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瑤瑤破陳規,侯府展新顏
老太君放下手中的書,目光落在舒瑤身上,帶著一絲審視的意味。
“下個月初九是家族祭祖的日子,按照祖製,祭祖的一切事宜都由宗婦操持。如今你既已得到我的認可,這籌備祭祖之事,便交由你負責。”
舒瑤心中一凜,這“要事”果然不簡單。
家族祭祖是侯府的頭等大事,規矩繁多,流程複雜,稍有不慎便會落人口實。
她恭敬地應道:“瑤瑤定當盡力。”
老太君微微頷首,身旁的李嬤嬤立刻遞上一本厚厚的冊子。
“這是曆年祭祖的流程和規矩,你好生研讀,切莫出錯。”
舒瑤接過冊子,隻覺得沉甸甸的,心中壓力倍增。
她翻開一看,裏麵密密麻麻地記載著各種繁瑣的禮儀和禁忌,許多細節她聞所未聞。
這時,一旁的傅家二夫人陰陽怪氣地說道:“這祭祖可不是兒戲,瑤瑤妹妹可要仔細著點,別到時候出了差錯,丟了侯府的臉麵。” 她身邊的幾位夫人也跟著附和,言語中充滿了嘲諷和挑釁。
舒瑤不動聲色地將冊子收好,淡淡一笑:“多謝二嫂提醒,瑤瑤自當盡心盡力,不敢有絲毫懈怠。”
迴到自己的院子,舒瑤立刻開始研讀那本厚厚的規矩冊子。
裏麵的內容繁瑣複雜,許多古代的祭祀禮儀她從未接觸過,讓她感到有些頭疼。
丫鬟碧荷見她眉頭緊鎖,擔憂地問道:“小姐,您沒事吧?”
舒瑤揉了揉眉心,輕歎一聲:“這祭祖的規矩實在太複雜了,我擔心自己會出錯。”
碧荷安慰道:“小姐聰慧過人,一定能順利完成的。”
然而,舒瑤知道,事情遠沒有那麽簡單。
那些嫉妒她的人,肯定會在暗中使絆子,讓她出醜。
她必須更加小心謹慎,才能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夜深人靜,舒瑤還在挑燈夜讀。突然,門外傳來一陣輕微的敲門聲……
“進來。”舒瑤輕聲說道。
門被輕輕推開,傅珩一身月白色長衫,緩步走了進來。
“還在看?”他走到舒瑤身邊,目光落在攤開的冊子上,上麵密密麻麻的文字讓他也微微蹙眉。
舒瑤輕輕點頭,將心中的擔憂告訴了他。“這規矩實在太多太繁瑣,我擔心自己會出錯。”
傅珩溫柔地將她攬入懷中,“別擔心,有我在。”他拿起冊子,快速地翻閱了一遍,“這些規矩雖然複雜,但也有其內在邏輯。你不用死記硬背,抓住關鍵即可。”
接下來的幾天,傅珩便陪在舒瑤身邊,幫她一起梳理祭祖的流程,講解其中的含義。
舒瑤本就聰慧,加上傅珩的悉心指導,很快便掌握了祭祀的關鍵規矩。
她沒有被這堆積如山的規矩嚇倒,反而從中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細節。
她甚至開始研讀家族史冊,將祭祀的規矩與家族曆史聯係起來,理解得更加透徹。
舒瑤開始有條不紊地籌備祭祖事宜,她展現出的超強記憶力和理解能力,讓那些等著看她笑話的家族成員驚訝不已。
特別是二夫人,原本以為舒瑤會手忙腳亂,甚至出錯,沒想到她卻處理得井井有條,這讓她心中更加不快。
按照傳統,祭祀的籌備需要大量人力,通常由家族長輩安排。
但舒瑤反其道而行之,她提出讓家族中的年輕子弟自願報名參與,並設計了一係列有趣的競爭方式來選拔合適人選。
例如,她將一些祭祀用品的名稱和用途製成卡片,讓年輕子弟進行搶答,答對者可以獲得參與籌備的資格。
這種新穎的方式不僅遵循了家族規矩,沒有僭越長輩的權力,又激發了年輕子弟的積極性,讓他們對祭祖活動充滿了熱情。
看著一群年輕人興致勃勃地參與其中,舒瑤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然而,舒瑤的創新之舉卻引起了家族中一些保守長輩的不滿…… 老太君看著眼前熱鬧的景象,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頓。
老太君看著眼前熱鬧的景象,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頓,緩緩放下,清脆的聲響在喧鬧中格外突兀。
“這成何體統!”她沉聲說道,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悅。
幾個原本就對舒瑤不滿的族中長輩立刻附和起來。
“是啊,祭祖乃是我傅氏一族的大事,怎能如此兒戲?”三叔公捋著胡須,一臉嚴肅。
“舒丫頭,你雖是一片好心,但這祖宗的規矩不可廢啊!”大姑媽也跟著勸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責備。
舒瑤神色平靜,不慌不忙地行了一禮,“老太君,各位長輩,瑤瑤並非兒戲,也並非要廢除祖宗規矩。恰恰相反,我正是為了更好地傳承規矩,才想出這樣的辦法。”
“哦?此話怎講?”老太君微微眯起眼睛,目光銳利地盯著舒瑤。
舒瑤不卑不亢地解釋道:“祭祖的意義在於緬懷先祖,傳承家族精神。如今,年輕一輩對祭祖的流程和意義了解甚少,參與度也不高。我這樣做,正是為了激發他們的熱情,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家族曆史和傳統,這難道不是對祖宗最好的敬重嗎?”
