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在明末繼續建設美麗中華 作者:鹽地堿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蓋倫船碾壓了阻擋的小早船,一邊駛向碼頭一邊打開舷窗。
碼頭上的薩摩武士們懵了,西方的海上勢力雖然船堅炮利,但是不敢得罪擁有眾多士兵的幕府,得罪了幕府就失去了貿易機會。
武士們紛紛抽出刀劍,武士的首領看到推出舷窗的大炮,臉色蒼白地吹響警哨。
彼得指揮甲板水軍,用重弗朗機犁掃碼頭。數十名薩摩武士從遠處稅所跑出來,手執倭刀的首領嘶吼著火繩槍足輕士兵排成射擊隊列。
彼得點點頭;“敵人大部分是火繩槍士兵,好在他們沒有大炮。
傳令兵,開始炮擊!”
彼得的軟帆戰船僅僅裝備了七門重炮,船的兩側各三門,船頭一門。
軟帆戰船船身一振,三枚炮彈砸向薩摩士兵的軍陣。一枚炮彈咂穿薩摩士兵的隊列,炮彈軌跡上的士兵頓時骨斷筋折,軍陣被士兵的殘肢攪動的一片混亂。
王喆部士兵從靠上碼頭的福船上爬下船舷,在碼頭迅速結陣。
三排火繩槍手居前,兩排長槍手隨後,兩翼是手執藤牌的刀盾手。
王喆部集結成軍陣,迎向薩摩武士。林阿傑率領的琉球青壯在王喆部軍陣啟動後迅速結陣。
半個時辰之後,商軍控製了稅所及軍營。
彼得對王喆道;“敵人的戰鬥意誌堅韌,看來薩摩武士是個麻煩。”
王喆淡淡道;“戚家軍和這群海盜交手了數百次,什麽武士,隻是封建製度之下的大大小小的奴隸主,
他們嗜血殘忍,沒有道德約束,我們同他們作戰萬萬不可仁慈。
天道好輪迴,他們騷擾帝國海疆幾百年了,我們終於可以去他們的老巢戰鬥算賬啦!
痛快!”
王喆對傳令兵道;“傳令,商軍監察隨同士兵們清點稅所倉儲,清點一批裝載一批,我們停留半天時間。”
彼得王喆沒有談論俘虜事宜,此戰不要俘虜。
晴空萬裏,強烈的陽光直射在黃澄澄的細沙上,沒有一片雲,沒有一絲微風。
甄文明沒有隨商軍進入稅所倉庫,而是踱步到海邊,每當看到蔚藍的海水,心裏便充滿了平靜。
甄文明看著海水衝刷海灘,感歎道;“我適合海洋,或者說海洋讓我心曠神怡。“
刷到礁石的海水吐著白沫,刷到沙灘的海水吐著白沫,刷到沙灘上的一個龜殼,海水依舊吐著白沫。
甄文明盯著龜殼,龜殼兩米多長,不知經過多長時間的海水衝刷,猶如一塊土黃的礁石靜靜趴伏在沙灘的角落。
林阿傑背著刀走到甄文明身旁道;“甄學友,琉球王國是猶如一串珍珠般的島嶼組成的特殊島國,明太祖皇帝遷徙了閩人三十六姓充實王國,並帶來中原的文化習俗和生產方式。我祖先的根在中原。
兩千多裏長的島嶼連接著台灣和日本,是交通樞紐。我們希望商行幫助琉球重新迴歸獨立的地位,這片美麗的島嶼風景秀麗,卻戴著枷鎖。
薩摩藩的武士太多了,許多人經過慘烈的反抗充滿了悲觀,認為忍辱投降才能生存。
也有許多人像我一樣,認為隻有鬥爭才能獲得自由,我們不希望任人宰割,不希望子孫成為奴才。“
甄文明若有所思道;“我呢在重視陸地的中原被認為是紈絝,我在海洋中漂泊敗光了家產,我是家族的失敗。
一個書生,不去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反而跑到海洋上冒險,他們認為我離經叛道。
我其實明白了家鄉海貿的秘密,官商勾結走私而已。大海神秘而廣闊,富饒而充滿危險。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索海洋的內涵。
我欠了很多債,所謂心死道生;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華夏先賢絕對清晰的闡述天道及人倫的本質內涵。做海貿也絕不是走私能夠強國富民。
