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阿父酒後無德,還請見諒。”


    劉盈發自肺腑道歉,不管多高什麽,都不能無緣無故欺辱別人,尤其是劉邦這種,騎在人身上,扯衣服,吐口水,實在是太侮辱人了。


    不對就是不對,不能因為你是漢王就有所改變!


    劉盈剛說完,此時已經迴到了座位上的劉邦猛地拍案而起,怒視劉盈。


    你替乃公道歉?


    你的意思是乃公錯了唄?


    大宴的氛圍驟然一變,叔孫通急忙抹了一把眼淚,笑道:“公子之言差矣。”


    他這一句話,把所有人都弄愣了,劉盈替你說話,你怎麽不分好歹?


    叔孫通笑道:“大王兵不血刃,攻克廢丘,一統關中,正是武德充沛。公子仁慈寬厚,愛護臣下,更是文德蓋世。大漢文武齊備,德昭日月,如何能說無德?”


    這馬屁拍的,簡直拍出了境界,拍出了高度……


    劉邦微微一怔,竟也哈哈大笑,“好,好啊!叔孫通,寡人讓你給公子當舍人,你願意嗎?”


    “願意,臣願意。”


    叔孫通誠惶誠恐,連忙拜謝劉邦大恩,複又對劉盈行禮,歡天喜地,全然忘卻剛剛的羞辱。


    在場眾人還能說什麽,隻能感慨叔孫通因禍得福,竟然成了太子舍人,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大家隻當是個小插曲,又飲酒高歌,一直到了三更天,才紛紛散去。


    劉盈年紀小貪睡,第二天快中午才爬起來。


    在他洗漱的時候,有人通報,章邯和叔孫通,兩位舍人已經等候多時。


    劉盈連忙把他們請進來。


    章邯脫下鎧甲,換上粗布衣衫,躬身侍立,等候吩咐。


    劉盈頓了頓道:“章舍人,我也不知道該讓你幹什麽……這樣吧,你把秦皇宮中的各項事務,撿緊要的寫下來,然後我送給丞相,讓他看看,哪些能夠頒行。”


    章邯點頭,轉身去忙。


    劉盈把目光放在了叔孫通身上,他發現這位和昨天的打扮全然不同,頭上碩大的儒冠沒了,取而代之的是竹皮冠,身上長大的儒服也換了,換成了楚國製式的短衣。


    劉盈看在眼裏,眉頭緊皺,莫名感到了不舒服。


    “曲意逢迎,非君子之道!”


    劉盈的話很重,甚至說有責備的味道,誰也不願意為一個沒有骨頭,隻知道趨炎附勢的小人出頭。


    叔孫通聽到這話,竟沒有羞愧之色,反而深深一躬,“公子在上,臣有些肺腑之言,不知道公子想不想聽?”


    劉盈點頭,把他請進來,讓他坐下。


    “請說。”


    叔孫通深深吸口氣,這才道:“公子,我師從夫子八世孫孔鮒,曾為秦二世博士。”


    劉盈渾身一震,原來這位還是儒家正宗嫡傳弟子,不比尋常。


    “既然如此,先生更應該正道直行,光大儒家才是。”


    叔孫通無奈苦笑,“公子,孔夫子,孟夫子,皆周遊列國,勸說君主,奉行仁道。奈何竟無人肯用儒士治國。孟子曾感歎: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即歸墨。儒家何等衰微?荀卿為我儒家後聖,學究天人,奈何親傳弟子,一為韓非,一為李斯,皆入法家門牆,反而打壓殘害儒門!”


    劉盈默默聽著,心中也替儒家委屈,好不容易培養出兩個能人,結果還背叛儒家,等於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公子,始皇帝以法家治國,焚詩書,坑術士,嚴禁民間講學,誹謗朝廷,儒家又遭重創。”


    叔孫通講的是焚詩書,坑術士,卻不是後世常說的焚書坑儒……想想也是,如果真的是焚書坑儒,那叔孫通早就被活埋了。


    其實始皇帝要打擊的是民間講學,收繳官方認可之外的詩書。


    也就是說,天下一統,你們這幫讀書人,少發牢騷,一起建設大秦。


    隻是儒家最熱衷講學,受到的打擊也最大,六藝經卷,從此不全。


    “吾師痛恨始皇帝作為,聽聞陳勝舉兵,親往投靠,秦軍剿殺,恩師和陳勝一起戰死。”說到這裏,叔孫通眼中含淚,拳頭緊握,看向劉盈。


    “公子,前人教誨,臣旦夕不敢忘卻,隻是時至今日,若還是無人肯用儒士,隻怕我儒家就要斷絕,臣,臣就是罪人!縱然死了,也沒有臉麵去見先師啊!”


