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小福王出事
蒙冤入獄,我破案成神你跑什麽 作者:藍鯊不吃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別又打發本官去賞什麽景飲什麽茶。本官是來查案的,惹道長不配合,就休怪本官下令搜觀了。”
戚鈞不等人家把話說完,就張嘴堵了迴去。
高自浩微抬著下頜走了出來。
近前勸道:“戚大人,五年來客之名單,實在是太多了,您這也未免有點兒強人所難。不如您說出您想找的是誰,再由道長幫你尋尋可好?”
戚鈞眼風兒都沒給這人一個。
能允許其把話給說完整了,戚鈞還是看在其是葉風眼裏的“嫌疑人”份兒上。
他記得葉風說過:話越多,越容易讓人判斷出心性。
耐著性子忍到對方說完,戚鈞隻盯著長空,堅起了三根手指頭。
然後,一根一根往下握。
意思非常清楚:三根握完,開搜。
長空的嘴唇都有點兒氣哆嗦了,但搜是肯定不能讓搜的。
隻能在戚鈞握完最後一根前,顫著嘴皮道:“隨貧道來!”
當真每一個字都飽含著憋屈。
葉風估計,這“長生觀”估計幾百年來都極少受到過這樣的屈辱。
可他們能反抗嗎?
當然不能。
錦衣衛不講道理的啊喂。
說搜就真能搜,還會搜遍所有的香客。
就今日上山香客這人數,沒個三五七日的別想把人給搜完,這樣整一撥兒,再加上錦衣衛說搜查人犯,“長生觀”恐怕很久都不敢再有人來。
為了香火和名聲計,長空懂得怎麽選。
戚鈞卻不跟其走。“讓你們的人把那些冊子搬這兒來吧,本官瞧你這院子挺寬敞。”
長空:“……”
胡子抖了幾抖後,忍氣吞聲讓人搬來如山的冊簿,一堆堆擺放。
戚鈞就把高自浩趕走了,然後拉著葉風在桌旁喝茶,看著小道士們仍然在那兒搬。
葉風嚴重懷疑,為了充分節省人力物力,戚鈞是要把閱冊的活兒交給自己倆人來幹了。
誰讓就他倆過目不忘呢?
否則,不知道要安排多少人才能從中找出重複次數比較多的人。
放下手裏的點心,葉風思忖後道:“一個月,初一、十五,最多來兩迴。加上些特殊的日子等等,不會超過三迴。平民百姓可以排除,每次捐五兩銀子以下的可以排除。”
“我們已知歹人的組織頭領肯定是有錢人,有不少下人。他們要想屢屢在此截人成功,就會頻繁上山,但不一定每次都得捐香火銀。可能一次就給得比較量大。”
“也不一定每次都進觀,可以在山腳至觀門這條路上聽著人家說話的口音,再伺機動手。”
戚鈞接話了。“你的意思是,我們隻查超過三次的、捐銀數目較大的?”
葉風點頭。
這樣排查起來的話,就算隻有他倆,應該也不會太難。加上觀主和知客道,會更容易。
知客小道士可能最知客。
而那樣貴重的客人,觀主一定也熟悉。
戚鈞立刻同意。
讓觀主停止搬運,先把知客的小道士們傳來,再讓觀主自己填寫名單,他和葉風就在旁邊聽著。
沒出意外,很快,排查出了二十七份名單。
不是說虔誠的人少,而是大部分富貴人家,一月上一次山都足夠。若有事,讓下人來捐個一兩、五兩的就行。
隻有個別的,比如家中有重病的,或者是什麽比較迫切的願望,才會頻繁親自入觀,捐的數額也較高。
那麽,再從這二十七戶府邸裏,排除那些上山所帶仆從人數少於五十的。
就隻剩下四戶。
其中就有高自浩。且他不是代表著高府,而是他本人。
高府除了他,沒有來的。
正常現象。
如果你家有一個信的,就可以全權包攬。
隻有一點不正常:四戶人家中,隻有高自浩最年輕,且理由隻是崇道。而另外三家中,有想長生的老人,有個癡呆,還有個藥罐子。
戚鈞遂讓小道士去找高自浩來問話。
卻沒找到人,說其此前離開觀主屋宇之時,就已下山離開。
戚鈞也不著急,直接讓一名紅魚衛下山,去通知衛所裏的人盯守那四戶人家。
而他自己則和葉風,找地兒用飯去了。
道觀有齋,素的。管夠。
當然是指對有錢人而言。
另外那十九名紅魚衛迴來吃飯時有稟報。
“浙江周邊十幾個省份的香客都有。來的次數最多的,一年也隻有兩次。還是江蘇的一富商,為母親來供奉長生牌位的。”
他們有沿途注意觀察那些人的去向,沒有發現失蹤或出意外的。
因為他們的任務是盯著高自浩身邊的人,順便聽一聽、和留意一下那些外省的人,這個沒異常,就是均沒有異常的意思。
葉風邊吃邊在想:如果說遷都造成了歹人們收手,如果高自浩有可疑,既然已經停止活動,為什麽高自浩還照常高頻繁帶大隊人手進觀呢?
