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齋。
二樓。
兩人邊聊邊走到了二樓走廊的盡頭,朱由檢稍微有些驚訝。
這條走廊的長度明顯是比從外麵看起來的店鋪要大的多,這間咖啡店的二樓麵積甚至是一樓的三到四倍,這簡直是一件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情。
不過想到是那位張先生住的地方,朱由檢又覺得這一切仿佛又變的合理起來,畢竟那位張先生根本就不能以凡人看待。
“這就是張先生的房間。”
蘇然隨口介紹了一句後,便在朱由檢驚訝的眼光中直接推開了房間門。
進張先生的房間連門都不用敲,難道真如這位姑娘所說,她是張先生的未婚妻?
這是朱由檢第一次來到張子清住的地方,不由得好奇又小心的打量著房間內的布置。
“朱先生隨便看就行,這房間裏都是些古董字畫的,也沒什麽重要的東西。”蘇然頭也沒迴就隨口說道。
“好的。”
有了蘇然的允許後,朱由檢這才放心的開始環顧四周。
不過很快他就被蘇然所說的“古董字畫”一次又一次的震驚到。
蘇然說的時候語氣輕描淡寫道讓他以為真的就是一些很普通的古董。
可能檔次會稍高,但應該也比不過自己當初皇宮內的那些。
但是現在朱由檢隻是隨意的掃了幾眼後,就已經先後看到了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傳國玉璽,周天子佩劍……
就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都被隨意的掛在牆上,甚至《清明上河圖》還有一個角撕裂了,又被人用透明膠帶隨意的粘了起來。
察覺到朱由檢在看著那副《清明上河圖》發愣,蘇然掃了一眼,忍不住笑道:“那個角是我不小心掛爛的,後來覺得不太美觀,就用膠帶給貼上了。
雖然是有些潦草,不過這種東西,誰知道怎麽修複呢。”
朱由檢猶豫了一下後,還是開口問道:“這裏麵的東西,大部分我都在各個地方的博物館見過,甚至像傳國玉璽這些都是早就已經失傳的,為什麽張先生的房間裏……”
“高仿而已。”蘇然隨口迴答道:“朱先生應該多少知道張先生是什麽樣的人吧?這些東西都是他從各個朝代收集來的,事後便留下了一件幾乎是一模一樣的仿製品。
隻不過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就例如你剛剛所說的傳國玉璽,這種東西還是不要流傳出來才好,所以就讓它失傳好了。”
蘇然說起來倒是十分隨意,隻不過在朱由檢聽來卻是心中響起一道道的驚雷。
雖然當初見麵的時候張先生就已經顛覆了他的世界觀,沒想到如今張先生又再一次刷新了他的認知。
所謂的考古學家和官方機構,費了這麽多年的人力物力財力,到頭來找到的都是些贗品,這要是讓他們知道,估計很多考古學家能當場氣死。
又往前走了兩步,朱由檢突然在左側的書架上看到了兩排自己熟悉的書籍,頓時讓他停下了腳步,看著那排跟自己是同一個年代的書籍,朱由檢一時間有些恍惚。
發現身後的朱由檢停下了腳步,蘇然好奇的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眯眼看了看。
“《永樂大典》啊,永樂大帝叫什麽來著......”
