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枯於團圓飯桌前落座,休忘塵還知挑個沒風的地兒,不由分說把狐裘也蓋在她身。
狐的心眼幾重,衣裳就有幾斤分量。整夜,望枯被壓得動彈不得,筷子也沒往山珍海味上伸過幾迴。
下半程時,身旁的路清絕忽而與席嚀換座,她著布衣,儼然扮起農女。麵無血色,那坑窪的臉上可算充了氣兒,顯現疲態,容貌不敵初見,但仍是那抹清月。
如此,卻要伸著竹竿粗的手腕,來迴給望枯夾菜,自己卻吃得渾渾噩噩。隻是更飲幾杯酒,淹沒愁滋味。
煙花奪天時,子午來分曉。
瑞裕十九年倉皇而至。
席嚀聲音陣陣,被風煙衝淡:“望枯,有些話,我想你與我獨處時再說。”
望枯什麽也沒多問。
她向來是聽話,席嚀夾了多少菜,她就悶頭吃多少。
而二人的背脊,一個伏得低,投身人間百味,卻遺世獨立;一個即便挺得再高,也平不得衣下深傷,鋒芒黯淡。
兩百年了,席嚀像是第一迴長大成人,喝口烈酒都有鹹淚陪襯。
也是第一迴,區區溫酒,都能削了席嚀的剛烈骨性。
望枯沒能陪上一杯,卻也跟著醉了。
她的腦袋裏,炸著劈裏啪啦的銀花,待到風刮耳朵不疼了,腳心不冷了,就往心裏添上幾把幹柴,讓銀花燒成金花,燥熱一片。
後來,顛簸來去,望枯聽到好些人古怪的聲音,吹蔓的哭腔、蒼寸的急切、蘭入焉的無所事事,唯有蒲許荏還能站出身主持大局。他拿起勺子,往她嘴裏喂著什麽苦澀的湯藥——
“都急什麽,即便藤妖沒有風寒的先例,但也不能就此放任罷?這是我找那負卿宗無名修士拿的藥,曉宗主的藥……怎麽都有些用處。”
——風寒。
這般難耐,終有著落。
於是,望枯在木屋中當了迴快活神仙,旁人往她嘴裏喂什麽,就張嘴吞些什麽。而每迴給她喂藥的,還大多不同。
其中,當屬休忘塵最惹人厭煩。
他時不時摸一把望枯的額,宛若垂憐,又要替她拾掇發髻,總有把玩之意:“若知我一語成畿,除夕夜那夜,我無論如何也要你落座我身旁。先讓火盆烘著,再擁入我懷中。”
望枯沒勁兒答才如此逆來順受,若是無恙,她定會把他從自己不為人知的小屋裏趕走——他若執意賴著不走,再打一局便是。
言而總之,望枯幾輪冷熱交替後,也能癱在吹蔓懷中喝口熱羹,或是靜下心思索緣由了。
妖獸與人無異,亂七八糟的病症海了去了。但木妖出岔子隻能是土、根有問題,尋常東風怎會把忍冬藤吹病了。
但巫山的好土,已保她兩百年身骨硬朗。
因此,望枯揣測,是巫山出了事。
……
望枯這日醒,口幹舌燥,背上津著汗,恐怕被褥都能擰出水。床頭邊小窗欞,是她隨意鑿開的,不規矩,背著風,而今卻撒下金燦燦的晚霞陽,照進她怏怏的軟骨頭上,燙得發疼。
眼下,是席嚀登門入室,她的兩袖高高挽起,冬衣夏穿:“望枯,醒了多久?先喝點水,可有不適?”
望枯揭開被褥,悶汗才得以疏解:“幾時了?”
席嚀輕車熟路坐在木樁凳上:“年初五,快入夜了,不好受罷?我估摸你快醒了,便燒了熱水。”
望枯歪頭:“春節一過,十二峰就不過冬了麽?”
席嚀搖頭:“自然不是,夜裏又迴三冬天了。”
望枯:“為何會如此?”
席嚀輕歎:“觀星的修士都說,這天的確詭譎,從古至今都從未有過半冬半夏的時候。非但十二峰如此,人間六州也難逃幸免,還從初一持續至今,定是哪裏出了岔子。”
望枯:“怎會如此……宗主們可有下場?”
席嚀:“宗主們見得好些修士身子遭不住,便暫且停了早訓。柳宗主去往仙界稟報,想要問個緣由,仙界卻同樣不知緣由,還派遣幾個仙君下凡徹查。”
望枯愕然:“竟這樣可怕。吹蔓呢?這些天可有幫我迴巫山看看?”
