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宛城之變(上)
我去投皇叔,呂布直搖頭 作者:大貓艾瑞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日,便是當朝丞相曹孟德,迎娶張繡之叔遺孀,嬸娘鄒氏為側室大婚之期。
鄒氏府內,處處熱鬧非凡,卻又不失莊重肅穆。府內朱紅的廊柱之上,皆纏繞上大紅錦帶,隨風輕舞。
正廳之上,醇酒佳肴布置於案幾之上,四方地麵則鋪著價值連城的織錦地毯,一片繁華聲色,專候賓客到來。
庭院之中,眾多仆役腳步匆匆,正各行其是,籌備今晚大婚事宜。無論是貼身侍女,內府管事,還是普通雜役,麵上皆是與有榮焉。
自家主母,今日便要嫁與當朝丞相!雖僅是一介側室,並非正妻,但曹丞相權傾天下,便是當今天子......都要對其禮敬三分!
而在這一片喧囂之中,即將成為曹操妾室的鄒氏,正在內室精心梳妝,為今夜大禮做準備。
鄒氏年未及三旬,容貌美豔,身姿婀娜,似弱柳扶風。一襲鮮豔錦袍裹身,更襯得她膚如凝脂。
此女雙眸深邃,眼角微微上挑,便帶幾分勾魂攝魄的韻味。高挺的鼻梁下,紅唇猶如嬌豔的玫瑰花瓣。
其一頭秀發竟是深棕色,微微卷曲,顯然是帶有西域胡人血統之故。鄒氏這番異域之美,當真是風姿綽約,豔冠群芳!
而正立於鄒氏身側,為其梳理秀發的侍女,赫然正是數日前混入鄒氏宅邸的袁雪筠!
雪筠出身刺客,精通偽裝暗殺之道,加上其幼年又出身當世名門袁家,對豪門大戶的各項“規矩”,自是駕輕就熟。
況且,雪筠為接近曹操,展開刺殺,對主母鄒氏更是曲意奉承,投其所好,很快便贏得鄒氏好感,其向內宅管事要人,將雪筠“提拔”成了幾名貼身侍女之一。
看著幾縷秀發飄落,鄒氏似是觸景生情,惋惜道:
“我這一頭發絲漸疏,每見發落,想我往昔容顏,似已隨這發絲漸遠,難怪人言歲月無情,年華易逝。”
自潛入宛城之後,雪筠便以靈影閣秘傳易容術,遮掩原本容貌,如今隻是一個清秀溫婉的年輕侍女。
而這鄒氏,雖比雪筠年長近十歲,卻是保養得宜,容貌依舊豔若桃李,別有一番楚楚動人的成熟婦人魅力(嗯......正是曹老板的心頭好類型~)。
雪筠聞鄒氏所言,倒是真心說道:
“夫人容貌之美,世所罕見,如今正當桃李之年,又得曹丞相垂青,禮聘為側室,日後夫人榮華富貴,必是享用不盡,當真可喜可賀!”
說完此話,雪筠心中五味雜陳,終於成功混入鄒氏身側,但自己此行目的......卻是刺殺她“夫君”!
如今見鄒氏悵然若失,雪筠也情不自禁多安慰了兩句。
聽雪筠提到馬上要見麵的新任“夫君”,鄒氏麵色複雜,良久,終是歎息一聲,道:
“以色侍人者,色衰而愛弛!一旦容顏凋敝,恩寵便皆成泡影!我乃再醮之婦,本就如無根之萍。曹丞相權傾天下,又怎會缺少絕色美人?即便嫁入曹家,我一介側室,即便由這宛城遷至許都,也不過換一樊籠居住,有何可喜?”