“朱棣。”朱由檢緩緩地吐出這個名字。
“對對,朱棣。”蘇然點點頭,“是不是有種親切感,這可是你們老祖宗編纂的東西。”
蘇然走上前去,隨意抽出其中一本翻了翻,然後遞給朱由檢,“看看吧,你應該早就看過了。叔叔說這套書裏記載的曆史和現如今曆史書上的東西差異可太大了,如果流傳出去,很多曆史都要推翻重來,這可是一件麻煩事,索性讓大家將錯就錯下去算了,反正現代的曆史學也說得通。”
朱由檢接過蘇然遞過來的書籍,雙手有些微微顫抖,深唿吸了片刻後,翻開了這本和自己同一年代的《永樂大典》其中的一冊。
和自己四百年前所看到的一模一樣,那時候還是由學士們一筆一筆,一個字一個字的寫下來的,筆記和自己當初看到的都毫無變化,哪怕是經曆過四百年的沉澱,按理說這種紙張早都腐朽了才對,但是在這間屋子裏,好像沒有時間的流逝一般,手指滑過紙張的觸感還和四百年前一模一樣,這些書籍雖然都是被隨意的擺放著,但是竟然還能保存的這麽完好,完全看不出來有時間的痕跡。
對著手中的書籍發了一會兒楞後,朱由檢又重新將書籍還給了蘇然,“張先生說得對,《永樂大典》現在已經和這個時代現有的曆史格格不入了,確實不適合重新現世了,就讓它留在這裏,就已經是最好的歸宿了。”
說完後,朱由檢又將目光移向了《永樂大典》的右邊,那裏擺放著由一遝厚厚的羊皮紙組成的類似於是書本的東西,羊皮紙這種東西的年代就算是比起整個明朝都算得上是相當遙遠了,大概都是距今四五千年的遠古時期才用的東西了,沒想到和《永樂大典》一樣,也保存的相當完好,沒有任何的損壞。
“張先生還收藏著這麽古老的書籍嗎?”朱由檢好奇道。
“那個啊,那是第一版的《山海經》”蘇然看了一眼迴答道:“大概也就是四五千年前的時候,那時候還是部落時期吧,他們用羊皮紙和木炭寫的,黑不溜秋的,還都是甲骨文,看都看不懂。”
“第一版的《山海經》?!”朱由檢一愣,再次看向那堆羊皮紙,他沒想到這麽不起眼的東西,竟然是記錄著中國遠古時期曆史的傳說《山海經》。
雖然現在《山海經》依然也在後世流傳,但是大家看到的也都是官方的修訂版本,最早的那個版本早就已經丟失在了曆史長河中的某一個時間段裏了,後來留下來的也都是後人重新編訂的,再加上一些老人們口口相傳的神話傳說等等,再經過時間的沉澱,可以說和當初那一版已經完全都是兩本不同的書了。
朱由檢看著羊皮紙,沉寂了好多年的好奇心再一次浮現上心頭。
似乎是看看出來了朱由檢的想法,蘇然提醒道:“你要是實在想看的話,就看右邊數的第三摞吧,那一摞都是圖畫,其他的都是最早的甲骨文,你應該也看不懂。”
說完後,蘇然又想起來了什麽,補充道:“哦對了,還要提醒你一句,如果要看的話,你最好是做好心理準備,這東西才是真正的顛覆世界觀,可以說是比那本《永樂大典》野多了。”
聽了蘇然的話,朱由檢愣了一下,站在原地猶豫了好一會兒後,才顫顫巍巍的伸出手,按照蘇然所指的,小心翼翼的拿起來右邊第三摞中最上麵的一張羊皮紙。
深唿吸了幾下後,朱由檢屏住唿吸,輕輕翻開了羊皮紙,隻看了第一頁的一半後,朱由檢就趕緊將羊皮紙合上,以最快的速度放迴了原處。
盡管如此,朱由檢的臉色也瞬間變得慘白,開始彎下腰劇烈的咳嗽起來。
蘇然輕輕歎了口氣,往後退了兩步,“你看吧,都說了讓你要做好心理準備了,還是被嚇成這樣。”
朱由檢咳嗽了好一會兒後,臉色更加白了幾分,才緩緩地停下來。
“抱歉,我隻是沒想到......”朱由檢又大口的喘了幾口氣後,才抬起頭有些不敢置信的看著蘇然,“這本《山海經》上,剛剛我看到的東西......是真實的?”
“你想見的那個人,生活的時代比這本《山海經》還早,而且當初寫這本書的那些人,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本日記,隻是他們的親身經曆而已。”蘇然聳了聳肩。
愣了半天後,朱由檢才喃喃道:“確實是我沒怎麽見過世麵了。蘇小姐跟張先生也是一個時代的嗎?”
