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朕弄出來的這個豆腐,還不錯吧?”


    蕭何繃著臉道:“陛下,此物似乎是太子所做!”


    劉邦笑嘻嘻道:“你也說是似乎,朕告訴你真的,真的就是朕做的!”


    蕭何繃著臉不說話。


    劉邦卻是繼續道:“你要下令,盡快推行,此物可代替肉食,且便宜許多……儒家不是說五十者衣帛食肉嗎,朕沒本事讓他們吃肉,吃豆腐還是能做到的,你要盡快安排。”


    說到這裏,蕭何不能沉默了。


    豆腐這東西他去了上林苑,足足看了三迴,越看越覺得是個妙物。


    味美廉價,就連剩下的豆渣都能拿來喂豬,一點都不浪費,這可太重要了。


    物資匱乏,永遠是古人最大的痛。


    為了利用每一分資源,真的需要挖空心思。


    就比如修建茅房的時候,會故意建的高一些,這倒不是讓大家夥觀賞出恭,而是要在下麵建造豬圈。


    人的便便,也能充當二師兄的小點心。


    說起來很惡心,但確實如此。


    這也是有錢人家拒絕吃豬肉的原因。


    有些地方,也會在茅廁下麵,挖一個水潭,裏麵養幾尾魚,目的也都是一樣的……


    所以當上林苑建起來豆腐作坊之後,在旁邊就建起了一個龐大的豬圈,用做豆腐剩下的豆渣養豬。


    另一邊油坊的旁邊,也建立起一個馬場,就用榨油剩下的豆粕養馬。


    不管是豬糞還是馬糞,都會送去堆肥,然後再用來肥田,種黃豆糧食……


    總而言之,主打的就是不浪費。


    一分一毫,都要利用起來。


    “陛下,臣鬥膽請問,能不能讓禁軍也去種田養馬?”蕭何試著問了出來。


    劉邦神色一怔,問道:“丞相,你是怎麽打算的?”


    蕭何幹脆道:“陛下,南北禁軍,加起來也有十萬之數,還有上萬匹牲畜……這麽多人,光是靠朝廷供養,最多隻能供應糧食鹽巴布匹……其餘肉食、瓜菜,則多有不如。如果能準許禁軍自己耕田種菜,辦豆腐坊,油坊,自己榨油。不但可以減輕朝廷負擔,還能豐富夥食,讓將士們吃的更好。臣以為這是利國利民之策,不知道陛下能不能答應?”


    劉邦嗬嗬一笑,“丞相,要真是如此利國利民,你也就不用這麽猶豫了……此事難在哪裏,伱比朕清楚。”


    蕭何歎息一口氣,“陛下聖明,讓將士做這些,那些將領就未必願意。他們要的是能打仗的人,不是會種田做豆腐的。而且一旦開了這個口子,有利可圖,又不免有人上下牟利。京城土地已經來了這麽一次,要是再來,就不好收場了。”


    劉邦頷首,“丞相看得明白,這事情你我君臣都做不得,交給太子吧,讓他去找太尉商議,先做起來,如果能行,再向外推行。”


    蕭何點了點頭,“確實讓太子做此事,會方便許多……陛下,臣想著,您還是別總搶太子的功勞,不好!”


    劉邦把眼珠一瞪,“你羨慕啊?羨慕你也生個能幹的好兒子啊!”


    隻一句話,就把蕭何弄得無言以對,唯有掩麵敗走。


    你們父子的事,我是不摻和了。


    還真別說,劉盈得到消息之後,沒有絲毫怨言,立刻去找韓信商議。


    韓信竟然也十分重視。


    “太子,其實這事如果安排好了,就是德政。”韓信斟酌道:“其實軍中也需要百工之人。”


    劉盈道:“是煉鐵、打造兵器鎧甲?”


    “還有製造弓箭、戰車、絲線、旌旗。”


    師徒倆一盤點,軍中幾乎需要所有工匠,木匠、鐵匠、漆匠,無一不用。


    沒有辦法,任何時代的強軍,都是當時最高生產組織能力的結晶。


    不把科學管理,組織生產技能點滿,也很難橫掃天下。


    這點事情,韓信早就明白了,不然他也不會那麽重視算盤了。


    “師父,按你這麽說,軍中人才濟濟,辦作坊不是難事。”


    “不!”韓信斷然搖頭,“軍中工匠缺的厲害,連打造軍械都不夠用,更不能拿出來辦作坊。”


    劉盈皺眉了,“這,這不是白高興了嗎?”


    韓信一笑,“太子,那你懂為什麽會如此嗎?”


    劉盈搖頭。


    韓信道:“因為軍中用不起啊……畢竟不是每天都要打仗,隻要在需要大戰的時候,能從武庫拿出足夠的兵器鎧甲就夠了。”


    劉盈迅速反應過來,“師父的意思,匠人是要全年不休,整天忙碌,以備不時之需。如果朝廷多征召工匠,他們數量太多,且不說打造出來的兵器無處存放,光是所需原料,就不是朝廷能承受的。”


    韓信笑著點頭,“沒錯,太子說得明白。”


    劉盈眼珠轉了轉,突然道:“師父,那如果我還想增加工匠數量,還是幾倍,十幾倍那麽增加……我讓他們平時不做軍械不就行了!”


