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戰場上的陳登這個時候手心已經在冒汗了,這還是陳登第一次與冀州軍接觸,也是第一次見識到冀州軍那強悍的戰鬥力。一個數千人組成的長槍兵方陣卻被兩千人一擊貫穿,而原本還在周圍繼續擴大戰果的冀州騎兵卻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反應過來一舉突破長槍兵方陣。
也就是說陳登所布置的防禦對於冀州軍來說完全沒有用,丹陽軍又不像冀州軍那樣在戰場上也能硬生生的轉變陣型,所以陳登手下殘存的數千丹陽軍其實已經是一群潰軍了。而曹豹帶來的一萬多丹陽軍也因為曹豹的陣亡變得混亂,沒有人指揮的大軍在這個時候反而還成為了累贅。
那些曹豹從下邳帶來的丹陽軍見主將已死心裏很是慌張,沒了安全感的丹陽軍隻想著衝進城中避難,而冀州騎兵亦裹挾著亂兵潮衝向陳登軍。
不到一萬人的軍隊在近兩萬人的大軍衝擊下根本就是沒有任何懸念的被衝垮了,麵對著一群已經沒有戰鬥意識的士卒,冀州軍那是相當麻利的解決了。陳登見大勢已去隻得在親信的護衛下往城裏退去,十幾個粗壯大漢撥開周圍潰兵夾著陳登撒開丫子就往城門衝。
根據郭嘉提供的錦囊,許褚這個時候正是揮軍掩殺奪取徐州城的好時機,許褚也不矯情大喝一聲就帶著已經衝過來的騎兵旅和一團便對著城門殺去。
作為郭嘉的兄弟,又恰巧兩個人都在一個地方事情就是相當的方便,郭嘉很大方的一個錦囊交給許褚要許褚到了徐州之後再打開。頂級謀士的智慧不是蓋的,加上許褚剛剛拿下東海國就打開了郭嘉的錦囊,大老早就在按照郭嘉的計劃行事。
也就是說,其實這次和陳登打交道的是郭嘉。
許褚從東海國開始就開始按照郭嘉設計好的路子走,郭嘉處處掌握著主動權,對於敵人不明就裏的陳登隻能是落得個被許褚牽著鼻子走的下場。在城外擊潰丹陽軍隻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許褚來的目的是拿下徐州城來的。
許褚作為大將當頭開路,九耳八環象鼻刀左右揮舞著,看起來相當的神勇,路上沒有哪個不開眼的丹陽軍願意做攔路虎。跟在許褚後麵的騎兵旅由於有馬匹,又是高機動部隊,所以也在許褚後麵殺的起勁,隻有一團的士卒稍微慢了一點。
徐州城門口,陳登在親信的護衛下已經快要到吊橋了,守門的壯丁也趕緊將門打開準備迎接陳登進城。許褚瞅著這個機會帶著一幫子騎兵就衝了上去,先不管陳登隻對著城門而去。
“快,快關城門。”陳登見狀立馬喊道,隻是騎兵的速度和陳登的聲音傳播速度幾乎是成正比的,沒有給那群隻是臨時聚集起來的壯丁任何反應時間,許褚就帶著人將城門堵了。然後騎兵兵分兩路,一路清空城門口的殘敵,另一路直奔刺史府而去。
大門的形勢很快就被控製住了,陳登被冀州騎兵堵在吊橋邊上根本就無法組織人進行防禦,而城牆上那群官員看著殺氣特特的冀州軍時平時那溜須拍馬的勁全部消失不靈了。沒有智慧的壯丁是經受不住冀州軍摧殘的,城門口已經穩穩的被冀州軍控製起來了。
而在後麵裹挾著亂兵衝擊過來的獨立旅的士卒則展開了對陳登的圍殺,陳登身邊沒有什麽武將,一個文人就算是提著把刀也隻能做做樣子中看不中用,沒個三兩下陳登就被冀州軍五花大綁起來。隨著陳登的被俘,丹陽軍沒有任何將領能夠站出來主持大局,所以還沒有進城的冀州軍就開始招降俘虜。
徐州城所有的正規守軍全部跟著陳登出城了,留在城裏的不是老弱病殘就是臨時壯丁,許褚對於這些人連理都懶得理直接帶著騎兵一溜煙的朝著刺史府奔去。
陶謙這會兒才剛剛被醫師救醒,正躺在床上無神的望著樓頂,已是萬念俱灰。在城牆上冀州軍的強悍已經深深的烙進了這位年過半百的此刺史心中。想到這裏的時候陶謙就悔恨自己為什麽要派人出戰,老老實實呆在城中等待朝廷命令那該有多好?