“那倒不是,我是現代的,今年才十八。”蘇然停頓了一下後,補充道:“是正兒八經的十八。”
朱由檢點了點頭,雖然內心有些疑惑,不過還是沒有問下去。
兩人又往前走了大概五分鍾左右後,蘇然指了指一個碧綠的翡翠凳子,示意朱由檢坐下,然後往前走了兩步,“叔叔,那位崇禎帝來了。”
聽到蘇然的聲音,朱由檢這才發現,在對麵的一個同樣碧綠的翡翠躺椅上,穿著一身黑色絲綢睡衣的張子清正躺在躺椅上閉目養神,手中的折扇輕輕晃動著,那把綠色的躺椅盡管沒有人在推動,也在輕輕的搖動著。
“張先生。”朱由檢的屁股剛挨上凳子,看到張子清又趕緊恭敬的站了起來,麵色嚴肅的鞠了一躬。
看到張子清完全沒有反應,朱由檢有些疑惑的看著蘇然。
蘇然推了張子清一把,張子清這才打了個哈欠,揉了揉眼睛,“怎麽了?”
“就這麽一會兒你就能又睡著了,不都說老年人覺少嗎?怎麽你還越睡越困呢?”蘇然翻了個白眼。
“可能是因為天氣太暖和了吧,就容易困。”張子清眯眼看著外麵的陽光,“有什麽事兒嗎?”
“哎你。你現在還老年癡呆了是吧?”蘇然瞪眼道:“二十分鍾前我才跟你說過的,那個明朝的崇禎帝,朱由檢朱先生來找你了,你轉眼就忘?魚的記憶也沒你這麽誇張啊。”
“朱由檢?”張子清抬頭看著天花板,在腦海中搜尋著這個名字,好一會兒後才想起來道:“啊,想起來了,明朝的那個,他人呢?”
“張先生,我在這兒。”朱由檢趕緊出聲道。
張子清轉過頭,看著這個臉色發白的年輕男人,皺眉道:“你的病,看起來比以前更嚴重了啊。”
朱由檢輕輕點了點頭,“早就是要死的人了,如今的這副身軀,無非就是苟延殘喘罷了,若不是張先生您,朱由檢可能早就死在了四百年前清兵入關的時候了吧。”
張子清打量了朱由檢一會兒後,輕聲道:“距離上次見麵,都已經過了四百多年了吧?後來你一直隱姓埋名居住在北京。
本來以為不會再有見麵的機會了,倒是沒想到,你會來這裏。”
“如果不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我也不想來打擾張先生您。”朱由檢低頭道,“我遇見了一件,非同尋常的事情,因為實在是想不明白,所以隻好來找您了。”
“哦?活了這麽久了,還能有什麽想不明白的事情嗎?”張子清問道。
朱由檢點了點頭,深唿吸了幾口氣,沉聲道:“是一個早就已經死了的人,突然活過來了。
而且那個人,張先生您也見過。”
“嗯?是誰?”
“袁崇煥。”
朱由檢在說完這個名字後,臉上的表情更加難看了幾分,看著張子清沒有說話。
張子清卻是再次看向天花板,也陷入到了沉默中。
倒不是因為他和朱由檢一樣被這件事震驚到了,而是活得時間太久了,認識的人太多了,張子清一時半會兒想不起來這個叫做袁崇煥的人是哪一個。
又過了好一會兒後,張子清才點了點頭,“想起來了,袁崇煥,那個被你冤死的大臣?我記得他還挺忠心的其實。”
朱由檢的臉上出現了一抹羞愧的神色,張子清這一句話突然讓他有些不知道怎麽繼續說下去了。
“你怎麽知道他還活著的?”張子清並不在意冤死什麽的,他隻是有這個印象。
“因為,前些日子,我收到了一封信。”朱由檢深吸了一口氣,從口袋裏摸出來一張信紙,“一張袁崇煥寫來的信。”
坐在一旁玩手機的蘇然走上前來,順手接過朱由檢手中的信,扔給了張子清,又坐迴到了自己的專屬沙發上。
張子清又打了個哈欠,翻開信紙,上麵隻寫著簡短的一句話。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罪臣袁崇煥,已在天成院設下酒宴,於八月十五晚八點,請吾皇駕臨前來一敘,以解臣四百年來對吾皇的思念之情。”
二樓。
兩人邊聊邊走到了二樓走廊的盡頭,朱由檢稍微有些驚訝。
這條走廊的長度明顯是比從外麵看起來的店鋪要大的多,這間咖啡店的二樓麵積甚至是一樓的三到四倍,這簡直是一件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情。
不過想到是那位張先生住的地方,朱由檢又覺得這一切仿佛又變的合理起來,畢竟那位張先生根本就不能以凡人看待。
“這就是張先生的房間。”
蘇然隨口介紹了一句後,便在朱由檢驚訝的眼光中直接推開了房間門。
進張先生的房間連門都不用敲,難道真如這位姑娘所說,她是張先生的未婚妻?
