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社區團購啊
齊穿七零,閨蜜賺錢,我躺贏! 作者:暖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糖一拍腦袋,恍然大悟道:“哎呀,小區團購這個模式,我怎麽就忘了呢。我得趕緊做幾張報價單子,給鄰居們發一發。”
孟司檸這兩天寫了個稿子,主題是關於秋季社大豐收的事兒。完成翻譯工作後,下午迴到家,她便琢磨著在院子裏搭建一個麵包窯。
昨天薑糖提到做月餅,可沒有烤箱,總得有個能烤製的家夥事兒。
她雖說不會做麵包窯,但在網上刷到過許多博主的製作過程,憑借著記憶,畫出了一張簡易的圖紙。
家裏牆根下正好堆著些紅磚,孟司檸在院子的東南角,靠牆的地方,開始摸索著砌麵包窯。
林泗雲放學迴來,瞧見姐姐在忙活,好奇道:“姐,你在幹什麽?”
“我準備在這裏壘一個麵包窯,就是烤爐。”
“烤爐,可以做出來麵包?”
孟司檸點點頭:“是的。”
林泗雲興奮了:“那是不是也可以做出來上次我過生日吃的那種蛋糕。”
孟司檸又點了點頭:“可以。”但她不會做。
聽到姐姐的肯定,林泗雲作業也不寫了,主動當起了小工,幫著姐姐遞個磚頭,看看圖紙然後幫在幫她糾正下:“姐,你這個磚頭放錯了,這樣等成型了會小。”
“你咋知道的?”
“我算的,照你現在的壘法,還有圖紙上畫的。”
孟司檸這一刻感覺被降維打擊了,這書裏的物理天才,從小就不得了。
接下來壘著壘著,就成了林小弟的指揮和建工。
幹活的時候,姐弟兩個人聊天,林泗雲興奮地說:“姐,最近省裏組織了個數學競賽,我得了區裏第一呢,老師獎勵了十塊錢,還有兩個本子,一個文具盒,兩隻鉛筆。
節後前十名要跟著學校去市裏比賽。聽說要是成績能排在省裏前五,就能去京市參加決賽,還會獎勵二百塊錢。”
“好樣的,以後有這種大型的競賽,你多報名參加。說不定初中就能免考呢。”孟司檸聽了,滿心歡喜,當即決定給弟弟在商城裏買些競賽題,支持他好好備戰。
“恩。”
...
薑糖趁著下午張嬸子她們出來嘮嗑的時候,特意湊了過去:“張嬸,王嬸,都在呢。”
張嬸幾個正悄悄的說顧家的那些事兒呢,一抬頭看見薑糖過來,忙閉了嘴,笑著道:“是薑糖啊,你們單位放假了?”
薑糖做在了幾個嬸子,奶奶的中間,笑道:“還沒呢,我現在不光是包隊幹部,還是公社的聯絡員,我們公社不少農產品,現在到了秋收季,有不少東西。”
之前在薑糖這買過紅糖的嬸子道:“薑糖,你們那還有紅糖嗎?”
“嬸子紅糖沒了,我們的甘蔗種的晚,今年冬季能要是能長成,過年的時候,會有大量的紅糖,到時候我通知你。”
她熱情地給大家介紹自己負責的兩個村子的蔬菜,雞鴨、雞蛋、粉條、豆皮、紅棗之類的農產品,也一並提及。為了這次推銷,她手工製作了十幾張宣傳單,一一發給大家:“這些都是我們公社的產品,給票也行,不給票也行,拿物品換也行。農家的東西,不向供銷社,必須專票。咱們這自由。
過段時間,也可能會開個集貿市場。到時候我通知嬸子們去趕集,保證我們那裏的東西,比供銷社的便宜。”
眼瞅著馬上過節了,薑糖笑著問:“嬸子們,看看需不需要訂點兒啥菜呀?過節家裏來客,菜可不能少。”
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紛紛討論起上門的價格:“雞蛋一塊三啊,不要票?”
