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進這話,也算是說到他心坎裏了。如今的河北,七八成的人都吃不上飽飯。遍地可見老弱婦幼,孤兒寡母。


    如今已是進入秋季,若是再拖上一兩個月。等天氣再冷一些,河北一帶的難民再沒有安身之所。等待他們的,也隻有死亡了。


    “說白了,這些都是朝廷惹的禍。舉國上下。上至一品權臣,下至縣城小吏,沒有一個不貪的。百姓們已經不奢求他們能夠秉公執法,隻要不找自己的麻煩,那都已經是少了高興了。每年都說有災糧分發,可又有多少人領到了手裏。與其等著朝廷發糧,活活餓死。還不如自己去找個出路,不少人因此都上山當了強人。所以,河北一代的山寨強人,幾乎是遍地都是。造成今天這些事,不就是這些老爺們嗎?剩下的百姓們不是老弱婦孺,就是身子不完整的廢人。有些甚甚,都在唉……互相交換子女來充饑!……每次見著這事,我卻也隻能是無能為力。這種感覺,……”


    有喬道清這個堅定的造反派,孫安現如今對朝廷絕對是死了心。說起這些人來,語氣又是譏諷,又是憤怒。


    百姓過的苦日子,柴進以前也隻能從史書上看到。可現在如今,他確實切身體會到了。


    親眼所見,跟自己在書上看到的,可是兩種感覺。


    還記得以前在前世上看到兩個典故,一個發生在春秋戰國,一個發生在唐城。都是雙方父母交換子女,用來充饑的故事。


    當時看到這事,他是萬分不敢相信。在他那個人人都能吃飽飯,穿暖衣的年代。沒體會過,自身心裏又怎會信服。


    還記得當時第一個典故名為“易子相食”。其大抵含義為:父母交換子女來食用。


    “易子而食”之“易”乃交換之意,自己的子女不忍吞食,隻得采用交換之法殺而食之以果腹,由此引申出災民於災難中悲慘境遇之意。


    典故源自《左傳·宣公十五年》。宋楚交戰,楚國軍隊於宣公十四年(公元前 595 年)九月圍困宋國都城,久攻不下。


    次年五月,楚軍在宋都外大肆修築營寨,意圖長期圍城。宋國心生恐懼,遂遣華元趁夜潛入楚軍營地,對楚將子反言:“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意即都城遭困,糧草斷絕,隻得易子而食,析骸為薪。《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亦有記載:“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古文“易子而咬其骨”的意思是:互相交換孩子吃。


    古語雲,虎毒尚不食子。而另一則典故,與上一則大致相同。


    易子而咬其骨:這件事發生在唐開元二十八年,地點在武德縣。也是因為餓的受不住,交換子女充饑。


    古書裏是這樣記載的,說是饑荒年代,經常有人吃人的事情發生,然而誰都不忍心吃自己的孩子,於是便“易子而咬其骨”,互相交換孩子吃。


    這些以前隻能在史料裏看到的,柴進這些事甚至都見過了不少。大多數都是把家中的女兒進行交換,來填飽家中的男丁。


    在這個重男輕女的時代,女人就是一個家庭的累贅。除了生育以外,一無是處。


    這些陋習,別說是柴進。就是當今的皇帝老兒,也是改變不了普通百姓深入骨髓的想法。


    柴進能力有限,對此也隻能是無奈。現在能做的,也隻能是盡最快的速度,剿滅了張迪這夥賊軍。


    見孫安動了情,柴進感同身受,也能體會到他的心情。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


    “兄弟,等這次張迪的賊軍平定以後。河北的這些災情,我自會讓幾位節度使一五一十的上報給朝廷。我答應你,柴家到時候開倉放糧。每天都能保證難民有兩個白饅頭和一碗白粥。一直到供應到開春以後。”


    孫安聽柴進這麽一說,立馬朝柴進一抱拳。感激的說道。


    “柴大官人,我代河北的所有災民,感謝你的慷慨相囊。這次河北的百姓若是挺過去了,你就是河北的大恩人。”


    柴進豈會受他這一個,忙要上前拉住他。可是孫安部執拗得很,僅憑柴進的本事,又豈會拉得住孫安?


    使出了身上七八成力氣,孫安的身子連動都不曾動一下。


    柴進見他下定了決心,自己再想阻攔,反而不美。索性也不管他,受了他這一拜。這才說道。


    “孫安兄弟,你何苦如此了。快起來吧,快起來吧。”


    孫安拜完這禮後,這才肯起身。繼續說道。


    “柴大官人,這一拜,我是代河北災民向您拜的。你是無論如何,也得受這一拜。若是河北的富家大戶,都有你一成的話。肯把家中的田地,糧食。拿出來一些分給災民,現在的情況也不至於這麽糟糕。要知道百姓可是跟他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百姓過活不了,成為流民。那些大戶的土吧,又有誰給他們種了。”


    柴進聽他說起這話,心裏自是讚同不一樣。不說他那個時代人民的力量是最強大的,就單單說古代。


    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些話,無疑就表明了百姓們的力量。自古以來朝廷更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失了民心。


    沒有了民心,你一代帝王又何以做事?這才有了那麽多揭竿而反,改朝換代的義士。


    …………


    “咚咚咚咚咚咚……”


    “嗡……嗡……嗡……”


    “蹭……蹭……蹭……”


    熬夜的柴進,幾乎一晚上都沒睡。跟孫安聊了半宿,他的心事似乎更重了。在床上躺了兩三個時辰,天色就已微微泛白。


    今日可是一場大戰,柴進穿著整袋之後,匯合了薛永,孫安,石秀,洪教頭,傅祥,顧凱六人,就往洺州城樓去了。


    幾人還未到得城頭,聽得一陣擂鼓之聲,轉兒就傳來兵器的金戈之聲,和馬蹄的嘶吼聲。


    柴進心中著急,隻害怕張迪現在就率兵攻打城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水滸收好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寫書的小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寫書的小舒並收藏穿越水滸收好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