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規劃
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作者:九指神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新校園的方案不需要寄送到鹹陽等張誠過目,公孫尼子是校長、趙杏兒負責資金,蒙恬擅長組織工作,基本上這三個人說可行的方案,在張誠那裏也沒有什麽意見。趙杏兒隻是把這次校園建設的最終稿方案和圖紙副本打包了一份,寄給張誠,讓他看看教務組最近的成績斐然。
接到這個方案,張誠果然震驚。自己的學校居然出了建築規劃和設計的人才,這是從未想到的。但是更震驚的是郭俊提出來的暖氣片的方案。這是自己從未想過能夠在這個時代出現的。鑄鐵鍋爐、暖氣片……這裏麵大有空間啊!方案大體沒有問題,其中有一兩處隱患,張誠卻並不急於解決。在複信裏,張誠隻是簡單的說:“解決了這個供暖係統的設計和製作以後,就叫郭俊到鹹陽來,在我身邊待一段時間。”
張誠的想法是,既然已經有人開始研究鍋爐了,那麽看看能不能自己推一把,在蒸汽機方麵有所開拓。蒸汽機結構設計方麵自己已經做了很多準備,但是材料方麵卻還是沒有最終確定,郭俊既然已經開始研究鑄鐵鍋爐和送熱的鐵管,那就看一看有沒有進一步深入的可能吧。
至於梁二和林小妹這對組合,當然難免讓張誠有一點恍惚,覺得在另外的時空也有類似的一對妙人。但是這都不是張誠主要關注的方向。
既然學校的規模已經擴大,張誠在寫給公孫尼子的信中,談到了另一件一直關心的事兒。就是建議籌劃和建設張村大學。
草創的這所大學,還是要貼近當前社會情況和自己實際能力,實際上不可能如後世大學有那麽豐富的院係設置。張誠簡單的講了自己的幾個設想。
第一就是初步建設一所綜合性大學。這所大學根據目前師資條件和未來發展可能,包含了文法學院、機械與工程學院、石油冶金學院、化學院、數學院、物理學院、商學院和師範學院。蒙恬雖然有足夠資質開設軍事學院,但是軍事學院這個名字太過敏感,張誠的意見是先開設一個講武堂或者速成的軍官學校。
除此而外,張誠要求開設一所張村工農夜校。這所學校麵向的是張村各個工坊的匠人、村民、婦女,以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原則,從掃盲、機械工程識圖、機械設備操作等實用技能入手,為張村提高工匠能力做一些工作。
大學各個科係的課程建議是兩到三年。因為不需要學習英語之類的廢科目,所以課程可以更緊湊,學生可以更短時間完成課業。張誠建議公孫尼子親任大學校長——這樣的大儒有資格資曆也有足夠的號召力來擔任這個工作。
各個學院可以暫時以係的形態存在,根據大學的發展,最終可能會成為各自相對獨立而且科目更複雜的學院。張誠自己遙領副校長的職務,希望自己能早點迴到張村去真正負責教學和管理,部分分擔公孫尼子的負擔。
張誠說自己有可能在兩到三年內為學校再聘任一兩位足以擔任校長副校長的才俊,更有可能為大學找到更多的授課師資。大學教師暫時分為兩類,有能力開創學派的,可稱為教授,擅長講課授徒的,稱為講師。
關於大學的規劃,張誠一直在思考。這個方案是妥協了當下的社會背景、學術水平,但是也有張誠強力引導的色彩,數學和物理學的比重明顯超出了這個時代所能承載的能力。張誠預計,如果自己和三五同好努力去做,這兩個科係會有非常高的發展水平。
但是化學院……張誠幾乎不抱什麽希望。自己隨手可以複寫元素周期表,能夠寫出大多數元素的原子量、中子、質子數,但是如何驗證這個元素周期表實在是想不出辦法,也不知道如何去重新生成一個本時代的元素周期表。這事兒還是要慢慢來。但是和化學相關的冶金工業可以先搞起來,慢慢整吧!
公孫尼子對張誠的規劃非常重視,甚至可以說非常熱衷。這個學校的規劃,規模和水準要遠遠高出孔子創辦的曲阜闕裏和齊國的稷下學宮。
公孫尼子的複信,對張誠的建議基本上是照單全收,唯一的質疑是在兵學上,一方麵覺得兵學這東西在大秦是不是有些不妥,第二是提出如果開設兵學科目,要不要教授馭術?就是駕車和車戰的技術?第三就是如果教授馭術,那麽學校就需要有一個能夠練車和賽車的巨大廣場,要不要一並考慮設計出來?
