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走狗烹
蒙冤入獄,我破案成神你跑什麽 作者:藍鯊不吃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心腹之上若有隱患,哪怕隻是略微有些不舒服,都不必留著。”高彰展繼續道。
同時,這也是對內的殺雞儆猴,一舉數得啊。
楊嘉信“吃吃”笑著,衝自家的舅舅豎起了大拇指。
到底還是人老成精,更高明一籌啊。
孫鵬哲是宗仁府左宗正,萬宏進是工部尚書,無論地位和身份,都足夠重了,重到錦衣衛不得不管的地步。
雖然,這二人已是楊嘉信旗下為數不多的二品以上的棋子,但繼續留著能起到的作用恐怕弊大於利,那就讓他倆的價值在最後發揮一下吧。
“砰!”
外麵的風力忽然加大,將沒有掩實的窗戶徹底吹開,重重拍打在牆麵上,又返迴去,再被吹,就在那兒忽忽悠悠晃蕩著。
一如孫府、孫鵬哲書房的窗戶一般。
孫鵬哲卻沒有去管。
他焦躁地在房中踱來踱去,隻覺得自己整個人都如那兩扇窗扉般晃晃悠悠,沒個著落。
看得萬宏進也坐不住,放下茶盞起身,出聲道:“嶽丈大人,您別盡顧著轉悠了,到底要拿個什麽章程出來,您還得趕緊教教小婿我啊。”
他倆能身居高位,自然不是傻子。
除了懂得見風使舵之外,還更有敏銳的朝廷嗅覺。
自打孫建歸死了之後,不僅是他倆對信王一黨心有瑕隙,就是信王一黨對他倆的態度,他倆也有所察覺。
不中用的、身懷異心的、想法太多的,都不會得到主子的信任和重用,這個道理誰都明白。
就算他倆能拋開孫建歸之死不談,信誓旦旦表示出忠心,信王和秦公公也不會有多相信。
何況他倆也根本沒有放下過。
不,不是萬宏進放不下,是孫鵬哲放不下。
不過這也沒區別,他倆就是一根繩兒上的螞蚱,必須共同進退。
這段時間以來,秦浩賢都不再找萬宏進研製小木器,等於是有了個撇棄的信號,以至萬宏進吃不香、睡不好,越來越坐立不安,才跑來和老丈人商量。
可這都商量幾日了,也沒個好的章程出來。
以後該怎麽走官場之路、奔哪個方向?萬宏進眼前很迷茫。
他甚至都有些懷疑:老丈人不拿主意,是不是在報複他睡了小姨子還害得其死亡的仇?
心下都犯好久的嘀咕了,生怕老丈人陰他一把,拿他出去擋信王的坑。
“宏進啊,你想太多了。老夫焦慮的是,錦衣衛目前和信王正式對上,咱們要怎麽幫信王一把,才能挽迴他對咱們的信任。”
孫鵬哲其實真的和萬宏進考慮的方向不一樣。
雖然他對萬宏進嘴上說的是要商量以後的出路,實際上腦子裏盤算的就是:如何挽迴信王對自己的信任。
沒辦法,形勢不由他死抓自己兒子的死不放。
眼下,因高自浩鬧出來的事情,孫鵬哲覺得可以好好利用一把,隻是還沒想好具體要怎麽做,才在這兒轉圈圈。
一時被萬宏進問到,便脫口而出。
聽得萬宏進呆怔住幾息,用了好大力氣才反應過來。
“您……是要對付誰呢?”
想幫信王,就得對付葉風和戚鈞。
想要對付葉風和戚鈞,唯有對付他倆的家人。
可信王黨肯定已對他倆的家人出了手,那麽,剩下來的,自家老嶽丈要對付誰呢?