隻是很可惜事上沒有後悔藥,丹陽軍損失慘重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陶謙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冀州軍還沒有大進城來。
無聲的歎了口氣,陶謙招唿來了身邊的服侍丫鬟問道:“外麵可有什麽消息傳來?”
“迴大人,還沒有任何的消息。”丫鬟很實在的說道,隻是現在越實在的話越讓陶謙不安,陶謙徹底的變成兩眼無神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門外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不少的丫鬟在尖叫,老人家年紀大了又剛剛吐完血這會兒需要休息,所以丫鬟跑出去拉開門準備訓斥外麵的人。刺史府此時已經亂成一團了,到處是慌亂的家丁和丫鬟,就算是傻子也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所以拉開房門準備嗬斥的丫鬟馬上跑迴自己房間在一個陰暗的角落中挖掘出自己的私房錢,然後,跑路。
許褚帶著人衝進刺史府,刺史府裏的人大老遠就看見了,頓時再次慌亂成一團,所有人趕緊跑到後院去。不少機靈的人便準備翻牆出去,可是才一落地就發現自己的脖頸上已經多了四五把鋒利的刀子,馬上就是一身冷汗出來了。
刺史府所有人沒有一個逃脫的,全部被逮住押到了許褚的麵前,許褚也不會為難這些小丫鬟什麽的,每個家丁交了十兩買身錢也就放了。至於那些混在家丁、丫鬟隊伍中企圖逃跑的陶謙家的親戚就沒有這麽好的命了,乖乖的跟著許褚走吧!
徐州的戰事隨著徐州城的攻陷而結束,許褚隻在徐州停留了一天就帶著人馬迴去了,不過接替許褚的卻是冀州第三軍團。冀州第三軍團也來到了徐州那麽就代表著範惜文對於徐州是勢在必得了,一些正在觀望風向的士族馬上主動向冀州軍示好,徐州全境的所有城池隻等著冀州軍前去接管就足夠了。
對於士族的主動示好,範惜文是命令第三軍團軍團長範烽明照單全收,以前在冀州又不是沒幹過這樣的事情。可憐徐州士族這會兒還不知道自己示好的對象是個什麽貨色,還在那裏沾沾自喜,殊不知自己正在一步步的走向滅亡的邊緣。
對於陶謙的處置範惜文還是很厚道的,沒有神馬的斬首,隻是將陶謙及家族全部遷往魏郡,變相的軟禁起來。
徐州城池的順利接管,範惜文此時已經是雄踞三州手握數十萬大軍的軍閥了,人前風光。戰事了結自然是三軍迴歸,數十萬都聚集在青州也不是個什麽辦法,再說冀州這會兒的防禦力量那是相當的空虛,雖然郭嘉等人都布置妥當了的,可是早日迴去還是讓人放心些。
中平五年八月,太子太傅、楚侯、後將軍、冀州刺史範惜文統帥三軍踏上了迴歸的征程。範惜文風光無限,可是京城那幫大佬卻已經圍繞著範惜文鬧翻天了,不過這些事情範惜文可沒那個閑情去管。
自從陶謙的小報告打到京師之後那些看不慣範惜文崛起太快的朝中官員就借此開始大做文章向靈帝上奏折,私自出兵攻伐州郡可是大事,可這樣的事情範惜文連向朝廷請示都沒有,這樣的行為根本就是不把朝廷放在眼裏。
京中的那般清流一個個站出來攻擊範惜文的這種行為,言論漫天飛,整個京師都蠢蠢欲動。
