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宮變
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作者:九指神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楚軍破章邯的時候,歐冶子淵一行也走在了鹹陽前往上郡的直道上。
歐冶子淵以年邁致仕,聽了張誠的說法,準備在歸鄉之前,前往上郡張村看一眼。畢竟寺工的很多子弟都去了張村,傳迴來的消息很多。畢竟在張村有一大批傾慕自己的張村弟子。
隨行的包括一些墨家弟子,這都是歐冶子淵的入室弟子,大師行走天下,總要有弟子同行。
出城不遠,就遇到一支許記的商隊,兩麵打了招唿以後,才發現許記的大掌櫃也在這支隊伍裏。一位是寺工的大官,一位是商行的大掌櫃,兩支隊伍就這樣混成了一支隊伍,一路上互相照應,倒也安靜舒適。
他們不知道,自己這批人可能是最後一批安全和安靜離開鹹陽的人了。
四十萬秦軍慘敗,這消息到底還是傳到鹹陽了。不管胡亥喜不喜歡聽這個消息,這消息如今在胡亥的案頭了。
“趙相,不是說作亂的都隻是盜賊嗎?”胡亥此刻慌了手腳。圍著身邊的一幹儒生、博士早就四散不敢靠前了。
“這……”
“章邯王離四十萬大軍就這麽沒了?趙高你是怎麽幫朕管理的國家?”
“這……”
“這什麽這,趕快發兵守住函穀關啊!不然這賊兵就要進鹹陽了!”
“陛下,關中的大軍已經盡出,眼下,卻是從哪裏調兵呢?”
“那就修城牆,鹹陽城為什麽不修城牆?把修長城的人調去修城牆,三天之內,把鹹陽城修出來!”胡亥拍桌子瞪眼睛。
“哪裏能有那麽快!”
“什麽能不能的?馮去疾李斯他們什麽事兒做不到,蒙恬修幾千裏長城也不過是兩年時間,鹹陽城才有多大!你現在是丞相,你去辦這個事!”
“臣以為……”
“我不要你以為!我要我以為!去調人,修長城!”
“國庫空虛,並沒有錢糧修長城!”
“怎麽就空虛了,父皇在的時候府庫充盈,這才幾年就空虛了?趙相,國庫空虛誰該擔責?”
“陛下,容臣……”
“我不聽我不聽,要麽你去滅了盜賊,要麽你去修鹹陽城,要麽你就別做這個丞相了!誰能破賊誰來做這個丞相!”
趙高臉色一暗,躬身施禮:“是,容臣下去準備!”
“快去!要不要做丞相你自己想好!”胡亥在身後暴喝。
自始皇帝殯天,趙高何嚐有過這樣的屈辱,何時受過這樣的威脅?
迴到自己的府邸,趙高把自己的弟弟趙成、自己的女婿鹹陽縣令閻樂叫來密商,說了白天的事情。這兩個裙帶聽了也大驚:“相爺,您不能辭相位!”
趙高的麵色在燈火之下陰晴不定。
“胡亥算是廢了,換一個王吧。”趙高說,這事兒也不是第一次幹了。任何事情隻要做過一次,做第二次就沒有任何心理障礙。
“換掉……陛下?”趙成、閻樂驚駭。
“很容易,目前胡亥在望夷宮,宮內都是我的人,安排一隊人,扮成盜賊,直接去宮裏,閻樂你再帶一隊人裝作追殺盜賊,就在宮裏殺了胡亥就行。”
閻樂臉色慘白。雖然在胡亥指使下幹過各種事兒,但是謀刺一位帝王,這事兒是想都不敢想。“嶽父大人,這是謀逆啊!”
“謀逆?沒謀逆的李斯,五刑加身,一家滿門抄斬。廢了胡亥,立一個新王,就是擁立之功,擁立之功加身,自然有無邊富貴。新王感念你擁立,誰會在乎你殺了舊王?”
