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教匈奴人睡覺
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作者:九指神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一個小小的匈奴部落。人口和牛羊都有限,在草原複雜的資源爭奪中,這個部落早就被邊緣化了。人口少的小部落,稍微經曆一點災害和戰爭就會遭逢滅頂之災。草原上的規則,就是小部落要通過互相之間的戰鬥合並成一個大一點的部落,隻有部落越來越大,生存的能力才能越來越強。其實這個道理也並不隻是草原上的規則,在中原地區,也是一樣的規則。春秋時期的無數小國彼此征戰,最後聚合成齊楚燕韓趙魏秦這樣的強國,而大秦又一路征伐,在吞並六國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隻有大國才有生存空間,小國唯一的宿命就是覆滅。
這個匈奴部落和其它匈奴人的部落爭鬥,沒有任何勝算。這才冒著遇到秦軍的危險,南下來劫掠。
張村是個不大的村子,在突然襲擊之下,這個部落能勉強吃下張村。吃下張村,這個部落就會擴張幾百口人,實力就會大增。
但是更大的村落,這個匈奴部落就沒有把握吃掉它。
匈奴人隱藏在這片山林裏好幾天,從遠處對張村做了了望偵查,甚至研究了作戰方案,這才一舉突襲成功。這個過程中的損失比預想的要小。雖然張村也死了幾個老人,雖然匈奴人也死了一個勇士,但是這是戰爭,這損失已經小得多了。
匈奴人選擇了一條隱蔽的、曲折的路線,完全繞開秦軍的駐軍、哨卡,悄悄的從山林中撤離出去。不得不說,他們保持著高度警惕。有人說匈奴人是天生的戰士,那是因為他們生來就要不停的爭鬥,但是這種“天生的戰士”,始終被秦、趙、燕國的軍隊克製,很難南下稱雄,那是不是說秦趙燕國的人更是天生的戰士呢?
遊牧部落的生活方式很簡單。他們遠比農耕的村落更加貧窮,沒有住屋、不停遷徙,所以也很難真正存積下財產,也大概是如此,他們對一切財產的利用,就達到了極致,每一樣東西在他們手裏都有非常豐富的用途。
村民們家裏的衣服被匈奴人迅速的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村民們的糧食迅速的被匈奴人分發到了每一戶手中。
村民們家裏的陶罐、陶盆,都被瓜分一空。
村民們用來禦寒的羊皮,也成了匈奴人帳篷的一部分。村民們的羊,被混到匈奴人的羊群中,很快就不分彼此了。
村民們的雞,則在第一時間就被吃掉了。
村民的女人和孩子,被分配到各個帳篷中,幫助生火做飯。村民中的男丁,則被要求去做重體力的工作,搬運物資負重行軍。
走的慢的、手腳不夠麻利的,就會一鞭子一棒子砸下來,頭破血流。或者被嘲笑辱罵是廢物,村民敢怒不敢言。孩子和女人都被旁邊的人捂了嘴巴,避免發出哭喊聲。匈奴人特別要求,禁止哭叫。“娃兒哭了怎麽辦?”“死人是不會哭的。”頭領迴答。
春季裏,就下起了雨,道路泥濘難行,每走一步都好像是走進地獄。
張誠跟在老魁叔旁邊,扶著老魁叔在泥濘的道路上行走。“叔,他們會把我們怎麽樣?”
“也不會怎麽樣,最壞的就是去部落裏當奴隸,男人去跟他們趕牲口,女人給他們生孩子。但是也許過些年,你熟悉了部落的生活,也就變成一個匈奴人了。草原的部落需要很多人口,他們自己生不出來或者沒有那麽多人,就從外麵擄掠。”老魁叔低聲說。久在邊疆,久居行伍,老魁叔對草原部落的情況多少了解一些。
夜色將近的時候,隊伍停了下來,就地安營紮寨。但是所有人的衣服都是濕漉漉的,春夜寒冷,秦人們凍得瑟瑟發抖,匈奴人卻有帳篷。
“頭領叔叔,我們自己生個火取暖,也烘烤一下衣服可以嗎?”張誠走到頭領不遠處,很恭敬的問。
“不要太大的火堆,但是這天氣到處都是濕的,你拿什麽取火?”
