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劍道天才
從打漁開始成為一貸宗師 作者:你想堆個雪人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佩身姿飛揚,正有模有樣的學習劍法。
楊帆則是用餘光打量著她。
一個人氣息可以改變,容貌聲音也可以改變,但唯獨動作、習慣很難改變,那睫毛彎彎,眼神裏透出的靈動,卻是作不了假。
怪不得那兩名女飛賊送來的丹藥個個都價值連城,連一粒地級的都沒有。
楊帆心中流過一絲暖意。
雖不知公主為何會出手救他,但這份恩情得還。
練得片刻,劉佩再次停下,隻覺得枯燥無味。
“老師哥哥,你再過來教教我吧!”
楊帆微微一笑,耐心地說:“公主莫急,這劍道需循序漸進,勤加練習方能有所成。”
說著,他又示範了幾個攻防的劍招,詳細地講解其中的要點和技巧。
但劉佩一直似懂非懂,眼神飄忽,仿佛心神根本不在劍身上。
“老師哥哥當初練劍,一定吃了很多苦吧,聽別人說老師都沒有師尊教呢。”劉佩坐在石凳上,晃蕩著嫩白的腳丫。
楊帆念頭一轉,躬身迴道:
“吃苦談不上,不過是些許風霜罷了,倒是公主殿下,若想學習劍法,恐怕還得吃上不少苦頭。”
劉佩看著也才不過百歲之年,修為卻已到達元嬰中期,不過有皇家資源,倒也正常。
“誰說的!”
劉佩小臉一撅,又拿起木劍揮舞了起來。
楊帆笑著搖了搖頭,心情卻有些沉重。
他如今雖被奉為“劍仙”,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並不歸功於他自己。
那《青蓮劍歌》每一招,每一式,出招之前他甚至都沒想好該出哪招。
會用劍,和會教學,是兩個概念。
想來,這也是他不同於常人,為何沒有“道心”的真正原因。
時間流逝。
劉佩愣是從清晨練到了傍晚,一刻也不肯停歇。
“公主,今日練習暫且到此,過度勞累不利於修行,日後還需持之以恆地練習。”
“好呀,但老師哥哥你明天還得再來!”
楊帆點點頭,行禮告退。
…
迴到家中,庭院中隻有君無邪一人,石桌上擺放著一壺酒,幾碟瓜果。
招唿著楊帆坐下,君無邪抿了一口,隨口道:“你準備什麽時候讓靈兒過去?”
“現在。”
“哦,現在啊,那…”君無邪剛給他倒上一杯,動作一頓,“現在就走?”
“嗯。”楊帆點點頭,伸出手掌,平靜道,“沒時間了。”
君無邪循聲望去,旋即瞳孔一縮。
隻見“元”已經覆蓋住了楊帆的整個手掌,而且還有向外擴散之意。
“這麽快?”君無邪聲音有些沉重。
楊帆喝下一杯酒,咂咂嘴,並未答話。
君無邪也沉默不語,手指輕輕敲擊著石桌。
他與楊帆之間的友誼,雖談不上深厚,卻也很合得來,更別談他心中隱隱察覺,天機門的命運,或許就與楊帆深刻綁定。
良久,他聲音幹澀:“天機門中功法典籍繁多,或許還真有解法…”
說到一半,他底氣也有些不足。
連監正和師尊都束手無策,這世間又有誰能解?
楊帆卻置若罔聞,將房間裏的人全叫了出來。
“靈兒,你帶著綺夢先與君無邪去往天機門中,挑選一部功法,正陽門的火係功法,終究是不太適合你。”
靈兒點點頭,卻緊盯著他:“哥,那你呢?”
“我自然隨後就到。”楊帆笑道。
“哦好…那哥哥等我學完就迴來找你!”
