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過年
重生年代,老娘要離婚 作者:生活進行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還有十來天就要過年了!所以要開始準備年貨了,當然自然少不了要買一些鮮花裝點客廳和各自的房間。
關於過年的事情,大夥兒坐下來經過商量討論,決定今年過年入鄉隨俗,就過一個花城式的特色新年。
於是王大鳳女士做總指揮,她安排家裏的兩個大男人出門負責采購,家裏的三個女人負責在廚房煎炒烹炸。
首先是開油鍋炸蛋散、炸油角、炸煎堆等特色花城小吃,希望新的一年有“油水”,至於是什麽油水,懂的都懂。
當然,這些小吃的製作方法自然都是茶五教給顧向暖的。
油鍋一開,從廚房窗戶飄出的陣陣炸油角的香氣,引得在院子裏玉蘭樹下玩玻璃球的四個孩子都沒有心思再玩兒了,都擠在廚房門口聞香味。
孩子們最喜歡吃的是炸煎堆,顧向暖也喜歡。
做煎堆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還有白糖,外皮上再裹上一層芝麻,油炸後吃到嘴裏又香又糯。
煎堆包的餡料有花生仁、冬瓜條、橘餅等當季容易找到的原材料。
茶五說,用這些原材料也是有講究和寓意的,花生寓意著人丁興旺;冬瓜條和橘餅寓意著生活甜蜜蜜,芝麻寓意著多子多福,還有節節高升的意思。
需要用油炸的點心炸完後,就是蒸糕。
茶五還說,花城人特別喜歡吃糕,像蒸年糕、蘿卜糕、倫教糕、馬蹄糕,還有九層糕。
王大鳳說九層糕的寓意好,她建議家裏今年過年就蒸九層糕,因為九層糕寓意著步步高升。
顧向暖和陳玉梅兩個自然都沒有意見,反正她們兩個隻是打工的,總之一切行動聽指揮。
花城的冬天真的很美,這幾天,陽光明媚、天空晴朗,柔和的陽光灑在嫩綠的樹葉上,樹葉閃爍著金黃色的光芒,美得像一幅畫,空氣清新還帶著淡淡的花香。
這裏雖然早晚溫差大,溫度宜人,更沒有北方的刺骨寒風和冰天雪地,卻有著它獨特的美麗。
茶五說,香味是遠處漫山上的白梅花盛開了。
遠遠看過去,整個漫山就像是被皚皚白雪覆蓋,一陣微風吹過,空氣中暗香浮動、清香遠溢、滿天雪花飄。
茶五說,花城的一年四季都是被鮮花簇擁著的,所以這座城市更有“花城無處不飛花”的說法。
而花城人過年的時候更是離不開鮮花!
顧向暖知道,其實花城的冬天也有很冷的時候,那個時候同樣需要穿棉襖。
今年花城的冬天這麽暖和,說起來是顧向暖他們幾個人的運氣好,今年遇到了暖冬。
茶五說,花城有著“未行過花街不算過年”的習俗,因此,花城人的年是從逛花市開始的,所以但凡逛花市,幾乎沒有人會空著手離開的。
到了臘月二十七這天,吃完早飯,顧向暖就吩咐顧向陽把糯米用水泡上。
顧向陽好奇的問道:“姐,泡多少?”
“把十斤糯米全泡上”。
“啊!全泡?泡那麽多幹什麽?”顧向陽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包粽子?”
“啥?你說啥?過年包粽子?”
“對呀!因為花城有臘月二十八這天包粽子的習俗。”顧向暖笑著解釋道。
“這樣啊!”顧向陽不明白過年為什麽要吃粽子。
顧向暖隻準備包兩種口味的粽子餡料,一種是甜口的豆沙粽,一種是鹹口的鹹肉粽,她自己一直喜歡吃鹹口味的粽子。
顧向暖一邊幹活,一邊用意念跟茶五聊天。
茶五說,花城人每年從年二十八至除夕夜,有必到花市“行花街”以求來年行好運的傳統,因此迎春花市也是老百姓們對來年風調雨順、平安幸福的一種希冀。
顧向暖迴道:“沒想到,在花城過年還蠻有意思的!”
“當然了!咱們國家地大物博,古人不是說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也可以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大年三十這天的一大早,王大鳳就把家裏的大人全都叫起了床!