閻樂仍然猶豫不決。
“放心辦事去吧,”胡亥說,“家裏的事情不用擔心,我已經派人把你的母親接到我府裏來了。”這就是威脅了。閻樂的母親此刻就是人質。
“是,嶽父大人,小婿這就去辦。”片刻間閻樂就分清了利弊,馬上改口應答下來,施禮離開廳堂。
“安排人,跟著點閻樂,如果有異動……”趙高看著趙成。
“是,我親自帶人跟蹤閻樂。”趙成立刻行禮。
閻樂久居鹹陽令之位,鹹陽的城狐社鼠熟悉的不得了,立刻安排了幾人,說是此刻陛下不在望夷宮,宮中空虛,又有寶物無數,搞一點出來有賞。這些雞鳴狗盜之徒自是膽大辦法多,立刻領命去翻牆盜竊望夷宮。閻樂又點集了鹹陽令衙署的兵卒衛隊衙役,千餘人尾隨賊人直抵望夷宮。
此刻胡亥正在望夷宮遊樂,自然有衛隊士兵,閻樂在宮門出示手令,捆綁了望夷宮的衛令仆射,說衛令仆射居然大膽放賊人進入,衛令辯解說我們守衛森嚴,哪兒來的盜賊,此刻宮牆內卻傳來抓捕盜賊的唿喊。
閻樂一哂:“衛令通匪,殺之!”拔刀砍下了衛令的頭顱,
又道:“望夷宮侍衛一並羈押待勘!”便帶自己的人馬衝進望夷宮,沿途張弓射殺望夷宮的侍衛太監,死傷數十人,未被射中的俱都逃逸。
望夷宮郎中令已經得了趙高的安排,在宮內接應閻樂直奔皇帝居所,人還未進宮門,箭雨已經紛紛射向屋內,直穿皇帝帷帳。胡亥大驚,立刻召左右侍衛護駕。而侍衛此時誰也不肯輕送了性命,裝作聽不到或者湧出宮外。趙高身邊隻有一個近身宦官不曾離開。
“外麵到底是什麽情況?”胡亥問。
“趙高謀反,他的女婿閻樂帶兵入宮謀刺陛下。”宦官雖然並無一戰之力,頭腦和口齒倒還是清楚。
“趙高?趙相怎麽會謀反?”
“自從趙高指鹿為馬的時候,他就已經不把陛下您放在眼裏了。”宦官說。
“你早知道,卻不曾告訴我?致有今日之禍?”胡亥大驚。
“不順從趙高的,不是被殺就是被貶,我要是早說了,哪裏還能保全性命。”宦官歎息一聲。此刻閻樂已經跨步入殿,指著胡亥說:“胡亥驕橫放縱,濫殺無辜,導致天下叛亂,胡亥你罪在社稷,你自裁吧!”
胡亥驚惶:“我要見丞相?”
閻樂說:“丞相忙著整頓朝局,沒空見你!我就是奉丞相令而來的!”
胡亥說:“我可以退位,給我一個郡,我去到邊緣之郡去做王?上郡!上郡就行,那兒人口少、土地偏僻……不然九原也行,再不然代郡也行!”
閻樂嘿然不語。
胡亥慌了:“要不給我一個萬戶侯,我不做這個皇帝了,做一個萬戶侯,不再幹預國家朝政!”
閻樂仍不鬆口。
胡亥:“閻樂大人,您行行好,放過我吧,這宮裏的金銀財寶你都拿去,放我和妻兒做一個平民,和我的諸位皇兄一樣……”
閻樂說:“您的皇兄們都已經陪葬始皇帝陛下了,您要和您的皇兄一樣嗎?我奉丞相之命,為天下人誅殺您,您再多話,我也一樣不會上報。來人,送咱們陛下去見先皇!”
閻樂身後的兵卒跨步上前,這一刻胡亥倒有了勇氣,從身旁宦官手中拔出佩劍,自刎而死。
閻樂親手探查了胡亥已經沒有唿吸,這才迴去報告趙高。
此時已定,趙高以中丞相身份召集所有大臣和王室貴胄,說盜賊入望夷宮,二世皇帝不忍受辱自盡而亡。內國中無主,外有叛軍扣關,諸卿有何見解?
