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改朝換代
蒙冤入獄,我破案成神你跑什麽 作者:藍鯊不吃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趁著此時都在刑台之上,葉風要和戚鈞一鼓作氣,將此案完結。
敲著鑼,將真正想看熱鬧的百姓們重新吸引到刑場周圍。
當著他們的麵,再次宣布了楊嘉信、高彰展、高自浩等人的罪惡行徑,也當著他們的麵,將罵都罵不出聲的高彰展、和已癱軟成泥的高自浩,處以了極刑。
並,滿門抄斬了高府!
假裝昏迷的老皇帝,收到了消息。
不是秦浩賢稟報的。
秦浩賢聽到消息的時候,監生頭一次,震駭到失控從楹榻上摔到地麵,摔得頭暈目眩。也是監生頭一迴,不知道該怎麽處理和麵對這樣的事情。
那死的可是王爺,是皇帝的兒子,是被個錦衣衛千戶給宰了的天皇貴胄!
是他秦浩賢做夢都想、卻連手指頭都不敢碰一碰的事情!
他用了好大的力氣,才讓腦子開動。第一時間就想封鎖消息,避免傳到陛下耳中。
他都不敢想象讓陛下聽到了還能不能有命在。
不是他的命,是陛下的命。
陛下根本受不得這樣的刺激!
可秦浩賢的命令下晚了,封鎖的也晚了。消息,已經被太醫院、杜院正,一五一十,詳詳細細,非常具體地闡述給了老皇帝聽到。
老皇帝一口口老血,噴了一地又一地。
他死死抓住徐溢的手,一邊吐血,一邊急切地想下皇令。
可直到吐至咽氣,都沒能說出一個字來。
一代帝王,隕命!
秦浩賢衝到龍榻前的時候,看到的就是老皇帝死不瞑目的腫泡雙眼,讀懂的就是其內包含著的滿滿的不甘和憤怒。
秦浩賢閉了閉眼睛,摘掉所有的長金甲,慢慢撫上了老皇帝的雙眼,幫忙其閉上。遂後,自身也軟倒在龍榻之前。
老皇帝駕崩,巨大的鍾聲響起,聽在秦浩賢的耳中,仿佛也是來自靈魂深處的一道道喪鍾。
沒人比秦浩賢更清楚,他其實是忠君的,無比忠君的。他很清楚他所有的權勢富貴、橫行底氣,統統都來自帝王。
帝王沒了,他的底氣,也沒有了。
秦浩賢好恨,好恨,恨到肝腸都在出血。
他想到了所有的可能,唯獨沒有想到葉風居然敢宰了楊嘉信!
此時,他才真正意識到了葉風的可怕。
巨大的鍾聲中,新都徹底滿城稿素,家家閉戶,心驚膽顫。
大風又驟起,朝臣們膽顫心驚,第一時間換上白服趕往皇城。
秦浩賢爬了起來,和徐溢一起,帶上藍宮衛們,用最快的速度安排起了國喪事宜。
他要夾起尾巴做人了,否則……
至於誰繼位?
秦浩賢連腳趾頭都不想,就知道會是太子。
畢竟,太子還活著,還一直被葉風給藏著,這個時候,該出來了。
是的,太子出現了。
在高府人頭滾滾落地的那一刻,張簡率領著十幾位文武大臣,在朝臣們忐忑不安、狐疑不定的目光中,非常隆重的去到東宮,將太子迎接到了金鑾寶殿之上。
這是葉風玩兒的一招“燈下黑”。
在他們迴到岸上、抓捕到高自浩的那一刻起,葉風就安排人將太子悄悄接迴、悄悄藏迴了東宮。
而看到太子出現,朝臣們的心安定了幾許。
目前剩餘皇子隻有老十一和老十五。
老十一不在新都,老十五福王完全沒有爭位的意思,隻要沒有皇儲為了大位打起來,那國朝就是太平的,朝堂就是平穩的,這樣沒有選擇的選擇題,沒誰不愛做。
齊齊呐頭參拜,山唿萬歲。
至事了,小小聲議論。
不懷疑這太子會是假的。此前太子還活著的消息,有在私下裏秘密傳開,那時就都知道太子是被葉風給藏了起來。
“那葉風殺信王,就是為了讓新帝登基吧?”有人膽大,悄聲問出心裏的猜測。
太子已非太子,已得文武百官承認,成為新帝。
“白癡,這還用問嗎?唉,這下葉大人和張大人,賺大了。”有人小小聲迴答。
葉風和張簡的這撥兒從龍之功,賺到天上去了啊。這,就是站位正確的重要性,怕不是那兩府自此以後三代都不用發愁了。
這話,把沒站對位置的、尤其是信王一黨的人給提醒得瑟瑟發抖。
新帝登基首做的事情就會是清算。
信王死得太快,信王黨的人都完全沒能反應得過來,什麽準備都沒來得及做。
現在,隻能忐忑萬分地期待自己以往做的壞事不會被查出,或者能被輕輕放過。
畢竟,太子仁厚,應該……可能……也許?
