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雲號”上。


    第三艦隊司令官長穀青川正站在指揮室的窗前,眺望著前方的陸地。


    每一次在艦隊靠近海岸線的時候,長穀青川都會看著陸地出神一段時間。作為一個地域狹小的島國,日本舉國上下都對於土地有著一種狂熱的情感。


    這種情感在長穀青川這樣的軍國主義分子身上尤為突出。


    因為他們很清楚,單憑日本一個島國,是根本無法支撐起他們那瘋狂的野心和欲望的。


    所以自近代以來,隨著日本國力的上升,日本政府便開始了瘋狂的對外侵略擴張,試圖將整個東亞給吞入腹中。


    “為今之計,不若謹疆域,嚴條約,以霸糜二虜(英美)。乘間墾蝦夷,收琉球,取朝鮮,拉滿洲,臨印度,以張進取之勢,以固退守之基。遂神功之所未遂,果豐國之所未果也。收滿洲逼俄國,並朝鮮窺清國,取南洲襲印度。宜擇三者之中易為者而先為之。此乃天下萬世、代代相承之大業矣。”


    日本人的野心,從這篇日本明治維新的奠基人物吉田鬆陰所寫的《幽囚錄》中,就可窺見一斑。


    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日本人先後通過甲午戰爭、日俄海戰以及各種其他手段,占據了蝦夷、琉球、台灣、朝鮮半島、滿洲等地。


    下一步,便是直指中原。


    原本按照日本政府上層指定的計劃,這一場戰爭應該會在今年的秋冬季節展開的。


    隻是沒想到,平津那邊的駐軍為了一己私欲,冒冒然的就挑起了戰端。


    明明大家都還沒有準備好。


    可是事已至此,日本政府內部早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戰爭機器一旦發動,那就不是想停就能停得下來的。


    盡管有策劃“九一八事變”的石原莞爾以及海相米內光政等主張“穩定推進”的聰明人努力控製事態,但是在眾多野心勃勃的激進派麵前,他們的意見被直接忽略了。


    自“七七事變”發生後的不到四十八小時內,日本政府內部便迅速的完成了意見統一,一致決定擴大戰爭規模,提前發起全麵侵略戰爭。


    日本的招核天皇裕仁還特意詢問了陸相杉山元,這一場戰爭多久能夠取得勝利。


    杉山元信誓旦旦的向他的天皇陛下保證道:


    “三個月內,我們就能徹底的攻克金陵,占據全中國。”


    裕仁天皇大喜過望。


    這也是後世日本人叫囂的“三個月滅亡中國”傳言的由來。


    而類似的對話,在一九四一年,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前,也發生過一次,麵對裕仁天皇關於到底多久能夠取得太平洋戰爭勝利的問詢的時候,陸相杉山元依舊是這樣的迴答:


    “三個月內,我們就能打敗美利堅。”


    想來按照日本人一貫的取名傳統,杉山元受封一個“三月仙人”的名號,應該也算是實至名歸的。


    再說迴當下。


    原本長穀青川是在執行日本政府的命令,率領第三艦隊去往台灣。


    駐訓的同時,彈壓島上的起義軍。


    雖然自甲午海戰後,日本就占據台灣,開始了殖民統治,但是幾十年間,島上大大小小的起義反抗活動就從來不曾斷絕過。


    日本政府為了維持住島上的穩定局麵,不得不在島上安排了大量駐軍的同時,還要時不時的派出艦隊去台灣海域巡曳。


    隻是讓長穀青川沒想到的是,自己帶著第三艦隊才剛剛抵達台灣附近,就收到了平津那邊戰事開啟的消息。


    當下,長穀青川也懶得去搭理島上的那些起義軍了,比起侵吞整個中國的戰爭來,島上的那幾個起義軍算什麽東西?


    隨著長穀青川的一聲令下,整個第三艦隊甚至都沒有進港口停泊,就直接掉頭往上海灘這邊趕迴來。


    為此,長穀青川甚至下令艦隊全速前進,完全不在乎抵達上海灘後會麵對什麽樣的情況。


    因為長穀青川很清楚,以國府目前那點微弱的海軍力量,就連長江他們都出不去,更別說阻擊整個第三艦隊這種事情了。


    緊趕慢趕之下,長穀青川終於是再一次看到了他熟悉的長江入海口。


    “嗯?”


    突然間,長穀青川注意到了岸邊的一個特殊狀況。


    在老寶山城的上空,有一縷不算太大的黑煙正在飄散,看上去那邊似乎是著了火。


    隻不過火勢並不算大就是了。


    長穀青川之所以會注意到這個情況,純粹是作為軍人對於煙火的敏感而已。


    “報告,本部急電。”


    一名傳令兵拿著電文急匆匆的跑到了長穀青川的麵前。


    被傳令兵這麽一打斷,長穀青川也沒了繼續看風景的興致,他接過傳令兵手中的電文翻看起來。


    越看,長穀青川的眉頭就越是皺得厲害。


    電文的內容很長,裏麵都是關於參謀部的對華用兵計劃。


    計劃裏包含了具體調用的作戰部隊,需要動用的軍需物資,軍費開支數目,甚至是整體作戰時間等內容。


    對於這些內容,長穀青川並不是很在意,真正讓他皺眉的,是參謀部對於這一次戰爭的區域規劃。


    根據參謀部製定的計劃,這一次的戰爭將以中國黃河以北地區為主,而南方地區暫時還是要維持現狀,除非戰局出現變化。


    參謀部對他這個第三艦隊司令的命令更是隻有整裝備戰,統計駐滬日僑的數量、預備軍人規模、做好戰備這種瑣事而已。


    這也就意味著,這場戰爭將會是以日本陸軍為主導,他們這些海軍隻能作為輔助力量參與到戰爭之中,做一些運輸兵員、近岸炮火支援一類的任務。


    這是長穀青川這麽一個高傲的帝國海軍所不能接受的。


    而且長穀青川敢肯定,幾乎所有的日本海軍都不能接受這樣的一個作戰計劃。


    細數近代史上,日本幾次關鍵性的對外戰爭,包括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哪一次不是他們海軍在前麵打頭陣?


    又有哪一次,不是他們帝國海軍立下的頭功,進而奠定了如今日本的國際地位?


    現在,麵對侵吞整個中國這樣一場宏大的戰爭,他們海軍卻隻能淪落到給陸軍馬鹿們打下手?


    倒反天罡,八格牙路!!!


    麵色陰沉的長穀青川直接叫來自己的幾個參謀,一起去到會議室裏開小會去了。


    他必須要向政府上層提出自己的意見,帝國海軍才是大日本帝國的中堅力量,那些陸軍馬鹿就應該給他們打下手才對。


    雖然司令官長穀青川和參謀們去了會議室,但這並不會影響艦隊的正常航行,第三艦隊的龐大戰艦群以一種流暢的姿態,依次從吳淞口開進了黃浦江。


    當第三艦隊的首艦已經靠泊匯山碼頭的時候,艦隊的尾艦才剛剛通過吳淞口而已。


    吳淞口岸邊,坐在汽車裏等待輪渡的路鋒他們一行人,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座座如小山般,渾身長滿了猙獰炮管的鋼鐵巨獸從自己眼前經過的時候,心頭都不由得覆蓋上了一層厚厚的烏雲。


    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烽火之我有裝備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緯三十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緯三十二並收藏影視烽火之我有裝備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