雪筠逝去的生母,亦是袁府歌姬出身,身份低微,聽鄒氏所言,頓覺感同身受,心中淒苦。
但她行走江湖多年,自是心誌堅定,當下不露聲色,小心道:
“夫人居於宛城,雖有張將軍以子侄之禮奉養,但......夫人畢竟風華正茂,怎可空老於深宅。若夫人日後為曹丞相誕下子嗣,不但有親子可依,甚至那曹家大位,亦或許有望繼承,屆時母憑子貴,夫人何必憂慮。”
雪筠不知是馬上要行刺曹操,對鄒氏有些心懷“愧疚”。還是不自覺將鄒氏境遇,代入自己的母親......甚至弟弟之中,竟將心頭諸多想法,就此脫口而出。
鄒氏先是浮起一絲希望,隨後聽雪筠所言,不禁掩口噗嗤一笑,說道:
“傻丫頭,你年紀尚輕,又不諳世事!自不知這世家大族權鬥兇狠,爭儲酷烈!就拿我亡夫這‘好侄兒’子全(張繡)來說,我夫妻膝下無子,這才隻得將兵馬基業相托。我一介女流,對其毫無威脅,其以禮數厚待於我,反倒能收攏我亡夫舊部人心!若是......”
鄒氏說起亡夫,漸漸收斂笑意,頗有些苦澀地說道:
“若是我膝下有子,以子全之能,未必不會再起殺心!曹丞相納我為妾,恐怕也是起了收攏我亡夫舊部之心。這些男人,爭權奪利,將我等女子視作棋子,隨意擺弄於股掌之間。在這亂世之中,我等命運,從來是身不由己。我如今也不過是強顏歡笑,為自己尋得片刻安寧罷了。”
“至於你說的,若我為曹丞相誕下子嗣,甚至有機會繼承曹家儲位,更是無稽之談!聽聞曹丞相子嗣眾多,即便我有子,但若無母族勢力支持,其便毫無根基。曹丞相雄才大略,斷不會不明此理,又怎肯因我這再嫁之身,對我子多看一眼?”
頓了頓,鄒氏最後說道:
“若我日後誕下子嗣,隻望能在丞相府中安穩度日,不被卷入無端的爭鬥,莫要讓我母子成為這權力爭鬥的犧牲品,便是萬幸了,豈敢再做他想!”
鄒氏與亡夫張濟相伴多年,張濟出身董卓西涼軍舊部,與李傕郭汜等人皆為同僚。
昔日長安城獻帝之爭,張濟亦參與其中,鄒氏耳濡目染之下,對這些權力之爭,倒也知之甚詳,遠比雪筠這幼年出身袁家,年少卻行走江湖的“世家之女”活得更為“透徹”!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饒是雪筠處變不驚,還是被鄒氏一番言語“點醒”!
自己與弟弟袁斌,雖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子嗣,但自己母親出身低微,早遭袁家眾人輕視。
當下袁斌雖仍受父親袁紹寵愛,但其毫無母族勢力支持,即便自己刺殺曹操成功,攜此“大功”真能助弟弟登上大位嗎?
倘若......袁家大位真落到袁斌手上,袁譚,袁熙,袁尚等人,當真會善罷甘休嗎?
雪筠思慮及此,心中竟有一陣慌亂之感,刺殺曹操的決意......第一次有了一絲“動搖”!
而就在雪筠心神動搖之際,胡車兒已率本部八百精兵,前來鄒氏府邸,聽曹丞相愛將典韋調遣!
典韋擔任曹操宿衛多年,幾乎與其“形影不離”,今日丞相於宛城納妾,張繡雖降,典韋卻從未掉以輕心。
“子滿,孤觀那胡車兒,倒是頗為忠義之人,今夜大婚,乃孤收攏宛城軍心重要舉措。那張繡雖服軟,但其麾下大軍驍勇善戰,未可輕視!今夜你率三百虎衛軍,於內宅守護,命胡車兒率八百部曲,於宅外守護,子修(曹昂)率五千精兵駐紮於城中,如此孤方可高枕無憂!”
丞相鄭重吩咐的樣子,尚曆曆在目,典韋斷不會等閑視之。
那胡車兒頗有勇力,甚得丞相“看重”。
這數日以來,典韋暗中觀其言行,見其性格直率,亦並無不軌之舉,這才對胡車兒稍稍放下心來。
當下便依丞相所言,對胡車兒吩咐道:
“胡校尉!今夜我率虎衛軍駐紮於內宅。你率本部兵馬,駐紮於宅外,務必要防守嚴密,不得有失!你可明白?”
胡車兒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神色,隨後低頭拱手道:
“諾!謹遵子滿將軍之命!”