張誠點點頭。跑過去告訴老魁叔,說可以起火,路邊看到還有一些暴露地麵的煤塊,取過來想辦法生個火唄。
老魁叔想了想,覺得可行就讓婦人孩子到路邊撿拾煤塊。張誠在路邊的散落的樹葉下麵,找到一些半幹不幹的樹葉和幹草,小心的聚攏。折一根樹枝,從自己懷裏撕下一條幹燥的衣服纏在樹枝上,又去匈奴女人那裏要了一小塊羊油,塗抹在破布條上,在匈奴人的火種上點著,然後舉著這個小小的火把點著了自己的那些幹草,再小心的把煤塊放上去。小心的用半幹的草葉去維持這火堆的燃燒。慢慢的,這些煤塊居然就著起火來。
張誠長籲一口氣。村民們圍攏到火堆旁,慢慢烘烤著凍得冰涼的雙手。
女人們帶來更多的煤塊,火堆越來越大。火旺起來以後,張誠和村長安排人把煤塊分成兩個堆,間隔幾十米,男女和孩子都分開,分別烘烤自己。隔得遠了,男女漸漸脫下衣服,用樹枝挑起來在火堆旁烘烤衣服,漸漸的烘幹。
匈奴人頭領冷冷的看著張誠和村民的行動。一會兒叫過張誠來:這是什麽?
“煤塊兒,這是煤,頭領叔叔。我們用它點火、煮飯、烤肉、取暖。這樣雨天就幹燥,冬天也不冷了。幾塊煤就能頂好多柴火!”張誠很殷勤的介紹著煤塊的用途。
不遠處,秦人也用樹枝穿起幹糧,在煤堆的火上麵烘烤,空氣中傳來食物的香氣,很吸引人。
“滾開滾開”頭領帶著幾個壯漢,把村民們趕離火堆,衣衫不整的婦人們發出一陣尖叫。
匈奴人聚攏在火堆旁邊,烘烤著肉和食物,也烘烤起自己的衣服,空氣中飄散著匈奴人的臭氣。
張誠在附近多找到幾塊煤,去求乞匈奴人給自己一塊燃燒的煤塊當做火種,匈奴人並沒有拒絕。
於是秦人們在不遠處,另外又生起幾個小火堆。
有火的世界真好啊,真溫暖啊。張誠煨在母親的懷裏,看著跳動的火苗,不知不覺哼起了一首歌:“世上隻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歌聲輕微,此時此刻,張誠覺得這一生過得是真不容易,母親把自己這個遺腹子生下來,饑一頓飽一頓的養大,很多次看到母親把稠粥推給自己,她自己隻喝一口清可照人的米湯,幼年的張誠很感動,卻不敢言聲,隻會低著頭把自己眼前的稠粥舔的幹幹淨淨。
煨在母親溫暖的懷抱裏,想想自己還要經曆這麽一遭,被擄去匈奴部落當奴隸,自己和母親的命運會是什麽樣子?自己已經四歲多快五歲了,自己是個男人,要保護這個母親。
隔了這麽遠,聞不到匈奴人身上的臭氣了,但是肉香卻飄散過來,好饞啊!
匈奴人們在火堆下聲音都快活了起來,而秦人們這裏卻全是悲苦。
夜色更深,匈奴人紛紛迴到帳篷裏睡覺,留下幾個崗哨在這裏看守睡在露天裏的秦人。
“頭領叔叔,要不要在帳篷裏也生一個火盆,這樣睡覺更暖和?”在頭領要離開火堆的時候,張誠抬起頭來說。
“怎麽弄?不會把帳篷點著嗎?”
“很容易,咱們不是有陶盆嗎?把煤塊放到陶盆裏,帶到帳篷裏,就不會點著別的東西了,一盆火能用一晚上呢。”張誠咧嘴笑起來。
“那你去給我弄一盆火來!”
