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九日夜晚,日本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擅闖虹橋機場,被機場守軍擊斃。


    日本方麵,長穀青川當夜下令,要求在佐世保港準備的日本海軍艦隊、陸戰隊立刻馳援。


    而國府方麵,校長閣下也是明白了事態的嚴重性,他當即命令張文白將87師、88師、中央教導總隊等部隊調往上海。


    由於上海停戰協議的規定,國府軍隊不能直接進入上海,於是張文白便讓手下一部分部隊化妝成保安團,開始在相應地帶修築工事,開挖戰壕。


    一時間,整個上海灘的空氣中都充斥著濃密的火藥味道,幾乎所有人都能感覺得到,戰爭是真的要來了。


    行走於法租界的街道上,路鋒放眼望去都是些行色匆匆的人們,大街上也早已沒有了往日的繁華景象,處處都透露著一股蕭瑟的感覺。


    仿佛秋天提前到來了一般。


    在原本的時間線上,因為對於這一次戰爭的烈度估計不足,再加上缺乏對於日本人殘忍程度的認知,以至於淞滬會戰前,上海灘的許多民眾以及工商業等組織機構都是沒有遷移的。


    隻有一些類似於大學、政府部門之類的機構才響應了國府的遷移號召,將各種資料、財產轉移到了內陸地區。


    然而隨著《冰城慘案》這部電影在上海灘各個地區的輪播公映,許多人第一次見識到了在日本人的統治下是何等的朝不保夕。


    盡管被日本人控製的報刊廣播一直都在努力駁斥《冰城慘案》,稱其為對日本的“汙蔑”。


    但大家都不是傻子,日本浪人在上海灘是個什麽作風有幾個不清楚的?


    要是真的讓日本人占據了上海灘,電影裏的情節真實上演的話,沒有一個人會感覺到意外。


    在這樣的威脅之下,上海灘的許多華商們都是開始了自己的生產資料、家族人員的轉移工作。


    就算不一次性的把所有東西都給轉移走,至少也先轉移一部分,留個火種以防萬一。


    而像是許多不好遷移的企業,也是加大了對國府的支持力度,期待著軍隊能夠擋住日本人的攻擊,不至於讓上海淪陷。


    似乎是察覺到辯解沒有效果,沒過多久日資媒體便統一改變了口風,開始大力宣揚起日本陸相杉山元所說的“三個月滅亡中國”言論。


    意圖從輿論層麵上給民眾製造恐慌情緒,打亂國府的陣腳。


    不得不說,這樣的宣傳還是起到了很好效果的,畢竟自近代以來,日本的強大形象就已經深入人心。


    現如今,麵對著報紙廣播鋪天蓋地的宣傳浪潮,許多人都是忍不住的開始懷疑,國府真的能堅持三個月嗎?


    國府內部的主和派勢力也是出現了昂揚上漲的勢頭,極力勸阻校長閣下的戰爭意圖。


    身處這場輿論洪流之中的路鋒有些明白過來,為什麽淞滬會戰會打的如此淒慘,打的如此決絕。


    因為淞滬會戰關乎到的,早已不是什麽常規的戰術戰略層麵問題了,而是中國人的顏麵、中華民族的一口氣。


    這口氣上來了,中國人才能站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要不然,一個泱泱大國,卻在短短三個月時間裏就被人家給覆滅掉,那就真的是把中華民族的顏麵都給丟光了。


    日本人說三個月滅亡中國,我們就必須要打破他們的這個妄言。


    三個月,別說滅亡中國了,我們要讓他們連首府的城牆都看不到。


    正是抱著這樣的信念,國府的軍隊才會死死的釘在淞滬一帶,用無以計數的生命來鑄就起了一道血肉長城。


    後世有一種很普遍的想法,那就是國府在淞滬會戰的投入太大,將中央軍精銳幾乎盡數葬送。若是能提前保留些精銳火種的話,後期的抗戰或許就不會那麽困難之類的。


    然而真正身臨其境之後,才能知道這樣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首先,麵對強大的日軍,哪怕是國府的主戰派都是不報有必勝的信心的,更多的還是將希望寄托於國際幹涉。


    在這種劣勢局麵下,國府的選擇隻有奮力一搏而已,若是到了這種緊要關頭還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而是想著保留實力的話,那迎接國府的就隻有失敗這一個下場。


    再說了,真要有所保留的話,哪些人該留下?哪些人該去送死呢?