典韋此時尚未發覺,胡車兒不遠處的親衛部曲中,有一“熟人”正悄悄壓低頭盔,暗中“躲閃”著他逡巡的目光。
下章預告“宛城之變(下)”!
鄒氏府內,處處熱鬧非凡,卻又不失莊重肅穆。府內朱紅的廊柱之上,皆纏繞上大紅錦帶,隨風輕舞。
正廳之上,醇酒佳肴布置於案幾之上,四方地麵則鋪著價值連城的織錦地毯,一片繁華聲色,專候賓客到來。
庭院之中,眾多仆役腳步匆匆,正各行其是,籌備今晚大婚事宜。無論是貼身侍女,內府管事,還是普通雜役,麵上皆是與有榮焉。
自家主母,今日便要嫁與當朝丞相!雖僅是一介側室,並非正妻,但曹丞相權傾天下,便是當今天子......都要對其禮敬三分!
而在這一片喧囂之中,即將成為曹操妾室的鄒氏,正在內室精心梳妝,為今夜大禮做準備。
鄒氏年未及三旬,容貌美豔,身姿婀娜,似弱柳扶風。一襲鮮豔錦袍裹身,更襯得她膚如凝脂。
此女雙眸深邃,眼角微微上挑,便帶幾分勾魂攝魄的韻味。高挺的鼻梁下,紅唇猶如嬌豔的玫瑰花瓣。
其一頭秀發竟是深棕色,微微卷曲,顯然是帶有西域胡人血統之故。鄒氏這番異域之美,當真是風姿綽約,豔冠群芳!
而正立於鄒氏身側,為其梳理秀發的侍女,赫然正是數日前混入鄒氏宅邸的袁雪筠!
雪筠出身刺客,精通偽裝暗殺之道,加上其幼年又出身當世名門袁家,對豪門大戶的各項“規矩”,自是駕輕就熟。
況且,雪筠為接近曹操,展開刺殺,對主母鄒氏更是曲意奉承,投其所好,很快便贏得鄒氏好感,其向內宅管事要人,將雪筠“提拔”成了幾名貼身侍女之一。
看著幾縷秀發飄落,鄒氏似是觸景生情,惋惜道:
“我這一頭發絲漸疏,每見發落,想我往昔容顏,似已隨這發絲漸遠,難怪人言歲月無情,年華易逝。”
自潛入宛城之後,雪筠便以靈影閣秘傳易容術,遮掩原本容貌,如今隻是一個清秀溫婉的年輕侍女。
而這鄒氏,雖比雪筠年長近十歲,卻是保養得宜,容貌依舊豔若桃李,別有一番楚楚動人的成熟婦人魅力(嗯......正是曹老板的心頭好類型~)。
雪筠聞鄒氏所言,倒是真心說道:
“夫人容貌之美,世所罕見,如今正當桃李之年,又得曹丞相垂青,禮聘為側室,日後夫人榮華富貴,必是享用不盡,當真可喜可賀!”
說完此話,雪筠心中五味雜陳,終於成功混入鄒氏身側,但自己此行目的......卻是刺殺她“夫君”!
如今見鄒氏悵然若失,雪筠也情不自禁多安慰了兩句。
聽雪筠提到馬上要見麵的新任“夫君”,鄒氏麵色複雜,良久,終是歎息一聲,道:
“以色侍人者,色衰而愛弛!一旦容顏凋敝,恩寵便皆成泡影!我乃再醮之婦,本就如無根之萍。曹丞相權傾天下,又怎會缺少絕色美人?即便嫁入曹家,我一介側室,即便由這宛城遷至許都,也不過換一樊籠居住,有何可喜?”
雪筠逝去的生母,亦是袁府歌姬出身,身份低微,聽鄒氏所言,頓覺感同身受,心中淒苦。
但她行走江湖多年,自是心誌堅定,當下不露聲色,小心道:
“夫人居於宛城,雖有張將軍以子侄之禮奉養,但......夫人畢竟風華正茂,怎可空老於深宅。若夫人日後為曹丞相誕下子嗣,不但有親子可依,甚至那曹家大位,亦或許有望繼承,屆時母憑子貴,夫人何必憂慮。”
雪筠不知是馬上要行刺曹操,對鄒氏有些心懷“愧疚”。還是不自覺將鄒氏境遇,代入自己的母親......甚至弟弟之中,竟將心頭諸多想法,就此脫口而出。
鄒氏先是浮起一絲希望,隨後聽雪筠所言,不禁掩口噗嗤一笑,說道:
“傻丫頭,你年紀尚輕,又不諳世事!自不知這世家大族權鬥兇狠,爭儲酷烈!就拿我亡夫這‘好侄兒’子全(張繡)來說,我夫妻膝下無子,這才隻得將兵馬基業相托。我一介女流,對其毫無威脅,其以禮數厚待於我,反倒能收攏我亡夫舊部人心!若是......”