我還在探索,其實,我現在在思考那個海灘上的龜殼。也許他是珍珠寶庫。“
林阿傑微笑道;“大海總是帶來一些驚喜,人們會帶走有用的饋贈,不去驚動其他的物件,比如那個龜殼。
萬法皆緣,那個龜殼真的很特別,台風海浪會帶走人們不需要的物品,那個龜殼一直停留在海灘上。 華夏是智慧的根,我們希望能夠去故土汲取智慧,當然,也重塑勇敢。“
甄文明點點頭;“君子不器行者無狀。自助者天助之。“
王喆走到兩人身邊道;“按照海圖,我們將橫掃薩摩藩控製琉球島嶼的所有稅所。
我和彼得要去薩摩藩的鹿兒島轉轉,我們現在是海盜,當然要去訛詐強盜。
文大少,你需要將我們目前收獲的錢財物資帶迴雲從島。
我們需要變現,補充火藥和青壯。
你需要按照我們的約定分派收益,這是個底細的工作。“
甄文明點點頭;“王頭領,我希望帶走那個龜殼。“
王喆看著龜殼詫異道;“每個夥伴都有一個存放貨物的空間,這個龜殼太大了,你需要付費。
大少啊,你還欠著債要還,還欠著多少?你這樣分心收集無用的商品,什麽時候才能還清債務?“
甄文明看著龜殼道;“每個船員都會有一份分成,我用分成償還龜殼占用的空間。
哦,我還欠著兩萬兩白銀,需要從長計議。我很喜歡龜殼。“
王喆笑道;“大少啊,喜歡就去做,欠著如此縹緲的債務不要操心還債啦,愉悅身心不要尋死就好啊!“
出羽國久保田藩城之外的海灘上,李銀河同尚可喜逛海。
李銀河指著藩城道;“尚可喜將軍,久保田藩聯合其他出羽藩大名們最先同商軍作戰,商軍勝利了。所以,久保田藩欣然同意了商行的商貿倡議。
久保田藩聯係愛好和平的大名們上交商行一批金銀,做為商軍的動員作戰的費用補償。
出羽國是幕府為了侵略北方蝦夷島建立的基地,當然這個基地還包括陸奧國。
華夏帝國幅員遼闊,但是,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都是華夏前輩披荊斬棘開拓出來的。
商軍當然要鞏固帝國的領土。
進攻蝦夷基地的藩國需要被鏟除,幕府需要為侵略蝦夷付出代價。
商行是講理的,文化部門正在編輯出版奴兒幹都司文冊,圖文並茂的介紹奴兒幹的曆史地理。“
尚可喜點頭道;“商行的行動有理有據師出有名,再說了,商行的貿易規矩澤披天下,所謂無有規矩難以成方圓,有敬畏才知行止啊!
李大人,尚可喜隻是一名商軍護衛,不要用將軍稱唿卑職。“
李銀河微笑道;“尚可喜將軍是兵部認可的東江邊鎮的遊擊將軍,名不正則言不順,商行不在乎虛名,但是,東江鎮需要有能力有眼光的將領襄助朝廷。
商行為你提供了遼東商軍營長的位置,同時,商行認為你應該擔任副將的營軍職務。
所謂軍職越高職責越重,東江鎮的權威需要將軍維護。”
尚可喜眼神閃爍,歎口氣道;“尚某欣賞商行的魄力啊!遼東乃是四戰的亂地,需要強力勢力維持秩序。
尚某認為,商行才是穩定遼東的基石,商軍才是建立遼東規矩的保證。
尚某跟李大人不客氣了,卑職匯報一下在越後國的軍事行動。”
尚可喜拿出一本冊子道;“馮傑大人指揮越後國的軍事行動中,商軍艦隊匯合北方商行的盟友截斷了佐渡島與陸地的聯係,幕府的佐渡島奉行所移交給日本聯合商行。
佐渡島奉行所人員被安全轉移到陸地,卑職與他們達成暫時的協議,奉行所人員和商行共同維護江戶至佐渡島的貿易商道。
目前佐渡島的金銀產出歸商軍所有,商行支持佐渡島五萬礦工的物資補給。直至日本聯合商行掌控佐渡島。
這條商道的貿易規則按照商行的規矩交易。”
尚可喜看眼李銀河道;“目前貿易行為是平穩的,商行沒有得到幕府的明確迴複。”
李銀河淡淡道;“商行還在同幕府較量,沒有結果幕府怎麽迴複,慢慢打,商行不著急,先把貿易和民生工作搞好。”
尚可喜詫異道;“久戰不詳,奉行所提議支付一筆金銀給商行,換取商軍停止軍事行動,李大人怎麽想?”