剛吃過早飯,她就打發家裏的兩個大男人去農貿市場采購年夜飯的食材。
還特意囑咐兩個大男人,“一定要記得買一條新鮮的活鱸魚迴來清蒸,過年吃魚寓意著年年有餘;還要買兩隻豬腳迴家紅燒,豬腳也叫豬手,寓意著發財到手。”
王大鳳絮絮叨叨的囑咐著:“記得還要買一把生菜迴來,生菜寓意著“和氣生財”,花城人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自然還要買一隻大公雞初二吃“開年飯”,還有記得買兩斤新鮮大蝦……”
顧向暖補充道:“年夜飯自然也少不了馳名遐邇的周爺雞,記得一起買迴來。”
“等等……老媽說慢點,算了,要買的東西太多記不住,我還是去拿支筆寫下來,免得忘記了!”顧向陽說完就跑去拿紙筆。
等兩個負責采購的男人一出門,王大鳳又繼續吩咐道:“小暖,玉梅,你倆看一下剛才的食材能不能做十個大菜,順便把菜單子寫出來。對了,還要算上一鍋老火靚湯。”
“好的!”
第一道菜:“白切雞,寓意吉慶有餘。”
第二道:“清蒸鱸魚,寓意年年有餘。”
第三道:“蒜蓉粉絲蒸大蝦,寓意蒸蒸日上。”
……
等菜一買迴來,三個女人開始大顯身手準備年夜飯。
兩個男人則負責貼春聯,新買的春聯上寫的都是吉利話。
有“新春大吉”、“萬事如意”、“恭喜發財”、“出入平安”這些吉祥話。
這邊年夜飯的大菜一做好,家裏的兩個男人開始迎財神、祭祖先。
接著在院門口放上一掛長鞭,一家人就熱熱鬧鬧開始吃年飯。
十全十美的十個大菜,再加一個老火靚湯,這頓年夜飯在這個年代不可謂不豐富。
兩家人吃完豐富的年夜飯,夜幕也開始降臨,一家人都換上新衣服、新鞋子準備全部出動逛花市,這稱之為“行花街”。
東山口這邊的花市就開在東川路,離顧向暖他們住的地方沒多遠。
因為花街上已經禁止車馬通行,所以逛花街全靠步行。
關於過年的事情,大夥兒坐下來經過商量討論,決定今年過年入鄉隨俗,就過一個花城式的特色新年。
於是王大鳳女士做總指揮,她安排家裏的兩個大男人出門負責采購,家裏的三個女人負責在廚房煎炒烹炸。
首先是開油鍋炸蛋散、炸油角、炸煎堆等特色花城小吃,希望新的一年有“油水”,至於是什麽油水,懂的都懂。
當然,這些小吃的製作方法自然都是茶五教給顧向暖的。
油鍋一開,從廚房窗戶飄出的陣陣炸油角的香氣,引得在院子裏玉蘭樹下玩玻璃球的四個孩子都沒有心思再玩兒了,都擠在廚房門口聞香味。
孩子們最喜歡吃的是炸煎堆,顧向暖也喜歡。
做煎堆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還有白糖,外皮上再裹上一層芝麻,油炸後吃到嘴裏又香又糯。
煎堆包的餡料有花生仁、冬瓜條、橘餅等當季容易找到的原材料。
茶五說,用這些原材料也是有講究和寓意的,花生寓意著人丁興旺;冬瓜條和橘餅寓意著生活甜蜜蜜,芝麻寓意著多子多福,還有節節高升的意思。
需要用油炸的點心炸完後,就是蒸糕。
茶五還說,花城人特別喜歡吃糕,像蒸年糕、蘿卜糕、倫教糕、馬蹄糕,還有九層糕。
王大鳳說九層糕的寓意好,她建議家裏今年過年就蒸九層糕,因為九層糕寓意著步步高升。
顧向暖和陳玉梅兩個自然都沒有意見,反正她們兩個隻是打工的,總之一切行動聽指揮。
花城的冬天真的很美,這幾天,陽光明媚、天空晴朗,柔和的陽光灑在嫩綠的樹葉上,樹葉閃爍著金黃色的光芒,美得像一幅畫,空氣清新還帶著淡淡的花香。
這裏雖然早晚溫差大,溫度宜人,更沒有北方的刺骨寒風和冰天雪地,卻有著它獨特的美麗。
茶五說,香味是遠處漫山上的白梅花盛開了。
遠遠看過去,整個漫山就像是被皚皚白雪覆蓋,一陣微風吹過,空氣中暗香浮動、清香遠溢、滿天雪花飄。
茶五說,花城的一年四季都是被鮮花簇擁著的,所以這座城市更有“花城無處不飛花”的說法。
而花城人過年的時候更是離不開鮮花!
