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天降大任(求五星好評)
重生年代,老娘要離婚 作者:生活進行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肖爸爸繼續說道:“你能明白就好!兒子,我再給你兩個經驗,一是,革命工作永遠做不完,千萬不要抱著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二是,和平年代不需要你來當英雄,因為善戰者無名,你明白嗎?”
“爸,我明白。”
“還有,有些事情想不通就不要想,有些委屈就算再不願意也要必須接受,老二,我言盡於此,你自己慢慢體會吧!”
肖爸爸的話,可以說是金玉良言,讓肖啟木深受啟發。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天,肖啟木早上一起來就給汪東城打電話,說自己迴京都了,準備今天上午上門拜訪。
汪東城聽了很是開心,跟肖啟木說了他家現在的地址,讓肖啟木趕緊過去,說要跟肖啟木好好喝兩杯。
掛了電話,肖啟木迴自己的房間特意換了一身八成新的休閑裝,拿了一個長方形的盒子,盒子裏是他從家裏帶來的一枝野生山參,個頭不算大,但也不算小,是顧向暖在吉北省出差的時候,從趕山人手上買的。
他這次一共帶了三枝這樣的人參,都是媳婦讓他帶來準備送人的。
出門打車,跟司機說了自己要去的地址,肖啟木就側頭看向車窗外,他發現自己差不多兩年沒迴來,京都的變化非常大,馬路更寬了,道路的兩邊新矗立起來了不少高樓大廈。
兩個人雖然時有電話聯係,但有幾年沒見過麵,再次見到汪東城的時候肖啟木不由得感慨萬千。
他發現汪東城老了不少,頭發差不多全白了,前麵的腦門也是光光的,人胖了不少,他笑嗬嗬的樣子,看上去是一臉的福相。
想到汪東城的年齡,今年應該六十出頭了,再幹兩年,眼前的老人差不多也到了退休的年紀。
眼前的老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是自己仕途上的導師,是伯樂,所以沒來由的,肖啟木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外人就是他,想找他傾訴自己的委屈。
此時肖啟木的心裏是五味雜陳,千言萬語都不知道如何開口。
於是,肖啟木隻喊了一聲:“部長。”仿佛所有的情感都包含在這兩個字之中。
汪東城隻是微笑著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了句:“今天家裏沒別人就咱們爺倆,走,咱們邊吃邊聊。”
肖啟木“嗯”了一聲。
兩個人邊吃邊聊,聊時局,聊改革,聊民生,總之,七七八八的聊了很多。
喝到最後,兩個人都有些微醺,這時,汪東城放下筷子語重心長的說道:“啟木,我知道有很多人都認為基層好的地方,才會容易出成績,如果你也這樣想,那就是大錯特錯。我實話跟你說,那是偏見,是個人的私心雜念在作怪。”
看肖啟木低著頭吃菜就是不說話,汪東城知道肖啟木是心裏不痛快。
於是,他繼續勸說道:“馬上就要到千禧年了,作為跨世紀的黨的幹部,要放下思想包袱,這次對你的崗位調整,你就當作是黨對你的考驗,是為你將來能夠走上更重要的崗位做準備。”
聽到這話,肖啟木抬頭看向汪東城有些迷茫。
腦海裏卻想著:“真的是這樣嗎?”
