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聽他一說,頓時覺得這黑大漢煞是可愛。嘴裏苦笑一聲,隨即眼珠子一轉,心生一計說道。
“好漢說笑了,我哪有臉跟你討要銀兩。瞧你這一番打扮,也不像是在綠林中打穴的。可是遇到了什麽困難?”
黑大漢見楊林也不想短,他手中這柄開山大斧。心裏鬆了一口氣,隨著他的話說道。
“俺等都是淮西來的同鄉,到這河北來販賣藥材。因那勞什子張迪造反,弄得俺們藥材賣不出去。哪知運氣又背,前幾日正撞上一夥流寇。人雖然殺跑了,可俺這藥卻是……這兩日花光了盤纏,這才出此下策。俺劫的第一個,便撞見你這漢子。俺答應過俺老娘和師傅的話,隻殺奸逆小人,不害真好。剛剛一時沒收住手,還請漢子恕罪則個。哼!要說也是那張迪害的我。要讓俺撞見那張迪,必叫他死無葬身之處,好解我心頭之恨。”
楊林聽他說了個大概,大致也聽明白了他們的遭遇。從這漢子說起老娘和師父字裏行間之中,也足以看出他是一個有孝心,懂得報恩的人。心中對他的好感又是加了幾分。
當下也不囉嗦,直接開門見山說道。
“若隻是缺些盤纏,我倒是可以幫你們一二。可如今河北張迪造反,看著勢頭,也不是一兩天就會平息的。你們即使迴了家鄉,可又幹如何營生呢?”
黑大漢頭一搖,無奈的說道。
“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要是那張迪真是個能成李的好漢,俺早就去投他了,誰願意一天受了官府的鳥氣。可我看他這一架勢,就知道他成不了什麽大器。”
楊林聽他這麽一說,不由高看起來他幾分。不想一個莽漢,竟也有如此見解。
當初柴進在跟他們談到這張迪造反時,隻說了一句話。這張迪就如同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
他當時在心裏還有些不信。一則這張迪在整個河北路林道上,名氣確實不小。不過短短半個多月,人數便已達到數萬人。來頭的好漢,更是數不勝數。
不僅有河北兩路的好漢。還有河東,京東,京西。甚至於南方諸路,都有好漢慕名來投。
二則,朝堂上奸臣當道,地方官府魚肉百姓。苛捐雜稅一年比一年多,壓的百姓們也喘不過氣來。以至於現在的整個大宋朝都是民不聊生,哀聲遍地。
這也是楊林覺得張迪能造反成事的原因。從秦朝開始,到如今的大宋。隻要是朝廷昏庸無道,都有揭竿而起的漢子來改變這個世道。
其中,也不乏一些成功的。比如劉邦,王莽等人。眼下的大宋朝,百姓也是到了水深火熱的時候。這張迪不一定就沒有一絲機會。
可當時柴進信誓旦旦,隻說了民心二字,便一口認定他不會成功。
若是常人說這話,楊林隻以為對方得了失心瘋。可如今說這話的是柴進,憑著對柴進無比相信,他這幾日也是在找著答案。
今日聽了眼前這個黑漢子的話。心裏若有所思,不由張開嘴詢問道。
“你就如此肯定,張迪那廝成不了大事。”
黑漢子卻是想都不想,脫口而出道。
“就算當今天子再這麽昏庸無道,也不是如今他張迪能推翻得起的。這首先,他便失了民心。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你看如今的河北路,百姓們的生活不僅沒有得到一點,反而是越來越苦。以前隻需要防著官服,現在還要防著他所謂的盟軍,這路怎麽可能走得長遠。你別看現在混的風生水起,勢頭越來越大。等朝廷大軍來此,不過是土雞瓦狗罷了。”
