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看到三妹把四妹哄得很好,安心了許多,立刻投入到勞作中。
她彎下腰,仔細查看莊稼的長勢,春花和秋葉也在一旁幫忙拔起草。
然而,沒過一會兒,四妹就開始哭了。
那哭聲尖銳而響亮,瞬間打破了田野的寧靜。
三妹頓時慌了神,她努力哄著四妹,學著媽媽的樣子,嘴裏發出“哦哦”的聲音。
可四妹卻越哭越厲害,小臉蛋漲得通紅,三妹急得團團轉,她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最後也跟著哭了起來。
兩人加在一起的哭聲嘹亮無比,鄰近忙碌著的村民們聽到,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看過來。
一個扛著鋤頭的大娘皺著眉頭說:“哎喲,哭成這樣,餓了吧?”
旁邊一個嬸子也跟著搭腔:“春花她娘,別太拚了,照顧孩子要緊。”
還有一個滿臉黝黑的老漢緊張地說:“別是被什麽東西咬了,上次我在田邊就看到一條大蛇,嚇人得很呐。”
媽媽一邊禮貌地迴應著村民們熱情的話語,一邊去查看女兒的情況。
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便俯下身稍微哄了哄,隨後匆匆迴到田間,加快手裏的速度忙活起來。
然而,很快的,四妹那響亮的哭聲又響了起來。
聽著女兒的哭聲,媽媽手中的活計怎麽也幹不利索了,無可奈何之下,隻能早早地收了一些蔬菜,抱起四妹,又拉了三妹的手,柔聲說道:“走吧,迴家。”
媽媽就這樣帶著兩個小的,腳步匆匆地先走一步,春花和秋葉留在田裏,繼續忙碌。
冬天的田野,風很大,吹得幹枯的野草瑟瑟發抖。
小路蜿蜒,一隻小狗站在路邊,毛發被吹得淩亂不堪,耳朵也緊緊地貼在腦袋上。
媽媽帶著兩個小的一路緊趕慢趕,迴到了家裏,奶奶躺在靠椅上,一臉不高興地說:“這才幾點啊,怎麽就迴來了?”
媽媽解釋:“孩子哭個沒完。”
奶奶搖了搖頭:“真是嬌氣,我年輕的時候也是帶著小女兒一起幹活的,一幹就是一天。孩子哭就哭唄,孩子哭很正常,難道一哭就不幹活了?日子還怎麽過?”
媽媽沒有再多說什麽,默默地動手擇起菜。
奶奶依舊在那裏喋喋不休地說著:“早告訴你別總去抱她,孩子抱多了就嬌慣了,不好帶!”
說完,她起身去找鄰居嘮嗑去了。
此時接近中午時分。
媽媽擇完菜後,給四妹喂奶,哄她睡著,將她放在床上,叮囑三妹看好妹妹,然後匆匆出門,把糊好的紙盒送去還給人家,又拿了一批新的迴來。
迴到家後,媽媽馬不停蹄地開始做飯,廚房裏,煙火氣息彌漫開來,依舊是極為簡單的餐食。
白粥清可見底,米粒稀疏地懸浮其中,醃菜色澤暗沉,而炒青菜不過是在鍋中簡單翻炒了幾下,毫無生氣,還有那煎雞蛋,小小的一塊,孤零零地躺在盤子的一角。
奶奶迴來時看到桌上的飯菜,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嘀咕:“這是想餓死我嗎?天天就吃這些清湯寡水的東西。”
她這般抱怨的時候,腦海中不由自主地就浮現出小嬸家裏的夥食。
那鹵肉色澤紅亮,大蝦個個飽滿,鮮魚更是活靈活現……
與眼前的菜色相比,心中的不滿愈發強烈。
奶奶重重地歎了口氣,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搖頭歎氣。
媽媽無奈地解釋:“家裏米和菜都不多了。”
奶奶聽了,嘟囔道:“還好我不長期住你這裏,不然非得活活餓死不可。要我說,就別等這學期讀完了,現在就趕緊跟老師說退學,趕緊出來幫襯。你呀,就是太心軟。女娃嘛,遲早是要嫁人的,讀那麽多書幹啥?”
