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從子弟校到工程部
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作者:九指神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印刷術在鹹陽和上郡,都被有心人看重,但是這些有心人中並不包括蒙恬。
蒙恬對油印機一點都不感興趣,覺得這是奇技淫巧,沒啥實際作用,但是對紙張卻很滿意。這麽大幅的紙張,又是如此便宜,用來繪製地圖和軍陣圖最好不過了,自己發明的蒙恬筆在這種紙上寫字,也格外漂亮,墨是黑的,紙是白的,寫出來的字清楚得簡直耀眼。更重要的是,這種紙張輕便,各種文牘如果用紙張來書寫,整個大軍的文件就可以隨身攜帶,再不用木簡那般笨重。
軍人對一切輕便的東西都有天然的好感。
“這個紙,每個月給我送100張過來。”蒙恬對張誠說。
小意思。張誠連錢都不想收。
幾個月的軍中訓練下來,張誠身體健壯了許多。能夠寫字以後,張誠經常幫著蒙恬整理案卷文牘,對軍隊的日常管理也已經可以算是熟悉。作為侍從能夠近距離觀摩蒙恬如何做決策、如何下命令,近身學習所得,遠遠勝過通過書本獲得的知識。
接觸久了,張誠對蒙恬還是很佩服的。統管三十萬軍隊,監管地方民事、軍事和修築長城的事務,千頭萬緒,蒙恬卻可以從容指揮。這種能力就已經是人間頂級的水平。別的不說,在企業裏,能管理上千人的領導者,就已經非同一般了,而能管理三十萬人!這個水平,張誠都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蒙恬處理事務條理清楚,決策命令清晰直接,絕不拖泥帶水,這正是一位傑出軍事家的特質。三十萬人的軍隊,在蒙恬眼中,真正重要的其實也就是幾個人、幾件事,管好幾個人、管好幾件事,剩下的就靠秦國複雜嚴謹的法律體係和軍隊律令體係自動運轉。蒙恬隻在最關鍵的幾處稍加點撥,就能讓這支軍隊運轉自如,在戰爭來臨的時候,也能讓這支軍隊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統一天下後,秦王政自封為始皇帝。除了建築長城、修築陵寢、修建阿房宮之外,又計劃了巡遊天下,擴建直道。從九原到甘泉宮的直道修築任務,又落在了蒙恬身上。
這一條直道長達1800裏,寬度平均在10丈以上,最寬的地方達到20丈。這條直道的修建,是長城之後的又一個巨大工程,在這項工程進行中,張誠被委派進行土木計算和後勤計算的管理。
蒙恬的說法是:“柱下史張蒼認為你精通數算之學,足堪重用,那就是你了!”
土木工程並非張誠所長,但是如果隻負責工程計算和物資調度,張誠覺得自己還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得到蒙恬許可後,張誠帶了自己張村子弟小學的全部學生,一起進駐了直道工程指揮部。
這一群孩子進入指揮部的營帳,所有人都驚呆了。覺得大將軍胡鬧,弄一群孩子在工地上不是添亂嗎?但是當張誠安排崗位工作,規劃物資調度的時候,所有工匠和官員對這個少年又刮目相看。而當張村子弟小學的孩子們按照張誠的調派,一一接受物資管理工作,進行各種工程計算的時候,所有工匠和官吏,對這班孩子都欽佩不已。
專業、嚴謹!