席嚀稍頓:“她剛迴來,也確有牽連到巫山。”
望枯心上一緊:“巫山毀了?”
“恰恰相反,巫山都是好事——那些本該凋敝的草木,竟在一夜之間死而複生了,倒是……”席嚀瞥一眼望枯,心一橫,“倒是你的藤身,又成了枯藤,已然萎靡不振。”
望枯:“……”
怪不得醒時就覺渾身無力。
也不知是喜是憂。
吹蔓風塵仆仆歸來,猴急灌下一杯水,才與續蘭坐於望枯床前。後者捧著冬棗要喂給望枯吃,洗耳恭聽。吹蔓卻如臨大敵,瞪大眼轉述今日所見所聞。
吹蔓:“望枯若是見見那場麵就好了,定能比我看得明白……忌孱說,一夜之間,山頭茂密,唯獨你的忍冬藤萎了,花也殘敗滿地。”
望枯萬念俱灰:“……”
先前斷枝,方能由個天雷。而今這一病,隻怕是到了無藥可醫的地步。
席嚀蹙眉:“可有覺察何處不對?”
吹蔓:“還真有!巫山的遍地瘴氣裏多了些魔氣!我們嗅不出來,是那來此地春宵一夜的客人察覺到的。”
牽扯到魔氣,席嚀一聲不吭。
望枯:“那後來呢?”
吹蔓:“後來,我才知他是溯洄峰的師兄,還在巫山圈了個地界,不允所有妖怪、客人離去,怕裏頭混了罪魁禍首。再歸峰,如實向諸位宗主稟報。”
她的破包袱剛好沒能放下,隨即低頭翻找幾物:“我急著迴來看你身子可有異樣,就胡亂把碾落在地的花、藤都帶了迴來,怕會被無心之人毀了,再央求那師兄帶我迴了十二峰。”
眾人拾柴火焰高,修士之舉,實乃上策。
望枯看著那些枯枝,一眼識出正是自己的藤身,各個冷入骨髓,如墮塵埃裏,她隻好捧在手中:“……嗯,吹蔓,我明白了,快歇歇罷,一人來迴,又照料我這些時日,想必吃了不少苦頭罷?待我好了,就換我伺候你。”
吹蔓禁不得說,一說就鬧個大紅臉,再細瞧,又把眼眶珠淚抹了一把:“那你何時能好啊?”
望枯幹笑兩聲,心裏也堵得慌:“……快了。”
席嚀卻答:“風寒就是反複無常的,今夜過後若是好了,應是八九不離十了。”
望枯一聽,將“反複無常”四字細嚼慢咽一遍。
她心下戲言——
巫山、老天爺怎的也像患了風寒似的,時好時壞,時亂時穩。
窗欞窄縫下的日薄西山,無限美麗,偏要咳嗽兩聲,將那拂過寒的風,讓望枯從發旋涼到腳心。
席嚀起身合上窗:“今夜不知起得什麽風,但樹中不可燃火,你切莫開窗才是。”
望枯:“好。”
眼中長日匆匆落幕,星河上懸,一撥秋水。
世間,也就此入夜了。
……
無處有陽曬被,吹蔓就用舊衣給望枯縫製一床新被,一慣是青一塊、紫一塊的襤褸作派。好在棉花塞得多,望枯一躺,身子深深埋進。
奈何三室不互通,三個姑娘要爬下梯子,妖風一刮,就能把人吹散了。望枯趁夜溫未起,加緊攆人了。
吹蔓卻一步三迴頭:“……當真不要我陪?”