這是朱由檢第一次來到張子清住的地方,不由得好奇又小心的打量著房間內的布置。
“朱先生隨便看就行,這房間裏都是些古董字畫的,也沒什麽重要的東西。”蘇然頭也沒迴就隨口說道。
“好的。”
有了蘇然的允許後,朱由檢這才放心的開始環顧四周。
不過很快他就被蘇然所說的“古董字畫”一次又一次的震驚到。
蘇然說的時候語氣輕描淡寫道讓他以為真的就是一些很普通的古董。
可能檔次會稍高,但應該也比不過自己當初皇宮內的那些。
但是現在朱由檢隻是隨意的掃了幾眼後,就已經先後看到了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傳國玉璽,周天子佩劍……
就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都被隨意的掛在牆上,甚至《清明上河圖》還有一個角撕裂了,又被人用透明膠帶隨意的粘了起來。
察覺到朱由檢在看著那副《清明上河圖》發愣,蘇然掃了一眼,忍不住笑道:“那個角是我不小心掛爛的,後來覺得不太美觀,就用膠帶給貼上了。
雖然是有些潦草,不過這種東西,誰知道怎麽修複呢。”
朱由檢猶豫了一下後,還是開口問道:“這裏麵的東西,大部分我都在各個地方的博物館見過,甚至像傳國玉璽這些都是早就已經失傳的,為什麽張先生的房間裏……”
“高仿而已。”蘇然隨口迴答道:“朱先生應該多少知道張先生是什麽樣的人吧?這些東西都是他從各個朝代收集來的,事後便留下了一件幾乎是一模一樣的仿製品。
隻不過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就例如你剛剛所說的傳國玉璽,這種東西還是不要流傳出來才好,所以就讓它失傳好了。”
蘇然說起來倒是十分隨意,隻不過在朱由檢聽來卻是心中響起一道道的驚雷。
雖然當初見麵的時候張先生就已經顛覆了他的世界觀,沒想到如今張先生又再一次刷新了他的認知。
所謂的考古學家和官方機構,費了這麽多年的人力物力財力,到頭來找到的都是些贗品,這要是讓他們知道,估計很多考古學家能當場氣死。
又往前走了兩步,朱由檢突然在左側的書架上看到了兩排自己熟悉的書籍,頓時讓他停下了腳步,看著那排跟自己是同一個年代的書籍,朱由檢一時間有些恍惚。
發現身後的朱由檢停下了腳步,蘇然好奇的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眯眼看了看。
“《永樂大典》啊,永樂大帝叫什麽來著......”