    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隻要有一個人向後退了,那麽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往後退。


    好不容易鼓舞起來的軍心士氣也會徹底崩潰。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裏的“人”不單純指人口,更多的是指人心。


    人心向背,足以左右曆史的走向。


    如果國府不能支撐住這一場關乎顏麵的戰爭,那麽國府的人心也將徹底的崩散,再無聚攏起來的可能。


    所以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人敢於說要保存自己實力的話,校長閣下也是將自己的嫡係精銳擺在最前麵,以身作則。


    如果說淞滬會戰校長閣下還像以前那樣,讓地方軍、雜牌軍頂在前麵,自己的中央軍卻躲在後麵撿漏的話,淞滬會戰又怎麽可能堅持這麽久。


    而到了淞滬會戰的中後期,又怎麽會有川軍、湘軍、桂軍等地方軍隊跋涉千裏趕去支援的景象出現?


    真以為校長閣下能夠隨意調動那些地方軍閥嗎?


    作為後人,自然可以站在曆史長河上對著遠去的波瀾壯闊指點迷津。


    可是真正置身於波濤之中,才會明白這裏麵的身不由己。


    思緒流轉之間,路鋒走到了振華武館的門口。


    第一眼,路鋒就注意到了門口的大群學生們。此時的他們似乎正在為一場宣傳做著準備,他們的身邊是一大堆類似傳單、橫幅之類的宣傳物料。


    那一句“勿讓今日之冰城,變成明日之上海”已然成為和“抗日救亡,人人有責”一般的標語,被學生們給寫在了橫幅上麵。


    看著這群青春激昂的學生們,路鋒的心情一下就好了不少。


    “馬先生。”


    人群中的段海平表情複雜的和路鋒打了個招唿。


    自從路鋒和王亞橋他們接觸過後,段海平也知道那位神秘的“路先生”竟然就是眼前人後,他依舊有些難以置信。


    “段社長,這些傳單都印好了?”


    路鋒淡然的和段海平點點頭,隨口問道。


    段海平也是收起雜念,點頭道:


    “差不多了,還剩下最後一點,大家正在加緊趕印出來。”


    自從“七七事變”發生後,段海平就在用宣傳社的印刷機印刷抗日傳單,現如今這裏更是成為了抗日宣傳組織的一個物料供應點。


    這也是為什麽會有這麽多學生在這裏的緣故。


    “行,段社長你接著忙,那我先進去了。”


    “好的。”


    告別段海平,路鋒朝著武館裏麵走了進去,他今天並不是找段海平來的,而是金山找有事要找他。


    因為戰爭的臨近,武館的學員們也沒剩下幾個,路鋒從空曠的院子走進內堂,見到了正在和人談話的金山找。


    讓路鋒有些意外的是,那個和金山找談話的人他認識。


    張仁傑。


    這個寫日記的坑貨在被國黨關押半年多以後,終於是因為兩黨合作的原因而被釋放了出來。


    在看到路鋒之後,張仁傑的臉色明顯有了些變化,可是很快又變得平靜下來。


    “馬先生,你好。”


    看著麵前麵色蒼白,還略顯虛弱,卻平靜的和自己打招唿的張仁傑,路鋒感覺對方似乎有了不小的變化。


    成熟了很多。


    這是龍場悟道了嗎?


    “張記者,好久不見了。你現在,還是記者?”