望枯發梢未幹,昂著濕漉漉的眼,如此,氤氳了吹蔓的心尖。
望枯:“吹蔓寬心便是,今夜我門不開,床不下,窗不敞。除了床頭的饅頭與熱水,其餘的我什麽也不吃,也什麽都不碰,隻是安心睡去。”
吹蔓努嘴:“好,你不許唬我噢,有事尋我,切莫藏著掖著。”
吹蔓走後,原先幾步大的屋子驟然冷清了。望枯困意尚起,就聽窗欞震顫個不停,涼風驟起,她四處捂不熱,隻好蜷成一團。
“轟隆——”
忽而,窗外石破天驚,天上一道雷霆墜下。又因樹大招風,像是打在望枯耳邊,惹得她心有餘悸。
在此後,便是狂亂樹影,終被壓了一頭枝。烏泱泱大片,像是什麽伺機而動的鬼魅。將窗欞拍打得厲害,何物妄圖破紙而入——
望枯無可奈何,埋頭入被。
但這雷愈演愈烈,生怕鬧不起軒然大波,使出渾身解數與沙棠神木交戰。
“轟隆——轟隆——”
又起兩聲雷,沙棠神木分毫不動。
“轟隆——”
但三四聲過後,一聲更勝一聲,吵得望枯不得已翻身而起。
適時,拚命搖曳的窗戶終於不堪重負,鐵栓撬走,吱呀大開。
泠風寒雨交加,擠破頭也要闖入望枯溫熱的屋內。
一難不平,一難又起——
沙棠神木也訇然斷了一枝。
望枯隻能眼睜睜看著,冷得瑟瑟發抖。她本想卷起被褥,在窗下死角委屈一夜。
但,為何偏就如此破開了她的窗戶,為何斷了來之不易的沙棠神木,為何能罔顧風浮濯埋下的護身咒。
怎會盡是偶然。
而能有此等唿風喚雨……或是喚雪的本領。
也隻有天道了。
她從前說過,天道不會為她而來。
而今看來,興許未然。
她拿了忘苦劍,看向忽明忽暗的窗外。
——是與不是,一試便知。
她心知外頭有雨,穿鞋也是累贅,隨即赤腳奪窗而出。
逆風而行時,如墮冰窖,雨水胡亂拍臉,吹得衣裳也不整,方位也亂個徹底。
直至眼前一方亮如白晝的天,使她睜眼也費力。
隱隱綽綽中,好似見了什麽人。
而仔細看清了,才知不是一個,而是一圈人。
如此奇觀,似寒江渡天,似流瀲滄海。細看,才知是青燈幾盞中,有萬佛朝聖。
萬佛之盡,正是那嬰臉天道。
為首之佛,聲似洪鍾:“試問蒼天,可還人間一個清寧。”
其餘人隨之虔誠:“可還人間清寧——”
“天道”被幾人如此逼宮,真就不成氣候,被嚇得哭哭啼啼。
望枯的衣裳,也因雨勢更急,而濕個徹底。
她禦劍而去,那“天道”好似知曉什麽,睜開草綠色的眼,將她打量。
萬丈空上的佛子,也循天道隨去雙目——
而立於次位的風浮濯。
這一抬頭,他好似覺察到何人,卻收不迴早已失明的眼。
狐的心眼幾重,衣裳就有幾斤分量。整夜,望枯被壓得動彈不得,筷子也沒往山珍海味上伸過幾迴。
下半程時,身旁的路清絕忽而與席嚀換座,她著布衣,儼然扮起農女。麵無血色,那坑窪的臉上可算充了氣兒,顯現疲態,容貌不敵初見,但仍是那抹清月。
如此,卻要伸著竹竿粗的手腕,來迴給望枯夾菜,自己卻吃得渾渾噩噩。隻是更飲幾杯酒,淹沒愁滋味。
煙花奪天時,子午來分曉。
瑞裕十九年倉皇而至。
席嚀聲音陣陣,被風煙衝淡:“望枯,有些話,我想你與我獨處時再說。”
望枯什麽也沒多問。
她向來是聽話,席嚀夾了多少菜,她就悶頭吃多少。
而二人的背脊,一個伏得低,投身人間百味,卻遺世獨立;一個即便挺得再高,也平不得衣下深傷,鋒芒黯淡。
兩百年了,席嚀像是第一迴長大成人,喝口烈酒都有鹹淚陪襯。
也是第一迴,區區溫酒,都能削了席嚀的剛烈骨性。
望枯沒能陪上一杯,卻也跟著醉了。
她的腦袋裏,炸著劈裏啪啦的銀花,待到風刮耳朵不疼了,腳心不冷了,就往心裏添上幾把幹柴,讓銀花燒成金花,燥熱一片。
後來,顛簸來去,望枯聽到好些人古怪的聲音,吹蔓的哭腔、蒼寸的急切、蘭入焉的無所事事,唯有蒲許荏還能站出身主持大局。他拿起勺子,往她嘴裏喂著什麽苦澀的湯藥——
“都急什麽,即便藤妖沒有風寒的先例,但也不能就此放任罷?這是我找那負卿宗無名修士拿的藥,曉宗主的藥……怎麽都有些用處。”
——風寒。
這般難耐,終有著落。
於是,望枯在木屋中當了迴快活神仙,旁人往她嘴裏喂什麽,就張嘴吞些什麽。而每迴給她喂藥的,還大多不同。
其中,當屬休忘塵最惹人厭煩。
他時不時摸一把望枯的額,宛若垂憐,又要替她拾掇發髻,總有把玩之意:“若知我一語成畿,除夕夜那夜,我無論如何也要你落座我身旁。先讓火盆烘著,再擁入我懷中。”
望枯沒勁兒答才如此逆來順受,若是無恙,她定會把他從自己不為人知的小屋裏趕走——他若執意賴著不走,再打一局便是。
言而總之,望枯幾輪冷熱交替後,也能癱在吹蔓懷中喝口熱羹,或是靜下心思索緣由了。
妖獸與人無異,亂七八糟的病症海了去了。但木妖出岔子隻能是土、根有問題,尋常東風怎會把忍冬藤吹病了。
但巫山的好土,已保她兩百年身骨硬朗。
因此,望枯揣測,是巫山出了事。
……
望枯這日醒,口幹舌燥,背上津著汗,恐怕被褥都能擰出水。床頭邊小窗欞,是她隨意鑿開的,不規矩,背著風,而今卻撒下金燦燦的晚霞陽,照進她怏怏的軟骨頭上,燙得發疼。
眼下,是席嚀登門入室,她的兩袖高高挽起,冬衣夏穿:“望枯,醒了多久?先喝點水,可有不適?”