楊帆笑著捏了捏她的小臉蛋,隨即看向杜甫以及若雪和念雲,緩緩道:“杜兄,若不嫌棄,以後常住在這裏也行。”
杜甫猶豫片刻,還是道:“多謝太白兄了,但我如今官複原職,之前的小院也為我有所保留,為官一天,當為百姓。”
楊帆點點頭,也沒再說什麽。
不多時,庭院之中恢複了安靜,獨留一人一貓對影而坐。
明月高懸,梅樹枝頭快生出芽來。
“小橘,接下來不要亂跑了,待在手環空間中。”
小橘貓臉一垮,幽幽道:“人,貓有時候覺得,還不如留在江州,貓好久沒抓魚了。”
楊帆一怔,還是將小橘收進了手環空間。
桌上還留著瓜果,以及一壺酒。
酒是普通的酒水,楊帆隨意拿起一枚瓜果,目光卻再次定住了。
“後天靈果啊,好久沒吃到了…”
他起身迴了房間。
沒跟君無邪說的是,他如今每動用一份靈氣,或是劍意,“元”便會侵占一分。
若是他已成就化神,這當然是好事,待得天地意境達到一定數量,便可水到渠成至“煉虛之境”。
可如今,他卻成了一名將死之人。
命運如同一個環圈,他又瀕臨在當初張家贅婿時的死亡倒計時。
……
翌日,皇宮深處。
楊帆照例來到公主府前,教著劉佩練劍。
“老師哥哥。”劉佩耷拉著肩膀,小嘴嘟得老高,“我都連著練兩天劍了,怎麽還沒練成劍意呀?這劍意到底藏在哪兒呢,怎麽就跟我捉迷藏似的。”
一旁的宮女侍衛們,聽到這話,紛紛頭快低到胸口,肩膀微微顫抖,拚命憋著笑。
“別急,再練練,功到自然成。”楊帆微微一笑。
“哦。”
劉佩應了一聲,有氣無力地又撿起木劍,身姿沉穩,一劍又一劍刺出。
反複循環,枯燥無味。
一旁的楊帆卻是神色肅穆,心中另有盤算。
他在用公主做一場“實驗”。
劍心即是本心,本心及道心,《青蓮劍歌》乃李白的詩句,全文之中透出一個“狂”字,他能從中悟得,還是開了掛。
如今的公主,猶如一枚璞玉,如何去教,楊帆還未想明白。
但是他倒是懂一些“方法”,即是前世王陽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
“知”能決定“行”,“行”也能反過來影響“知”。
他如今教的則是最基本的劍法,讓公主在一招一式反複之中感悟真我,先行悟出劍意。
此方法的弊端顯而易見,沒有劍訣輔助,這個過程可能很久,也可能瞬間達成。
但好處也很明顯。
等悟出劍意,劍意便能輔助她繼續前行,隻要向道之心不停,劍意便會如潺潺溪流,對以後化神都有莫大好處。
又是半晌過去,日頭漸高,陽光有些刺眼。
“老師哥哥,我能不能歇會?”劉佩撒嬌道。
楊帆輕輕歎了口氣,目光有些遊離,語氣沉重:
“我當初學劍之時,一天便揮劍三千餘次,沒有老師教,便全憑一股自律,方能有如今之成就…公主殿下若是覺得累了,那我就先告退了…”
“好啦,我學!”
說著,劉佩又重新揮動木劍。
目光堅定,額頭上都流下細汗。
這是楊帆要求的,不許動用靈氣,也不許施展額外肉身之力。
一旁的宮女們都不禁露出驚訝之色,彼此交換著眼神。
咱公主真有這麽大毅力?
天色漸晚,日落黃昏。
就在楊帆準備讓她停下之時。
女侍衛猛地看來,楊帆也豁然抬頭。
“嗡~!”
隻聽得一聲細微而清脆的聲響,眾人定睛一看,劉佩手腕翻動,一絲絲白光從木劍上一閃而過。
“咦,這是劍氣嗎?”
劉佩當即興奮起來,又是一劍奮力揮出!
這次楊帆看的更清楚,那一絲白色劍氣輕盈無比,在劍尖之上舞動片刻,便再度隱匿不見。
下一刻,女侍衛一個箭步上前,單膝跪地道:“恭喜公主殿下,實屬劍道罕見天才!”