李銀河看了尚可喜一眼道;“對方給多少錢?”
尚可喜道;“佐渡島奉行承諾,五萬兩白銀,他們已經按照幕府的吩咐交付五千兩黃金,其餘的從商道交易中提取稅金,按照交易額百分之一交付給商行。
金銀比率一比五點八。”
“好,錢收下,稅也繼續收,商行將暫停日本北部的軍事行動,比如陸奧國和出羽國的軍事行動。
至於其他方向的軍事行動,商軍依舊要作戰。
幕府沒有明確表態,那麽,商行不承諾全麵停戰。
窮兵黷武不好,給與敵人喘息的機會更不好。商軍隻認可依靠作戰取得的成果,通知佐渡島奉行,商行按照金銀一比六點八換取黃金。商行給他的利益已經極為暴利了。”
尚可喜看著海岸上空的海鳥道;“李大人,我還要迴東江鎮石城島,我希望留下弟弟同部將許爾顯、班誌富等人參與日本商道的事宜。
當然,是在商行的組織構架之中。”
尚可喜看李銀河點頭,繼續道;“遼東東江鎮名義上由皮島陳繼盛副將負責,其實已經分成獨立的幾個區域。
旅順口由鎮守太監控製,廣鹿島、大小長山由毛承祿控製,石城由本將控製,海洋島由塔內控製,陳繼盛坐鎮的東江鎮衙門由商行的雲從島控製。
遼東需要強勢勢力領導與後金對峙,商行做的非常好。
後金從遼東反叛之後,遼東生靈塗炭民生凋敝。我的家族人員死亡上千,我的父母也慘死在浩劫之中。
我帶兵打仗也是被迫的,其實,我的家族追求的是做學問。
您相信嗎?”
李銀河笑道;“做學問很好啊。”
尚可喜苦笑道;“我們生活中遼東邊塞,先生因為我們身份低下是做買賣的,所以將我們逐出學堂。
沒有人教我們啊!人生真是悲哀!”
“學習是奢侈的,尚將軍,你有話直說。”
尚可喜有些扭捏道;“卑職研讀經典讀的頭暈眼花,想向李大人請教。”
李銀河嘬著牙花子道;“尚將軍,你跑了這麽遠就是跟我討論經典嗎?”
李銀河看尚可喜鄭重點頭隻好道;“本官是江湖傳奇是官場毒藥還是盜抄的文化敗類,就是儒家經典基礎不好啊!
你如果想找智者解讀應該找雲從島的徐安生教授,如果想進修,以後到易州農院,那裏的先生博學篤行,哪怕到海參崴學院,那裏的先生也遠超銀河。
你找我請教經典,有問題啊!”
尚可喜搖搖頭;“李大人,學院的先生知識淵博,但是,他們不了解真正的人間規矩。
李大人殺伐果斷,真的按照儒家經典條文建設商道嗎?恐怕不是吧。
卑職一樣殺人不眨眼,不是我不慈悲不是我本性邪惡,而是遼東的殘酷現實逼迫的。
我的父母族人已經在戰亂中損失過千丁口,他們有的是白發老人有的是婦女孩童,敵人毫無理由孽殺他們,我難道拿仁義道德抵抗敵人嗎!
不,我毫不猶豫用武器殺死敵人。”
尚可喜歎息道;“敵人不會因為他們跪地投降就停止殺戮和搶劫。
我隻有以暴製暴,我經常砍殺敵人把精鋼刀口都砍廢啦!