有人要給範惜文穿小鞋,有人就得給範惜文雪中送炭把這些事情壓下來,這就是京師,沒有任何一個集團能夠一言堂說了算。要保範惜文的就是十常侍一黨,十常侍那是親眼目睹了範惜文的太子太傅是怎麽煉成的,而且不論從那一條出發十常侍都必須緊跟著範惜文的腳步走。
十常侍搞死何進的事情始終是無法瞞過去的,一個堂堂大將軍居然在宮裏被人殺了,這就算了,還安了個意圖謀反的罪名。雖然事情做得糊塗,可是靈帝相信了,於是何進謀反的事情被坐實了。
何進的後台很氣憤,當場就放了狠話一定要讓十常侍償命。經曆過何進事件之後的何皇後在中宮的地位一落千丈,要是擱以前早就讓十常侍玩完了。不過何皇後不怕,因為何皇後的兒子是大皇子,隻要靈帝已死何皇後就有把握幫自己的兒子拿到皇位,就算現在的太子是劉協。
劉協現在遠在冀州,想要奪取皇位何皇後有無數的辦法。
對於何皇後的心急十常侍還是有一定了解的,既然和何皇後不能走到一條道上去,那麽隻能走相反兩個方向了。要想保住自己的性命,那麽就一定不能讓大皇子劉辯上位,所以十常侍決定將賭注壓在範惜文身上。
一時間京師有點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不過這好像和範惜文無關的樣子,手握數十萬大軍的太子太傅、楚侯、冀州刺史可不是吃素的。
</p>
戰場上的陳登這個時候手心已經在冒汗了,這還是陳登第一次與冀州軍接觸,也是第一次見識到冀州軍那強悍的戰鬥力。一個數千人組成的長槍兵方陣卻被兩千人一擊貫穿,而原本還在周圍繼續擴大戰果的冀州騎兵卻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反應過來一舉突破長槍兵方陣。
也就是說陳登所布置的防禦對於冀州軍來說完全沒有用,丹陽軍又不像冀州軍那樣在戰場上也能硬生生的轉變陣型,所以陳登手下殘存的數千丹陽軍其實已經是一群潰軍了。而曹豹帶來的一萬多丹陽軍也因為曹豹的陣亡變得混亂,沒有人指揮的大軍在這個時候反而還成為了累贅。
那些曹豹從下邳帶來的丹陽軍見主將已死心裏很是慌張,沒了安全感的丹陽軍隻想著衝進城中避難,而冀州騎兵亦裹挾著亂兵潮衝向陳登軍。
不到一萬人的軍隊在近兩萬人的大軍衝擊下根本就是沒有任何懸念的被衝垮了,麵對著一群已經沒有戰鬥意識的士卒,冀州軍那是相當麻利的解決了。陳登見大勢已去隻得在親信的護衛下往城裏退去,十幾個粗壯大漢撥開周圍潰兵夾著陳登撒開丫子就往城門衝。
根據郭嘉提供的錦囊,許褚這個時候正是揮軍掩殺奪取徐州城的好時機,許褚也不矯情大喝一聲就帶著已經衝過來的騎兵旅和一團便對著城門殺去。
作為郭嘉的兄弟,又恰巧兩個人都在一個地方事情就是相當的方便,郭嘉很大方的一個錦囊交給許褚要許褚到了徐州之後再打開。頂級謀士的智慧不是蓋的,加上許褚剛剛拿下東海國就打開了郭嘉的錦囊,大老早就在按照郭嘉的計劃行事。
也就是說,其實這次和陳登打交道的是郭嘉。
許褚從東海國開始就開始按照郭嘉設計好的路子走,郭嘉處處掌握著主動權,對於敵人不明就裏的陳登隻能是落得個被許褚牽著鼻子走的下場。在城外擊潰丹陽軍隻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許褚來的目的是拿下徐州城來的。
許褚作為大將當頭開路,九耳八環象鼻刀左右揮舞著,看起來相當的神勇,路上沒有哪個不開眼的丹陽軍願意做攔路虎。跟在許褚後麵的騎兵旅由於有馬匹,又是高機動部隊,所以也在許褚後麵殺的起勁,隻有一團的士卒稍微慢了一點。