眾人不語。
胡亥便說:“章邯王離四十萬大軍已經陣前叛變,大秦已經沒有可用之軍了。我秦國本來是諸侯國,始皇統治天下,所以稱帝。如今六國又各自獨立,秦國的領土越來越小,空有皇帝的名號,並不合適。依我之見,我們應該改稱王,選一個始皇帝的後裔為秦王,一如過去一樣。”
胡亥現場拍板,立二世的侄子公子嬰為秦王。趙高的想法是,既然子嬰的父親被胡亥所殺,必然仇恨胡亥,再選他為王,就能感念自己擁戴的功勞。兼之子嬰年紀小,容易操控。
於是令手下以平民之禮,收殮胡亥的屍骸,葬在杜南(在今西安)宜春苑中。這裏正是當初誅殺諸位公主的地方。
趙高傳令子嬰齋戒,在宗廟拜見祖先,接受王璽。
齋戒時,子嬰和左右商量說:“丞相趙高在望夷宮殺死了二世皇帝,擁戴我做新王,這並不是因為我有才能或者眾望所歸,而是趙高擔心群臣會誅殺他,所以假裝以大義立我為王。我聽說趙高已經和楚國約定,消滅大秦宗室後在關中稱王。現在讓我齋戒見廟,你們說會不會是想在廟中殺我。我若稱病不去,他一定會親自來,他來了,我們就在這兒把事兒辦了吧!”
日期到了,趙高派人催請子嬰,子嬰不去,趙高果然親自前往齋宮,說:“宗廟大事,大王為何不去?”
子嬰一臉病容,聲稱自己身體不適,怕去宗廟不吉,一邊請趙高摸自己額頭,趁趙高靠近,拔出腰間的刀子刺在趙高腹中,一攪,趙高眼見就不活了。
趙高一死,子嬰立即去宗廟,當著朝臣接受了跪拜秦王的禮儀,然後宣布趙高之罪,派人誅趙高三族。這一場宮變以這樣的形式,大秦帝國重新變成了秦國,而子嬰繼位。
歐冶子淵以年邁致仕,聽了張誠的說法,準備在歸鄉之前,前往上郡張村看一眼。畢竟寺工的很多子弟都去了張村,傳迴來的消息很多。畢竟在張村有一大批傾慕自己的張村弟子。
隨行的包括一些墨家弟子,這都是歐冶子淵的入室弟子,大師行走天下,總要有弟子同行。
出城不遠,就遇到一支許記的商隊,兩麵打了招唿以後,才發現許記的大掌櫃也在這支隊伍裏。一位是寺工的大官,一位是商行的大掌櫃,兩支隊伍就這樣混成了一支隊伍,一路上互相照應,倒也安靜舒適。
他們不知道,自己這批人可能是最後一批安全和安靜離開鹹陽的人了。
四十萬秦軍慘敗,這消息到底還是傳到鹹陽了。不管胡亥喜不喜歡聽這個消息,這消息如今在胡亥的案頭了。
“趙相,不是說作亂的都隻是盜賊嗎?”胡亥此刻慌了手腳。圍著身邊的一幹儒生、博士早就四散不敢靠前了。
“這……”
“章邯王離四十萬大軍就這麽沒了?趙高你是怎麽幫朕管理的國家?”
“這……”
“這什麽這,趕快發兵守住函穀關啊!不然這賊兵就要進鹹陽了!”
“陛下,關中的大軍已經盡出,眼下,卻是從哪裏調兵呢?”
“那就修城牆,鹹陽城為什麽不修城牆?把修長城的人調去修城牆,三天之內,把鹹陽城修出來!”胡亥拍桌子瞪眼睛。
“哪裏能有那麽快!”
“什麽能不能的?馮去疾李斯他們什麽事兒做不到,蒙恬修幾千裏長城也不過是兩年時間,鹹陽城才有多大!你現在是丞相,你去辦這個事!”
“臣以為……”
“我不要你以為!我要我以為!去調人,修長城!”