午夜夢迴之時,我眺望漫天的星辰,我讀的是聖賢書做的是屠夫的勾當,且看不到盡頭,哪裏出了問題呢。
我翻遍了經典卻找不到答案,反而越讀越迷惑啊!
李大人,卑職觀察你在遼東以及奴兒幹的行徑,非常好啊,你不僅狠而且壞,做事有條不紊。
真是我輩楷模,所以卑職誠心向李大人請教。”
李銀河捏著下巴道;“我聽了尚將軍的話呢,感覺你是欣賞本官的,是吧。
可是,你因為本官壞才欣賞,感覺怪怪的。
其實本官是位追求純粹的人,是個好人。
好吧,你有什麽疑惑?我是個壞人,我的解讀把你引入歧途,也沒有什麽心裏障礙啦!”
尚可喜讚賞的點頭道;“卑職讀儒家經典,經常人格分裂。
比如,魯哀公問政,至聖先師的迴答振聾發聵,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魯哀公要想解決三桓專魯的問題,需要有準備,有規劃且小心謹慎。
但是,至聖先師的解決方案是五道、三德、九經。明顯有問題,卑職仔細研讀這些方案,空洞而錯亂,根本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的可能啊!
李大人,你理解我的疑惑嗎?”
“盡信書不如無書啊!”
李銀河淡淡道;“至聖先師是一位大政治家,曾經做過魯國大司寇,也就是管理過司法和政務。迴答魯哀公問題的時候,先師年事已高,已經周遊列國深諳人情世故。
所以聖人應該針砭時弊,高屋建瓴提出解決魯國專權的措施。
而研讀魯哀公問政會一頭霧水,實際上書籍被篡改啦。”
李銀河對驚呆的尚可喜道;“大家都是成年人,你如果被我帶偏了,不要怨我!
我拎出來一條九經之中的懷諸侯說說。至聖先師會教魯哀公懷諸侯嗎!根本不會。
懷諸侯是周天子的權力,魯哀公隻是周朝的一個諸侯,懷諸侯要造反嗎!”
李銀河搖頭道;“儒家經典是治世之道,他的施政措施也要符合當時的時事。
如果我們堅持用兩千年前的施政措施治理現在的社會,那麽必然刻舟求劍。
儒生在聖人經典中增增減減,是為了適應當時的社會情況。況且,有些腐儒心懷叵測格局狹小,將聖人經典拉低啦!
目前的儒家顯學理學,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為什麽封建統治者喜歡,因為符合封建統治群體的利益。
先賢們眺望宇宙,是為所有人啟蒙開智,他們窺破天道,怎麽會在人道治理之中夾存私心,什麽帝王將相什麽榮華富貴,瀟灑的神仙祖先們怎麽會將人道分成三六九等呢!
先秦顯學非朱即墨,儒家後來居上,因為儒家學說既總結了天道規律又積極實踐人道治理。
儒家先賢心懷慈悲,對於人道治理充滿了責任感,提供了修身齊家治國的修行路徑。
人間正道是滄桑,目前的儒家經典需要與時俱進。某些儒家腐儒將崇拜權與利的私貨添加進經典。
崇拜權錢的理論貼合人性的卑劣,被封建統治者奉為經典。但是,這與聖賢的慈悲南轅北轍。
目前的儒家理論沒有改變人道治理適應世界變革的勃勃生命力,如果我們沒有改變,研讀這樣經典的中華民族將遭遇災難,用民族的生存危機形容也不為過!
商行的文化部門正在編輯新的教材,理論依據就是儒家先賢民為貴的期待。
老的經典隻作為高等選讀課程,一般的讀書人分辨真偽太難啦!
