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太公不吝誇獎孫兒,劉盈卻是沒有這麽樂觀。


    “大父,秦朝一統六國,整個中原,隻是山河分隔,風俗各異。但歸根到底,還都是農耕為主,講究的是男耕女織,春種秋收。更何況還有大周八百年的教化,周公製定禮樂,深入人心。諸子百家,百年爭論,最終才有了始皇帝一統天下。結果秦國還不免二世而亡,想要真正實現大一統,何其困難!”


    “更何況大漢和匈奴,語言風俗,各不相同,農耕放牧,更是天差地遠。想要謀一個長治久安的策略,更是不容易。”


    劉盈濤濤不斷,跟老太公念叨。


    老人家是個很好的傾聽者,劉盈也把修史以來,所思所想,都說了出來。哪怕到了後世,主要的大國,也很難跨越不同的氣候帶。


    比如是溫帶就是溫帶,是熱帶季風就是熱帶季風……因為一旦跨越氣候帶,就有不同的風俗,種植的農作物不同,彼此風俗迥異,很難強行捏合。


    像中華這種,能跨越溫帶和亞熱帶……境內從一年一熟,到一年三熟,全都齊備的大國,隻有唯一的一個。


    “大父,治國真的很難,這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需要有一群龐大的官吏,要他們熟悉情況,又聽從號令。還要認真研究地方的狀況,製定合適的策略。還要把這些策略交給朝廷,朝廷又要通過多年的執行,摸清楚狀況,從而找到控製地方的最合適辦法。”


    劉太公咧嘴笑笑,“我雖然聽不大懂,但也知道,屬實不容易。大父還更知道,你這個豎子,誌向不小!始皇帝一統六國,尚且難以維持,你卻想連匈奴也納入其中……你說說你,人不大,胃口可不小!”


    劉盈終於笑了,“沒想到讓大父看出來了,實不相瞞,我是打算以這一部秦史教導天下官吏,探索治國之道。”


    劉太公笑道:“好啊,大父也想瞧瞧,我雖然眼睛花了,但有人給大父讀!”


    ……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女孩聲音清脆,不緊不慢,向太上皇讀著文章。


    劉太公眯縫著雙眼,神色安享,頗為享受。


    我這孫兒的文采就是了得。


    竇家女繼續往下讀,“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製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係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讀到這裏,她都情不自禁停了下來。


    “太上皇,太子寫的酣暢淋漓,好生痛快。”


    劉太公欣然笑道:“沒錯,盈這孩子,還真是會寫文章……上一次為救皇後和我,他寫了一篇,把項羽都打動了。如今這一篇,隻怕還要超過吧?”


    竇家女道:“不是一篇,是足足三篇!”


    “三篇?”劉太公驚訝道:“盈寫了那麽多?”


    “嗯!”竇家女道:“太子一共寫了三篇,放在了秦史前麵,縱論秦朝興衰,你不知道,剛寫出來,長安西市紙都貴了好多。”


    “紙貴什麽?”老太公好奇道。


    “都要買紙,抄寫太子的文章唄!”


    “這麽熱鬧?”


    老太公不由得翻身坐起,“你沒有騙我吧?”


    “我怎麽會騙您呢!就連我們女學也要背誦太子文章。”


    “真的嗎?”


    “那可不,背不下來的,還要罰抄寫,不準迴家。”


    劉太公笑道:“那伱呢?有沒有被罰?”


    “沒有,我要是被罰,就沒人給您老人家讀文章了。”


    劉太公欣然大笑,“你能陪著我出去逛逛不?”


    “出去?去太子給您建的集市?”


    “不是!”劉太公搖頭,“我想去西市。”


    竇家女笑道:“您想瞧瞧,長安紙貴是吧?”


    劉太公含笑點頭,“我這一輩子,平平無奇……卻沒有料到,有了個當兒子的皇帝,更沒有料到,我這孫兒更加厲害,小小年紀,文采過人。我漢室江山,後繼有人。你個女娃娃說說,我能不去親眼瞧瞧嗎?”


    竇家女點頭,她轉身跑了出去,不一會兒帶來了一駕馬車,為了乘坐方便,給加了七層墊子,又找來了四個精悍的侍衛。


    “我一個老廢物,誰又不會把我怎麽樣。”


    劉太公雖然這麽說,但也沒有拒絕。


    而是上了馬車,帶著竇家女,從長樂宮出來,繞了個圈,直奔長安西市。


    此時的長安城,還隻是修了宮殿,劃定了大致的範圍,至於城牆,還沒有足夠的財力人力修建。


    因此西市這邊,比想象寬敞,放眼望去,從城裏一直延伸到城外,店鋪攤位,鱗次櫛比。往來的商賈,摩肩接踵,一望無垠。


    原來這就是大漢的繁華!