徐州城門口,陳登在親信的護衛下已經快要到吊橋了,守門的壯丁也趕緊將門打開準備迎接陳登進城。許褚瞅著這個機會帶著一幫子騎兵就衝了上去,先不管陳登隻對著城門而去。
“快,快關城門。”陳登見狀立馬喊道,隻是騎兵的速度和陳登的聲音傳播速度幾乎是成正比的,沒有給那群隻是臨時聚集起來的壯丁任何反應時間,許褚就帶著人將城門堵了。然後騎兵兵分兩路,一路清空城門口的殘敵,另一路直奔刺史府而去。
大門的形勢很快就被控製住了,陳登被冀州騎兵堵在吊橋邊上根本就無法組織人進行防禦,而城牆上那群官員看著殺氣特特的冀州軍時平時那溜須拍馬的勁全部消失不靈了。沒有智慧的壯丁是經受不住冀州軍摧殘的,城門口已經穩穩的被冀州軍控製起來了。
而在後麵裹挾著亂兵衝擊過來的獨立旅的士卒則展開了對陳登的圍殺,陳登身邊沒有什麽武將,一個文人就算是提著把刀也隻能做做樣子中看不中用,沒個三兩下陳登就被冀州軍五花大綁起來。隨著陳登的被俘,丹陽軍沒有任何將領能夠站出來主持大局,所以還沒有進城的冀州軍就開始招降俘虜。
徐州城所有的正規守軍全部跟著陳登出城了,留在城裏的不是老弱病殘就是臨時壯丁,許褚對於這些人連理都懶得理直接帶著騎兵一溜煙的朝著刺史府奔去。
陶謙這會兒才剛剛被醫師救醒,正躺在床上無神的望著樓頂,已是萬念俱灰。在城牆上冀州軍的強悍已經深深的烙進了這位年過半百的此刺史心中。想到這裏的時候陶謙就悔恨自己為什麽要派人出戰,老老實實呆在城中等待朝廷命令那該有多好?
隻是很可惜事上沒有後悔藥,丹陽軍損失慘重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陶謙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冀州軍還沒有大進城來。
無聲的歎了口氣,陶謙招唿來了身邊的服侍丫鬟問道:“外麵可有什麽消息傳來?”
“迴大人,還沒有任何的消息。”丫鬟很實在的說道,隻是現在越實在的話越讓陶謙不安,陶謙徹底的變成兩眼無神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門外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不少的丫鬟在尖叫,老人家年紀大了又剛剛吐完血這會兒需要休息,所以丫鬟跑出去拉開門準備訓斥外麵的人。刺史府此時已經亂成一團了,到處是慌亂的家丁和丫鬟,就算是傻子也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所以拉開房門準備嗬斥的丫鬟馬上跑迴自己房間在一個陰暗的角落中挖掘出自己的私房錢,然後,跑路。
許褚帶著人衝進刺史府,刺史府裏的人大老遠就看見了,頓時再次慌亂成一團,所有人趕緊跑到後院去。不少機靈的人便準備翻牆出去,可是才一落地就發現自己的脖頸上已經多了四五把鋒利的刀子,馬上就是一身冷汗出來了。
刺史府所有人沒有一個逃脫的,全部被逮住押到了許褚的麵前,許褚也不會為難這些小丫鬟什麽的,每個家丁交了十兩買身錢也就放了。至於那些混在家丁、丫鬟隊伍中企圖逃跑的陶謙家的親戚就沒有這麽好的命了,乖乖的跟著許褚走吧!