說罷,她又斜睨了一眼桌上的飯菜,仿佛這些飯菜之所以如此寒酸,全都是因為兩個孫女還在上學的緣故。
媽媽沒有迴話,她很想說如果爸爸不賭博,家裏何至於此?
多少也能存下些錢的。
可她心裏清楚,即便說出來也無濟於事,奶奶肯定是維護著爸爸的。
想著這裏,媽媽幹脆選擇了沉默。
奶奶看媽媽一聲不吭,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她狠狠地翻了個白眼,臉上的不滿之色愈發明顯,小聲地嘟囔:“天天跟個啞巴一樣,真是氣死人。”
說完便去舀飯,拿起勺子,探向鍋的最下麵,輕輕往上一舀,如願以償地撈起了一碗稠稠的粥。
媽媽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心中的苦澀如同那鍋剩下的,稀薄的粥水,難以言說。
春花和秋葉迴來時,拖著疲憊的身子,餓得肚子咕咕叫。
媽媽連忙削了一個紅薯,切成小塊加進鍋裏。
奶奶吃完一碗,看到有紅薯,連忙湊過來,用勺子舀了給自己加上。
一邊加還一邊嫌棄地嘟囔:“這哪有幹飯好喲,吃這個不頂餓。”
沒人搭理她。
奶奶並不在意,仍舊兀自說著:“小嬸新買的米,那做出來的幹飯可真是噴香。軟糯又有嚼勁,哪像這邊的清湯寡水,不頂餓不說,還沒啥滋味。”
不一會兒,奶奶吃完了,把碗隨意一放,發出“當”的一聲響,接著,慢悠悠地起身,出去溜達了。
風從敞開的門吹進來,帶來一絲涼意。
秋葉看著奶奶離去的背影,忍不住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隨後低下頭,繼續吃粥。
那粥雖然清淡,卻也能暫時緩解腹中的饑餓。
媽媽也在一邊吃著飯,叮囑春花和秋葉:“你們兩個下午就在家裏好好糊紙盒,媽媽新拿了一批。四妹這會兒睡著了,等她醒來,如果哭鬧的話,你們好好哄一哄。媽媽去碾米,很快就迴來。”
春花乖巧地點點頭:“好。”
母女幾個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吃完了飯。
媽媽放下手中的碗,連片刻的休息都顧不上,立刻站起身來,走到屋角,挑起兩袋沉甸甸的稻穀。
稻穀是前陣子收的,還沒來得及去碾。
村裏隻有那麽一家碾米坊,到了旺季排隊得等上好久,現在去倒是剛剛好,直接就能輪到。
碾好的稻穀外殼變成碎渣,這些碎渣是家裏雞鴨的美食,拌上水喂給那些小家夥們,能吃得飽飽的。
媽媽碾完米迴來,家中一片寧靜。
四妹還在睡著,春花和秋葉則全神貫注地坐在桌前,認真地糊著紙盒。
三妹在一旁有模有樣地學著,雖然她的動作還不那麽熟練,速度也不快,但相比之前進步不小。
媽媽看著這一幕,臉上綻開了笑容。
她走到桌前,喝了點水,稍作休息後,又扛起鋤頭,朝著田裏走去。
在田裏,一忙又是大半天,等到太陽漸漸西沉,才拖著疲憊的身軀迴來。
來不及歇息,又開始忙碌地做晚飯,廚房裏,炊煙嫋嫋升起,鍋碗瓢盆輕輕碰撞……
晚飯後,媽媽依然沒有停歇,她拿起那些破了的衣物,一針一線地仔細縫補著。
縫補完,又馬不停蹄地開始糊起剩下的紙盒……
春花半夜起來上廁所,看到媽媽房間的燈光還亮著,透過門縫,她看到媽媽埋頭忙碌的樣子。
想到媽媽白天忙個不停,晚上還要熬夜做手工,她感到無比心疼。
於是,她改變了之前的想法:或許自己就該輟學,找一份賺錢的工作,減輕媽媽的負擔。她是家裏的大女兒,不能太自私,不能隻為自己考慮,要多為媽媽,多為這個家考慮了……
她彎下腰,仔細查看莊稼的長勢,春花和秋葉也在一旁幫忙拔起草。
然而,沒過一會兒,四妹就開始哭了。
那哭聲尖銳而響亮,瞬間打破了田野的寧靜。
三妹頓時慌了神,她努力哄著四妹,學著媽媽的樣子,嘴裏發出“哦哦”的聲音。
可四妹卻越哭越厲害,小臉蛋漲得通紅,三妹急得團團轉,她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最後也跟著哭了起來。
兩人加在一起的哭聲嘹亮無比,鄰近忙碌著的村民們聽到,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看過來。
一個扛著鋤頭的大娘皺著眉頭說:“哎喲,哭成這樣,餓了吧?”