    韓信道:“那做什麽?”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做農具,曲轅犁、鐵鍋、鐵鏟、石磨、韁繩……總之老百姓需要什麽,就生產什麽。平時生產這些東西獲利,供應匠人開銷,采買原料。一旦臨近戰事,就讓工匠全力以赴,生產軍械……畢竟此時工匠多了,做東西也就快了,一定比先前供應更多!”


    劉盈說的這玩意,其實就是個簡易版的軍民結合,平戰結合。


    軍需生產這事情,毫無疑問,是要用最好的技術。


    但是正如韓信所講,由於隻要供應軍中,這個數量相對是很少的。


    而眾所周知,想要革新技術,提升製造水平,就要不斷生產,數量越多越好。


    這顯然不是軍械能滿足的。


    平時生產百姓用的,戰時生產軍用的,這才是最好的解題思路。


    韓信聽著劉盈的講述,臉上若有所思。


    “按照太子所言,工匠又從哪裏出?是從民間招募嗎?”


    “可以招募,但更多從軍中培養!”


    “從軍中培養?”


    “對!”劉盈道:“師父,我注意到,軍中有不少老卒,都四五十歲,頭發花白,卻還要讓他們征戰沙場。”


    韓信道:“太子是心疼他們?可太子知道嗎?這些老卒,可不是年輕人能隨便替換的。他們或許體力不如年輕人,但弓馬本事,沙場經曆,遠勝年輕人。這些老卒往往會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不到萬不得已,沒有主將願意麾下老卒解甲歸田。”


    “可老卒終究會有拿不動刀槍的那一天!”劉盈道:“如果能讓老卒學一些本事傍身,他們在體力不支的時候,就可以從軍中退下來,做一些別的事情。總好過最後戰死沙場吧?師父可是親眼見過項羽的八千子弟兵的!”


    韓信不由深吸口氣。


    項羽的八千子弟兵,絕對算是當世最強悍的一支親兵精銳。


    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哪怕韓信,也要畏懼三分。


    但是到了最後關頭,連年征戰,疲憊不堪,這些子弟兵也扛不住了,在垓下的楚歌聲中,紛紛潰散。


    項羽到了最後,身邊隻有幾百人而已。


    老卒好用,卻也不能一直用到死!


    當他們體力衰退的時候,就讓他們離開軍中,充當匠人,經營作坊,他們有軍中經驗,自然知道什麽是兵卒最需要的東西。


    而且他們充當匠人,日子過得好一些,又該軍中將士樹立典範,讓他們放心。


    即便不能立功受賞,封妻蔭子。


    學一門本事,年齡大了,開一個作坊,也可以安安穩穩,度過餘生。


    這麽一來,竟然方方麵麵,都有好處。


    韓信再三思忖,也是一舉多得。


    當然了,軍中作坊辦得好,也有人會眼紅。


    朝廷把老卒安排妥當,那些將領也會不痛快。


    但是相比起這條策略帶來的好處,那就不值一提了。


    韓信欣然笑道:“太子之策甚妙,我這就安排,先從我的麾下選出三百老弱,讓他們榨油做豆腐,試試這個策略如何!要是能成,那可是大功一件!”


    韓信笑容滿臉,他本來都對很多事沒什麽興趣了。


    畢竟已經站在了榮耀的頂點,再去幹什麽,也顯得無聊。


    可劉盈的提議,屬實讓人怦然心動。


    弄好了,都能寫進兵書,傳流後世。


    韓信滿懷熱情去忙了。


    而已韓信的本事,做起這事來,自然不用劉盈操心。


    劉盈又迴到了先前,每天照看弟弟,去太上皇那邊說笑,再去呂後那裏坐一會兒,單調乏味且枯燥。


    如果說還有什麽不同,那就是偶爾會想想劉邦。


    沒錯,劉邦帶兵平叛去了。


    上一次是陳公利己,還不需要劉邦親自出手,而這一次卻是燕王臧荼。


    根據密報,這位異姓王正在囤積兵馬,暗中勾結匈奴。


    打算引三十萬匈奴南下,一舉奪取燕趙之地。


    劉邦已經率軍北上,走了差不多十天。


    “阿母,我去也行,不一定非要阿父,他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如以前。”劉盈低聲道:“其實我也能駕馭三軍,臧荼的本事未必有多強!”


    呂後道:“不管怎麽說,他也是一位異姓王……你身為儲君,打贏了未必如何,打輸了就威望盡失。國家大事,不能兒戲!”


    劉盈一皺眉,剛想要反駁。


    呂後又抬起頭,直視劉盈道:“這是你阿父說的!”


    劉盈心頭一暖,又趕忙告訴自己,千萬別忘了奪豆腐的大仇啊!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儲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春喚不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春喚不迴並收藏大漢儲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