徐州的戰事隨著徐州城的攻陷而結束,許褚隻在徐州停留了一天就帶著人馬迴去了,不過接替許褚的卻是冀州第三軍團。冀州第三軍團也來到了徐州那麽就代表著範惜文對於徐州是勢在必得了,一些正在觀望風向的士族馬上主動向冀州軍示好,徐州全境的所有城池隻等著冀州軍前去接管就足夠了。
對於士族的主動示好,範惜文是命令第三軍團軍團長範烽明照單全收,以前在冀州又不是沒幹過這樣的事情。可憐徐州士族這會兒還不知道自己示好的對象是個什麽貨色,還在那裏沾沾自喜,殊不知自己正在一步步的走向滅亡的邊緣。
對於陶謙的處置範惜文還是很厚道的,沒有神馬的斬首,隻是將陶謙及家族全部遷往魏郡,變相的軟禁起來。
徐州城池的順利接管,範惜文此時已經是雄踞三州手握數十萬大軍的軍閥了,人前風光。戰事了結自然是三軍迴歸,數十萬都聚集在青州也不是個什麽辦法,再說冀州這會兒的防禦力量那是相當的空虛,雖然郭嘉等人都布置妥當了的,可是早日迴去還是讓人放心些。
中平五年八月,太子太傅、楚侯、後將軍、冀州刺史範惜文統帥三軍踏上了迴歸的征程。範惜文風光無限,可是京城那幫大佬卻已經圍繞著範惜文鬧翻天了,不過這些事情範惜文可沒那個閑情去管。
自從陶謙的小報告打到京師之後那些看不慣範惜文崛起太快的朝中官員就借此開始大做文章向靈帝上奏折,私自出兵攻伐州郡可是大事,可這樣的事情範惜文連向朝廷請示都沒有,這樣的行為根本就是不把朝廷放在眼裏。
京中的那般清流一個個站出來攻擊範惜文的這種行為,言論漫天飛,整個京師都蠢蠢欲動。
有人要給範惜文穿小鞋,有人就得給範惜文雪中送炭把這些事情壓下來,這就是京師,沒有任何一個集團能夠一言堂說了算。要保範惜文的就是十常侍一黨,十常侍那是親眼目睹了範惜文的太子太傅是怎麽煉成的,而且不論從那一條出發十常侍都必須緊跟著範惜文的腳步走。
十常侍搞死何進的事情始終是無法瞞過去的,一個堂堂大將軍居然在宮裏被人殺了,這就算了,還安了個意圖謀反的罪名。雖然事情做得糊塗,可是靈帝相信了,於是何進謀反的事情被坐實了。
何進的後台很氣憤,當場就放了狠話一定要讓十常侍償命。經曆過何進事件之後的何皇後在中宮的地位一落千丈,要是擱以前早就讓十常侍玩完了。不過何皇後不怕,因為何皇後的兒子是大皇子,隻要靈帝已死何皇後就有把握幫自己的兒子拿到皇位,就算現在的太子是劉協。
劉協現在遠在冀州,想要奪取皇位何皇後有無數的辦法。
對於何皇後的心急十常侍還是有一定了解的,既然和何皇後不能走到一條道上去,那麽隻能走相反兩個方向了。要想保住自己的性命,那麽就一定不能讓大皇子劉辯上位,所以十常侍決定將賭注壓在範惜文身上。
一時間京師有點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不過這好像和範惜文無關的樣子,手握數十萬大軍的太子太傅、楚侯、冀州刺史可不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