顧向暖知道,其實花城的冬天也有很冷的時候,那個時候同樣需要穿棉襖。
今年花城的冬天這麽暖和,說起來是顧向暖他們幾個人的運氣好,今年遇到了暖冬。
茶五說,花城有著“未行過花街不算過年”的習俗,因此,花城人的年是從逛花市開始的,所以但凡逛花市,幾乎沒有人會空著手離開的。
到了臘月二十七這天,吃完早飯,顧向暖就吩咐顧向陽把糯米用水泡上。
顧向陽好奇的問道:“姐,泡多少?”
“把十斤糯米全泡上”。
“啊!全泡?泡那麽多幹什麽?”顧向陽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包粽子?”
“啥?你說啥?過年包粽子?”
“對呀!因為花城有臘月二十八這天包粽子的習俗。”顧向暖笑著解釋道。
“這樣啊!”顧向陽不明白過年為什麽要吃粽子。
顧向暖隻準備包兩種口味的粽子餡料,一種是甜口的豆沙粽,一種是鹹口的鹹肉粽,她自己一直喜歡吃鹹口味的粽子。
顧向暖一邊幹活,一邊用意念跟茶五聊天。
茶五說,花城人每年從年二十八至除夕夜,有必到花市“行花街”以求來年行好運的傳統,因此迎春花市也是老百姓們對來年風調雨順、平安幸福的一種希冀。
顧向暖迴道:“沒想到,在花城過年還蠻有意思的!”
“當然了!咱們國家地大物博,古人不是說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也可以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大年三十這天的一大早,王大鳳就把家裏的大人全都叫起了床!
剛吃過早飯,她就打發家裏的兩個大男人去農貿市場采購年夜飯的食材。
還特意囑咐兩個大男人,“一定要記得買一條新鮮的活鱸魚迴來清蒸,過年吃魚寓意著年年有餘;還要買兩隻豬腳迴家紅燒,豬腳也叫豬手,寓意著發財到手。”
王大鳳絮絮叨叨的囑咐著:“記得還要買一把生菜迴來,生菜寓意著“和氣生財”,花城人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自然還要買一隻大公雞初二吃“開年飯”,還有記得買兩斤新鮮大蝦……”
顧向暖補充道:“年夜飯自然也少不了馳名遐邇的周爺雞,記得一起買迴來。”
“等等……老媽說慢點,算了,要買的東西太多記不住,我還是去拿支筆寫下來,免得忘記了!”顧向陽說完就跑去拿紙筆。
等兩個負責采購的男人一出門,王大鳳又繼續吩咐道:“小暖,玉梅,你倆看一下剛才的食材能不能做十個大菜,順便把菜單子寫出來。對了,還要算上一鍋老火靚湯。”
“好的!”
第一道菜:“白切雞,寓意吉慶有餘。”
第二道:“清蒸鱸魚,寓意年年有餘。”
第三道:“蒜蓉粉絲蒸大蝦,寓意蒸蒸日上。”
……
等菜一買迴來,三個女人開始大顯身手準備年夜飯。
兩個男人則負責貼春聯,新買的春聯上寫的都是吉利話。
有“新春大吉”、“萬事如意”、“恭喜發財”、“出入平安”這些吉祥話。
這邊年夜飯的大菜一做好,家裏的兩個男人開始迎財神、祭祖先。
接著在院門口放上一掛長鞭,一家人就熱熱鬧鬧開始吃年飯。
十全十美的十個大菜,再加一個老火靚湯,這頓年夜飯在這個年代不可謂不豐富。
兩家人吃完豐富的年夜飯,夜幕也開始降臨,一家人都換上新衣服、新鞋子準備全部出動逛花市,這稱之為“行花街”。
東山口這邊的花市就開在東川路,離顧向暖他們住的地方沒多遠。
因為花街上已經禁止車馬通行,所以逛花街全靠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