龐大的直道工程,被張誠分配成為若幹工程段,每個工程段安排若幹工匠、軍士、勞役,每個工程段確定了施工的標準,張村子弟小學的學生們進入各個工程段,參與工程測量、工作量計算工作。在專業工匠的幫助下,孩子們繪製了清晰明確的施工段圖紙,工程作業麵剖麵圖紙,根據圖紙和測量數據,重新核定了工程量,製定了工作計劃。工程量的核定精準清晰,子弟小學在學校裏學習的數學、幾何學知識,在這裏得到了最好的應用,一些過去並不理解的抽象圖表和運算公式,在工程上得到了最真實的體驗。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是對知識的深化。而對於工程部來說,這些孩子的加入,將工程管理數字化、數據化,讓各個工段、各個部門的協調更加順暢。
張蒼和歐冶子淵都親自來到工程現場視察,作為帝國最重要、規模最大的工程,張蒼這樣負責財賦計算的官員對項目進行視察和協調是應有之義。而作為寺工技術總管,歐冶子淵的匠師團隊,負責對這項工程提供技術支撐。
張蒼和歐冶子淵對張村子弟小學的這些孩童讚賞有加。他們第一次看到,數算之學是怎樣在上郡這個邊僻之地發揚光大,張誠一人之力,教化如此之多優秀的少年。而當這些少年知道歐冶子淵就是歐氏幾何的作者、張蒼就是九章算術的作者的時候,他們看這兩個人的目光,和看其它官員的目光就明顯不同,隻要有空閑,他們就會圍在這兩人身邊不斷提問題,對知識的渴望,幾乎要把兩位大佬淹沒。
直道工程涉及到的不僅僅是工程量的計算,也涉及到大量的工具使用、涉及到對人員的管理,張村小學的孩子們雖然不能直接參與人員管理和行政管理,但是作為團隊的一員,親身在這樣的團隊中經曆這些,對社會的了解、對管理的了解也更加豐富。很多孩子因為這項工程,第一次了解到張村之外的世界,也第一次了解到如此之大的國家,是如何運作的。
在工程工具的使用方麵,張村的金屬製作能力再次做出了貢獻。每一個工程段都設置了高爐,日夜煉鐵,為工程現場製造各種工具。通過焦炭灼煉岩石和冷水降溫的方法,開山破石。焦炭和石油在這個過程中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高爐設計和建造、焦炭製作、石油開采和運輸這些工作,都有子弟小學的學員參與。
不僅僅是男孩,女孩們也頭戴著柳編安全頭盔,奔走在工地現場。這些少男少女,在工程現場有另外的頭銜,叫做技術員和工程師。
張誠給自己的頭銜是項目部的總工程師。
所有技術員、工程師和總工程師,在項目部和工程段,都得到了極大的尊重。項目運營不久,蒙恬帶著隨從對直道所有工程段做了一次巡視,巡視結束後,蒙恬對隨行的官員們說——工程數算和技術方麵的事,全都聽張誠和這些工程師的。
而在秦直道修建過程中,張誠的教學並沒有停止,這次張村子弟小學采取了遠程教學的形式,結合工程上出現的具體問題,張誠隨手編輯教材和試卷,通過驛傳送到每一個學生手中,學員們日間負責工程,夜間挑燈學習,定期將自己的習題通過驛傳送到張誠手中。
說起來,張村子弟小學的科目相當簡單,隻有語文、數學、幾何、機械這幾科。這個時代不需要學習外語,孩子們因此能在非常窄的領域快速深入學習。子弟小學也沒有設置體育、美術、音樂學科。一來張誠不認為自己有音樂美術教學的能力,另一方麵,這些農家子日常運動量足夠大,也不需要額外的體育教學。有限的幾年時間,理論結合實踐,這些孩子成長速度飛快。張誠評估,用三四年的時間,這些孩子在知識水平上,在這幾科,大多可以達到初中的水平。
蒙恬對油印機一點都不感興趣,覺得這是奇技淫巧,沒啥實際作用,但是對紙張卻很滿意。這麽大幅的紙張,又是如此便宜,用來繪製地圖和軍陣圖最好不過了,自己發明的蒙恬筆在這種紙上寫字,也格外漂亮,墨是黑的,紙是白的,寫出來的字清楚得簡直耀眼。更重要的是,這種紙張輕便,各種文牘如果用紙張來書寫,整個大軍的文件就可以隨身攜帶,再不用木簡那般笨重。
軍人對一切輕便的東西都有天然的好感。
“這個紙,每個月給我送100張過來。”蒙恬對張誠說。
小意思。張誠連錢都不想收。
幾個月的軍中訓練下來,張誠身體健壯了許多。能夠寫字以後,張誠經常幫著蒙恬整理案卷文牘,對軍隊的日常管理也已經可以算是熟悉。作為侍從能夠近距離觀摩蒙恬如何做決策、如何下命令,近身學習所得,遠遠勝過通過書本獲得的知識。
接觸久了,張誠對蒙恬還是很佩服的。統管三十萬軍隊,監管地方民事、軍事和修築長城的事務,千頭萬緒,蒙恬卻可以從容指揮。這種能力就已經是人間頂級的水平。別的不說,在企業裏,能管理上千人的領導者,就已經非同一般了,而能管理三十萬人!這個水平,張誠都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蒙恬處理事務條理清楚,決策命令清晰直接,絕不拖泥帶水,這正是一位傑出軍事家的特質。三十萬人的軍隊,在蒙恬眼中,真正重要的其實也就是幾個人、幾件事,管好幾個人、管好幾件事,剩下的就靠秦國複雜嚴謹的法律體係和軍隊律令體係自動運轉。蒙恬隻在最關鍵的幾處稍加點撥,就能讓這支軍隊運轉自如,在戰爭來臨的時候,也能讓這支軍隊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統一天下後,秦王政自封為始皇帝。除了建築長城、修築陵寢、修建阿房宮之外,又計劃了巡遊天下,擴建直道。從九原到甘泉宮的直道修築任務,又落在了蒙恬身上。
這一條直道長達1800裏,寬度平均在10丈以上,最寬的地方達到20丈。這條直道的修建,是長城之後的又一個巨大工程,在這項工程進行中,張誠被委派進行土木計算和後勤計算的管理。
蒙恬的說法是:“柱下史張蒼認為你精通數算之學,足堪重用,那就是你了!”
