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


    劉邦傻傻看向四皓,又猛然扭頭,去看張良、韓信、蕭何三人,他似乎明白了什麽!


    紙!


    哪有讀書人能扛得住啊!


    寡人真傻,真的!


    劉邦猛醒。


    劉盈沉穩大方,衝著四皓躬身。


    “造紙之功,並未晚生一人。詩書教化,也非貴人專享。孔夫子講有教無類,乃是大德。四位老先生,不顧年邁,下山相助,亦是大德。”


    劉盈環視眾人,朗聲道:“始皇帝曾經焚書禁學,項羽入關之後,更是火燒鹹陽,造下了大孽。如今諸子百家之書,缺損嚴重,聖賢教誨,不足半數。如果不能及時整理恢複,若幹年後,讀過書卷的老人逝去,後人想要沐浴教化,也不知從何下手!”


    “此乃讀書人的損失,千古憾事!”


    劉盈猛然扭頭,對著商山四皓道:“四位老先生,不論用竹簡,或是絹帛,都難以迅速恢複損失的書籍……唯獨紙張可以!您四位前來,晚生鬥膽懇請,為天下讀書人重修經典,替先賢留下微言大義,以待後人習學,勿使傳承斷絕,遺恨千秋!”


    劉盈說完,深深一躬。


    這一番話,直接把高度拉滿了,格局無限大。


    做的事不是為了一家一派,而是為了所有讀書人,為了文明!


    四皓哪裏不明白,連忙紛紛還禮,滿懷感慨。


    始皇帝焚毀官學之外的書籍,項羽又燒了秦朝的典藏,這倆人配合默契,一個治標,一個治本,達成了標本兼治的大成就。


    諸子百家之學,損失慘重,孤本名篇,流落失傳。


    如今商山四皓這些人還在,不少東西還裝在他們的腦袋裏,可以挖掘出來。


    如果再過些年,這些人沒了,哪怕想恢複,也是不可能了。


    曆史上的尚書爭議,就是這麽來的。


    而眼下劉盈拋出了搶救書籍,挽救百家之學的提議,是個讀書人都沒法拒絕。別說四皓了,就算是孔夫子、孟夫子活著,都會巴巴跑過來,聽從劉盈號令。


    果不其然,唐秉躬身道:“公子見識不凡,大德如天,老朽四人,必定鼎力相助,就算熬幹這一腔心血,也要完成繼絕存亡,再造重興之功!”


    吳實也笑道:“沒錯,過去竹簡浩如煙海,絹帛昂貴如金。縱然有心,也無能為力,如今有了紙張,正好大顯身手!我們這一把老骨頭,總算還有點用處啊!”


    四皓興奮說著。


    劉邦在一邊臉色很難看,他扭頭看向樊噲和周勃,第一次請人,是樊噲去的,第二次請人,是周勃去的。


    這倆貨不但沒有請來四皓,還丟了大人!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這事讓豎子給輕鬆辦成了,這不是顯著他太沒用了嗎!


    劉邦十分懊惱,想要責備,又不好說什麽。


    就在這時候,叔孫通、張蒼、酈食其、婁敬,這幾個文臣竟然一起拜倒,隨後還有其餘文官,也都如此。


    劉邦眉頭一皺,“你們有什麽事?”


    叔孫通抬起頭,“大王,臣等知道軍務緊急,錢糧匱乏,大王多有難處。但臣等還是懇請大王,能夠如公子所言,用四位老先生,立刻整理典籍,修複詩書,以備平定項羽之後,再興教化之用!”


    叔孫通又道:“臣不才,願意獻出一半俸祿,共襄盛舉!”


    張蒼也連忙道:“臣等也願意獻出俸祿,為修書效力!”


    劉邦眉頭微皺,他一向看不起儒生,覺得這幫人隻會動嘴皮子,事到臨頭,又貪生怕死,好逸惡勞。


    卻沒有想到,居然有讓他們主動獻出俸祿的事情!


    看起來還是自己沒有摸準這幫人的脈……


    劉邦突然看向了劉盈,發現這個豎子正在那裏,躬身聳立,一言不發……可劉邦卻覺得這小豎子一定在笑,非常非常放肆地笑!


    笑話自己無能!


    劉邦忍著不痛快,深吸口氣,衝著眾人笑道:“用不著這樣,寡人也不是不懂輕重的人。既然修書這麽緊要,就讓蕭丞相負責吧!”