張誠去要了陶盆,屁顛屁顛的用樹枝夾了一些煤塊在火盆裏,在燃燒的煤塊上再堆了很多細碎的小塊。火焰在煤塊間跳動,好像有生命的精靈。張誠端著這個火盆去頭領的帳篷,把火盆放在帳篷正中,抬起頭四下看看,匈奴人的帳篷其實很簡陋,沒有門窗,入口處是一塊皮子做的活門。
“把這個皮子放下來,別讓熱氣出去,也別讓蚊蟲進來,很舒服的。”張誠說著隨手放下帳篷口的皮子。
“嗯,頭領看著張誠如此小意,很是滿意。”在溫暖的火盆旁邊躺下。
看到頭領帶了火盆,更多的人也拿了陶盆過來找張誠做火盆。張誠就指揮孩子們去幫忙製作火盆,指導他們怎麽把煤塊堆起來,確保火盆能燒一整晚。
一戶戶的匈奴人,平生得到了最溫暖的一個夢鄉。
累的筋疲力盡的張誠,迴到火堆旁,看了一下母親還安好,打個招唿,就去了男人那一堆,坐在老魁叔身邊,靠在老魁叔懷裏。
“誠哥兒啊,能行嗎?”老魁叔已經品咂出滋味來,有了猜測。
“盡人事,聽天命吧,老魁叔,我累了,先睡一會兒,天亮前叫醒我。”張誠很疲憊了。這件事勞心費力,對一個五歲的孩子來說,是極大的考驗。
這個匈奴部落和其它匈奴人的部落爭鬥,沒有任何勝算。這才冒著遇到秦軍的危險,南下來劫掠。
張村是個不大的村子,在突然襲擊之下,這個部落能勉強吃下張村。吃下張村,這個部落就會擴張幾百口人,實力就會大增。
但是更大的村落,這個匈奴部落就沒有把握吃掉它。
匈奴人隱藏在這片山林裏好幾天,從遠處對張村做了了望偵查,甚至研究了作戰方案,這才一舉突襲成功。這個過程中的損失比預想的要小。雖然張村也死了幾個老人,雖然匈奴人也死了一個勇士,但是這是戰爭,這損失已經小得多了。
匈奴人選擇了一條隱蔽的、曲折的路線,完全繞開秦軍的駐軍、哨卡,悄悄的從山林中撤離出去。不得不說,他們保持著高度警惕。有人說匈奴人是天生的戰士,那是因為他們生來就要不停的爭鬥,但是這種“天生的戰士”,始終被秦、趙、燕國的軍隊克製,很難南下稱雄,那是不是說秦趙燕國的人更是天生的戰士呢?
遊牧部落的生活方式很簡單。他們遠比農耕的村落更加貧窮,沒有住屋、不停遷徙,所以也很難真正存積下財產,也大概是如此,他們對一切財產的利用,就達到了極致,每一樣東西在他們手裏都有非常豐富的用途。
村民們家裏的衣服被匈奴人迅速的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村民們的糧食迅速的被匈奴人分發到了每一戶手中。
村民們家裏的陶罐、陶盆,都被瓜分一空。
村民們用來禦寒的羊皮,也成了匈奴人帳篷的一部分。村民們的羊,被混到匈奴人的羊群中,很快就不分彼此了。
村民們的雞,則在第一時間就被吃掉了。
村民的女人和孩子,被分配到各個帳篷中,幫助生火做飯。村民中的男丁,則被要求去做重體力的工作,搬運物資負重行軍。
走的慢的、手腳不夠麻利的,就會一鞭子一棒子砸下來,頭破血流。或者被嘲笑辱罵是廢物,村民敢怒不敢言。孩子和女人都被旁邊的人捂了嘴巴,避免發出哭喊聲。匈奴人特別要求,禁止哭叫。“娃兒哭了怎麽辦?”“死人是不會哭的。”頭領迴答。
春季裏,就下起了雨,道路泥濘難行,每走一步都好像是走進地獄。
張誠跟在老魁叔旁邊,扶著老魁叔在泥濘的道路上行走。“叔,他們會把我們怎麽樣?”
“也不會怎麽樣,最壞的就是去部落裏當奴隸,男人去跟他們趕牲口,女人給他們生孩子。但是也許過些年,你熟悉了部落的生活,也就變成一個匈奴人了。草原的部落需要很多人口,他們自己生不出來或者沒有那麽多人,就從外麵擄掠。”老魁叔低聲說。久在邊疆,久居行伍,老魁叔對草原部落的情況多少了解一些。
夜色將近的時候,隊伍停了下來,就地安營紮寨。但是所有人的衣服都是濕漉漉的,春夜寒冷,秦人們凍得瑟瑟發抖,匈奴人卻有帳篷。
“頭領叔叔,我們自己生個火取暖,也烘烤一下衣服可以嗎?”張誠走到頭領不遠處,很恭敬的問。
“不要太大的火堆,但是這天氣到處都是濕的,你拿什麽取火?”
張誠點點頭。跑過去告訴老魁叔,說可以起火,路邊看到還有一些暴露地麵的煤塊,取過來想辦法生個火唄。
老魁叔想了想,覺得可行就讓婦人孩子到路邊撿拾煤塊。張誠在路邊的散落的樹葉下麵,找到一些半幹不幹的樹葉和幹草,小心的聚攏。折一根樹枝,從自己懷裏撕下一條幹燥的衣服纏在樹枝上,又去匈奴女人那裏要了一小塊羊油,塗抹在破布條上,在匈奴人的火種上點著,然後舉著這個小小的火把點著了自己的那些幹草,再小心的把煤塊放上去。小心的用半幹的草葉去維持這火堆的燃燒。慢慢的,這些煤塊居然就著起火來。
張誠長籲一口氣。村民們圍攏到火堆旁,慢慢烘烤著凍得冰涼的雙手。
女人們帶來更多的煤塊,火堆越來越大。火旺起來以後,張誠和村長安排人把煤塊分成兩個堆,間隔幾十米,男女和孩子都分開,分別烘烤自己。隔得遠了,男女漸漸脫下衣服,用樹枝挑起來在火堆旁烘烤衣服,漸漸的烘幹。
匈奴人頭領冷冷的看著張誠和村民的行動。一會兒叫過張誠來:這是什麽?