“啟木,天降大任如斯人也……我們都是共產黨人,在入黨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定下了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一生的決心,隻要是值得就會在所不惜,甚至哪怕為此犧牲自己的生命……”
看肖啟木直點頭。
汪東城語重心長的繼續說道:“啟木,你還年輕,可以說是前途遠大!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不用我多說,你也懂的!咱們不能光想著做官,做大官,要多想想咱們的老百姓,想想你為他們做了什麽?一個共產黨員,隻有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人民的命運連接在一起,生命才會有意義。”
最後,汪東城難得的一臉嚴肅的說道:“啟木,我們都知道燕西省是個大泥潭,我也知道你這次來找我的目的,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我會盡全力出麵幫你,但今後你到底能怎麽樣,能走多遠,就全靠你自己了。
還是那句話,好好想想我們入黨時候說的話,想想我剛才對你說的話,想想自己該如何去做?啟木,我隻是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從汪東城家走出來,肖啟木的心裏很久都不能平靜下來。他知道自己不是在孤軍作戰,他感覺自己的胸膛中有一股暖流在澎湃。
汪部長就是自己的大貴人,這輩子能夠遇到他這樣的領導,是三生有幸!隻是這樣的情義自己都不知道如何來報答。
不管多不看好燕西省,但按照慣例,既然任職文件已經下達,那肖啟木就要按規定在一個月內正式到燕西省走馬上任。
顧向暖的組織關係也隨著肖啟木轉到了燕西省,她還是做自己的老本行,擔任燕西省經貿委一把手。
說這算是組織上對夫妻倆的照顧。
搞的茶五憤憤不平的說道:“照顧?搞笑,宿主,說得好像你有多拿不出手似的?”
顧向暖懶得生氣,她深知,小事要穩,大事要狠,在沒有人扶一把的時候,要靠自己站穩。
於是說道:“領導說你行就行,不行亦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亦不行。”
夫榮妻貴的道理可不是說說而已。所以,她現在是一門心思的在想如何幫肖啟木在燕西省能夠盡快打開局麵。
燕西省是離京都最近的一個省,近到京都一有個什麽風吹草動,燕西省就會起風浪。要不然,這麽好的位置怎麽可能會輪到肖啟木呢?
總之,肖啟木這個空降到燕西省的一把手可不好當。
再說燕西省這邊,這一陣子也是風起雲湧,隨著肖啟木要空降到燕西省的消息傳開,可以說是風浪巨大。
但隨著肖啟木的到來 ,本來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燕西省官場,直接從雷聲大雨點小,轉眼間就變得風平浪靜起來。
用茶五的話來說,就是這些人八成都沒有憋著什麽好屁。
官場就是這樣,即使在官場混跡一輩子的老油條,誰又能說自己真正了解官場?官場本來就是個大染缸,一千個人有一千種想法和做法。
“爸,我明白。”
“還有,有些事情想不通就不要想,有些委屈就算再不願意也要必須接受,老二,我言盡於此,你自己慢慢體會吧!”
肖爸爸的話,可以說是金玉良言,讓肖啟木深受啟發。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天,肖啟木早上一起來就給汪東城打電話,說自己迴京都了,準備今天上午上門拜訪。
汪東城聽了很是開心,跟肖啟木說了他家現在的地址,讓肖啟木趕緊過去,說要跟肖啟木好好喝兩杯。
掛了電話,肖啟木迴自己的房間特意換了一身八成新的休閑裝,拿了一個長方形的盒子,盒子裏是他從家裏帶來的一枝野生山參,個頭不算大,但也不算小,是顧向暖在吉北省出差的時候,從趕山人手上買的。
他這次一共帶了三枝這樣的人參,都是媳婦讓他帶來準備送人的。
出門打車,跟司機說了自己要去的地址,肖啟木就側頭看向車窗外,他發現自己差不多兩年沒迴來,京都的變化非常大,馬路更寬了,道路的兩邊新矗立起來了不少高樓大廈。
兩個人雖然時有電話聯係,但有幾年沒見過麵,再次見到汪東城的時候肖啟木不由得感慨萬千。
他發現汪東城老了不少,頭發差不多全白了,前麵的腦門也是光光的,人胖了不少,他笑嗬嗬的樣子,看上去是一臉的福相。
想到汪東城的年齡,今年應該六十出頭了,再幹兩年,眼前的老人差不多也到了退休的年紀。
眼前的老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是自己仕途上的導師,是伯樂,所以沒來由的,肖啟木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外人就是他,想找他傾訴自己的委屈。
此時肖啟木的心裏是五味雜陳,千言萬語都不知道如何開口。
於是,肖啟木隻喊了一聲:“部長。”仿佛所有的情感都包含在這兩個字之中。
汪東城隻是微笑著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了句:“今天家裏沒別人就咱們爺倆,走,咱們邊吃邊聊。”
肖啟木“嗯”了一聲。
兩個人邊吃邊聊,聊時局,聊改革,聊民生,總之,七七八八的聊了很多。
喝到最後,兩個人都有些微醺,這時,汪東城放下筷子語重心長的說道:“啟木,我知道有很多人都認為基層好的地方,才會容易出成績,如果你也這樣想,那就是大錯特錯。我實話跟你說,那是偏見,是個人的私心雜念在作怪。”
看肖啟木低著頭吃菜就是不說話,汪東城知道肖啟木是心裏不痛快。
於是,他繼續勸說道:“馬上就要到千禧年了,作為跨世紀的黨的幹部,要放下思想包袱,這次對你的崗位調整,你就當作是黨對你的考驗,是為你將來能夠走上更重要的崗位做準備。”
聽到這話,肖啟木抬頭看向汪東城有些迷茫。
腦海裏卻想著:“真的是這樣嗎?”