徐安生教授認為,儒家經典依舊是治世的圭臬,但是,我們要保持文化鑒別的自主性,用現實的實際情況來真實解讀先賢的期許。
農院的師長也在摸索理論聯係實際的儒家治世探索。理學推崇的精英治理理論腐臭不堪格局狹小。
尚將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啊!我們在遼東依照良知行商天下,每一位老百姓都應該明白商行的施政目標。
如果老百姓不明白,你就砸了商行的招牌。
庶民是商行的基礎,是商行最最依靠的力量。”
碼頭上的薩摩武士們懵了,西方的海上勢力雖然船堅炮利,但是不敢得罪擁有眾多士兵的幕府,得罪了幕府就失去了貿易機會。
武士們紛紛抽出刀劍,武士的首領看到推出舷窗的大炮,臉色蒼白地吹響警哨。
彼得指揮甲板水軍,用重弗朗機犁掃碼頭。數十名薩摩武士從遠處稅所跑出來,手執倭刀的首領嘶吼著火繩槍足輕士兵排成射擊隊列。
彼得點點頭;“敵人大部分是火繩槍士兵,好在他們沒有大炮。
傳令兵,開始炮擊!”
彼得的軟帆戰船僅僅裝備了七門重炮,船的兩側各三門,船頭一門。
軟帆戰船船身一振,三枚炮彈砸向薩摩士兵的軍陣。一枚炮彈咂穿薩摩士兵的隊列,炮彈軌跡上的士兵頓時骨斷筋折,軍陣被士兵的殘肢攪動的一片混亂。
王喆部士兵從靠上碼頭的福船上爬下船舷,在碼頭迅速結陣。
三排火繩槍手居前,兩排長槍手隨後,兩翼是手執藤牌的刀盾手。
王喆部集結成軍陣,迎向薩摩武士。林阿傑率領的琉球青壯在王喆部軍陣啟動後迅速結陣。
半個時辰之後,商軍控製了稅所及軍營。
彼得對王喆道;“敵人的戰鬥意誌堅韌,看來薩摩武士是個麻煩。”
王喆淡淡道;“戚家軍和這群海盜交手了數百次,什麽武士,隻是封建製度之下的大大小小的奴隸主,
他們嗜血殘忍,沒有道德約束,我們同他們作戰萬萬不可仁慈。
天道好輪迴,他們騷擾帝國海疆幾百年了,我們終於可以去他們的老巢戰鬥算賬啦!
痛快!”
王喆對傳令兵道;“傳令,商軍監察隨同士兵們清點稅所倉儲,清點一批裝載一批,我們停留半天時間。”
彼得王喆沒有談論俘虜事宜,此戰不要俘虜。
晴空萬裏,強烈的陽光直射在黃澄澄的細沙上,沒有一片雲,沒有一絲微風。
甄文明沒有隨商軍進入稅所倉庫,而是踱步到海邊,每當看到蔚藍的海水,心裏便充滿了平靜。
甄文明看著海水衝刷海灘,感歎道;“我適合海洋,或者說海洋讓我心曠神怡。“
刷到礁石的海水吐著白沫,刷到沙灘的海水吐著白沫,刷到沙灘上的一個龜殼,海水依舊吐著白沫。
甄文明盯著龜殼,龜殼兩米多長,不知經過多長時間的海水衝刷,猶如一塊土黃的礁石靜靜趴伏在沙灘的角落。
林阿傑背著刀走到甄文明身旁道;“甄學友,琉球王國是猶如一串珍珠般的島嶼組成的特殊島國,明太祖皇帝遷徙了閩人三十六姓充實王國,並帶來中原的文化習俗和生產方式。我祖先的根在中原。
兩千多裏長的島嶼連接著台灣和日本,是交通樞紐。我們希望商行幫助琉球重新迴歸獨立的地位,這片美麗的島嶼風景秀麗,卻戴著枷鎖。
薩摩藩的武士太多了,許多人經過慘烈的反抗充滿了悲觀,認為忍辱投降才能生存。
也有許多人像我一樣,認為隻有鬥爭才能獲得自由,我們不希望任人宰割,不希望子孫成為奴才。“
甄文明若有所思道;“我呢在重視陸地的中原被認為是紈絝,我在海洋中漂泊敗光了家產,我是家族的失敗。
一個書生,不去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反而跑到海洋上冒險,他們認為我離經叛道。
我其實明白了家鄉海貿的秘密,官商勾結走私而已。大海神秘而廣闊,富饒而充滿危險。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索海洋的內涵。
我欠了很多債,所謂心死道生;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華夏先賢絕對清晰的闡述天道及人倫的本質內涵。做海貿也絕不是走私能夠強國富民。