太大了的話可不行啊,他萬宏進扛不起的。
“不大,就金侍讀吧。”
金昌遠,金翰林,轉到新都後升任為了陛下身邊的侍讀,僅位居翰林院大學士一人之下。
孫鵬哲想到此人,正是因著其的女兒金瑞兒,乃屬葉風旗下之人。
聽說葉風還挺護著金瑞兒的那家酒樓,想必是挺看重那姑娘的。
金瑞兒雖說已自立女戶,脫離出金家,可打斷骨頭連著筋,畢竟也是金家的女兒,孫鵬哲就不相信,要是金昌遠出事兒的話,金瑞兒會不管。
隻要金瑞兒管了,那就等於是葉風管了,更等於錦衣衛管了。
萬宏進興奮起來,頓時大誇特誇老丈人的馬屁。
“不愧是小婿智計無雙的老丈人,您能官居一品絕非偶然,果見您慮事角度與眾不同,考慮周全……”
孫鵬哲捋起了胡須,麵露滿意之色。
窗外,突有疾風掠進。
掠過晃晃悠悠的窗扉,掠過了他二人的脖梗之上,就在他倆嘔心瀝血想為主子賣命之時,殺機突至。
萬宏進捂著噴血的喉嚨,用生命最後的視線,看向了自家的老丈人。
他想不通為什麽自己會死,會是被誰給殺死。
孫鵬哲同樣也想不明白。
是,他是有焦慮過信王會不會除掉他們翁婿二人,所以才盡力想著補救。
可他沒想到信王下手會這麽快、這麽狠,還是選在了這用人的節骨眼兒之上。
他很想問為什麽。他能猜到兇手是被信王安排來的,可他還是想知道為什麽。
難道楊嘉信真的不怕背上殺害朝廷命官的罪名嗎?
可惜,沒有機會問出口了。
至死也不知道:有時候,有些人,死了比活著更有用,更能讓人安心。
更不知道,他們翁婿倆前腳剛死,後腳,消息就報到了刑場,報到了葉風和戚鈞手上。
聽說孫鵬哲和萬宏進死了,葉風的嘴角微微抽了抽。
戚鈞則朝著額角吹出了一口長氣,再挑著眉毛看葉風。
“你小子可以啊。難怪那時候不動他倆,原來在這兒等著呢。”
戚鈞可以說是相當了解葉風睚眥必報的個性,尤其是對惡人的極低容忍度。
孫建歸的事件後,孫鵬哲和萬宏進付出了二百萬兩銀子的代價,人卻毫發無損全身而退,那時戚鈞就覺得有點兒奇怪。
那倆可是秦浩賢和信王陣營的中堅力量。
那時葉風費了那麽大的勁兒,輾轉了八百個圈子,隻為了懲治一個孫建歸嗎?
很給了戚鈞一種:用了八十斤的錘子砸核桃的感覺。
又像一口氣被高高吊了起來,卻沒有被放下去的懸空難受感。
現在,可什麽都明白了。
這口氣也終於放下了。
但……葉風真的當初就有設想得如此長遠了嗎?
戚鈞很懷疑啊。他怎麽可能和葉風的智計相差如此之大呢?
同時,這也是對內的殺雞儆猴,一舉數得啊。
楊嘉信“吃吃”笑著,衝自家的舅舅豎起了大拇指。
到底還是人老成精,更高明一籌啊。
孫鵬哲是宗仁府左宗正,萬宏進是工部尚書,無論地位和身份,都足夠重了,重到錦衣衛不得不管的地步。
雖然,這二人已是楊嘉信旗下為數不多的二品以上的棋子,但繼續留著能起到的作用恐怕弊大於利,那就讓他倆的價值在最後發揮一下吧。
“砰!”
外麵的風力忽然加大,將沒有掩實的窗戶徹底吹開,重重拍打在牆麵上,又返迴去,再被吹,就在那兒忽忽悠悠晃蕩著。
一如孫府、孫鵬哲書房的窗戶一般。
孫鵬哲卻沒有去管。
他焦躁地在房中踱來踱去,隻覺得自己整個人都如那兩扇窗扉般晃晃悠悠,沒個著落。
看得萬宏進也坐不住,放下茶盞起身,出聲道:“嶽丈大人,您別盡顧著轉悠了,到底要拿個什麽章程出來,您還得趕緊教教小婿我啊。”
他倆能身居高位,自然不是傻子。
除了懂得見風使舵之外,還更有敏銳的朝廷嗅覺。
自打孫建歸死了之後,不僅是他倆對信王一黨心有瑕隙,就是信王一黨對他倆的態度,他倆也有所察覺。
不中用的、身懷異心的、想法太多的,都不會得到主子的信任和重用,這個道理誰都明白。
就算他倆能拋開孫建歸之死不談,信誓旦旦表示出忠心,信王和秦公公也不會有多相信。
何況他倆也根本沒有放下過。
不,不是萬宏進放不下,是孫鵬哲放不下。
不過這也沒區別,他倆就是一根繩兒上的螞蚱,必須共同進退。
這段時間以來,秦浩賢都不再找萬宏進研製小木器,等於是有了個撇棄的信號,以至萬宏進吃不香、睡不好,越來越坐立不安,才跑來和老丈人商量。
可這都商量幾日了,也沒個好的章程出來。
以後該怎麽走官場之路、奔哪個方向?萬宏進眼前很迷茫。
他甚至都有些懷疑:老丈人不拿主意,是不是在報複他睡了小姨子還害得其死亡的仇?