楊林對於前半句話倒是比較認同,聽了黑漢子說的後半句話,他卻是不認同了。反駁道。
“這地方官軍,見了張迪的盟軍。打都還沒打,就不戰而降。若是朝廷的兵馬真有用,這張迪也不至於勢頭越來越大。若不是這些朝廷兵馬腐敗無能,不堪大用。張迪的名聲也不可能傳的這麽大。”
黑大漢不以為然,搖著頭示意道。
“這地方上駐紮的兵馬,不過是大宋朝的廂軍,戰鬥力確實低下。可廂軍之上,不是還有禁軍嗎。禁軍裏麵不是還有河北邊軍,西軍可駐守京城的禁軍嗎。要知道,光禁軍就有八十萬。是朝天鐵了心要滅他,不說別的。就把河北兩路上的邊軍一聚集,滅了張迪那廝,還不是手到擒來。”
楊林這時又插嘴說道。
“如若是動了河北兩路的邊軍。遼國那邊,必有反應。”
黑漢子卻是點點頭,繼續說道。
“對呀。這也是張迪這廝敢這麽胡作非為的最大原因。要是河北邊軍能動,哪還有他現在什麽事。恐怕現在的頭顱,早被送到了東京城,皇帝老兒的金鑾殿上了。”
黑大漢這一番話,說的楊林也是心服口服。話糙理不糙,細細一想,還真是他說的這麽個理。
這心裏麵,對著黑大漢更是歡喜不已。更加堅定了,他要引薦給柴進的心思。急忙又說道。
“好子,既然你們迴去也沒有好營生,又要收那官府的鳥氣。不如你就跟我去見見我家官人,讓他給你安排個事做。”
黑大漢聞言,驚了一驚。說道。
“你莫不是想框俺。等到時候到了你們的地盤,俺還不是如砧板上的魚肉。任你們咋處置,我也反抗不了。”
楊林一時間頭大。這漢子怎麽看起來糊裏糊塗。可說他糊塗了,剛剛說起張迪造反一事來,也是毫不含糊,句句在理,讓人聽的也是頗為讚同。
可要是說他精明。眼下這一番作派,隻感覺如同那八歲的兒童一般,實在是不知道他心裏在想什麽。
嘴角輕輕一笑,苦笑著說道。
“黑漢子,我就是想害你。手上也沒有這個本事呀。何況我家官人大名,你必定也是聽過的。”
黑漢子愣了愣,問道。
“我聽過的名聲?你且說說看?”
楊林笑了笑,直接說道。
“就是那後周皇室嫡係子孫,“小旋風”柴進是也。”
“好漢說笑了,我哪有臉跟你討要銀兩。瞧你這一番打扮,也不像是在綠林中打穴的。可是遇到了什麽困難?”
黑大漢見楊林也不想短,他手中這柄開山大斧。心裏鬆了一口氣,隨著他的話說道。
“俺等都是淮西來的同鄉,到這河北來販賣藥材。因那勞什子張迪造反,弄得俺們藥材賣不出去。哪知運氣又背,前幾日正撞上一夥流寇。人雖然殺跑了,可俺這藥卻是……這兩日花光了盤纏,這才出此下策。俺劫的第一個,便撞見你這漢子。俺答應過俺老娘和師傅的話,隻殺奸逆小人,不害真好。剛剛一時沒收住手,還請漢子恕罪則個。哼!要說也是那張迪害的我。要讓俺撞見那張迪,必叫他死無葬身之處,好解我心頭之恨。”
楊林聽他說了個大概,大致也聽明白了他們的遭遇。從這漢子說起老娘和師父字裏行間之中,也足以看出他是一個有孝心,懂得報恩的人。心中對他的好感又是加了幾分。
當下也不囉嗦,直接開門見山說道。
“若隻是缺些盤纏,我倒是可以幫你們一二。可如今河北張迪造反,看著勢頭,也不是一兩天就會平息的。你們即使迴了家鄉,可又幹如何營生呢?”
