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泥叫兒並不是一個可靠的生意。一年50萬的訂單,也就是許氏商行家大業大看不上這個秘方,真要是動一點心思,早就能破解出來。


    所以張誠一早就在給自己家,乃至自己的村子想別的出路。


    農業社會,可以致富的手段極其有限。當然,在探索文明的道路上,有無數皇冠鑽石。但是太多的發明創造和技術進步都不是自己這個幼童應該涉及的。而太多意外,分分鍾都可以要了自己的性命。張誠很確定,再見蒙恬的這一天,有那麽一刻,蒙恬對自己是動了殺心的。而自己絕對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張誠很討厭這種感覺。


    無論秦法多麽嚴苛,秦人是多麽講道理,這畢竟是一個封建社會,王公官吏,一旦對自己起了殺意,自己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所以任何嚐試探索,都要格外小心。


    還是安心做一點農人能做的事兒吧!


    在農村,能做的事兒無非就是種點地、養點牲畜之類的,但是一方麵來錢太慢,另一方麵也確實是發展很慢。


    泥叫兒這種沒啥本錢的生意好啊!沒本錢的生意就是好,就算當農人,最好也是做個沒本錢的農人。環視整個村莊,張誠想起自己眼下還有一個沒本錢的生意可做。


    找到去年冬天剝下來的那兩張羊皮,張誠央求母親給自己製作幾副羊皮手套。又找了全套的衣服穿著在身,在一頂草帽上,縫製了一個麻布的麵罩,全身穿戴起來,好像是一個全身披甲的士兵,神秘而強大。


    仔細檢查了這套裝備,確定隔著麵幕還能看清外麵的人物,確定渾身的衣服能把自己保護的很好。花了幾天時間做心理建設。


    富貴險中求吧!張誠想。


    在某一個午後,張誠帶了幾套這樣的裝備,帶著趙家的三球和另外幾個孩子,鬼鬼祟祟的抬著幾個箱子,鑽進了村子附近的一個樹林。


    去年秋末,在這裏看到過一些蜂窩。


    靠近一個蜂窩,張誠叫幾個孩子把木箱放到地上,然後給每個人講清楚今天要做什麽,說明所有的細節和注意事項,甚至如果出意外的話,有哪些應對方案。


    幾個孩子學著張誠的樣子,穿戴好全部衣服、戴上草帽和麵幕。彼此檢查裝備,確定好沒有一星半點肌膚暴露在外,幾個孩子把箱子搬到一個蜂窩下麵,張誠拿出一個麻布口袋,幾個孩子爬到樹上,張開袋口放在蜂巢之下。張誠過去用小刀割下蜂巢和樹杈連接的部分,蜂巢落到了麻布口袋裏,在蜜蜂亂飛之前,一個孩子迅速攏住口袋,把口袋塞到木箱中,迅速扣上箱蓋。


    噓一口氣。


    有漏網的蜜蜂,在天空中沒頭蒼蠅一樣亂飛,但隻是零星的幾隻而已。整個蜂巢都扣在了木箱子裏,蜂王、工蜂和雄蜂,一網打盡。


    孩子們配合的很好,很快,五六個蜂巢就分別裝進了箱子。孩子們把木箱用繩索捆紮緊密,一群孩子抬起箱子就往村子裏跑去,散亂的蜂群在身後追逐,但是數量並不多,孩子們的裝束起到了作用,並沒有一個人被蟄到。


    從這一天開始,張村誠哥兒家的牆外,多了一排木頭蜂箱。


    蜂箱打開以後,蜜蜂們混亂了一陣兒,但是很快就安靜下來。工蜂們在箱子裏裏外外忙忙碌碌,幾天之後,這些蜜蜂就安穩的住在這些木箱之中。


    許氏商行按照張誠的要求,送過來幾十個新型的木箱、一些木桶和各種奇奇怪怪的工具。這些箱子裏有一排一排木框,木框上繃了一層粗麻布。雖然張誠自己從來沒有養過蜂,但是依靠一點簡單的昆蟲學知識,和一鱗半爪見過的離心取蜜的圖片,覺得自己可以嚐試一下,在這個時代開始馴化蜜蜂。


    在漫長的幾千年裏,蜂蜜都是奢侈品。是最重要的甜味來源。如果能馴化蜜蜂,實現規模化飼養,實現低損耗取蜜,張村就有了更紮實的產業基礎。中國最早關於養殖蜜蜂的記載還在漢末,張誠對蜜蜂的養殖曆史並不了解,但是知道蜜蜂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昆蟲。隻要控製住蜂王,蜜蜂們就跑不了。荒野上的花卉是不花錢拿到資本,蜜蜂是不需要花錢的苦力。掌握了蜂王,就有常年不斷的收入。張誠還不知道,在漢代以來長達兩千年的養殖蜜蜂的曆史上,主要的取蜜方法都是毀巢取蜜。要破碎蜂巢碾壓擠出蜂蜜,這種方法一年隻能取蜜一次。每一次取蜜蜂群都會元氣大傷。但是如果使用框式蜂巢,取蜜基本不會對蜂巢帶來損傷,一年下來,取蜜次數增加,蜂蜜產量可以提高數倍乃至十倍,蜂蜜裏的雜質還會更少(至少看起來是這樣),品質更高,這才是真正的革命。


    養蜂取蜜這事兒,在可以預見的幾百年內都不會出現真正的市場飽和,即使到了後世技術充分發展的時代,養蜂取蜜仍然是一個勞動力密集的行業。2000年間,除了幾項有限的技術變化以外,整個養蜂行業的技術變化並不多,而蜂蜜產業的主要元素——蜜蜂——的習性,在上百萬年裏根本沒發生過變化。這就是讓養蜂技術在秦國落地的原因——技術足夠古老、技術足夠穩定,古老穩定到秦國這個時代的人,也能從容操作。


    而如果張村一帶能發展出完善的產業鏈條。這一項技藝足以保證張村在幾百年間都能夠穩定富足和安康。


    張誠的構想是理性和前瞻的,但是在村子裏的人看來,張誠和村裏的孩子們越來越有小惡魔的感覺,一個個無法無天、胡作非為,居然敢去林子裏弄了蜂窩到村裏來,這村子哪裏還能有寧日?


    村長老魁叔找到張誠,要問清楚此事,本來還想要規訓一下這個娃兒,以後不要胡鬧。但是等張誠說清楚要馴養蜜蜂,以後家家戶戶都可能產蜜出來的未來願景之後,村長老懷大慰。不僅僅沒痛罵這臭小子一頓,還讓自己家的幾個兒女和老婦都來給張誠打下手,在養蜂這件事上隨時聽用。


    村民們都想,這老村長發什麽顛?


    這些個蜂箱放在村子裏,早晚不得惹出禍事來?這個時候沒有人知道,一場真正的災禍不久之後就會發生,小村幾乎滅頂,這災禍的根苗卻並不是這些蜂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指神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指神蓋並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