我還在探索,其實,我現在在思考那個海灘上的龜殼。也許他是珍珠寶庫。“
林阿傑微笑道;“大海總是帶來一些驚喜,人們會帶走有用的饋贈,不去驚動其他的物件,比如那個龜殼。
萬法皆緣,那個龜殼真的很特別,台風海浪會帶走人們不需要的物品,那個龜殼一直停留在海灘上。 華夏是智慧的根,我們希望能夠去故土汲取智慧,當然,也重塑勇敢。“
甄文明點點頭;“君子不器行者無狀。自助者天助之。“
王喆走到兩人身邊道;“按照海圖,我們將橫掃薩摩藩控製琉球島嶼的所有稅所。
我和彼得要去薩摩藩的鹿兒島轉轉,我們現在是海盜,當然要去訛詐強盜。
文大少,你需要將我們目前收獲的錢財物資帶迴雲從島。
我們需要變現,補充火藥和青壯。
你需要按照我們的約定分派收益,這是個底細的工作。“
甄文明點點頭;“王頭領,我希望帶走那個龜殼。“
王喆看著龜殼詫異道;“每個夥伴都有一個存放貨物的空間,這個龜殼太大了,你需要付費。
大少啊,你還欠著債要還,還欠著多少?你這樣分心收集無用的商品,什麽時候才能還清債務?“
甄文明看著龜殼道;“每個船員都會有一份分成,我用分成償還龜殼占用的空間。
哦,我還欠著兩萬兩白銀,需要從長計議。我很喜歡龜殼。“
王喆笑道;“大少啊,喜歡就去做,欠著如此縹緲的債務不要操心還債啦,愉悅身心不要尋死就好啊!“
出羽國久保田藩城之外的海灘上,李銀河同尚可喜逛海。
李銀河指著藩城道;“尚可喜將軍,久保田藩聯合其他出羽藩大名們最先同商軍作戰,商軍勝利了。所以,久保田藩欣然同意了商行的商貿倡議。
久保田藩聯係愛好和平的大名們上交商行一批金銀,做為商軍的動員作戰的費用補償。
出羽國是幕府為了侵略北方蝦夷島建立的基地,當然這個基地還包括陸奧國。
華夏帝國幅員遼闊,但是,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都是華夏前輩披荊斬棘開拓出來的。
商軍當然要鞏固帝國的領土。
進攻蝦夷基地的藩國需要被鏟除,幕府需要為侵略蝦夷付出代價。
商行是講理的,文化部門正在編輯出版奴兒幹都司文冊,圖文並茂的介紹奴兒幹的曆史地理。“
尚可喜點頭道;“商行的行動有理有據師出有名,再說了,商行的貿易規矩澤披天下,所謂無有規矩難以成方圓,有敬畏才知行止啊!
李大人,尚可喜隻是一名商軍護衛,不要用將軍稱唿卑職。“
李銀河微笑道;“尚可喜將軍是兵部認可的東江邊鎮的遊擊將軍,名不正則言不順,商行不在乎虛名,但是,東江鎮需要有能力有眼光的將領襄助朝廷。
商行為你提供了遼東商軍營長的位置,同時,商行認為你應該擔任副將的營軍職務。
所謂軍職越高職責越重,東江鎮的權威需要將軍維護。”
尚可喜眼神閃爍,歎口氣道;“尚某欣賞商行的魄力啊!遼東乃是四戰的亂地,需要強力勢力維持秩序。
尚某認為,商行才是穩定遼東的基石,商軍才是建立遼東規矩的保證。
尚某跟李大人不客氣了,卑職匯報一下在越後國的軍事行動。”
尚可喜拿出一本冊子道;“馮傑大人指揮越後國的軍事行動中,商軍艦隊匯合北方商行的盟友截斷了佐渡島與陸地的聯係,幕府的佐渡島奉行所移交給日本聯合商行。
佐渡島奉行所人員被安全轉移到陸地,卑職與他們達成暫時的協議,奉行所人員和商行共同維護江戶至佐渡島的貿易商道。
目前佐渡島的金銀產出歸商軍所有,商行支持佐渡島五萬礦工的物資補給。直至日本聯合商行掌控佐渡島。
這條商道的貿易規則按照商行的規矩交易。”
尚可喜看眼李銀河道;“目前貿易行為是平穩的,商行沒有得到幕府的明確迴複。”
李銀河淡淡道;“商行還在同幕府較量,沒有結果幕府怎麽迴複,慢慢打,商行不著急,先把貿易和民生工作搞好。”
尚可喜詫異道;“久戰不詳,奉行所提議支付一筆金銀給商行,換取商軍停止軍事行動,李大人怎麽想?”