望枯揭開被褥,悶汗才得以疏解:“幾時了?”
席嚀輕車熟路坐在木樁凳上:“年初五,快入夜了,不好受罷?我估摸你快醒了,便燒了熱水。”
望枯歪頭:“春節一過,十二峰就不過冬了麽?”
席嚀搖頭:“自然不是,夜裏又迴三冬天了。”
望枯:“為何會如此?”
席嚀輕歎:“觀星的修士都說,這天的確詭譎,從古至今都從未有過半冬半夏的時候。非但十二峰如此,人間六州也難逃幸免,還從初一持續至今,定是哪裏出了岔子。”
望枯:“怎會如此……宗主們可有下場?”
席嚀:“宗主們見得好些修士身子遭不住,便暫且停了早訓。柳宗主去往仙界稟報,想要問個緣由,仙界卻同樣不知緣由,還派遣幾個仙君下凡徹查。”
望枯愕然:“竟這樣可怕。吹蔓呢?這些天可有幫我迴巫山看看?”
席嚀稍頓:“她剛迴來,也確有牽連到巫山。”
望枯心上一緊:“巫山毀了?”
“恰恰相反,巫山都是好事——那些本該凋敝的草木,竟在一夜之間死而複生了,倒是……”席嚀瞥一眼望枯,心一橫,“倒是你的藤身,又成了枯藤,已然萎靡不振。”
望枯:“……”
怪不得醒時就覺渾身無力。
也不知是喜是憂。
吹蔓風塵仆仆歸來,猴急灌下一杯水,才與續蘭坐於望枯床前。後者捧著冬棗要喂給望枯吃,洗耳恭聽。吹蔓卻如臨大敵,瞪大眼轉述今日所見所聞。
吹蔓:“望枯若是見見那場麵就好了,定能比我看得明白……忌孱說,一夜之間,山頭茂密,唯獨你的忍冬藤萎了,花也殘敗滿地。”
望枯萬念俱灰:“……”
先前斷枝,方能由個天雷。而今這一病,隻怕是到了無藥可醫的地步。
席嚀蹙眉:“可有覺察何處不對?”
吹蔓:“還真有!巫山的遍地瘴氣裏多了些魔氣!我們嗅不出來,是那來此地春宵一夜的客人察覺到的。”
牽扯到魔氣,席嚀一聲不吭。
望枯:“那後來呢?”
吹蔓:“後來,我才知他是溯洄峰的師兄,還在巫山圈了個地界,不允所有妖怪、客人離去,怕裏頭混了罪魁禍首。再歸峰,如實向諸位宗主稟報。”
她的破包袱剛好沒能放下,隨即低頭翻找幾物:“我急著迴來看你身子可有異樣,就胡亂把碾落在地的花、藤都帶了迴來,怕會被無心之人毀了,再央求那師兄帶我迴了十二峰。”
眾人拾柴火焰高,修士之舉,實乃上策。
望枯看著那些枯枝,一眼識出正是自己的藤身,各個冷入骨髓,如墮塵埃裏,她隻好捧在手中:“……嗯,吹蔓,我明白了,快歇歇罷,一人來迴,又照料我這些時日,想必吃了不少苦頭罷?待我好了,就換我伺候你。”
吹蔓禁不得說,一說就鬧個大紅臉,再細瞧,又把眼眶珠淚抹了一把:“那你何時能好啊?”