    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蕭何身上。


    “大王,臣要治理關中政務,還要調撥糧草軍械,實在是分身乏術。更何況臣是小吏出身,學問低微,不懂修書之事,最多隻能提供便利……臣鬥膽請求,讓公子負責此事!”


    劉邦一愣,“他一個小孩子,懂得什麽?”


    蕭何正色,“大王,公子能造出紙張,能想到用紙張請四皓相助,便已經勝過臣百倍。更何況修書之事,有人負責,公子隻要掌握大略即可。臣以為讓公子來負責此事,最合適不過了。”


    劉邦沉吟少許,這才道:“盈啊,你覺得自己行嗎?”


    劉盈向前兩步,躬身道“阿父,孩兒哪懂修書的事情,不過是給諸位先生提供紙張飯食,讓他們安心修書,閑暇時候,能教導孩兒幾句,就求之不得了。”


    四皓立刻點頭,毫不遲疑,“老朽四人,必定不負公子。”


    張蒼竟然也道:“臣師承荀子,若是公子不嫌棄,臣願意將所學悉數教給公子。”


    劉盈大喜,“這麽說我就是荀子嫡傳了?多謝張先生。”


    叔孫通繃著臉道:“公子,臣可是孔家嫡傳啊!”


    劉盈笑道:“我知道,放心,我都會用心學的。爭取融會貫通,做一個通儒!哈哈哈!”


    “隻是通儒還不行,要通百家才是!”


    一個沉穩的聲音響起,說話的人卻是酈食其!


    劉盈抬頭,發現其餘各家各派文臣也像是看到了肉的惡狼,陰森森盯著他……


    劉盈頓感不妙,連忙轉身,竟然到了武人這邊。


    曹參尷尬咳嗽了一聲,“公子,臣等可不懂修書,你要是缺錢,臣倒是能拿出來一些。”


    劉盈擺手,“仲父說笑了,不過你確實該拿點錢出來。”


    曹參皺眉。


    劉盈笑道:“修書之餘,還要宣揚教化,培養門人弟子……若是有合適的曹家子弟,還請仲父送過來,和我一起聆聽教誨。”


    “啊!”曹參驚唿一聲,原本還有些不以為然,心說修書不過是文人的事情罷了,如今自家的孩子也能去讀書,那可就大不相同了!


    荀子門人,公子伴讀……天上掉餡餅了,還他媽是兩塊!


    “多謝公子,多謝公子!”曹參沒口子感謝。


    他們這一說,其餘人都明白過來。


    周勃、夏侯嬰、灌嬰,一起湧過來。


    隻不過最積極的還是樊噲,他晃著碩大無朋的身軀,衝在了最前麵。


    “公子,請你務必幫忙,我們樊家要是能出一個讀書人,我樊噲這條命就是你的!”


    好家夥!


    劉邦的鼻子都氣歪了,乃公對你們不薄,你們這幫混球,怎麽都成了豎子的人?


    劉盈好容易應付了熱情爆表的武人,一迴頭,看到了劉邦漆黑的麵龐……老流氓嫉妒了?


    既然這樣,那就貫徹到底好了!


    劉盈向前幾步,到了劉邦麵前,“阿父,孩兒鬥膽懇請,設置國史館,以供諸位先生修書之用,另外在國史館外,設置太學,教導文臣諸臣子弟。”


    劉邦重重吸了口氣,頷了頷首。


    這時候張良竟然也開口了,“大王,公子所言極是,修書著史,乃是流傳萬古的大事,馬虎不得。如今書寫的每一個字,在千百年之後,都重有千鈞。臣以為,可以讓公子監修國史!”


    張良發話,劉邦隻能點頭,“就按子房先生的意思辦。”


    劉邦實在是鬱悶,事情都是好事,他也明白,隻是彩頭兒都讓豎子給得了去,實在是讓他這個漢王沒麵子。


    寡人還不如一個稚童?


    雖說是寡人自己的,那也不行啊!


    劉邦眼珠亂轉,突然一低頭,發現自己手裏還攥著劉盈寫給四皓的請帖,他拿起來看了看……前半部分是歪歪扭扭的狗爬字,後半部分是介紹紙的基本情況和用途。


    四皓就是被這個薄薄的東西請下山的!


    劉邦歎息之後,突然想到了一個點子,“盈啊,你此番立了大功,就把你手書的請帖放在國史館,以供後人瞻仰吧!”


    說完,劉邦看向劉盈,這小子的臉瞬間垮下來,劉邦竟然眉開眼笑,樂不可支……可算是出了口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儲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春喚不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春喚不迴並收藏大漢儲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