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一臉的不屑,你個豎子什麽德行,乃公還不知道!


    我才不信你說了什麽,我要看你在幹什麽!


    劉邦果斷下令,挨個調查,東宮三館,全都不放過。


    首先就是國史館,這是很早就設置的,劉邦也沒覺得有什麽特殊的,可是真正過問之後,劉邦直接驚呆了。


    眼前國史館正在幹兩件大事,其一,就是關於《孝經》的注釋。


    叔孫通熬了兩天,寫出了一萬七千字的孝經,這點字數還是太少了,聖賢說話都是微言大義的,因此需要有人專門釋經。


    國史館的一批人就在幹這件事,把深奧凝練的文字,變成簡單易懂的內容,然後廣泛收集案例,佐證孝經內容,然後再進行引申含義,由孝而忠,完成升華!


    這一套做下來,就等於將孝道變成了金科玉律,推之四海皆準。


    “子房先生,朕似乎還是低估了《孝經》的厲害!”


    張良點了點頭,一臉的凝重,他早年也是得到名師指點,才豁然開朗。沒有紙張之前,書寫的載體要麽太貴,要麽太重,都不適合大規模寫作。


    因此諸子百家的經典,字數都不算多,道德經才五千言,其餘的也多不了太多。


    呂不韋以國家之力,修出來的《呂氏春秋》,也就是二十萬字。


    放在後世,也就堪堪夠上架字數而已。


    這種高度凝練的書籍,不是你有多好的悟性就行的,必須有人給你指點,最起碼要能夠解釋其中的文詞含義,不然你連入門都做不到。


    而能夠讀書,還能夠解釋經典的,往往都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家族之中。


    因此有些時候,真不是窮人不努力,畢竟這世上有太多的事情,不是努力能解決的……


    劉盈掌控的國史館,第一件事,就是收迴了釋經的權力。


    這事還是讓朝廷來做,然後盡量推廣到更多的人,哪怕是寒門子弟,也能夠靠著讀書,光宗耀祖,改換門庭。


    而國史館做得第二件大事,就是梳理史料,撰寫漢楚爭鼎的內容……諸將有多少功勞,該得到什麽樣的評價,這裏麵應有盡有。


    劉邦都看傻了,“朕,朕正苦於如何封賞功臣,伱這裏竟然早有定論了?”


    劉盈連忙道:“阿父,你可不能這麽說!雷霆雨露,莫非天恩。我隻是收集一些史料而已。以後修書,還要詢問當事人的意見,多方校準,祛除錯誤。還要給您過目……總之,這就是個草稿,草稿而已!”


    劉邦翻了翻眼皮,冷笑道:“好啊,草稿好!那阿父拿去看看行不行?”


    劉盈無奈道:“您看自然是可以的,但是您可千萬不能說我幹涉了封侯的事情,我可沒那麽大膽子!”


    “你的膽子比天都大了!”


    劉邦氣哼哼道,一個國史館,拿捏了諸子百家,拿捏了地方豪門大族,還把文武朝臣都捏在手裏。


    也難怪這麽多人,都往這裏跑,誰不想在史冊上多寫兩筆,寫點光輝的事情,把醜事掩藏起來。


    哪怕是劉邦自己,也不能免俗啊!


    一個國史館,都弄出了這麽多的花樣。


    其他兩館,隻怕驚喜更多了。


    首先就是昭文館,這裏麵集中了劉盈的師傅們,他們除了日常講學之外,還分成了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就是處理日常送過來的朝廷公文。


    前麵劉邦已經答應,為了讓劉盈更快熟悉政務,朝廷公文都會給他一份。


    昭文館負責匯總之後,草擬處理意見,上呈給劉盈。


    劉盈得到之後,會和其他人商議,檢討其中得失,擬定出最後的意見。


    然後剩下的一部分人,則要關注朝廷的處理辦法,再跟昭文館的意見比對,檢討得失。


    如果出入不大,就到此為止。


    出入太大,還需要所有人一起討論,最終明辨是非。


    劉邦看了老半天,他皺緊眉頭,若有所思。


    這個豎子的昭文館,怎麽好像比朝廷還要完備啊!


    劉邦又迫不及待,過問集賢館的情況。


    這個集賢館是三館當中人數最多的,也是事情最複雜的。


    朝廷每個衙門,這裏都有對應的人員,每個郡,每個諸侯國,也都有相應的人。


    另外,這裏麵還根據兵、戶、工、刑,禮,設立了五曹。


    裏麵有若幹人員,分別負責相應的內容。


    他們不光要盯著朝堂動向,還要前往各地,了解政務的執行情況,將消息匯總到昭文館,交給相應的師父負責。


    如果事情很大,很嚴重,也要拿到昭文館討論。


    除此之外,每一旬,三館的人員,都要湊在一起,由劉盈親自主持,眾人坐而論道。


    劉邦一路看下來,他隻有一個感覺,自己的朝廷,怎麽就跟個草台班子似的?


    這個豎子不是想要陰謀篡位,而是要把整個大漢朝廷給吞了!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豎子,你給我過來!”