    老太公貪婪看著,臉上的笑容沒有停下來過。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瞧瞧啊,這就是自家老三打下來的天下!


    簡直比他自己打下來的還要欣慰。


    馬車緩慢前行,到了紙店。


    離著老遠,就走不動了,前麵都是排隊的人群。


    和別處不同,這裏幾乎都是讀書人。


    大家夥興奮討論著。


    “太子文章,氣貫山河,讀之如飲瓊漿。真是了不起!”


    “那是!也不想想,幾年前,太子就能寫出陳情表,如今文采更勝以往。我大漢有此等儲君,何愁天下不興!”


    另一個也說道:“誰說不是……咱們陛下輕慢士人,還往儒士的帽子裏撒尿,當真有辱斯文。”


    “要是太子登基就好了,天下賢士,必定能大展拳腳,我大漢盛世可期啊!”


    ……


    老太公默默聽著,聽人家誇孫兒,他很高興,有人時不時諷刺劉邦,他也不生氣,反正都是老三自己找的,能幹得出來,也就別怕人說。


    老太公在這裏看了大半個時辰,發現果然如竇家女所講,長安西市,不光是紙漲價了,其餘筆墨也都貴了好多。


    孫兒文章,還真是厲害。


    劉太公心滿意足,還有什麽比看到子孫出息,更讓老人家安慰的事情嗎?


    劉盈這邊修好秦史,可不是一件小事。


    在明發天下之前,朝廷衙署都已經看過了。


    丞相府蕭何忙裏偷閑,把禦史大夫周昌請來,另外還有叔孫通、張蒼等人,齊集一堂。


    每個人的麵前,都放著一份劉盈的文章。


    “我讀了數遍,每一遍都頗有心得……秦國數代人,勵精圖治,才有天下。始皇帝窮盡手段,鞏固大秦基業。結果卻不敵陳勝吳廣,二人舉義,天下響應……打江山用了數百年,敗光基業,隻用了幾年而已。如此教訓,我等不可不察。”


    蕭何開了個頭,定下調子。


    叔孫通立刻道:“丞相,太子撰寫此文,曾經和臣討論過,始皇帝不施仁義,攻守易勢。屬實教訓慘重。我大漢立國以來,用丞相建議,約法三章。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厚待百姓,大興教化……這都是在糾正前朝的錯誤。”


    周昌也說道:“不隻是秦朝,項羽何嚐不是?他動輒屠城,殺戮百姓,絲毫沒有仁義之心。烹殺士人老婦,兇殘暴虐。縱然有蓋世之勇,力能拔山,又有什麽用處?丞相!”


    他轉頭對蕭何道:“丞相,太子的這三篇文章,當盡快刊行天下,讓所有官吏都讀到,體悟其中道理,懷有敬畏之心,勤於政務,善待百姓。”


    蕭何點頭,“那就以相府的名義,刊發天下。凡是各地官吏,都要仔細研讀,將心得體會,上奏朝廷。”


    丞相府下令,自然沒人敢怠慢。


    從上到下,很快就動了起來。


    連軍前也都接到了文章。


    首先拿到的是陳平。


    每逢戰事,他都跟在劉邦身邊,出謀劃策,從來不例外。


    這一次也是一樣,整個漢軍,進展非常順利。


    冒頓自以為得計,將主力都放在了劉濞城,準備來一場圍點打援。


    為了引誘劉邦上鉤,他竟然故意安排一些老病的牲畜,散布道路之上,迷惑漢軍斥候。


    “冒頓這個蠢子,還想用這點手段,騙乃公上當,真是癡人說夢!”劉邦不屑說道。


    在他旁邊,韓信低垂著眼皮,一言不發,陛下高興就好。


    要不是他篤定判斷,劉邦還真怕冒頓聲東擊西,打算加速北上,生怕冒頓跑了。


    不過有韓信在這裏,情況就不同了。


    這位牢牢把握著戰爭的節奏。


    冒頓攤上了這麽一位對手,也隻說他倒黴。


    “陛下,臣計算過了,以彭越的本事,他應該已經衝入草原,匈奴左賢王部多半潰散……陛下可下旨斥候,多留心……如果見匈奴收迴老牛病馬,換上精兵強將,就要果斷出擊!”


    劉邦用力頷首,“好,全都聽太尉的,這一次你我君臣,再打一個大勝仗,比晉陽大捷還大的……讓那個豎子眼饞去吧!”


    劉邦剛說完,陳平就進來,將一篇文章遞到了劉邦麵前。


    “陛下請過目!”


    劉邦怔了怔,展開一看,突然眉頭緊皺,等看完之後,怒目圓睜,破口大罵,“豎子,敢搶乃公好事!”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儲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春喚不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春喚不迴並收藏大漢儲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