還是說……歹人隻是轉移了活動區域?
海上嗎?小島嗎?
除非,高自浩隻是騷包,喜歡顯擺,有事沒事來這個人最多的地方晃晃,順便物色一下美麗的女子。
畢竟就算他自己不睡,也可以送禮不是?
而家中藏得再深的姑娘,偶爾也會出來進香,這是被人物色的最好時機。
所以,無名山案,葉風想要“直搗黃龍”還是全憑猜測,各類大排查還是少不了。
而正在葉風的思維悉數投入案子中之時,意識海聽壽命數字,突然又扣了他一年!
一年!
他目前的生命壽數是兩年零三十日。忽然一下子就給他扣掉了365日。
這刺激大發了。
葉風一下跳起來,迅速四處張望,想要找到自己又疏忽的根源在哪裏。
是因為放跑了高自浩嗎?會引起其大開殺戒嗎?
還真有可能!
如果那個什麽組織的頭領真是高自浩,發現錦衣衛在追查,就極有可能將新活動地點內的質子悉數除掉!
幾百人哪!
一條命扣他葉風一日,都還嫌不夠!
葉風頭皮發緊,就要下令追人。
???小福王呢?
……
此前,進了觀後,葉風便讓小福王帶著紅魚衛們,去四下盯觀察那些香客,還有高自浩身邊的人。
但小福王不知不覺中,就將身邊人手都分散了開去,他自己盯著一個可疑之人,一路追出了山門。
有一對三十歲左右的中年夫婦,穿著陳舊的、補丁撂補丁的衣物,在寒風中瑟瑟發抖著相互攙扶。
每位道尊都虔誠參拜,全拜完後還捐了五個銅板,就往出離開。
小福王有注意到,他們的銅板最多還剩下十個都不到,就這都肯捐了五個。
他本想悄悄給他們塞點兒碎銀,就發現高自浩的一個下人盯上了這對夫婦。
小福王帶著滿腦子的疑惑,悄悄做了黃雀。
他不懂這麽窮的兩個人,高自浩想幹嘛?
不過,想到師傅拚骨時說的:那些被害人有貧有富,有老有幼,小福王還是決定跟蹤下去看看。
戚鈞不等人家把話說完,就張嘴堵了迴去。
高自浩微抬著下頜走了出來。
近前勸道:“戚大人,五年來客之名單,實在是太多了,您這也未免有點兒強人所難。不如您說出您想找的是誰,再由道長幫你尋尋可好?”
戚鈞眼風兒都沒給這人一個。
能允許其把話給說完整了,戚鈞還是看在其是葉風眼裏的“嫌疑人”份兒上。
他記得葉風說過:話越多,越容易讓人判斷出心性。
耐著性子忍到對方說完,戚鈞隻盯著長空,堅起了三根手指頭。
然後,一根一根往下握。
意思非常清楚:三根握完,開搜。
長空的嘴唇都有點兒氣哆嗦了,但搜是肯定不能讓搜的。
隻能在戚鈞握完最後一根前,顫著嘴皮道:“隨貧道來!”
當真每一個字都飽含著憋屈。
葉風估計,這“長生觀”估計幾百年來都極少受到過這樣的屈辱。
可他們能反抗嗎?
當然不能。
錦衣衛不講道理的啊喂。
說搜就真能搜,還會搜遍所有的香客。
就今日上山香客這人數,沒個三五七日的別想把人給搜完,這樣整一撥兒,再加上錦衣衛說搜查人犯,“長生觀”恐怕很久都不敢再有人來。
為了香火和名聲計,長空懂得怎麽選。
戚鈞卻不跟其走。“讓你們的人把那些冊子搬這兒來吧,本官瞧你這院子挺寬敞。”
長空:“……”
胡子抖了幾抖後,忍氣吞聲讓人搬來如山的冊簿,一堆堆擺放。
戚鈞就把高自浩趕走了,然後拉著葉風在桌旁喝茶,看著小道士們仍然在那兒搬。
葉風嚴重懷疑,為了充分節省人力物力,戚鈞是要把閱冊的活兒交給自己倆人來幹了。
誰讓就他倆過目不忘呢?