    劉邦也不客氣了,提起劉盈,匆匆奔向皇宮,直接找到了呂後。


    “這個逆子欺天了!”


    劉邦扯著嗓子怒吼道:“不管你怎麽說,我都要嚴懲不貸,再不教訓他,我這個龍椅也就不要坐了!”


    呂雉隻是冷著臉,聽劉邦吵吵嚷嚷,等他安靜下來,呂雉才淡淡道:“盈又幹了什麽?讓你這麽生氣?”


    “他的本事可大了!他在東宮設立三館,收攏了一大堆朝臣,還給他們訂立規矩,簡直比朕的朝廷都要嚴密!這不是欺天嗎?”


    呂雉依舊冷靜,“陛下不要著急,慢慢說清楚。這個三館到底是怎麽迴事?”


    劉邦忍著氣,將事情說了一遍,而後道:“他這麽肆無忌憚,想置朝廷於何地?”


    呂雉眉頭微皺,思量片刻,才問道:“陛下,這事情貌似不是盈的錯啊!”


    “還不是?你就寵著他吧!朕告訴你,朕還沒老糊塗,還輪不到他坐龍椅!”


    呂雉眉頭緊皺,“陛下,這明明是你不講道理。你眼饞盈的東宮三館,你在朝廷也這麽做啊!”


    一句話,讓劉邦怔住。


    呂雉繼續道:“你嫌棄自己的朝廷粗糙簡陋,那你找蕭何去啊,你跟盈發脾氣幹什麽?難道大漢皇帝,就這點本事?隻敢跟自己的孩子耍脾氣,不敢動朝廷的事情?”


    這幾句話問完,劉邦直接啞火了。


    整個人都不好了,腦袋低垂,一語全無。


    劉盈簡直要拍手叫好了。


    不愧是老娘,把劉邦拿捏死死的。


    是啊,有本事你跟朝臣發脾氣去,跟我一張臭臉,算什麽?窩裏橫?


    劉盈滿臉不屑。


    呂雉也隻是扭過頭去,自己手裏的刺繡。


    劉邦卻是滿臉糾結,皺眉深思,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哀歎一聲。


    “你說得對,盈的安排極好,隻可惜,朕做不到啊!”


    呂雉怔了下,這才放下手裏的刺繡,淡淡道:“我聽說前幾天陛下和蕭丞相討論政務,蕭丞相說的是國家初定,民力凋敝,當以黃老之術,與民休息。在朝廷上,天子垂拱,諸臣守職,如此而已!”


    劉邦沒有吱聲,顯然,呂雉說對了。


    聖天子垂拱而治,諸臣盡職盡責,則天下大治!


    “你莫要誤會了蕭何,他說的沒錯,朕也是這麽想的,隻是……”劉邦抬起眼皮,氣哼哼看了劉盈一眼。


    “你個豎子,為什麽要設立三館?你知道阿父看著,有多眼饞嗎?”


    劉盈無奈道:“阿父,要不你試一試?”


    劉邦搖頭,“試不得,試不得啊!”


    劉盈好奇,“是時機還不成熟嗎?”


    劉邦深吸口氣,“盈啊,你說過,要以天下人來治天下,這話很有道理。阿父坐在龍椅上麵,朝政交給丞相公卿。唯有如此,天下賢士才會雲集京城,為國效力。他們也有希望成為丞相,一展抱負。”


    “眼下諸侯尚存,國家稍安,急於分割相權,讓朝臣互相牽製……唯恐天下有識之士,不願為劉家效力啊!”


    劉邦感歎道:“此事與蕭何無關,隻是國家如此,沒有辦法。”


    說到這裏,呂後突然說道:“必要除掉諸侯王,天下歸一,方能恩出自上,皇帝一言而決!”


    劉邦點了點頭,默然無言。


    呂雉又道:“既然如此說,盈沒做錯,隻是早了一些時候?”


    劉邦又點了點頭。


    呂雉笑道:“既然這樣,陛下又何必發火呢!”


    劉邦眉頭一皺,“你,你還是替這個豎子說話?”


    呂雉笑道:“我是為了劉氏的天下說話!”呂雉沉吟道:“陛下,父子一體,你讓盈執掌東宮,三館賢士,自然為陛下所有,這有什麽不好?”


    呂雉若有所思道:“除非陛下覺得我們母子礙眼,不如陛下的意了!”


    一句話,劉邦頓時臉色大變,“沒有,絕對沒有!”


    這話簡直嚇得劉邦冒出了一身冷汗,有些玩笑可是開不得的。


    他鎮定了一下,又仔細想想。


    突然臉上露出笑容,“盈,你母後說得對!咱們父子一體,你每天把東宮三館討論的事情,如實上報給阿父,你看可好?”


    劉盈翻了翻眼皮,“這事妥當嗎?”


    “妥當,妥當!很是妥當!”劉邦急忙道。


    劉盈笑嘻嘻道:“阿父,我看這樣吧,還是我把事情遞給阿母。阿母呢,看心情,願意給你就給你,不願意給,我也管不了!”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儲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春喚不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春喚不迴並收藏大漢儲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