心下都犯好久的嘀咕了,生怕老丈人陰他一把,拿他出去擋信王的坑。
“宏進啊,你想太多了。老夫焦慮的是,錦衣衛目前和信王正式對上,咱們要怎麽幫信王一把,才能挽迴他對咱們的信任。”
孫鵬哲其實真的和萬宏進考慮的方向不一樣。
雖然他對萬宏進嘴上說的是要商量以後的出路,實際上腦子裏盤算的就是:如何挽迴信王對自己的信任。
沒辦法,形勢不由他死抓自己兒子的死不放。
眼下,因高自浩鬧出來的事情,孫鵬哲覺得可以好好利用一把,隻是還沒想好具體要怎麽做,才在這兒轉圈圈。
一時被萬宏進問到,便脫口而出。
聽得萬宏進呆怔住幾息,用了好大力氣才反應過來。
“您……是要對付誰呢?”
想幫信王,就得對付葉風和戚鈞。
想要對付葉風和戚鈞,唯有對付他倆的家人。
可信王黨肯定已對他倆的家人出了手,那麽,剩下來的,自家老嶽丈要對付誰呢?
太大了的話可不行啊,他萬宏進扛不起的。
“不大,就金侍讀吧。”
金昌遠,金翰林,轉到新都後升任為了陛下身邊的侍讀,僅位居翰林院大學士一人之下。
孫鵬哲想到此人,正是因著其的女兒金瑞兒,乃屬葉風旗下之人。
聽說葉風還挺護著金瑞兒的那家酒樓,想必是挺看重那姑娘的。
金瑞兒雖說已自立女戶,脫離出金家,可打斷骨頭連著筋,畢竟也是金家的女兒,孫鵬哲就不相信,要是金昌遠出事兒的話,金瑞兒會不管。
隻要金瑞兒管了,那就等於是葉風管了,更等於錦衣衛管了。
萬宏進興奮起來,頓時大誇特誇老丈人的馬屁。
“不愧是小婿智計無雙的老丈人,您能官居一品絕非偶然,果見您慮事角度與眾不同,考慮周全……”
孫鵬哲捋起了胡須,麵露滿意之色。
窗外,突有疾風掠進。
掠過晃晃悠悠的窗扉,掠過了他二人的脖梗之上,就在他倆嘔心瀝血想為主子賣命之時,殺機突至。
萬宏進捂著噴血的喉嚨,用生命最後的視線,看向了自家的老丈人。
他想不通為什麽自己會死,會是被誰給殺死。
孫鵬哲同樣也想不明白。
是,他是有焦慮過信王會不會除掉他們翁婿二人,所以才盡力想著補救。
可他沒想到信王下手會這麽快、這麽狠,還是選在了這用人的節骨眼兒之上。
他很想問為什麽。他能猜到兇手是被信王安排來的,可他還是想知道為什麽。
難道楊嘉信真的不怕背上殺害朝廷命官的罪名嗎?
可惜,沒有機會問出口了。
至死也不知道:有時候,有些人,死了比活著更有用,更能讓人安心。
更不知道,他們翁婿倆前腳剛死,後腳,消息就報到了刑場,報到了葉風和戚鈞手上。
聽說孫鵬哲和萬宏進死了,葉風的嘴角微微抽了抽。
戚鈞則朝著額角吹出了一口長氣,再挑著眉毛看葉風。
“你小子可以啊。難怪那時候不動他倆,原來在這兒等著呢。”
戚鈞可以說是相當了解葉風睚眥必報的個性,尤其是對惡人的極低容忍度。
孫建歸的事件後,孫鵬哲和萬宏進付出了二百萬兩銀子的代價,人卻毫發無損全身而退,那時戚鈞就覺得有點兒奇怪。
那倆可是秦浩賢和信王陣營的中堅力量。
那時葉風費了那麽大的勁兒,輾轉了八百個圈子,隻為了懲治一個孫建歸嗎?
很給了戚鈞一種:用了八十斤的錘子砸核桃的感覺。
又像一口氣被高高吊了起來,卻沒有被放下去的懸空難受感。
現在,可什麽都明白了。
這口氣也終於放下了。
但……葉風真的當初就有設想得如此長遠了嗎?
戚鈞很懷疑啊。他怎麽可能和葉風的智計相差如此之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