李銀河看了尚可喜一眼道;“對方給多少錢?”
尚可喜道;“佐渡島奉行承諾,五萬兩白銀,他們已經按照幕府的吩咐交付五千兩黃金,其餘的從商道交易中提取稅金,按照交易額百分之一交付給商行。
金銀比率一比五點八。”
“好,錢收下,稅也繼續收,商行將暫停日本北部的軍事行動,比如陸奧國和出羽國的軍事行動。
至於其他方向的軍事行動,商軍依舊要作戰。
幕府沒有明確表態,那麽,商行不承諾全麵停戰。
窮兵黷武不好,給與敵人喘息的機會更不好。商軍隻認可依靠作戰取得的成果,通知佐渡島奉行,商行按照金銀一比六點八換取黃金。商行給他的利益已經極為暴利了。”
尚可喜看著海岸上空的海鳥道;“李大人,我還要迴東江鎮石城島,我希望留下弟弟同部將許爾顯、班誌富等人參與日本商道的事宜。
當然,是在商行的組織構架之中。”
尚可喜看李銀河點頭,繼續道;“遼東東江鎮名義上由皮島陳繼盛副將負責,其實已經分成獨立的幾個區域。
旅順口由鎮守太監控製,廣鹿島、大小長山由毛承祿控製,石城由本將控製,海洋島由塔內控製,陳繼盛坐鎮的東江鎮衙門由商行的雲從島控製。
遼東需要強勢勢力領導與後金對峙,商行做的非常好。
後金從遼東反叛之後,遼東生靈塗炭民生凋敝。我的家族人員死亡上千,我的父母也慘死在浩劫之中。
我帶兵打仗也是被迫的,其實,我的家族追求的是做學問。
您相信嗎?”
李銀河笑道;“做學問很好啊。”
尚可喜苦笑道;“我們生活中遼東邊塞,先生因為我們身份低下是做買賣的,所以將我們逐出學堂。
沒有人教我們啊!人生真是悲哀!”
“學習是奢侈的,尚將軍,你有話直說。”
尚可喜有些扭捏道;“卑職研讀經典讀的頭暈眼花,想向李大人請教。”
李銀河嘬著牙花子道;“尚將軍,你跑了這麽遠就是跟我討論經典嗎?”
李銀河看尚可喜鄭重點頭隻好道;“本官是江湖傳奇是官場毒藥還是盜抄的文化敗類,就是儒家經典基礎不好啊!
你如果想找智者解讀應該找雲從島的徐安生教授,如果想進修,以後到易州農院,那裏的先生博學篤行,哪怕到海參崴學院,那裏的先生也遠超銀河。
你找我請教經典,有問題啊!”
尚可喜搖搖頭;“李大人,學院的先生知識淵博,但是,他們不了解真正的人間規矩。
李大人殺伐果斷,真的按照儒家經典條文建設商道嗎?恐怕不是吧。
卑職一樣殺人不眨眼,不是我不慈悲不是我本性邪惡,而是遼東的殘酷現實逼迫的。
我的父母族人已經在戰亂中損失過千丁口,他們有的是白發老人有的是婦女孩童,敵人毫無理由孽殺他們,我難道拿仁義道德抵抗敵人嗎!
不,我毫不猶豫用武器殺死敵人。”
尚可喜歎息道;“敵人不會因為他們跪地投降就停止殺戮和搶劫。
我隻有以暴製暴,我經常砍殺敵人把精鋼刀口都砍廢啦!
