廳和省發改委的支持,向省政府提交一份更加全麵的《綠色產業集群發展報告》,詳細闡述項目對全省經濟的帶動效應。
與此同時,李一凡通過林允兒的媒體資源,再次策劃了一係列宣傳活動,將嶺南模式的成果和意義推向更高的輿論高度。
夜晚,李一凡站在嶺南經濟開發區的觀景台上,看著遠處燈火通明的廠房和忙碌的工人,內心充滿了鬥誌。
“劉耀明的阻力雖然還在,但我們的每一步都在紮實推進。嶺南模式不是為了我個人,而是為了千千萬萬的普通百姓。”
隨著綠色產業集群的穩步推進,李一凡的仕途也迎來了新的拐點。而劉耀明,盡管仍在暗中籌劃,但他的每一次試探,都在悄悄加速自己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