    先求活,再想別的。


    劉盈被叔孫通的這番話驚到了……在他的印象裏,儒家就是讀書人的代名詞,哪怕兩千年之後,孔孟之道,也是人盡皆知。


    他卻忽略了,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前,儒家有相當長的悲催歲月。


    春秋戰國,各國君主都不願意用儒家治國。


    迂腐的儒士,成為各家爭相嘲笑挖苦的對象。


    劉邦瘋狂蹂躪儒士,也並非沒有原因。


    “先生,我想請教一件事。”


    叔孫通慌忙道:“公子請講,臣知無不言。”


    劉盈道:“從孔夫子到如今,儒家傳承幾百年,雖說君王不肯用儒家之道,但儒者遍及天下,儒家教化生生不息……我想知道,儒家做對了什麽?”


    劉盈問出了心中疑惑,他上輩子也看過不少噴儒家的內容,但他總覺得,一個能主導中原兩千年的思想流派,必定是做對了什麽的!


    儒家一無是處,那兩千年來,曆朝曆代的聰明人算什麽?


    大家夥都在做無用功?


    根本不可能!


    叔孫通似乎也有些詫異,他沉思良久,才緩緩道:“公子,法家教君王以權術禦下,以律令治國,以嚴刑峻法,約束百姓……我儒家則不同,孔夫子勸說君王行仁政,愛百姓。孟夫子說,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劉盈微微點頭,“先生,以為儒法孰優孰劣?”


    叔孫通麵色凝重,斟酌再三道:“臣也不知。但臣以為,若是始皇帝能奉行儒家之道,愛護百姓,珍惜民力,休養生息,富國裕民……大秦不至於二世而亡!”


    劉盈點頭,“先生說得對,隻是始皇帝若真是奉行儒家仁政,逡巡不前,不敢作為。又如何橫掃六合,一統天下?”


    叔孫通一時愕然,沉吟良久,憋出一句,“既然如此,大可以統一天下之後,再奉行儒家之道!”


    這下子輪到劉盈詫異,這個叔孫通絕不是腐儒,相反,他有著靈活的道德底線,是個有趣的人。


    劉盈思索少許道:“先生,你看這樣行不,我跟著您學習儒家典籍如何?”


    叔孫通簡直大喜過望,他早就看好劉盈,經曆此事之後,更加堅定了信念,儒家的希望,就在這位公子身上。


    “臣,臣受寵若驚,多謝公子青睞。”


    劉盈一笑,“既然這樣,先生跟我來。”


    劉盈帶著叔孫通,直奔劉邦的大賬。


    此時的劉邦也剛剛爬起來,打著哈欠,抓著一捆竹簡,正在看著。


    “阿父,我打算聘請一位先生,您意下如何?”


    劉邦眼皮不抬,“寡人不是讓張先生和陳先生教你了?你又要找誰?”


    劉盈道:“就是這位。”他指了指叔孫通,“阿父,他可是儒家嫡傳,很有學問。”


    劉邦幹脆道:“不行!”


    “為什麽?總要有個道理吧?”劉盈不服氣道。


    劉邦哼道:“論治國,儒家不如法家,論休養生息,儒家不如道家,論愛惜百姓,儒家不如墨家……兵家能戰,農家能耕,醫家治病!”


    劉邦昂起頭,不屑道:“唯獨儒家,百無一用,你懂了吧?”


    劉盈不服氣道:“阿父的話不對,儒家不如這幾家,不是儒家不行,而是儒家解決的問題,不是這些。”


    “那是什麽?”


    劉盈遲疑道:“我還不清楚……所以我才要學習儒道!”


    劉邦氣笑了,你這個豎子也不知道,還嚷嚷著要學儒家,真是可笑!


    “行,寡人可以答應你,不過……你也要答應我一件事。”


    “什麽事?”劉盈小心翼翼問道。


    “昨晚阿父答應你的,作廢了吧!”劉邦探身道。


    劉盈氣得炸毛,“阿父,你不守信用,你欺負小孩子!你太過分了!”


    劉邦擺手,“別那麽大聲叫嚷,我就是問問,你不答應就算了。”劉邦突然笑嘻嘻攤開手裏的竹簡,指著上麵的詩作,笑道:“這首詩阿父太喜歡了,就算是我寫的,你不會反對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儲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春喚不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春喚不迴並收藏大漢儲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