可新帝再仁厚寬善,也不是傻子,所以,該清算的,沒有手軟。
依據錦衣衛查察到的各種名單、各種證據,毫不手軟的以雷霆手段,處治了那些站錯了隊、做下過太多壞事的人。
本著葉風的提點,新帝摒棄了法不則眾的念頭,將國律放在了首位,該殺殺,該打打,但凡已被清查到的涉案官員,都按照其所犯罪行大小進行了判罰。
罰到刑場之上七日哀嚎不絕,罰到依舊能站在朝堂上的官員心頭敞亮。
律明,必心亮。
遠在封地的楊嘉安、楊嘉禮,也被戚鈞率領的錦衣衛進行了徹底的清洗,終於送了這兩個惡人上路。
戚鈞還順便,直接將新帝撤藩的命令執行了個徹底。
政權在最快、最短的時間內,如葉風計劃的那樣,匯聚到了新帝手上。
而朝野上下所有的官員和百姓們,看到了新帝維律的決心和勇氣,從此有方向,有奔頭,有了做事的明確性。
忽覺陽光晴好,燦燦暖人。
葉風和戚鈞終於分開了。
葉風升任刑部尚書,張簡成了唯一的相宰,一應有功之臣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隻有戚鈞,依舊是錦衣衛指揮使。
不過,誰都清楚他現在這個指揮使的份量有多重,秦浩賢都再難望其項背。
秦浩賢如今低調到了塵埃裏。
盡管他無比積極主動、熱情洋溢地將新帝的每一道命令都執行得萬分徹底,也還是低調到讓人感覺不到其存在似的。
就這樣,一月過後,所有的紛紛擾擾、雜緒混亂都當堂落定,該做什麽的,也都重新步入了正軌。
人心安了,國朝氣象已有了上升的勢頭,新帝頒布了一係列安民、寬民、撫民政策,將他真真切切體會到的民生疾苦,做了最大程度的改變力度。收獲了朝野上下無數推崇和膜拜。
但,該有的惡人,總會有的。
日子難過的時候會有,日子好過的時候,同樣會有。
敲著鑼,將真正想看熱鬧的百姓們重新吸引到刑場周圍。
當著他們的麵,再次宣布了楊嘉信、高彰展、高自浩等人的罪惡行徑,也當著他們的麵,將罵都罵不出聲的高彰展、和已癱軟成泥的高自浩,處以了極刑。
並,滿門抄斬了高府!
假裝昏迷的老皇帝,收到了消息。
不是秦浩賢稟報的。
秦浩賢聽到消息的時候,監生頭一次,震駭到失控從楹榻上摔到地麵,摔得頭暈目眩。也是監生頭一迴,不知道該怎麽處理和麵對這樣的事情。
那死的可是王爺,是皇帝的兒子,是被個錦衣衛千戶給宰了的天皇貴胄!
是他秦浩賢做夢都想、卻連手指頭都不敢碰一碰的事情!
他用了好大的力氣,才讓腦子開動。第一時間就想封鎖消息,避免傳到陛下耳中。
他都不敢想象讓陛下聽到了還能不能有命在。
不是他的命,是陛下的命。
陛下根本受不得這樣的刺激!
可秦浩賢的命令下晚了,封鎖的也晚了。消息,已經被太醫院、杜院正,一五一十,詳詳細細,非常具體地闡述給了老皇帝聽到。
老皇帝一口口老血,噴了一地又一地。
他死死抓住徐溢的手,一邊吐血,一邊急切地想下皇令。
可直到吐至咽氣,都沒能說出一個字來。
一代帝王,隕命!
秦浩賢衝到龍榻前的時候,看到的就是老皇帝死不瞑目的腫泡雙眼,讀懂的就是其內包含著的滿滿的不甘和憤怒。
秦浩賢閉了閉眼睛,摘掉所有的長金甲,慢慢撫上了老皇帝的雙眼,幫忙其閉上。遂後,自身也軟倒在龍榻之前。
老皇帝駕崩,巨大的鍾聲響起,聽在秦浩賢的耳中,仿佛也是來自靈魂深處的一道道喪鍾。
沒人比秦浩賢更清楚,他其實是忠君的,無比忠君的。他很清楚他所有的權勢富貴、橫行底氣,統統都來自帝王。
帝王沒了,他的底氣,也沒有了。
秦浩賢好恨,好恨,恨到肝腸都在出血。
他想到了所有的可能,唯獨沒有想到葉風居然敢宰了楊嘉信!