望枯幹笑兩聲,心裏也堵得慌:“……快了。”
席嚀卻答:“風寒就是反複無常的,今夜過後若是好了,應是八九不離十了。”
望枯一聽,將“反複無常”四字細嚼慢咽一遍。
她心下戲言——
巫山、老天爺怎的也像患了風寒似的,時好時壞,時亂時穩。
窗欞窄縫下的日薄西山,無限美麗,偏要咳嗽兩聲,將那拂過寒的風,讓望枯從發旋涼到腳心。
席嚀起身合上窗:“今夜不知起得什麽風,但樹中不可燃火,你切莫開窗才是。”
望枯:“好。”
眼中長日匆匆落幕,星河上懸,一撥秋水。
世間,也就此入夜了。
……
無處有陽曬被,吹蔓就用舊衣給望枯縫製一床新被,一慣是青一塊、紫一塊的襤褸作派。好在棉花塞得多,望枯一躺,身子深深埋進。
奈何三室不互通,三個姑娘要爬下梯子,妖風一刮,就能把人吹散了。望枯趁夜溫未起,加緊攆人了。
吹蔓卻一步三迴頭:“……當真不要我陪?”
望枯發梢未幹,昂著濕漉漉的眼,如此,氤氳了吹蔓的心尖。
望枯:“吹蔓寬心便是,今夜我門不開,床不下,窗不敞。除了床頭的饅頭與熱水,其餘的我什麽也不吃,也什麽都不碰,隻是安心睡去。”
吹蔓努嘴:“好,你不許唬我噢,有事尋我,切莫藏著掖著。”
吹蔓走後,原先幾步大的屋子驟然冷清了。望枯困意尚起,就聽窗欞震顫個不停,涼風驟起,她四處捂不熱,隻好蜷成一團。
“轟隆——”
忽而,窗外石破天驚,天上一道雷霆墜下。又因樹大招風,像是打在望枯耳邊,惹得她心有餘悸。
在此後,便是狂亂樹影,終被壓了一頭枝。烏泱泱大片,像是什麽伺機而動的鬼魅。將窗欞拍打得厲害,何物妄圖破紙而入——
望枯無可奈何,埋頭入被。
但這雷愈演愈烈,生怕鬧不起軒然大波,使出渾身解數與沙棠神木交戰。
“轟隆——轟隆——”
又起兩聲雷,沙棠神木分毫不動。
“轟隆——”
但三四聲過後,一聲更勝一聲,吵得望枯不得已翻身而起。
適時,拚命搖曳的窗戶終於不堪重負,鐵栓撬走,吱呀大開。
泠風寒雨交加,擠破頭也要闖入望枯溫熱的屋內。
一難不平,一難又起——
沙棠神木也訇然斷了一枝。
望枯隻能眼睜睜看著,冷得瑟瑟發抖。她本想卷起被褥,在窗下死角委屈一夜。
但,為何偏就如此破開了她的窗戶,為何斷了來之不易的沙棠神木,為何能罔顧風浮濯埋下的護身咒。
怎會盡是偶然。
而能有此等唿風喚雨……或是喚雪的本領。
也隻有天道了。
她從前說過,天道不會為她而來。
而今看來,興許未然。
她拿了忘苦劍,看向忽明忽暗的窗外。
——是與不是,一試便知。
她心知外頭有雨,穿鞋也是累贅,隨即赤腳奪窗而出。
逆風而行時,如墮冰窖,雨水胡亂拍臉,吹得衣裳也不整,方位也亂個徹底。
直至眼前一方亮如白晝的天,使她睜眼也費力。
隱隱綽綽中,好似見了什麽人。
而仔細看清了,才知不是一個,而是一圈人。
如此奇觀,似寒江渡天,似流瀲滄海。細看,才知是青燈幾盞中,有萬佛朝聖。
萬佛之盡,正是那嬰臉天道。
為首之佛,聲似洪鍾:“試問蒼天,可還人間一個清寧。”
其餘人隨之虔誠:“可還人間清寧——”
“天道”被幾人如此逼宮,真就不成氣候,被嚇得哭哭啼啼。
望枯的衣裳,也因雨勢更急,而濕個徹底。
她禦劍而去,那“天道”好似知曉什麽,睜開草綠色的眼,將她打量。
萬丈空上的佛子,也循天道隨去雙目——
而立於次位的風浮濯。
這一抬頭,他好似覺察到何人,卻收不迴早已失明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