張誠在信裏說,自己當年在蒙恬大將軍身邊學習,大將軍認為軍官最重要的學問是如何管理後勤和如何管理部卒,駕車作戰的技術反倒是次之。戰車訓練耗費糜巨,張村目前怕是不能支持這個方麵的訓練,而且也太紮眼。場地之類,隻要能走得了隊列、能練習兵戈弓弩技術就夠了,如果要學車,大可以學習推獨輪車!
其實張誠知道公孫尼子知道公孫尼子想通過訓練馭術,把所謂君子六藝裏的禦整出來,搞那套鳴和鸞、逐水曲、舞交衢、過君表、逐禽左的駕駛規範,體現儒家教養之高超。這是培養行政外交人才的基礎技能。或多或少存著學術方麵的私心。
但是張誠看法多有不同。首先是作為軍事訓練的內容,張村不打算培養騎兵和戰車部隊。其次是作為交通工具,張誠也不看好秦漢交際時代的社會環境,太遠距離的交通。風險大的一匹。
年輕學生們學會使用獨輪車,兵學學員們擅長使用獨輪車進行後勤和作戰,一樣可以變得強大。獨輪車部隊不說是這個時代的摩托化部隊,至少可以是更強大的輕步兵——甚至都能發展出具有特色的重步兵。
公孫尼子拿著這個思路去找蒙恬,蒙恬看了卻不以為意,大筆一勾,連弓弩教學訓練一並抹去——學生兵懂得短兵相接,對弓弩射術略作了解就行。弩箭是一個很紮眼的東西,大規模列裝弩箭難免被有心人注意到,而且秦弩說白了也沒啥訓練價值,那玩意兒全靠工坊出品優秀,部卒學習拉弦上箭瞄準放箭,有一個上午就能熟練。大部隊甚至不需要弩箭射的準,隻要能射的遠就行。所以這玩意兒不需要練,隻要了解性能,小軍官們就能從容指揮軍隊。
做好隊列、管理好部卒、搞好後勤、能做戰時動員、懂得殺伐決斷、把握作戰時機,就是合格軍官,隻要自己這方綜合實力強、準備充裕、對敵的時候戰士勇猛,軍官不犯錯。打仗又能能有多難?
幾句話把公孫尼子說的一愣一愣,原來你們兵家是這樣的嗎?
接到這個方案,張誠果然震驚。自己的學校居然出了建築規劃和設計的人才,這是從未想到的。但是更震驚的是郭俊提出來的暖氣片的方案。這是自己從未想過能夠在這個時代出現的。鑄鐵鍋爐、暖氣片……這裏麵大有空間啊!方案大體沒有問題,其中有一兩處隱患,張誠卻並不急於解決。在複信裏,張誠隻是簡單的說:“解決了這個供暖係統的設計和製作以後,就叫郭俊到鹹陽來,在我身邊待一段時間。”
張誠的想法是,既然已經有人開始研究鍋爐了,那麽看看能不能自己推一把,在蒸汽機方麵有所開拓。蒸汽機結構設計方麵自己已經做了很多準備,但是材料方麵卻還是沒有最終確定,郭俊既然已經開始研究鑄鐵鍋爐和送熱的鐵管,那就看一看有沒有進一步深入的可能吧。
至於梁二和林小妹這對組合,當然難免讓張誠有一點恍惚,覺得在另外的時空也有類似的一對妙人。但是這都不是張誠主要關注的方向。
既然學校的規模已經擴大,張誠在寫給公孫尼子的信中,談到了另一件一直關心的事兒。就是建議籌劃和建設張村大學。
草創的這所大學,還是要貼近當前社會情況和自己實際能力,實際上不可能如後世大學有那麽豐富的院係設置。張誠簡單的講了自己的幾個設想。
第一就是初步建設一所綜合性大學。這所大學根據目前師資條件和未來發展可能,包含了文法學院、機械與工程學院、石油冶金學院、化學院、數學院、物理學院、商學院和師範學院。蒙恬雖然有足夠資質開設軍事學院,但是軍事學院這個名字太過敏感,張誠的意見是先開設一個講武堂或者速成的軍官學校。
除此而外,張誠要求開設一所張村工農夜校。這所學校麵向的是張村各個工坊的匠人、村民、婦女,以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原則,從掃盲、機械工程識圖、機械設備操作等實用技能入手,為張村提高工匠能力做一些工作。