午夜夢迴之時,我眺望漫天的星辰,我讀的是聖賢書做的是屠夫的勾當,且看不到盡頭,哪裏出了問題呢。
我翻遍了經典卻找不到答案,反而越讀越迷惑啊!
李大人,卑職觀察你在遼東以及奴兒幹的行徑,非常好啊,你不僅狠而且壞,做事有條不紊。
真是我輩楷模,所以卑職誠心向李大人請教。”
李銀河捏著下巴道;“我聽了尚將軍的話呢,感覺你是欣賞本官的,是吧。
可是,你因為本官壞才欣賞,感覺怪怪的。
其實本官是位追求純粹的人,是個好人。
好吧,你有什麽疑惑?我是個壞人,我的解讀把你引入歧途,也沒有什麽心裏障礙啦!”
尚可喜讚賞的點頭道;“卑職讀儒家經典,經常人格分裂。
比如,魯哀公問政,至聖先師的迴答振聾發聵,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魯哀公要想解決三桓專魯的問題,需要有準備,有規劃且小心謹慎。
但是,至聖先師的解決方案是五道、三德、九經。明顯有問題,卑職仔細研讀這些方案,空洞而錯亂,根本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的可能啊!
李大人,你理解我的疑惑嗎?”
“盡信書不如無書啊!”
李銀河淡淡道;“至聖先師是一位大政治家,曾經做過魯國大司寇,也就是管理過司法和政務。迴答魯哀公問題的時候,先師年事已高,已經周遊列國深諳人情世故。
所以聖人應該針砭時弊,高屋建瓴提出解決魯國專權的措施。
而研讀魯哀公問政會一頭霧水,實際上書籍被篡改啦。”
李銀河對驚呆的尚可喜道;“大家都是成年人,你如果被我帶偏了,不要怨我!
我拎出來一條九經之中的懷諸侯說說。至聖先師會教魯哀公懷諸侯嗎!根本不會。
懷諸侯是周天子的權力,魯哀公隻是周朝的一個諸侯,懷諸侯要造反嗎!”
李銀河搖頭道;“儒家經典是治世之道,他的施政措施也要符合當時的時事。
如果我們堅持用兩千年前的施政措施治理現在的社會,那麽必然刻舟求劍。
儒生在聖人經典中增增減減,是為了適應當時的社會情況。況且,有些腐儒心懷叵測格局狹小,將聖人經典拉低啦!
目前的儒家顯學理學,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為什麽封建統治者喜歡,因為符合封建統治群體的利益。
先賢們眺望宇宙,是為所有人啟蒙開智,他們窺破天道,怎麽會在人道治理之中夾存私心,什麽帝王將相什麽榮華富貴,瀟灑的神仙祖先們怎麽會將人道分成三六九等呢!
先秦顯學非朱即墨,儒家後來居上,因為儒家學說既總結了天道規律又積極實踐人道治理。
儒家先賢心懷慈悲,對於人道治理充滿了責任感,提供了修身齊家治國的修行路徑。
人間正道是滄桑,目前的儒家經典需要與時俱進。某些儒家腐儒將崇拜權與利的私貨添加進經典。
崇拜權錢的理論貼合人性的卑劣,被封建統治者奉為經典。但是,這與聖賢的慈悲南轅北轍。
目前的儒家理論沒有改變人道治理適應世界變革的勃勃生命力,如果我們沒有改變,研讀這樣經典的中華民族將遭遇災難,用民族的生存危機形容也不為過!
商行的文化部門正在編輯新的教材,理論依據就是儒家先賢民為貴的期待。
老的經典隻作為高等選讀課程,一般的讀書人分辨真偽太難啦!
徐安生教授認為,儒家經典依舊是治世的圭臬,但是,我們要保持文化鑒別的自主性,用現實的實際情況來真實解讀先賢的期許。
農院的師長也在摸索理論聯係實際的儒家治世探索。理學推崇的精英治理理論腐臭不堪格局狹小。
尚將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啊!我們在遼東依照良知行商天下,每一位老百姓都應該明白商行的施政目標。
如果老百姓不明白,你就砸了商行的招牌。
庶民是商行的基礎,是商行最最依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