鄒氏說起亡夫,漸漸收斂笑意,頗有些苦澀地說道:
“若是我膝下有子,以子全之能,未必不會再起殺心!曹丞相納我為妾,恐怕也是起了收攏我亡夫舊部之心。這些男人,爭權奪利,將我等女子視作棋子,隨意擺弄於股掌之間。在這亂世之中,我等命運,從來是身不由己。我如今也不過是強顏歡笑,為自己尋得片刻安寧罷了。”
“至於你說的,若我為曹丞相誕下子嗣,甚至有機會繼承曹家儲位,更是無稽之談!聽聞曹丞相子嗣眾多,即便我有子,但若無母族勢力支持,其便毫無根基。曹丞相雄才大略,斷不會不明此理,又怎肯因我這再嫁之身,對我子多看一眼?”
頓了頓,鄒氏最後說道:
“若我日後誕下子嗣,隻望能在丞相府中安穩度日,不被卷入無端的爭鬥,莫要讓我母子成為這權力爭鬥的犧牲品,便是萬幸了,豈敢再做他想!”
鄒氏與亡夫張濟相伴多年,張濟出身董卓西涼軍舊部,與李傕郭汜等人皆為同僚。
昔日長安城獻帝之爭,張濟亦參與其中,鄒氏耳濡目染之下,對這些權力之爭,倒也知之甚詳,遠比雪筠這幼年出身袁家,年少卻行走江湖的“世家之女”活得更為“透徹”!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饒是雪筠處變不驚,還是被鄒氏一番言語“點醒”!
自己與弟弟袁斌,雖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子嗣,但自己母親出身低微,早遭袁家眾人輕視。
當下袁斌雖仍受父親袁紹寵愛,但其毫無母族勢力支持,即便自己刺殺曹操成功,攜此“大功”真能助弟弟登上大位嗎?
倘若......袁家大位真落到袁斌手上,袁譚,袁熙,袁尚等人,當真會善罷甘休嗎?
雪筠思慮及此,心中竟有一陣慌亂之感,刺殺曹操的決意......第一次有了一絲“動搖”!
而就在雪筠心神動搖之際,胡車兒已率本部八百精兵,前來鄒氏府邸,聽曹丞相愛將典韋調遣!
典韋擔任曹操宿衛多年,幾乎與其“形影不離”,今日丞相於宛城納妾,張繡雖降,典韋卻從未掉以輕心。
“子滿,孤觀那胡車兒,倒是頗為忠義之人,今夜大婚,乃孤收攏宛城軍心重要舉措。那張繡雖服軟,但其麾下大軍驍勇善戰,未可輕視!今夜你率三百虎衛軍,於內宅守護,命胡車兒率八百部曲,於宅外守護,子修(曹昂)率五千精兵駐紮於城中,如此孤方可高枕無憂!”
丞相鄭重吩咐的樣子,尚曆曆在目,典韋斷不會等閑視之。
那胡車兒頗有勇力,甚得丞相“看重”。
這數日以來,典韋暗中觀其言行,見其性格直率,亦並無不軌之舉,這才對胡車兒稍稍放下心來。
當下便依丞相所言,對胡車兒吩咐道:
“胡校尉!今夜我率虎衛軍駐紮於內宅。你率本部兵馬,駐紮於宅外,務必要防守嚴密,不得有失!你可明白?”
胡車兒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神色,隨後低頭拱手道:
“諾!謹遵子滿將軍之命!”
典韋此時尚未發覺,胡車兒不遠處的親衛部曲中,有一“熟人”正悄悄壓低頭盔,暗中“躲閃”著他逡巡的目光。
下章預告“宛城之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