“啟木,天降大任如斯人也……我們都是共產黨人,在入黨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定下了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一生的決心,隻要是值得就會在所不惜,甚至哪怕為此犧牲自己的生命……”
看肖啟木直點頭。
汪東城語重心長的繼續說道:“啟木,你還年輕,可以說是前途遠大!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不用我多說,你也懂的!咱們不能光想著做官,做大官,要多想想咱們的老百姓,想想你為他們做了什麽?一個共產黨員,隻有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人民的命運連接在一起,生命才會有意義。”
最後,汪東城難得的一臉嚴肅的說道:“啟木,我們都知道燕西省是個大泥潭,我也知道你這次來找我的目的,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我會盡全力出麵幫你,但今後你到底能怎麽樣,能走多遠,就全靠你自己了。
還是那句話,好好想想我們入黨時候說的話,想想我剛才對你說的話,想想自己該如何去做?啟木,我隻是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從汪東城家走出來,肖啟木的心裏很久都不能平靜下來。他知道自己不是在孤軍作戰,他感覺自己的胸膛中有一股暖流在澎湃。
汪部長就是自己的大貴人,這輩子能夠遇到他這樣的領導,是三生有幸!隻是這樣的情義自己都不知道如何來報答。
不管多不看好燕西省,但按照慣例,既然任職文件已經下達,那肖啟木就要按規定在一個月內正式到燕西省走馬上任。
顧向暖的組織關係也隨著肖啟木轉到了燕西省,她還是做自己的老本行,擔任燕西省經貿委一把手。
說這算是組織上對夫妻倆的照顧。
搞的茶五憤憤不平的說道:“照顧?搞笑,宿主,說得好像你有多拿不出手似的?”
顧向暖懶得生氣,她深知,小事要穩,大事要狠,在沒有人扶一把的時候,要靠自己站穩。
於是說道:“領導說你行就行,不行亦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亦不行。”
夫榮妻貴的道理可不是說說而已。所以,她現在是一門心思的在想如何幫肖啟木在燕西省能夠盡快打開局麵。
燕西省是離京都最近的一個省,近到京都一有個什麽風吹草動,燕西省就會起風浪。要不然,這麽好的位置怎麽可能會輪到肖啟木呢?
總之,肖啟木這個空降到燕西省的一把手可不好當。
再說燕西省這邊,這一陣子也是風起雲湧,隨著肖啟木要空降到燕西省的消息傳開,可以說是風浪巨大。
但隨著肖啟木的到來 ,本來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燕西省官場,直接從雷聲大雨點小,轉眼間就變得風平浪靜起來。
用茶五的話來說,就是這些人八成都沒有憋著什麽好屁。
官場就是這樣,即使在官場混跡一輩子的老油條,誰又能說自己真正了解官場?官場本來就是個大染缸,一千個人有一千種想法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