“國庫空虛,並沒有錢糧修長城!”
“怎麽就空虛了,父皇在的時候府庫充盈,這才幾年就空虛了?趙相,國庫空虛誰該擔責?”
“陛下,容臣……”
“我不聽我不聽,要麽你去滅了盜賊,要麽你去修鹹陽城,要麽你就別做這個丞相了!誰能破賊誰來做這個丞相!”
趙高臉色一暗,躬身施禮:“是,容臣下去準備!”
“快去!要不要做丞相你自己想好!”胡亥在身後暴喝。
自始皇帝殯天,趙高何嚐有過這樣的屈辱,何時受過這樣的威脅?
迴到自己的府邸,趙高把自己的弟弟趙成、自己的女婿鹹陽縣令閻樂叫來密商,說了白天的事情。這兩個裙帶聽了也大驚:“相爺,您不能辭相位!”
趙高的麵色在燈火之下陰晴不定。
“胡亥算是廢了,換一個王吧。”趙高說,這事兒也不是第一次幹了。任何事情隻要做過一次,做第二次就沒有任何心理障礙。
“換掉……陛下?”趙成、閻樂驚駭。
“很容易,目前胡亥在望夷宮,宮內都是我的人,安排一隊人,扮成盜賊,直接去宮裏,閻樂你再帶一隊人裝作追殺盜賊,就在宮裏殺了胡亥就行。”
閻樂臉色慘白。雖然在胡亥指使下幹過各種事兒,但是謀刺一位帝王,這事兒是想都不敢想。“嶽父大人,這是謀逆啊!”
“謀逆?沒謀逆的李斯,五刑加身,一家滿門抄斬。廢了胡亥,立一個新王,就是擁立之功,擁立之功加身,自然有無邊富貴。新王感念你擁立,誰會在乎你殺了舊王?”
閻樂仍然猶豫不決。
“放心辦事去吧,”胡亥說,“家裏的事情不用擔心,我已經派人把你的母親接到我府裏來了。”這就是威脅了。閻樂的母親此刻就是人質。
“是,嶽父大人,小婿這就去辦。”片刻間閻樂就分清了利弊,馬上改口應答下來,施禮離開廳堂。
“安排人,跟著點閻樂,如果有異動……”趙高看著趙成。
“是,我親自帶人跟蹤閻樂。”趙成立刻行禮。
閻樂久居鹹陽令之位,鹹陽的城狐社鼠熟悉的不得了,立刻安排了幾人,說是此刻陛下不在望夷宮,宮中空虛,又有寶物無數,搞一點出來有賞。這些雞鳴狗盜之徒自是膽大辦法多,立刻領命去翻牆盜竊望夷宮。閻樂又點集了鹹陽令衙署的兵卒衛隊衙役,千餘人尾隨賊人直抵望夷宮。
此刻胡亥正在望夷宮遊樂,自然有衛隊士兵,閻樂在宮門出示手令,捆綁了望夷宮的衛令仆射,說衛令仆射居然大膽放賊人進入,衛令辯解說我們守衛森嚴,哪兒來的盜賊,此刻宮牆內卻傳來抓捕盜賊的唿喊。
閻樂一哂:“衛令通匪,殺之!”拔刀砍下了衛令的頭顱,
又道:“望夷宮侍衛一並羈押待勘!”便帶自己的人馬衝進望夷宮,沿途張弓射殺望夷宮的侍衛太監,死傷數十人,未被射中的俱都逃逸。
望夷宮郎中令已經得了趙高的安排,在宮內接應閻樂直奔皇帝居所,人還未進宮門,箭雨已經紛紛射向屋內,直穿皇帝帷帳。胡亥大驚,立刻召左右侍衛護駕。而侍衛此時誰也不肯輕送了性命,裝作聽不到或者湧出宮外。趙高身邊隻有一個近身宦官不曾離開。
“外麵到底是什麽情況?”胡亥問。
“趙高謀反,他的女婿閻樂帶兵入宮謀刺陛下。”宦官雖然並無一戰之力,頭腦和口齒倒還是清楚。
“趙高?趙相怎麽會謀反?”