“煤塊兒,這是煤,頭領叔叔。我們用它點火、煮飯、烤肉、取暖。這樣雨天就幹燥,冬天也不冷了。幾塊煤就能頂好多柴火!”張誠很殷勤的介紹著煤塊的用途。
不遠處,秦人也用樹枝穿起幹糧,在煤堆的火上麵烘烤,空氣中傳來食物的香氣,很吸引人。
“滾開滾開”頭領帶著幾個壯漢,把村民們趕離火堆,衣衫不整的婦人們發出一陣尖叫。
匈奴人聚攏在火堆旁邊,烘烤著肉和食物,也烘烤起自己的衣服,空氣中飄散著匈奴人的臭氣。
張誠在附近多找到幾塊煤,去求乞匈奴人給自己一塊燃燒的煤塊當做火種,匈奴人並沒有拒絕。
於是秦人們在不遠處,另外又生起幾個小火堆。
有火的世界真好啊,真溫暖啊。張誠煨在母親的懷裏,看著跳動的火苗,不知不覺哼起了一首歌:“世上隻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歌聲輕微,此時此刻,張誠覺得這一生過得是真不容易,母親把自己這個遺腹子生下來,饑一頓飽一頓的養大,很多次看到母親把稠粥推給自己,她自己隻喝一口清可照人的米湯,幼年的張誠很感動,卻不敢言聲,隻會低著頭把自己眼前的稠粥舔的幹幹淨淨。
煨在母親溫暖的懷抱裏,想想自己還要經曆這麽一遭,被擄去匈奴部落當奴隸,自己和母親的命運會是什麽樣子?自己已經四歲多快五歲了,自己是個男人,要保護這個母親。
隔了這麽遠,聞不到匈奴人身上的臭氣了,但是肉香卻飄散過來,好饞啊!
匈奴人們在火堆下聲音都快活了起來,而秦人們這裏卻全是悲苦。
夜色更深,匈奴人紛紛迴到帳篷裏睡覺,留下幾個崗哨在這裏看守睡在露天裏的秦人。
“頭領叔叔,要不要在帳篷裏也生一個火盆,這樣睡覺更暖和?”在頭領要離開火堆的時候,張誠抬起頭來說。
“怎麽弄?不會把帳篷點著嗎?”
“很容易,咱們不是有陶盆嗎?把煤塊放到陶盆裏,帶到帳篷裏,就不會點著別的東西了,一盆火能用一晚上呢。”張誠咧嘴笑起來。
“那你去給我弄一盆火來!”
張誠去要了陶盆,屁顛屁顛的用樹枝夾了一些煤塊在火盆裏,在燃燒的煤塊上再堆了很多細碎的小塊。火焰在煤塊間跳動,好像有生命的精靈。張誠端著這個火盆去頭領的帳篷,把火盆放在帳篷正中,抬起頭四下看看,匈奴人的帳篷其實很簡陋,沒有門窗,入口處是一塊皮子做的活門。
“把這個皮子放下來,別讓熱氣出去,也別讓蚊蟲進來,很舒服的。”張誠說著隨手放下帳篷口的皮子。
“嗯,頭領看著張誠如此小意,很是滿意。”在溫暖的火盆旁邊躺下。
看到頭領帶了火盆,更多的人也拿了陶盆過來找張誠做火盆。張誠就指揮孩子們去幫忙製作火盆,指導他們怎麽把煤塊堆起來,確保火盆能燒一整晚。
一戶戶的匈奴人,平生得到了最溫暖的一個夢鄉。
累的筋疲力盡的張誠,迴到火堆旁,看了一下母親還安好,打個招唿,就去了男人那一堆,坐在老魁叔身邊,靠在老魁叔懷裏。
“誠哥兒啊,能行嗎?”老魁叔已經品咂出滋味來,有了猜測。
“盡人事,聽天命吧,老魁叔,我累了,先睡一會兒,天亮前叫醒我。”張誠很疲憊了。這件事勞心費力,對一個五歲的孩子來說,是極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