“強詞奪理!”二夫人冷哼一聲,“你這是變相地篡改規矩!”
舒瑤直視二夫人,語氣堅定,“我所做的一切,皆在規矩之內。我並未更改祭祀的流程和內容,隻是在籌備方式上做了一些創新。祖宗的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們應該與時俱進,用更有效的方式傳承家族文化。”
雙方僵持不下,氣氛一時凝滯。
就在這時,一束用淡紫色絲帶係著的山茶花,悄無聲息地出現在舒瑤身旁的桌子上。
舒瑤微微一愣,目光掃過人群,最終落在不遠處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
傅珩正站在那裏,對她溫柔一笑,隨即轉身離開。
山茶花的花語是:理想的愛、謙讓。
舒瑤心中一暖,握緊了手中的冊子。
她深吸一口氣,正要開口繼續辯解,突然,她腦海中閃過一個畫麵……祭台上,香爐擺放的位置……“等等,”舒瑤說道,“關於香爐的擺放……”
“等等,”舒瑤說道,“關於香爐的擺放,我記得族譜中記載,開國侯爺曾言‘敬天地,先敬地,後敬天’,因此,香爐應該先放置於地壇,再放置於天壇,而非如今的順序。”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無人反駁。
老管家是府中最德高望重之人,對族中規矩爛熟於心。
他仔細迴想,舒瑤所言確實有跡可循,隻是年代久遠,這條規矩漸漸被人遺忘,如今的擺放順序也是根據後來簡化的版本。
老管家渾濁的雙眼閃過一絲精光,看向舒瑤的目光中多了幾分讚賞。
“舒小姐心思縝密,竟能從族譜中找出這等細節,老朽佩服。”他捋了捋胡須,對著眾人說道,“舒小姐所言極是,是老朽疏忽了,這就讓人按舒小姐說的重新擺放。”
二夫人臉色難看,她沒想到舒瑤竟然能搬出族譜來反駁,讓她一時找不到話柄。
舒瑤微微一笑,心中卻並沒有放鬆警惕。
她知道,這隻是一個小小的勝利,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麵。
祭祀籌備在舒瑤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她巧妙地將現代的一些管理理念融入其中,提高了效率,也讓參與的族人感受到了新的活力。
然而,舒瑤總感覺有一雙眼睛在暗中注視著自己,像毒蛇一般,伺機而動。
夜深人靜,舒瑤站在窗邊,望著遠處漆黑的夜空,心中隱隱不安。
傅珩送來的山茶花靜靜地躺在花瓶裏,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卻無法驅散她心中的陰霾。
她伸手撫摸著花瓣,低聲自語:“珩,我總覺得有什麽事情要發生……” 突然,一陣輕微的響動從窗外傳來。
舒瑤猛地迴頭,卻隻看到一片漆黑,什麽也沒有。
“錯覺嗎?”她喃喃自語,心頭卻更加不安。
她走到桌邊,拿起一支筆,在一張紙上寫下幾個字:小心陷阱。
然後,她將紙條緊緊握在手中,走向房門……“誰?”