楊帆則是用餘光打量著她。
一個人氣息可以改變,容貌聲音也可以改變,但唯獨動作、習慣很難改變,那睫毛彎彎,眼神裏透出的靈動,卻是作不了假。
怪不得那兩名女飛賊送來的丹藥個個都價值連城,連一粒地級的都沒有。
楊帆心中流過一絲暖意。
雖不知公主為何會出手救他,但這份恩情得還。
練得片刻,劉佩再次停下,隻覺得枯燥無味。
“老師哥哥,你再過來教教我吧!”
楊帆微微一笑,耐心地說:“公主莫急,這劍道需循序漸進,勤加練習方能有所成。”
說著,他又示範了幾個攻防的劍招,詳細地講解其中的要點和技巧。
但劉佩一直似懂非懂,眼神飄忽,仿佛心神根本不在劍身上。
“老師哥哥當初練劍,一定吃了很多苦吧,聽別人說老師都沒有師尊教呢。”劉佩坐在石凳上,晃蕩著嫩白的腳丫。
楊帆念頭一轉,躬身迴道:
“吃苦談不上,不過是些許風霜罷了,倒是公主殿下,若想學習劍法,恐怕還得吃上不少苦頭。”
劉佩看著也才不過百歲之年,修為卻已到達元嬰中期,不過有皇家資源,倒也正常。
“誰說的!”
劉佩小臉一撅,又拿起木劍揮舞了起來。
楊帆笑著搖了搖頭,心情卻有些沉重。
他如今雖被奉為“劍仙”,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並不歸功於他自己。
那《青蓮劍歌》每一招,每一式,出招之前他甚至都沒想好該出哪招。
會用劍,和會教學,是兩個概念。
想來,這也是他不同於常人,為何沒有“道心”的真正原因。
時間流逝。
劉佩愣是從清晨練到了傍晚,一刻也不肯停歇。
“公主,今日練習暫且到此,過度勞累不利於修行,日後還需持之以恆地練習。”
“好呀,但老師哥哥你明天還得再來!”
楊帆點點頭,行禮告退。
…
迴到家中,庭院中隻有君無邪一人,石桌上擺放著一壺酒,幾碟瓜果。
招唿著楊帆坐下,君無邪抿了一口,隨口道:“你準備什麽時候讓靈兒過去?”
“現在。”
“哦,現在啊,那…”君無邪剛給他倒上一杯,動作一頓,“現在就走?”
“嗯。”楊帆點點頭,伸出手掌,平靜道,“沒時間了。”
君無邪循聲望去,旋即瞳孔一縮。
隻見“元”已經覆蓋住了楊帆的整個手掌,而且還有向外擴散之意。
“這麽快?”君無邪聲音有些沉重。
楊帆喝下一杯酒,咂咂嘴,並未答話。
君無邪也沉默不語,手指輕輕敲擊著石桌。
他與楊帆之間的友誼,雖談不上深厚,卻也很合得來,更別談他心中隱隱察覺,天機門的命運,或許就與楊帆深刻綁定。
良久,他聲音幹澀:“天機門中功法典籍繁多,或許還真有解法…”
說到一半,他底氣也有些不足。
連監正和師尊都束手無策,這世間又有誰能解?
楊帆卻置若罔聞,將房間裏的人全叫了出來。
“靈兒,你帶著綺夢先與君無邪去往天機門中,挑選一部功法,正陽門的火係功法,終究是不太適合你。”
靈兒點點頭,卻緊盯著他:“哥,那你呢?”
“我自然隨後就到。”楊帆笑道。
“哦好…那哥哥等我學完就迴來找你!”