“這豆角,不要票兩分錢,要票一分五。薑糖,你們這菜挺便宜。”
“是啊,都是村子裏種的,沒啥成本。給個錢就賣。”
薑糖靈機一動,又想到了小麗爺爺做的豆腐,趕忙補充道:“對了,嬸子們,我們還能做豆腐呢,而且這些蔬菜都能免費送到家。”
張嬸子買過薑糖村子裏的雞,知道品質,第一個響應,連忙說道:“那可太好了,我要三斤豆腐,二十個雞蛋,在買兩斤的小青菜,豆角有嫩的嗎,我想曬些幹菜。”
薑糖道:“有,有有,我可以交代他們給您摘嫩的。”
“那行,我要十斤豆角。”
王嬸子道:“我也要十斤,我也曬點兒幹菜。黃瓜要十斤。”
李奶奶這會兒出來,見薑糖在賣菜也要了幾種菜。
薑糖一邊記著,一邊信欣喜的映著:“好咧。”
其他幾個嬸子也跟著紛紛下單,有要雞的,有要粉條、豆皮的,薑糖都認真地一一記錄下來。
等納涼的這些嬸子們都訂完菜,到了晚上做晚飯的時候,薑糖又一家一家地挨家挨戶跑起來。
她來到了張政委家,輕輕敲了敲門。
張大爺打開門,瞧見是薑糖,笑著問道:“丫頭,有啥事呀?”
薑糖禮貌地笑了笑,說道:“張大爺,我是薑糖呀。這不是快過節了嘛,我負責的村子裏有好多新鮮的蔬菜、雞鴨啥的,價格實惠,還能免費送到家。您看看有沒有需要的?”
說著,給張大爺遞過去個單子。
又說了大院裏訂菜的人家。
張大爺摸了摸下巴,思索片刻說:“你張叔不在家,我和你大娘這老兩口,吃不了多少,蔬菜就來個兩三斤吧,給我再稱兩斤雞蛋,你們能給送來?”
薑糖連忙點頭,在本子上記下來,又笑著說:“張大爺,您放心,我一定給您挑最新鮮的,送到家門口。”
從張大爺家出來,薑糖又走向了王姐家。王姐是跟夏丘媽一個單位,平時忙得很。
薑糖敲開門,說明了來意。王姐眉頭一喜說:“我平時忙,正說早上沒時間賣菜呢。”
薑糖趕緊把單子遞給了王姐,王姐一下子訂了一個星期的菜。
就連粉條豆皮都訂了好幾斤。
薑糖知道她家不差錢,家裏四個職工,就一個孩子。
薑糖就這樣一家一家地跑著,耐心地介紹著,遇到猶豫的鄰居,給了他們單子,讓他們啥時候想訂,去她家。
不知不覺,本子上已經密密麻麻地記滿了訂單。
迴家的時候,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就沒下去過。
孟司檸這兩天寫了個稿子,主題是關於秋季社大豐收的事兒。完成翻譯工作後,下午迴到家,她便琢磨著在院子裏搭建一個麵包窯。
昨天薑糖提到做月餅,可沒有烤箱,總得有個能烤製的家夥事兒。
她雖說不會做麵包窯,但在網上刷到過許多博主的製作過程,憑借著記憶,畫出了一張簡易的圖紙。
家裏牆根下正好堆著些紅磚,孟司檸在院子的東南角,靠牆的地方,開始摸索著砌麵包窯。
林泗雲放學迴來,瞧見姐姐在忙活,好奇道:“姐,你在幹什麽?”
“我準備在這裏壘一個麵包窯,就是烤爐。”
“烤爐,可以做出來麵包?”
孟司檸點點頭:“是的。”
林泗雲興奮了:“那是不是也可以做出來上次我過生日吃的那種蛋糕。”
孟司檸又點了點頭:“可以。”但她不會做。
聽到姐姐的肯定,林泗雲作業也不寫了,主動當起了小工,幫著姐姐遞個磚頭,看看圖紙然後幫在幫她糾正下:“姐,你這個磚頭放錯了,這樣等成型了會小。”
“你咋知道的?”
“我算的,照你現在的壘法,還有圖紙上畫的。”
孟司檸這一刻感覺被降維打擊了,這書裏的物理天才,從小就不得了。
接下來壘著壘著,就成了林小弟的指揮和建工。
幹活的時候,姐弟兩個人聊天,林泗雲興奮地說:“姐,最近省裏組織了個數學競賽,我得了區裏第一呢,老師獎勵了十塊錢,還有兩個本子,一個文具盒,兩隻鉛筆。
節後前十名要跟著學校去市裏比賽。聽說要是成績能排在省裏前五,就能去京市參加決賽,還會獎勵二百塊錢。”
“好樣的,以後有這種大型的競賽,你多報名參加。說不定初中就能免考呢。”孟司檸聽了,滿心歡喜,當即決定給弟弟在商城裏買些競賽題,支持他好好備戰。
“恩。”
...