“朱棣。”朱由檢緩緩地吐出這個名字。
“對對,朱棣。”蘇然點點頭,“是不是有種親切感,這可是你們老祖宗編纂的東西。”
蘇然走上前去,隨意抽出其中一本翻了翻,然後遞給朱由檢,“看看吧,你應該早就看過了。叔叔說這套書裏記載的曆史和現如今曆史書上的東西差異可太大了,如果流傳出去,很多曆史都要推翻重來,這可是一件麻煩事,索性讓大家將錯就錯下去算了,反正現代的曆史學也說得通。”
朱由檢接過蘇然遞過來的書籍,雙手有些微微顫抖,深唿吸了片刻後,翻開了這本和自己同一年代的《永樂大典》其中的一冊。
和自己四百年前所看到的一模一樣,那時候還是由學士們一筆一筆,一個字一個字的寫下來的,筆記和自己當初看到的都毫無變化,哪怕是經曆過四百年的沉澱,按理說這種紙張早都腐朽了才對,但是在這間屋子裏,好像沒有時間的流逝一般,手指滑過紙張的觸感還和四百年前一模一樣,這些書籍雖然都是被隨意的擺放著,但是竟然還能保存的這麽完好,完全看不出來有時間的痕跡。
對著手中的書籍發了一會兒楞後,朱由檢又重新將書籍還給了蘇然,“張先生說得對,《永樂大典》現在已經和這個時代現有的曆史格格不入了,確實不適合重新現世了,就讓它留在這裏,就已經是最好的歸宿了。”
說完後,朱由檢又將目光移向了《永樂大典》的右邊,那裏擺放著由一遝厚厚的羊皮紙組成的類似於是書本的東西,羊皮紙這種東西的年代就算是比起整個明朝都算得上是相當遙遠了,大概都是距今四五千年的遠古時期才用的東西了,沒想到和《永樂大典》一樣,也保存的相當完好,沒有任何的損壞。
“張先生還收藏著這麽古老的書籍嗎?”朱由檢好奇道。
“那個啊,那是第一版的《山海經》”蘇然看了一眼迴答道:“大概也就是四五千年前的時候,那時候還是部落時期吧,他們用羊皮紙和木炭寫的,黑不溜秋的,還都是甲骨文,看都看不懂。”
“第一版的《山海經》?!”朱由檢一愣,再次看向那堆羊皮紙,他沒想到這麽不起眼的東西,竟然是記錄著中國遠古時期曆史的傳說《山海經》。
雖然現在《山海經》依然也在後世流傳,但是大家看到的也都是官方的修訂版本,最早的那個版本早就已經丟失在了曆史長河中的某一個時間段裏了,後來留下來的也都是後人重新編訂的,再加上一些老人們口口相傳的神話傳說等等,再經過時間的沉澱,可以說和當初那一版已經完全都是兩本不同的書了。
朱由檢看著羊皮紙,沉寂了好多年的好奇心再一次浮現上心頭。
似乎是看看出來了朱由檢的想法,蘇然提醒道:“你要是實在想看的話,就看右邊數的第三摞吧,那一摞都是圖畫,其他的都是最早的甲骨文,你應該也看不懂。”
說完後,蘇然又想起來了什麽,補充道:“哦對了,還要提醒你一句,如果要看的話,你最好是做好心理準備,這東西才是真正的顛覆世界觀,可以說是比那本《永樂大典》野多了。”
聽了蘇然的話,朱由檢愣了一下,站在原地猶豫了好一會兒後,才顫顫巍巍的伸出手,按照蘇然所指的,小心翼翼的拿起來右邊第三摞中最上麵的一張羊皮紙。
深唿吸了幾下後,朱由檢屏住唿吸,輕輕翻開了羊皮紙,隻看了第一頁的一半後,朱由檢就趕緊將羊皮紙合上,以最快的速度放迴了原處。
盡管如此,朱由檢的臉色也瞬間變得慘白,開始彎下腰劇烈的咳嗽起來。
蘇然輕輕歎了口氣,往後退了兩步,“你看吧,都說了讓你要做好心理準備了,還是被嚇成這樣。”
朱由檢咳嗽了好一會兒後,臉色更加白了幾分,才緩緩地停下來。
“抱歉,我隻是沒想到......”朱由檢又大口的喘了幾口氣後,才抬起頭有些不敢置信的看著蘇然,“這本《山海經》上,剛剛我看到的東西......是真實的?”
“你想見的那個人,生活的時代比這本《山海經》還早,而且當初寫這本書的那些人,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本日記,隻是他們的親身經曆而已。”蘇然聳了聳肩。
愣了半天後,朱由檢才喃喃道:“確實是我沒怎麽見過世麵了。蘇小姐跟張先生也是一個時代的嗎?”