    張仁傑點頭道:


    “我現在是紅黨在上海辦事處的宣傳幹事。”


    “張幹事,我和金大哥有點話要談,可以麻煩你先等等嗎?”


    “沒問題。”


    看著自覺退到偏廳的張仁傑,路鋒感覺這人是真的有了很大的進步。


    “金大哥,叫我來有什麽事?”


    待到張仁傑離開後,路鋒對著金山找問道。


    金山找說道:


    “昨天,戴處長來找我,所希望我擔任蘇浙別動隊的特別教官,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蘇浙別動隊的教官。”


    路鋒念叨了一下,蘇浙別動隊這東西他當然是知道的,它的出現代表力行社正式擁有了直屬的大規模軍事力量,不再是原本的小打小鬧。


    戴春風讓金山找擔任這個教官,應該也是看中了金山找的能力和影響,想把對方給拉到自己的陣營裏麵。


    “金大哥,你是什麽想法?”


    “要說打鬼子,我自然是願意的。可是我更想到你的手底下去。”


    金山找認真的說道。


    路鋒想了想,搖頭道:


    “既然金大哥你不想去,那拒絕就是了。至於我這邊,不是我不想讓金大哥伱來,而是在我看來,金大哥你有更加重要的戰場。”


    “什麽戰場?”


    “宣傳戰。”


    路鋒指了指門外的學生們,開口道:


    “金大哥,你拍的這些電影,作用要遠勝你在戰場上的作用,你隻要能繼續拍攝出更多揭露日本人真實麵貌的電影,那麽能起到的作用就不下於一支軍隊。


    而要做到這一點,你就不能親自下場參與到戰爭之中去,這樣一來日本人就會有抨擊、對付你的理由。繼而由你這個人來攻訐你的其他作品,摧毀你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形象。”


    “可這樣一來.”


    路鋒拍了拍金山找的肩膀,說道:


    “金大哥,我們和日本人的戰爭是一場全麵的,曠日持久的戰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戰場,並不是說一定要親自上陣殺敵就是抗日,你現在既然有這麽好的基礎,那就應該繼續把它發揚光大才是。”


    金山找糾結了一會兒後,無奈的點頭道:


    “好吧。”


    不過他隨即又說道:


    “我這還有一件事。樹森,你在外麵嗎?”


    “在呢。”


    看著一路小跑進來的鄭樹森、鄭饅頭兩人,路鋒愣住了一下。


    “你們兩個,怎麽迴來了?”


    “不光我們呢。”


    鄭樹森說道:


    “還有曹操,和曹操他娘。”


    簡單解釋一下,路鋒才知道原來鄭樹森兩人是為了送秦善寶母子迴上海灘見黃旭初,這才又從香港坐船迴來的。


    要不是秦善寶剛抵達香港就生病躺了好長一段時間,他們本該在更早的時候就抵達的。


    “你們這個時候跑迴來做什麽?”


    路鋒有點生氣的對著鄭樹森兩人說道。


    “我,我其實本來就不想走的。”


    鄭樹森眨了眨眼睛,說道:


    “我不懂什麽大道理,可是馬先生,我家在霞光裏,現在日本人要打到我家裏來了,我怎麽能就這麽眼睜睜的看著呢?”


    路鋒看了看鄭樹森,又看了看金山找。


    “那你想做什麽?”


    “我想打日本人,我想跟著馬先生你一起抗日。”


    鄭樹森認真的說道。


    路鋒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


    “會死的。”


    “我不怕死。”


    路鋒轉而將目光看向鄭饅頭。


    “我跟著我哥,他去哪我去哪。”


    “嗬~”


    路鋒笑了。


    “那好,你們兩個就跟著我吧。”


    就這樣,在臨近開戰的最後幾天,“風”字營的編製裏又多了兩個人。


    第七百四十四位鄭樹森。


    第七百四十五位鄭饅頭。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烽火之我有裝備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緯三十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緯三十二並收藏影視烽火之我有裝備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