“自從趙高指鹿為馬的時候,他就已經不把陛下您放在眼裏了。”宦官說。
“你早知道,卻不曾告訴我?致有今日之禍?”胡亥大驚。
“不順從趙高的,不是被殺就是被貶,我要是早說了,哪裏還能保全性命。”宦官歎息一聲。此刻閻樂已經跨步入殿,指著胡亥說:“胡亥驕橫放縱,濫殺無辜,導致天下叛亂,胡亥你罪在社稷,你自裁吧!”
胡亥驚惶:“我要見丞相?”
閻樂說:“丞相忙著整頓朝局,沒空見你!我就是奉丞相令而來的!”
胡亥說:“我可以退位,給我一個郡,我去到邊緣之郡去做王?上郡!上郡就行,那兒人口少、土地偏僻……不然九原也行,再不然代郡也行!”
閻樂嘿然不語。
胡亥慌了:“要不給我一個萬戶侯,我不做這個皇帝了,做一個萬戶侯,不再幹預國家朝政!”
閻樂仍不鬆口。
胡亥:“閻樂大人,您行行好,放過我吧,這宮裏的金銀財寶你都拿去,放我和妻兒做一個平民,和我的諸位皇兄一樣……”
閻樂說:“您的皇兄們都已經陪葬始皇帝陛下了,您要和您的皇兄一樣嗎?我奉丞相之命,為天下人誅殺您,您再多話,我也一樣不會上報。來人,送咱們陛下去見先皇!”
閻樂身後的兵卒跨步上前,這一刻胡亥倒有了勇氣,從身旁宦官手中拔出佩劍,自刎而死。
閻樂親手探查了胡亥已經沒有唿吸,這才迴去報告趙高。
此時已定,趙高以中丞相身份召集所有大臣和王室貴胄,說盜賊入望夷宮,二世皇帝不忍受辱自盡而亡。內國中無主,外有叛軍扣關,諸卿有何見解?
眾人不語。
胡亥便說:“章邯王離四十萬大軍已經陣前叛變,大秦已經沒有可用之軍了。我秦國本來是諸侯國,始皇統治天下,所以稱帝。如今六國又各自獨立,秦國的領土越來越小,空有皇帝的名號,並不合適。依我之見,我們應該改稱王,選一個始皇帝的後裔為秦王,一如過去一樣。”
胡亥現場拍板,立二世的侄子公子嬰為秦王。趙高的想法是,既然子嬰的父親被胡亥所殺,必然仇恨胡亥,再選他為王,就能感念自己擁戴的功勞。兼之子嬰年紀小,容易操控。
於是令手下以平民之禮,收殮胡亥的屍骸,葬在杜南(在今西安)宜春苑中。這裏正是當初誅殺諸位公主的地方。
趙高傳令子嬰齋戒,在宗廟拜見祖先,接受王璽。
齋戒時,子嬰和左右商量說:“丞相趙高在望夷宮殺死了二世皇帝,擁戴我做新王,這並不是因為我有才能或者眾望所歸,而是趙高擔心群臣會誅殺他,所以假裝以大義立我為王。我聽說趙高已經和楚國約定,消滅大秦宗室後在關中稱王。現在讓我齋戒見廟,你們說會不會是想在廟中殺我。我若稱病不去,他一定會親自來,他來了,我們就在這兒把事兒辦了吧!”
日期到了,趙高派人催請子嬰,子嬰不去,趙高果然親自前往齋宮,說:“宗廟大事,大王為何不去?”
子嬰一臉病容,聲稱自己身體不適,怕去宗廟不吉,一邊請趙高摸自己額頭,趁趙高靠近,拔出腰間的刀子刺在趙高腹中,一攪,趙高眼見就不活了。
趙高一死,子嬰立即去宗廟,當著朝臣接受了跪拜秦王的禮儀,然後宣布趙高之罪,派人誅趙高三族。這一場宮變以這樣的形式,大秦帝國重新變成了秦國,而子嬰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