“那倒不是,我是現代的,今年才十八。”蘇然停頓了一下後,補充道:“是正兒八經的十八。”
朱由檢點了點頭,雖然內心有些疑惑,不過還是沒有問下去。
兩人又往前走了大概五分鍾左右後,蘇然指了指一個碧綠的翡翠凳子,示意朱由檢坐下,然後往前走了兩步,“叔叔,那位崇禎帝來了。”
聽到蘇然的聲音,朱由檢這才發現,在對麵的一個同樣碧綠的翡翠躺椅上,穿著一身黑色絲綢睡衣的張子清正躺在躺椅上閉目養神,手中的折扇輕輕晃動著,那把綠色的躺椅盡管沒有人在推動,也在輕輕的搖動著。
“張先生。”朱由檢的屁股剛挨上凳子,看到張子清又趕緊恭敬的站了起來,麵色嚴肅的鞠了一躬。
看到張子清完全沒有反應,朱由檢有些疑惑的看著蘇然。
蘇然推了張子清一把,張子清這才打了個哈欠,揉了揉眼睛,“怎麽了?”
“就這麽一會兒你就能又睡著了,不都說老年人覺少嗎?怎麽你還越睡越困呢?”蘇然翻了個白眼。
“可能是因為天氣太暖和了吧,就容易困。”張子清眯眼看著外麵的陽光,“有什麽事兒嗎?”
“哎你。你現在還老年癡呆了是吧?”蘇然瞪眼道:“二十分鍾前我才跟你說過的,那個明朝的崇禎帝,朱由檢朱先生來找你了,你轉眼就忘?魚的記憶也沒你這麽誇張啊。”
“朱由檢?”張子清抬頭看著天花板,在腦海中搜尋著這個名字,好一會兒後才想起來道:“啊,想起來了,明朝的那個,他人呢?”
“張先生,我在這兒。”朱由檢趕緊出聲道。
張子清轉過頭,看著這個臉色發白的年輕男人,皺眉道:“你的病,看起來比以前更嚴重了啊。”
朱由檢輕輕點了點頭,“早就是要死的人了,如今的這副身軀,無非就是苟延殘喘罷了,若不是張先生您,朱由檢可能早就死在了四百年前清兵入關的時候了吧。”
張子清打量了朱由檢一會兒後,輕聲道:“距離上次見麵,都已經過了四百多年了吧?後來你一直隱姓埋名居住在北京。
本來以為不會再有見麵的機會了,倒是沒想到,你會來這裏。”
“如果不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我也不想來打擾張先生您。”朱由檢低頭道,“我遇見了一件,非同尋常的事情,因為實在是想不明白,所以隻好來找您了。”
“哦?活了這麽久了,還能有什麽想不明白的事情嗎?”張子清問道。
朱由檢點了點頭,深唿吸了幾口氣,沉聲道:“是一個早就已經死了的人,突然活過來了。
而且那個人,張先生您也見過。”
“嗯?是誰?”
“袁崇煥。”
朱由檢在說完這個名字後,臉上的表情更加難看了幾分,看著張子清沒有說話。
張子清卻是再次看向天花板,也陷入到了沉默中。
倒不是因為他和朱由檢一樣被這件事震驚到了,而是活得時間太久了,認識的人太多了,張子清一時半會兒想不起來這個叫做袁崇煥的人是哪一個。
又過了好一會兒後,張子清才點了點頭,“想起來了,袁崇煥,那個被你冤死的大臣?我記得他還挺忠心的其實。”
朱由檢的臉上出現了一抹羞愧的神色,張子清這一句話突然讓他有些不知道怎麽繼續說下去了。
“你怎麽知道他還活著的?”張子清並不在意冤死什麽的,他隻是有這個印象。
“因為,前些日子,我收到了一封信。”朱由檢深吸了一口氣,從口袋裏摸出來一張信紙,“一張袁崇煥寫來的信。”
坐在一旁玩手機的蘇然走上前來,順手接過朱由檢手中的信,扔給了張子清,又坐迴到了自己的專屬沙發上。
張子清又打了個哈欠,翻開信紙,上麵隻寫著簡短的一句話。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罪臣袁崇煥,已在天成院設下酒宴,於八月十五晚八點,請吾皇駕臨前來一敘,以解臣四百年來對吾皇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