黑大漢頭一搖,無奈的說道。
“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要是那張迪真是個能成李的好漢,俺早就去投他了,誰願意一天受了官府的鳥氣。可我看他這一架勢,就知道他成不了什麽大器。”
楊林聽他這麽一說,不由高看起來他幾分。不想一個莽漢,竟也有如此見解。
當初柴進在跟他們談到這張迪造反時,隻說了一句話。這張迪就如同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
他當時在心裏還有些不信。一則這張迪在整個河北路林道上,名氣確實不小。不過短短半個多月,人數便已達到數萬人。來頭的好漢,更是數不勝數。
不僅有河北兩路的好漢。還有河東,京東,京西。甚至於南方諸路,都有好漢慕名來投。
二則,朝堂上奸臣當道,地方官府魚肉百姓。苛捐雜稅一年比一年多,壓的百姓們也喘不過氣來。以至於現在的整個大宋朝都是民不聊生,哀聲遍地。
這也是楊林覺得張迪能造反成事的原因。從秦朝開始,到如今的大宋。隻要是朝廷昏庸無道,都有揭竿而起的漢子來改變這個世道。
其中,也不乏一些成功的。比如劉邦,王莽等人。眼下的大宋朝,百姓也是到了水深火熱的時候。這張迪不一定就沒有一絲機會。
可當時柴進信誓旦旦,隻說了民心二字,便一口認定他不會成功。
若是常人說這話,楊林隻以為對方得了失心瘋。可如今說這話的是柴進,憑著對柴進無比相信,他這幾日也是在找著答案。
今日聽了眼前這個黑漢子的話。心裏若有所思,不由張開嘴詢問道。
“你就如此肯定,張迪那廝成不了大事。”
黑漢子卻是想都不想,脫口而出道。
“就算當今天子再這麽昏庸無道,也不是如今他張迪能推翻得起的。這首先,他便失了民心。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你看如今的河北路,百姓們的生活不僅沒有得到一點,反而是越來越苦。以前隻需要防著官服,現在還要防著他所謂的盟軍,這路怎麽可能走得長遠。你別看現在混的風生水起,勢頭越來越大。等朝廷大軍來此,不過是土雞瓦狗罷了。”
楊林對於前半句話倒是比較認同,聽了黑漢子說的後半句話,他卻是不認同了。反駁道。
“這地方官軍,見了張迪的盟軍。打都還沒打,就不戰而降。若是朝廷的兵馬真有用,這張迪也不至於勢頭越來越大。若不是這些朝廷兵馬腐敗無能,不堪大用。張迪的名聲也不可能傳的這麽大。”
黑大漢不以為然,搖著頭示意道。
“這地方上駐紮的兵馬,不過是大宋朝的廂軍,戰鬥力確實低下。可廂軍之上,不是還有禁軍嗎。禁軍裏麵不是還有河北邊軍,西軍可駐守京城的禁軍嗎。要知道,光禁軍就有八十萬。是朝天鐵了心要滅他,不說別的。就把河北兩路上的邊軍一聚集,滅了張迪那廝,還不是手到擒來。”
楊林這時又插嘴說道。
“如若是動了河北兩路的邊軍。遼國那邊,必有反應。”
黑漢子卻是點點頭,繼續說道。
“對呀。這也是張迪這廝敢這麽胡作非為的最大原因。要是河北邊軍能動,哪還有他現在什麽事。恐怕現在的頭顱,早被送到了東京城,皇帝老兒的金鑾殿上了。”
黑大漢這一番話,說的楊林也是心服口服。話糙理不糙,細細一想,還真是他說的這麽個理。
這心裏麵,對著黑大漢更是歡喜不已。更加堅定了,他要引薦給柴進的心思。急忙又說道。
“好子,既然你們迴去也沒有好營生,又要收那官府的鳥氣。不如你就跟我去見見我家官人,讓他給你安排個事做。”
黑大漢聞言,驚了一驚。說道。
“你莫不是想框俺。等到時候到了你們的地盤,俺還不是如砧板上的魚肉。任你們咋處置,我也反抗不了。”
楊林一時間頭大。這漢子怎麽看起來糊裏糊塗。可說他糊塗了,剛剛說起張迪造反一事來,也是毫不含糊,句句在理,讓人聽的也是頗為讚同。
可要是說他精明。眼下這一番作派,隻感覺如同那八歲的兒童一般,實在是不知道他心裏在想什麽。
嘴角輕輕一笑,苦笑著說道。
“黑漢子,我就是想害你。手上也沒有這個本事呀。何況我家官人大名,你必定也是聽過的。”
黑漢子愣了愣,問道。
“我聽過的名聲?你且說說看?”
楊林笑了笑,直接說道。
“就是那後周皇室嫡係子孫,“小旋風”柴進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