大學各個科係的課程建議是兩到三年。因為不需要學習英語之類的廢科目,所以課程可以更緊湊,學生可以更短時間完成課業。張誠建議公孫尼子親任大學校長——這樣的大儒有資格資曆也有足夠的號召力來擔任這個工作。
各個學院可以暫時以係的形態存在,根據大學的發展,最終可能會成為各自相對獨立而且科目更複雜的學院。張誠自己遙領副校長的職務,希望自己能早點迴到張村去真正負責教學和管理,部分分擔公孫尼子的負擔。
張誠說自己有可能在兩到三年內為學校再聘任一兩位足以擔任校長副校長的才俊,更有可能為大學找到更多的授課師資。大學教師暫時分為兩類,有能力開創學派的,可稱為教授,擅長講課授徒的,稱為講師。
關於大學的規劃,張誠一直在思考。這個方案是妥協了當下的社會背景、學術水平,但是也有張誠強力引導的色彩,數學和物理學的比重明顯超出了這個時代所能承載的能力。張誠預計,如果自己和三五同好努力去做,這兩個科係會有非常高的發展水平。
但是化學院……張誠幾乎不抱什麽希望。自己隨手可以複寫元素周期表,能夠寫出大多數元素的原子量、中子、質子數,但是如何驗證這個元素周期表實在是想不出辦法,也不知道如何去重新生成一個本時代的元素周期表。這事兒還是要慢慢來。但是和化學相關的冶金工業可以先搞起來,慢慢整吧!
公孫尼子對張誠的規劃非常重視,甚至可以說非常熱衷。這個學校的規劃,規模和水準要遠遠高出孔子創辦的曲阜闕裏和齊國的稷下學宮。
公孫尼子的複信,對張誠的建議基本上是照單全收,唯一的質疑是在兵學上,一方麵覺得兵學這東西在大秦是不是有些不妥,第二是提出如果開設兵學科目,要不要教授馭術?就是駕車和車戰的技術?第三就是如果教授馭術,那麽學校就需要有一個能夠練車和賽車的巨大廣場,要不要一並考慮設計出來?
張誠在信裏說,自己當年在蒙恬大將軍身邊學習,大將軍認為軍官最重要的學問是如何管理後勤和如何管理部卒,駕車作戰的技術反倒是次之。戰車訓練耗費糜巨,張村目前怕是不能支持這個方麵的訓練,而且也太紮眼。場地之類,隻要能走得了隊列、能練習兵戈弓弩技術就夠了,如果要學車,大可以學習推獨輪車!
其實張誠知道公孫尼子知道公孫尼子想通過訓練馭術,把所謂君子六藝裏的禦整出來,搞那套鳴和鸞、逐水曲、舞交衢、過君表、逐禽左的駕駛規範,體現儒家教養之高超。這是培養行政外交人才的基礎技能。或多或少存著學術方麵的私心。
但是張誠看法多有不同。首先是作為軍事訓練的內容,張村不打算培養騎兵和戰車部隊。其次是作為交通工具,張誠也不看好秦漢交際時代的社會環境,太遠距離的交通。風險大的一匹。
年輕學生們學會使用獨輪車,兵學學員們擅長使用獨輪車進行後勤和作戰,一樣可以變得強大。獨輪車部隊不說是這個時代的摩托化部隊,至少可以是更強大的輕步兵——甚至都能發展出具有特色的重步兵。
公孫尼子拿著這個思路去找蒙恬,蒙恬看了卻不以為意,大筆一勾,連弓弩教學訓練一並抹去——學生兵懂得短兵相接,對弓弩射術略作了解就行。弩箭是一個很紮眼的東西,大規模列裝弩箭難免被有心人注意到,而且秦弩說白了也沒啥訓練價值,那玩意兒全靠工坊出品優秀,部卒學習拉弦上箭瞄準放箭,有一個上午就能熟練。大部隊甚至不需要弩箭射的準,隻要能射的遠就行。所以這玩意兒不需要練,隻要了解性能,小軍官們就能從容指揮軍隊。
做好隊列、管理好部卒、搞好後勤、能做戰時動員、懂得殺伐決斷、把握作戰時機,就是合格軍官,隻要自己這方綜合實力強、準備充裕、對敵的時候戰士勇猛,軍官不犯錯。打仗又能能有多難?
幾句話把公孫尼子說的一愣一愣,原來你們兵家是這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