薑糖趁著下午張嬸子她們出來嘮嗑的時候,特意湊了過去:“張嬸,王嬸,都在呢。”
張嬸幾個正悄悄的說顧家的那些事兒呢,一抬頭看見薑糖過來,忙閉了嘴,笑著道:“是薑糖啊,你們單位放假了?”
薑糖做在了幾個嬸子,奶奶的中間,笑道:“還沒呢,我現在不光是包隊幹部,還是公社的聯絡員,我們公社不少農產品,現在到了秋收季,有不少東西。”
之前在薑糖這買過紅糖的嬸子道:“薑糖,你們那還有紅糖嗎?”
“嬸子紅糖沒了,我們的甘蔗種的晚,今年冬季能要是能長成,過年的時候,會有大量的紅糖,到時候我通知你。”
她熱情地給大家介紹自己負責的兩個村子的蔬菜,雞鴨、雞蛋、粉條、豆皮、紅棗之類的農產品,也一並提及。為了這次推銷,她手工製作了十幾張宣傳單,一一發給大家:“這些都是我們公社的產品,給票也行,不給票也行,拿物品換也行。農家的東西,不向供銷社,必須專票。咱們這自由。
過段時間,也可能會開個集貿市場。到時候我通知嬸子們去趕集,保證我們那裏的東西,比供銷社的便宜。”
眼瞅著馬上過節了,薑糖笑著問:“嬸子們,看看需不需要訂點兒啥菜呀?過節家裏來客,菜可不能少。”
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紛紛討論起上門的價格:“雞蛋一塊三啊,不要票?”
“這豆角,不要票兩分錢,要票一分五。薑糖,你們這菜挺便宜。”
“是啊,都是村子裏種的,沒啥成本。給個錢就賣。”
薑糖靈機一動,又想到了小麗爺爺做的豆腐,趕忙補充道:“對了,嬸子們,我們還能做豆腐呢,而且這些蔬菜都能免費送到家。”
張嬸子買過薑糖村子裏的雞,知道品質,第一個響應,連忙說道:“那可太好了,我要三斤豆腐,二十個雞蛋,在買兩斤的小青菜,豆角有嫩的嗎,我想曬些幹菜。”
薑糖道:“有,有有,我可以交代他們給您摘嫩的。”
“那行,我要十斤豆角。”
王嬸子道:“我也要十斤,我也曬點兒幹菜。黃瓜要十斤。”
李奶奶這會兒出來,見薑糖在賣菜也要了幾種菜。
薑糖一邊記著,一邊信欣喜的映著:“好咧。”
其他幾個嬸子也跟著紛紛下單,有要雞的,有要粉條、豆皮的,薑糖都認真地一一記錄下來。
等納涼的這些嬸子們都訂完菜,到了晚上做晚飯的時候,薑糖又一家一家地挨家挨戶跑起來。
她來到了張政委家,輕輕敲了敲門。
張大爺打開門,瞧見是薑糖,笑著問道:“丫頭,有啥事呀?”
薑糖禮貌地笑了笑,說道:“張大爺,我是薑糖呀。這不是快過節了嘛,我負責的村子裏有好多新鮮的蔬菜、雞鴨啥的,價格實惠,還能免費送到家。您看看有沒有需要的?”
說著,給張大爺遞過去個單子。
又說了大院裏訂菜的人家。
張大爺摸了摸下巴,思索片刻說:“你張叔不在家,我和你大娘這老兩口,吃不了多少,蔬菜就來個兩三斤吧,給我再稱兩斤雞蛋,你們能給送來?”
薑糖連忙點頭,在本子上記下來,又笑著說:“張大爺,您放心,我一定給您挑最新鮮的,送到家門口。”
從張大爺家出來,薑糖又走向了王姐家。王姐是跟夏丘媽一個單位,平時忙得很。
薑糖敲開門,說明了來意。王姐眉頭一喜說:“我平時忙,正說早上沒時間賣菜呢。”
薑糖趕緊把單子遞給了王姐,王姐一下子訂了一個星期的菜。
就連粉條豆皮都訂了好幾斤。
薑糖知道她家不差錢,家裏四個職工,就一個孩子。
薑糖就這樣一家一家地跑著,耐心地介紹著,遇到猶豫的鄰居,給了他們單子,讓他們啥時候想訂,去她家。
不知不覺,本子上已經密密麻麻地記滿了訂單。
迴家的時候,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就沒下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