否則,不知道要安排多少人才能從中找出重複次數比較多的人。
放下手裏的點心,葉風思忖後道:“一個月,初一、十五,最多來兩迴。加上些特殊的日子等等,不會超過三迴。平民百姓可以排除,每次捐五兩銀子以下的可以排除。”
“我們已知歹人的組織頭領肯定是有錢人,有不少下人。他們要想屢屢在此截人成功,就會頻繁上山,但不一定每次都得捐香火銀。可能一次就給得比較量大。”
“也不一定每次都進觀,可以在山腳至觀門這條路上聽著人家說話的口音,再伺機動手。”
戚鈞接話了。“你的意思是,我們隻查超過三次的、捐銀數目較大的?”
葉風點頭。
這樣排查起來的話,就算隻有他倆,應該也不會太難。加上觀主和知客道,會更容易。
知客小道士可能最知客。
而那樣貴重的客人,觀主一定也熟悉。
戚鈞立刻同意。
讓觀主停止搬運,先把知客的小道士們傳來,再讓觀主自己填寫名單,他和葉風就在旁邊聽著。
沒出意外,很快,排查出了二十七份名單。
不是說虔誠的人少,而是大部分富貴人家,一月上一次山都足夠。若有事,讓下人來捐個一兩、五兩的就行。
隻有個別的,比如家中有重病的,或者是什麽比較迫切的願望,才會頻繁親自入觀,捐的數額也較高。
那麽,再從這二十七戶府邸裏,排除那些上山所帶仆從人數少於五十的。
就隻剩下四戶。
其中就有高自浩。且他不是代表著高府,而是他本人。
高府除了他,沒有來的。
正常現象。
如果你家有一個信的,就可以全權包攬。
隻有一點不正常:四戶人家中,隻有高自浩最年輕,且理由隻是崇道。而另外三家中,有想長生的老人,有個癡呆,還有個藥罐子。
戚鈞遂讓小道士去找高自浩來問話。
卻沒找到人,說其此前離開觀主屋宇之時,就已下山離開。
戚鈞也不著急,直接讓一名紅魚衛下山,去通知衛所裏的人盯守那四戶人家。
而他自己則和葉風,找地兒用飯去了。
道觀有齋,素的。管夠。
當然是指對有錢人而言。
另外那十九名紅魚衛迴來吃飯時有稟報。
“浙江周邊十幾個省份的香客都有。來的次數最多的,一年也隻有兩次。還是江蘇的一富商,為母親來供奉長生牌位的。”
他們有沿途注意觀察那些人的去向,沒有發現失蹤或出意外的。
因為他們的任務是盯著高自浩身邊的人,順便聽一聽、和留意一下那些外省的人,這個沒異常,就是均沒有異常的意思。
葉風邊吃邊在想:如果說遷都造成了歹人們收手,如果高自浩有可疑,既然已經停止活動,為什麽高自浩還照常高頻繁帶大隊人手進觀呢?
還是說……歹人隻是轉移了活動區域?
海上嗎?小島嗎?
除非,高自浩隻是騷包,喜歡顯擺,有事沒事來這個人最多的地方晃晃,順便物色一下美麗的女子。
畢竟就算他自己不睡,也可以送禮不是?
而家中藏得再深的姑娘,偶爾也會出來進香,這是被人物色的最好時機。
所以,無名山案,葉風想要“直搗黃龍”還是全憑猜測,各類大排查還是少不了。
而正在葉風的思維悉數投入案子中之時,意識海聽壽命數字,突然又扣了他一年!
一年!
他目前的生命壽數是兩年零三十日。忽然一下子就給他扣掉了365日。
這刺激大發了。
葉風一下跳起來,迅速四處張望,想要找到自己又疏忽的根源在哪裏。
是因為放跑了高自浩嗎?會引起其大開殺戒嗎?
還真有可能!
如果那個什麽組織的頭領真是高自浩,發現錦衣衛在追查,就極有可能將新活動地點內的質子悉數除掉!
幾百人哪!
一條命扣他葉風一日,都還嫌不夠!
葉風頭皮發緊,就要下令追人。
???小福王呢?
……
此前,進了觀後,葉風便讓小福王帶著紅魚衛們,去四下盯觀察那些香客,還有高自浩身邊的人。
但小福王不知不覺中,就將身邊人手都分散了開去,他自己盯著一個可疑之人,一路追出了山門。
有一對三十歲左右的中年夫婦,穿著陳舊的、補丁撂補丁的衣物,在寒風中瑟瑟發抖著相互攙扶。
每位道尊都虔誠參拜,全拜完後還捐了五個銅板,就往出離開。
小福王有注意到,他們的銅板最多還剩下十個都不到,就這都肯捐了五個。
他本想悄悄給他們塞點兒碎銀,就發現高自浩的一個下人盯上了這對夫婦。
小福王帶著滿腦子的疑惑,悄悄做了黃雀。
他不懂這麽窮的兩個人,高自浩想幹嘛?
不過,想到師傅拚骨時說的:那些被害人有貧有富,有老有幼,小福王還是決定跟蹤下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