旁邊一個嬸子也跟著搭腔:“春花她娘,別太拚了,照顧孩子要緊。”
還有一個滿臉黝黑的老漢緊張地說:“別是被什麽東西咬了,上次我在田邊就看到一條大蛇,嚇人得很呐。”
媽媽一邊禮貌地迴應著村民們熱情的話語,一邊去查看女兒的情況。
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便俯下身稍微哄了哄,隨後匆匆迴到田間,加快手裏的速度忙活起來。
然而,很快的,四妹那響亮的哭聲又響了起來。
聽著女兒的哭聲,媽媽手中的活計怎麽也幹不利索了,無可奈何之下,隻能早早地收了一些蔬菜,抱起四妹,又拉了三妹的手,柔聲說道:“走吧,迴家。”
媽媽就這樣帶著兩個小的,腳步匆匆地先走一步,春花和秋葉留在田裏,繼續忙碌。
冬天的田野,風很大,吹得幹枯的野草瑟瑟發抖。
小路蜿蜒,一隻小狗站在路邊,毛發被吹得淩亂不堪,耳朵也緊緊地貼在腦袋上。
媽媽帶著兩個小的一路緊趕慢趕,迴到了家裏,奶奶躺在靠椅上,一臉不高興地說:“這才幾點啊,怎麽就迴來了?”
媽媽解釋:“孩子哭個沒完。”
奶奶搖了搖頭:“真是嬌氣,我年輕的時候也是帶著小女兒一起幹活的,一幹就是一天。孩子哭就哭唄,孩子哭很正常,難道一哭就不幹活了?日子還怎麽過?”
媽媽沒有再多說什麽,默默地動手擇起菜。
奶奶依舊在那裏喋喋不休地說著:“早告訴你別總去抱她,孩子抱多了就嬌慣了,不好帶!”
說完,她起身去找鄰居嘮嗑去了。
此時接近中午時分。
媽媽擇完菜後,給四妹喂奶,哄她睡著,將她放在床上,叮囑三妹看好妹妹,然後匆匆出門,把糊好的紙盒送去還給人家,又拿了一批新的迴來。
迴到家後,媽媽馬不停蹄地開始做飯,廚房裏,煙火氣息彌漫開來,依舊是極為簡單的餐食。
白粥清可見底,米粒稀疏地懸浮其中,醃菜色澤暗沉,而炒青菜不過是在鍋中簡單翻炒了幾下,毫無生氣,還有那煎雞蛋,小小的一塊,孤零零地躺在盤子的一角。
奶奶迴來時看到桌上的飯菜,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嘀咕:“這是想餓死我嗎?天天就吃這些清湯寡水的東西。”
她這般抱怨的時候,腦海中不由自主地就浮現出小嬸家裏的夥食。
那鹵肉色澤紅亮,大蝦個個飽滿,鮮魚更是活靈活現……
與眼前的菜色相比,心中的不滿愈發強烈。
奶奶重重地歎了口氣,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搖頭歎氣。
媽媽無奈地解釋:“家裏米和菜都不多了。”
奶奶聽了,嘟囔道:“還好我不長期住你這裏,不然非得活活餓死不可。要我說,就別等這學期讀完了,現在就趕緊跟老師說退學,趕緊出來幫襯。你呀,就是太心軟。女娃嘛,遲早是要嫁人的,讀那麽多書幹啥?”