老太君放下手中的書,目光落在舒瑤身上,帶著一絲審視的意味。
“下個月初九是家族祭祖的日子,按照祖製,祭祖的一切事宜都由宗婦操持。如今你既已得到我的認可,這籌備祭祖之事,便交由你負責。”
舒瑤心中一凜,這“要事”果然不簡單。
家族祭祖是侯府的頭等大事,規矩繁多,流程複雜,稍有不慎便會落人口實。
她恭敬地應道:“瑤瑤定當盡力。”
老太君微微頷首,身旁的李嬤嬤立刻遞上一本厚厚的冊子。
“這是曆年祭祖的流程和規矩,你好生研讀,切莫出錯。”
舒瑤接過冊子,隻覺得沉甸甸的,心中壓力倍增。
她翻開一看,裏麵密密麻麻地記載著各種繁瑣的禮儀和禁忌,許多細節她聞所未聞。
這時,一旁的傅家二夫人陰陽怪氣地說道:“這祭祖可不是兒戲,瑤瑤妹妹可要仔細著點,別到時候出了差錯,丟了侯府的臉麵。” 她身邊的幾位夫人也跟著附和,言語中充滿了嘲諷和挑釁。
舒瑤不動聲色地將冊子收好,淡淡一笑:“多謝二嫂提醒,瑤瑤自當盡心盡力,不敢有絲毫懈怠。”
迴到自己的院子,舒瑤立刻開始研讀那本厚厚的規矩冊子。
裏麵的內容繁瑣複雜,許多古代的祭祀禮儀她從未接觸過,讓她感到有些頭疼。
丫鬟碧荷見她眉頭緊鎖,擔憂地問道:“小姐,您沒事吧?”
舒瑤揉了揉眉心,輕歎一聲:“這祭祖的規矩實在太複雜了,我擔心自己會出錯。”
碧荷安慰道:“小姐聰慧過人,一定能順利完成的。”
然而,舒瑤知道,事情遠沒有那麽簡單。
那些嫉妒她的人,肯定會在暗中使絆子,讓她出醜。
她必須更加小心謹慎,才能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夜深人靜,舒瑤還在挑燈夜讀。突然,門外傳來一陣輕微的敲門聲……
“進來。”舒瑤輕聲說道。
門被輕輕推開,傅珩一身月白色長衫,緩步走了進來。
“還在看?”他走到舒瑤身邊,目光落在攤開的冊子上,上麵密密麻麻的文字讓他也微微蹙眉。
舒瑤輕輕點頭,將心中的擔憂告訴了他。“這規矩實在太多太繁瑣,我擔心自己會出錯。”
傅珩溫柔地將她攬入懷中,“別擔心,有我在。”他拿起冊子,快速地翻閱了一遍,“這些規矩雖然複雜,但也有其內在邏輯。你不用死記硬背,抓住關鍵即可。”
接下來的幾天,傅珩便陪在舒瑤身邊,幫她一起梳理祭祖的流程,講解其中的含義。
舒瑤本就聰慧,加上傅珩的悉心指導,很快便掌握了祭祀的關鍵規矩。
她沒有被這堆積如山的規矩嚇倒,反而從中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細節。
她甚至開始研讀家族史冊,將祭祀的規矩與家族曆史聯係起來,理解得更加透徹。
舒瑤開始有條不紊地籌備祭祖事宜,她展現出的超強記憶力和理解能力,讓那些等著看她笑話的家族成員驚訝不已。
特別是二夫人,原本以為舒瑤會手忙腳亂,甚至出錯,沒想到她卻處理得井井有條,這讓她心中更加不快。
按照傳統,祭祀的籌備需要大量人力,通常由家族長輩安排。
但舒瑤反其道而行之,她提出讓家族中的年輕子弟自願報名參與,並設計了一係列有趣的競爭方式來選拔合適人選。
例如,她將一些祭祀用品的名稱和用途製成卡片,讓年輕子弟進行搶答,答對者可以獲得參與籌備的資格。
這種新穎的方式不僅遵循了家族規矩,沒有僭越長輩的權力,又激發了年輕子弟的積極性,讓他們對祭祖活動充滿了熱情。
看著一群年輕人興致勃勃地參與其中,舒瑤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然而,舒瑤的創新之舉卻引起了家族中一些保守長輩的不滿…… 老太君看著眼前熱鬧的景象,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頓。
老太君看著眼前熱鬧的景象,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頓,緩緩放下,清脆的聲響在喧鬧中格外突兀。
“這成何體統!”她沉聲說道,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悅。
幾個原本就對舒瑤不滿的族中長輩立刻附和起來。
“是啊,祭祖乃是我傅氏一族的大事,怎能如此兒戲?”三叔公捋著胡須,一臉嚴肅。
“舒丫頭,你雖是一片好心,但這祖宗的規矩不可廢啊!”大姑媽也跟著勸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責備。
舒瑤神色平靜,不慌不忙地行了一禮,“老太君,各位長輩,瑤瑤並非兒戲,也並非要廢除祖宗規矩。恰恰相反,我正是為了更好地傳承規矩,才想出這樣的辦法。”
“哦?此話怎講?”老太君微微眯起眼睛,目光銳利地盯著舒瑤。
舒瑤不卑不亢地解釋道:“祭祖的意義在於緬懷先祖,傳承家族精神。如今,年輕一輩對祭祖的流程和意義了解甚少,參與度也不高。我這樣做,正是為了激發他們的熱情,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家族曆史和傳統,這難道不是對祖宗最好的敬重嗎?”