此時,他才真正意識到了葉風的可怕。
巨大的鍾聲中,新都徹底滿城稿素,家家閉戶,心驚膽顫。
大風又驟起,朝臣們膽顫心驚,第一時間換上白服趕往皇城。
秦浩賢爬了起來,和徐溢一起,帶上藍宮衛們,用最快的速度安排起了國喪事宜。
他要夾起尾巴做人了,否則……
至於誰繼位?
秦浩賢連腳趾頭都不想,就知道會是太子。
畢竟,太子還活著,還一直被葉風給藏著,這個時候,該出來了。
是的,太子出現了。
在高府人頭滾滾落地的那一刻,張簡率領著十幾位文武大臣,在朝臣們忐忑不安、狐疑不定的目光中,非常隆重的去到東宮,將太子迎接到了金鑾寶殿之上。
這是葉風玩兒的一招“燈下黑”。
在他們迴到岸上、抓捕到高自浩的那一刻起,葉風就安排人將太子悄悄接迴、悄悄藏迴了東宮。
而看到太子出現,朝臣們的心安定了幾許。
目前剩餘皇子隻有老十一和老十五。
老十一不在新都,老十五福王完全沒有爭位的意思,隻要沒有皇儲為了大位打起來,那國朝就是太平的,朝堂就是平穩的,這樣沒有選擇的選擇題,沒誰不愛做。
齊齊呐頭參拜,山唿萬歲。
至事了,小小聲議論。
不懷疑這太子會是假的。此前太子還活著的消息,有在私下裏秘密傳開,那時就都知道太子是被葉風給藏了起來。
“那葉風殺信王,就是為了讓新帝登基吧?”有人膽大,悄聲問出心裏的猜測。
太子已非太子,已得文武百官承認,成為新帝。
“白癡,這還用問嗎?唉,這下葉大人和張大人,賺大了。”有人小小聲迴答。
葉風和張簡的這撥兒從龍之功,賺到天上去了啊。這,就是站位正確的重要性,怕不是那兩府自此以後三代都不用發愁了。
這話,把沒站對位置的、尤其是信王一黨的人給提醒得瑟瑟發抖。
新帝登基首做的事情就會是清算。
信王死得太快,信王黨的人都完全沒能反應得過來,什麽準備都沒來得及做。
現在,隻能忐忑萬分地期待自己以往做的壞事不會被查出,或者能被輕輕放過。
畢竟,太子仁厚,應該……可能……也許?
可新帝再仁厚寬善,也不是傻子,所以,該清算的,沒有手軟。
依據錦衣衛查察到的各種名單、各種證據,毫不手軟的以雷霆手段,處治了那些站錯了隊、做下過太多壞事的人。
本著葉風的提點,新帝摒棄了法不則眾的念頭,將國律放在了首位,該殺殺,該打打,但凡已被清查到的涉案官員,都按照其所犯罪行大小進行了判罰。
罰到刑場之上七日哀嚎不絕,罰到依舊能站在朝堂上的官員心頭敞亮。
律明,必心亮。
遠在封地的楊嘉安、楊嘉禮,也被戚鈞率領的錦衣衛進行了徹底的清洗,終於送了這兩個惡人上路。
戚鈞還順便,直接將新帝撤藩的命令執行了個徹底。
政權在最快、最短的時間內,如葉風計劃的那樣,匯聚到了新帝手上。
而朝野上下所有的官員和百姓們,看到了新帝維律的決心和勇氣,從此有方向,有奔頭,有了做事的明確性。
忽覺陽光晴好,燦燦暖人。
葉風和戚鈞終於分開了。
葉風升任刑部尚書,張簡成了唯一的相宰,一應有功之臣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隻有戚鈞,依舊是錦衣衛指揮使。
不過,誰都清楚他現在這個指揮使的份量有多重,秦浩賢都再難望其項背。
秦浩賢如今低調到了塵埃裏。
盡管他無比積極主動、熱情洋溢地將新帝的每一道命令都執行得萬分徹底,也還是低調到讓人感覺不到其存在似的。
就這樣,一月過後,所有的紛紛擾擾、雜緒混亂都當堂落定,該做什麽的,也都重新步入了正軌。
人心安了,國朝氣象已有了上升的勢頭,新帝頒布了一係列安民、寬民、撫民政策,將他真真切切體會到的民生疾苦,做了最大程度的改變力度。收獲了朝野上下無數推崇和膜拜。
但,該有的惡人,總會有的。
日子難過的時候會有,日子好過的時候,同樣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