說罷,她又斜睨了一眼桌上的飯菜,仿佛這些飯菜之所以如此寒酸,全都是因為兩個孫女還在上學的緣故。
媽媽沒有迴話,她很想說如果爸爸不賭博,家裏何至於此?
多少也能存下些錢的。
可她心裏清楚,即便說出來也無濟於事,奶奶肯定是維護著爸爸的。
想著這裏,媽媽幹脆選擇了沉默。
奶奶看媽媽一聲不吭,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她狠狠地翻了個白眼,臉上的不滿之色愈發明顯,小聲地嘟囔:“天天跟個啞巴一樣,真是氣死人。”
說完便去舀飯,拿起勺子,探向鍋的最下麵,輕輕往上一舀,如願以償地撈起了一碗稠稠的粥。
媽媽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心中的苦澀如同那鍋剩下的,稀薄的粥水,難以言說。
春花和秋葉迴來時,拖著疲憊的身子,餓得肚子咕咕叫。
媽媽連忙削了一個紅薯,切成小塊加進鍋裏。
奶奶吃完一碗,看到有紅薯,連忙湊過來,用勺子舀了給自己加上。
一邊加還一邊嫌棄地嘟囔:“這哪有幹飯好喲,吃這個不頂餓。”
沒人搭理她。
奶奶並不在意,仍舊兀自說著:“小嬸新買的米,那做出來的幹飯可真是噴香。軟糯又有嚼勁,哪像這邊的清湯寡水,不頂餓不說,還沒啥滋味。”
不一會兒,奶奶吃完了,把碗隨意一放,發出“當”的一聲響,接著,慢悠悠地起身,出去溜達了。
風從敞開的門吹進來,帶來一絲涼意。
秋葉看著奶奶離去的背影,忍不住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隨後低下頭,繼續吃粥。
那粥雖然清淡,卻也能暫時緩解腹中的饑餓。
媽媽也在一邊吃著飯,叮囑春花和秋葉:“你們兩個下午就在家裏好好糊紙盒,媽媽新拿了一批。四妹這會兒睡著了,等她醒來,如果哭鬧的話,你們好好哄一哄。媽媽去碾米,很快就迴來。”
春花乖巧地點點頭:“好。”
母女幾個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吃完了飯。
媽媽放下手中的碗,連片刻的休息都顧不上,立刻站起身來,走到屋角,挑起兩袋沉甸甸的稻穀。
稻穀是前陣子收的,還沒來得及去碾。
村裏隻有那麽一家碾米坊,到了旺季排隊得等上好久,現在去倒是剛剛好,直接就能輪到。
碾好的稻穀外殼變成碎渣,這些碎渣是家裏雞鴨的美食,拌上水喂給那些小家夥們,能吃得飽飽的。
媽媽碾完米迴來,家中一片寧靜。
四妹還在睡著,春花和秋葉則全神貫注地坐在桌前,認真地糊著紙盒。
三妹在一旁有模有樣地學著,雖然她的動作還不那麽熟練,速度也不快,但相比之前進步不小。
媽媽看著這一幕,臉上綻開了笑容。
她走到桌前,喝了點水,稍作休息後,又扛起鋤頭,朝著田裏走去。
在田裏,一忙又是大半天,等到太陽漸漸西沉,才拖著疲憊的身軀迴來。
來不及歇息,又開始忙碌地做晚飯,廚房裏,炊煙嫋嫋升起,鍋碗瓢盆輕輕碰撞……
晚飯後,媽媽依然沒有停歇,她拿起那些破了的衣物,一針一線地仔細縫補著。
縫補完,又馬不停蹄地開始糊起剩下的紙盒……
春花半夜起來上廁所,看到媽媽房間的燈光還亮著,透過門縫,她看到媽媽埋頭忙碌的樣子。
想到媽媽白天忙個不停,晚上還要熬夜做手工,她感到無比心疼。
於是,她改變了之前的想法:或許自己就該輟學,找一份賺錢的工作,減輕媽媽的負擔。她是家裏的大女兒,不能太自私,不能隻為自己考慮,要多為媽媽,多為這個家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