楊帆笑著捏了捏她的小臉蛋,隨即看向杜甫以及若雪和念雲,緩緩道:“杜兄,若不嫌棄,以後常住在這裏也行。”
杜甫猶豫片刻,還是道:“多謝太白兄了,但我如今官複原職,之前的小院也為我有所保留,為官一天,當為百姓。”
楊帆點點頭,也沒再說什麽。
不多時,庭院之中恢複了安靜,獨留一人一貓對影而坐。
明月高懸,梅樹枝頭快生出芽來。
“小橘,接下來不要亂跑了,待在手環空間中。”
小橘貓臉一垮,幽幽道:“人,貓有時候覺得,還不如留在江州,貓好久沒抓魚了。”
楊帆一怔,還是將小橘收進了手環空間。
桌上還留著瓜果,以及一壺酒。
酒是普通的酒水,楊帆隨意拿起一枚瓜果,目光卻再次定住了。
“後天靈果啊,好久沒吃到了…”
他起身迴了房間。
沒跟君無邪說的是,他如今每動用一份靈氣,或是劍意,“元”便會侵占一分。
若是他已成就化神,這當然是好事,待得天地意境達到一定數量,便可水到渠成至“煉虛之境”。
可如今,他卻成了一名將死之人。
命運如同一個環圈,他又瀕臨在當初張家贅婿時的死亡倒計時。
……
翌日,皇宮深處。
楊帆照例來到公主府前,教著劉佩練劍。
“老師哥哥。”劉佩耷拉著肩膀,小嘴嘟得老高,“我都連著練兩天劍了,怎麽還沒練成劍意呀?這劍意到底藏在哪兒呢,怎麽就跟我捉迷藏似的。”
一旁的宮女侍衛們,聽到這話,紛紛頭快低到胸口,肩膀微微顫抖,拚命憋著笑。
“別急,再練練,功到自然成。”楊帆微微一笑。
“哦。”
劉佩應了一聲,有氣無力地又撿起木劍,身姿沉穩,一劍又一劍刺出。
反複循環,枯燥無味。
一旁的楊帆卻是神色肅穆,心中另有盤算。
他在用公主做一場“實驗”。
劍心即是本心,本心及道心,《青蓮劍歌》乃李白的詩句,全文之中透出一個“狂”字,他能從中悟得,還是開了掛。
如今的公主,猶如一枚璞玉,如何去教,楊帆還未想明白。
但是他倒是懂一些“方法”,即是前世王陽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
“知”能決定“行”,“行”也能反過來影響“知”。
他如今教的則是最基本的劍法,讓公主在一招一式反複之中感悟真我,先行悟出劍意。
此方法的弊端顯而易見,沒有劍訣輔助,這個過程可能很久,也可能瞬間達成。
但好處也很明顯。
等悟出劍意,劍意便能輔助她繼續前行,隻要向道之心不停,劍意便會如潺潺溪流,對以後化神都有莫大好處。
又是半晌過去,日頭漸高,陽光有些刺眼。
“老師哥哥,我能不能歇會?”劉佩撒嬌道。
楊帆輕輕歎了口氣,目光有些遊離,語氣沉重:
“我當初學劍之時,一天便揮劍三千餘次,沒有老師教,便全憑一股自律,方能有如今之成就…公主殿下若是覺得累了,那我就先告退了…”
“好啦,我學!”
說著,劉佩又重新揮動木劍。
目光堅定,額頭上都流下細汗。
這是楊帆要求的,不許動用靈氣,也不許施展額外肉身之力。
一旁的宮女們都不禁露出驚訝之色,彼此交換著眼神。
咱公主真有這麽大毅力?
天色漸晚,日落黃昏。
就在楊帆準備讓她停下之時。
女侍衛猛地看來,楊帆也豁然抬頭。
“嗡~!”
隻聽得一聲細微而清脆的聲響,眾人定睛一看,劉佩手腕翻動,一絲絲白光從木劍上一閃而過。
“咦,這是劍氣嗎?”
劉佩當即興奮起來,又是一劍奮力揮出!
這次楊帆看的更清楚,那一絲白色劍氣輕盈無比,在劍尖之上舞動片刻,便再度隱匿不見。
下一刻,女侍衛一個箭步上前,單膝跪地道:“恭喜公主殿下,實屬劍道罕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