“強詞奪理!”二夫人冷哼一聲,“你這是變相地篡改規矩!”
舒瑤直視二夫人,語氣堅定,“我所做的一切,皆在規矩之內。我並未更改祭祀的流程和內容,隻是在籌備方式上做了一些創新。祖宗的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們應該與時俱進,用更有效的方式傳承家族文化。”
雙方僵持不下,氣氛一時凝滯。
就在這時,一束用淡紫色絲帶係著的山茶花,悄無聲息地出現在舒瑤身旁的桌子上。
舒瑤微微一愣,目光掃過人群,最終落在不遠處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
傅珩正站在那裏,對她溫柔一笑,隨即轉身離開。
山茶花的花語是:理想的愛、謙讓。
舒瑤心中一暖,握緊了手中的冊子。
她深吸一口氣,正要開口繼續辯解,突然,她腦海中閃過一個畫麵……祭台上,香爐擺放的位置……“等等,”舒瑤說道,“關於香爐的擺放……”
“等等,”舒瑤說道,“關於香爐的擺放,我記得族譜中記載,開國侯爺曾言‘敬天地,先敬地,後敬天’,因此,香爐應該先放置於地壇,再放置於天壇,而非如今的順序。”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無人反駁。
老管家是府中最德高望重之人,對族中規矩爛熟於心。
他仔細迴想,舒瑤所言確實有跡可循,隻是年代久遠,這條規矩漸漸被人遺忘,如今的擺放順序也是根據後來簡化的版本。
老管家渾濁的雙眼閃過一絲精光,看向舒瑤的目光中多了幾分讚賞。
“舒小姐心思縝密,竟能從族譜中找出這等細節,老朽佩服。”他捋了捋胡須,對著眾人說道,“舒小姐所言極是,是老朽疏忽了,這就讓人按舒小姐說的重新擺放。”
二夫人臉色難看,她沒想到舒瑤竟然能搬出族譜來反駁,讓她一時找不到話柄。
舒瑤微微一笑,心中卻並沒有放鬆警惕。
她知道,這隻是一個小小的勝利,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麵。
祭祀籌備在舒瑤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她巧妙地將現代的一些管理理念融入其中,提高了效率,也讓參與的族人感受到了新的活力。
然而,舒瑤總感覺有一雙眼睛在暗中注視著自己,像毒蛇一般,伺機而動。
夜深人靜,舒瑤站在窗邊,望著遠處漆黑的夜空,心中隱隱不安。
傅珩送來的山茶花靜靜地躺在花瓶裏,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卻無法驅散她心中的陰霾。
她伸手撫摸著花瓣,低聲自語:“珩,我總覺得有什麽事情要發生……” 突然,一陣輕微的響動從窗外傳來。
舒瑤猛地迴頭,卻隻看到一片漆黑,什麽也沒有。
“錯覺嗎?”她喃喃自語,心頭卻更加不安。
她走到桌邊,拿起一支筆,在一張紙上寫下幾個字:小心陷阱。
然後,她將紙條緊緊握在手中,走向房門……“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