土木工程並非張誠所長,但是如果隻負責工程計算和物資調度,張誠覺得自己還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得到蒙恬許可後,張誠帶了自己張村子弟小學的全部學生,一起進駐了直道工程指揮部。
這一群孩子進入指揮部的營帳,所有人都驚呆了。覺得大將軍胡鬧,弄一群孩子在工地上不是添亂嗎?但是當張誠安排崗位工作,規劃物資調度的時候,所有工匠和官員對這個少年又刮目相看。而當張村子弟小學的孩子們按照張誠的調派,一一接受物資管理工作,進行各種工程計算的時候,所有工匠和官吏,對這班孩子都欽佩不已。
專業、嚴謹!
龐大的直道工程,被張誠分配成為若幹工程段,每個工程段安排若幹工匠、軍士、勞役,每個工程段確定了施工的標準,張村子弟小學的學生們進入各個工程段,參與工程測量、工作量計算工作。在專業工匠的幫助下,孩子們繪製了清晰明確的施工段圖紙,工程作業麵剖麵圖紙,根據圖紙和測量數據,重新核定了工程量,製定了工作計劃。工程量的核定精準清晰,子弟小學在學校裏學習的數學、幾何學知識,在這裏得到了最好的應用,一些過去並不理解的抽象圖表和運算公式,在工程上得到了最真實的體驗。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是對知識的深化。而對於工程部來說,這些孩子的加入,將工程管理數字化、數據化,讓各個工段、各個部門的協調更加順暢。
張蒼和歐冶子淵都親自來到工程現場視察,作為帝國最重要、規模最大的工程,張蒼這樣負責財賦計算的官員對項目進行視察和協調是應有之義。而作為寺工技術總管,歐冶子淵的匠師團隊,負責對這項工程提供技術支撐。
張蒼和歐冶子淵對張村子弟小學的這些孩童讚賞有加。他們第一次看到,數算之學是怎樣在上郡這個邊僻之地發揚光大,張誠一人之力,教化如此之多優秀的少年。而當這些少年知道歐冶子淵就是歐氏幾何的作者、張蒼就是九章算術的作者的時候,他們看這兩個人的目光,和看其它官員的目光就明顯不同,隻要有空閑,他們就會圍在這兩人身邊不斷提問題,對知識的渴望,幾乎要把兩位大佬淹沒。
直道工程涉及到的不僅僅是工程量的計算,也涉及到大量的工具使用、涉及到對人員的管理,張村小學的孩子們雖然不能直接參與人員管理和行政管理,但是作為團隊的一員,親身在這樣的團隊中經曆這些,對社會的了解、對管理的了解也更加豐富。很多孩子因為這項工程,第一次了解到張村之外的世界,也第一次了解到如此之大的國家,是如何運作的。
在工程工具的使用方麵,張村的金屬製作能力再次做出了貢獻。每一個工程段都設置了高爐,日夜煉鐵,為工程現場製造各種工具。通過焦炭灼煉岩石和冷水降溫的方法,開山破石。焦炭和石油在這個過程中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高爐設計和建造、焦炭製作、石油開采和運輸這些工作,都有子弟小學的學員參與。
不僅僅是男孩,女孩們也頭戴著柳編安全頭盔,奔走在工地現場。這些少男少女,在工程現場有另外的頭銜,叫做技術員和工程師。
張誠給自己的頭銜是項目部的總工程師。
所有技術員、工程師和總工程師,在項目部和工程段,都得到了極大的尊重。項目運營不久,蒙恬帶著隨從對直道所有工程段做了一次巡視,巡視結束後,蒙恬對隨行的官員們說——工程數算和技術方麵的事,全都聽張誠和這些工程師的。
而在秦直道修建過程中,張誠的教學並沒有停止,這次張村子弟小學采取了遠程教學的形式,結合工程上出現的具體問題,張誠隨手編輯教材和試卷,通過驛傳送到每一個學生手中,學員們日間負責工程,夜間挑燈學習,定期將自己的習題通過驛傳送到張誠手中。
說起來,張村子弟小學的科目相當簡單,隻有語文、數學、幾何、機械這幾科。這個時代不需要學習外語,孩子們因此能在非常窄的領域快速深入學習。子弟小學也沒有設置體育、美術、音樂學科。一來張誠不認為自己有音樂美術教學的能力,另一方麵,這些農家子日常運動量足夠大,也不需要額外的體育教學。有限的幾年時間,理論結合實踐,這些孩子成長速度飛快。張誠評估,用三四年的時間,這些孩子在知識水平上,在這幾科,大多可以達到初中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