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初為人所知的地方便是能打,而老話說得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我今天帶來的兄弟自視甚高,出道以來和人動手從無敗績,聽說常石有你這麽一號以後,幾次想從唐峰開車過來下戰書會會你。
但都被我給攔住了,畢竟這麽無名無分的私下比試誰輸誰贏也沒個說法不是?
可現在不一樣,現在能做見證的太多了,不如你們比試比試?不用去別處,在這裏就可以,我看場地也挺寬敞,比那什麽打拳擊的擂台也不小,怎麽樣?”
項驁斜眼看了看此人身旁站著的那個,身高比自己稍微矮一些,估計有182\/183上下,身架也大差不差,但若是從側麵看則能發現整個軀幹異常之厚,能頂正常人一個半。
還有腦袋上那雙“餃子耳”以及粗短的手指和寬厚的手掌都在表示這是個練摔跤的高手,並且起碼有十五到二十個年頭左右,而從麵相上判斷年齡,則說明從小就開始練了。
而他在看對麵,對麵也在看他。雙方一對視,別看那麽老大的一張圓桌,眼神殺的強度卻沒有因為距離而有所衰弱,項驁從這種眼神裏讀出了一個信息:這家夥也殺過人,還是個老手。
果然,其身前的自家老大再次道:
“你別看我這兄弟憨頭憨腦的,但膽子特別大,下手特別狠,8歲開始練跤,練到現在差不多17年了。
小夥兒23歲時在路邊擼串被那個癟三老板多記了200塊的賬,可身上隻有70塊,給不起咋辦?打唄。
老板叫上來幾個夥計,加上自己一共5個人要揍他。
結果你猜怎麽著?被他和插秧子似的抓起一個往地上懟一個,再抓一個再懟一個,一口氣用了不到半分鍾,五個該死鬼全部腦袋著地。
當場摔死四個,剩下那個成了植物人,現在還在家裏躺著呢。
我吧當時在那邊辦點事,看了個真切,一瞧有這等人才豈能放過,遂招入麾下,這些年來也算給我立下了汗馬功勞,似是那李世民跟前的秦叔寶一樣,逢戰必勝。
不說打死的吧,被他打殘的不下二十個。
然後最近還練了個新東西,好像叫什麽柔術,又添了三分手段。
你呢,名聲在外不用說;所以我特別想看看這場針尖對麥芒的較量能碰出怎麽樣的火花。”
項驁是何等聰明之人?聽了這麽一大段話,把隱藏在字裏行間的幾個真正用意都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開打前講這些個“輝煌戰績”,不過是想製造壓力,讓自己有所懼意;然後說什麽憨頭憨腦,和這四個字有關的氣質在方才的對視中反正一點沒有體現,反而狠戾寫的清清楚楚,凡有這種表情的,絕不可能是啥憨厚之輩,至於反複強調這個的目的,無非是想起一個麻痹作用,讓自己輕敵,以為對手是個老實人從而放鬆對諸如陰招之類的警惕。
以上這些總結起來那便是這斷不會是啥“以武會友”的友好交流,來者不僅不善,更是大有借機下毒手的可能。
然後也看得出他老大的地位明顯右邊那個更高,應該是八人中除“大爹”之外份量最重的。
想罷,項驁皮笑肉不笑的迴道:
“我也好久沒和高手過招了,這次機會難得,我自當從命。”
“好!那也別說旁的了,這就開始吧。”
“等一等!”大爹打斷道。
“大哥還有什麽吩咐?”左邊的老二道。
前者沒有迴話,隻是扭頭使了個眼神,站在身後的人就邁步過來了。
這是“大爹”的貼身保鏢,光看外形就知道猛的狠,而項驁聽過很多此人的故事,隻是沒有見過真正出手,不過能在那邊立足,恐怕把傳言中的水份都擠掉剩下的也照樣能震驚百裏。
二人一碰頭,保鏢低語道:
“驁子,‘大爹’讓我告訴你,千萬小心那貨,這一主一仆都沒安好心,你等會兒打時一定別留手。”
“我心裏有數,謝謝。”
“嗯。”
說完了話,對麵也走了過來,想不到的是這人還挺禮貌,伸手自我介紹道:
“我叫劉金璐,道兒上的朋友都叫我大璐璐,你也這麽叫就行。”
這邊沒有多餘的話,隻是道:
“項驁,幸會。”
而迴握的瞬間,對方五根手指立刻收緊,對於這種試自己功力的行為,準備在他伸手的那一刻便已經做足了,所以反應速度非常快,幾乎在刹那之間就以不分伯仲的力道迴敬了迴去。
不得不說,自稱劉金璐的男人手上確實不簡單,項驁自問練成“黑龍十八手”後這五根指頭的力道已經難逢敵手了,沒想到居然攥不動眼前人。
當然,驚訝也同樣在前者的心裏蔓延,他以前有過用這種方式一個爆發力把對手捏到骨折的經曆,但眼下這個尚未成年的男生之掌卻猶如一塊鐵,不僅捏不下去,反而一個不留神有被他拿住的風險。
而較量持續了足足五秒鍾,誰也沒能拿下誰。
最終在老二的催促聲中才分開:
“握個手也要這麽久嗎?”
話音落下,雙方紛紛撤手,然後拉開到一個最適合開打的距離站定,再不錯神的盯著對麵,一是尋找戰機,二是防止偷襲;因為江湖上的這種單挑,沒有人喊開始,隻要站到了地方就意味著已經開始了是不成文的規矩,所以誰也不會傻到去等有誰來提個醒。
兩個眨眼的工夫,劉金璐率先發難,他作為科班的摔跤出身,向前第一招便是下潛抱腿摔,速度上堪稱極快,二人中間間隔的幾米距離不到半秒鍾便已殺至;而項驁的反應也是疾如閃電,整體後撤完成全身而退是做不到了,但將撐在前麵的左腿收迴來並完成防禦動作還是可以的,因此前者一下摟了個空,為了不無功而返隻能退而求其次改成抱腰。
抱緊的同時,這邊的兩隻腳已經一起發力往後彈去,讓雙腿遠離對方摟抱的範圍之外,並將重心前移,把大半個身子的重量都壓了上去,壓在了劉金璐的後背上,這是教科書級的防抱摔技術。
有了這個姿勢在,後者再想把人往上掀就非常難了,因為不僅得克服前者的力量,還得對抗身上的重量,這家夥雖然勁道夠足,可也覺達不到這種程度,所以隻試了一次便放棄了,無外,根本扛不動。
而項驁自是也不會閑著,左手微微一撤往裏一抄,從其腋下穿過,勒在了脖子上,一個“斷頭台”形成,這時候隻要挺腰、收肩向上猛提,劉金璐輕則當場暈厥,重則脖子就得斷掉。
但他畢竟不是吃素的,發現自己主動進攻反而陷入險境,拚住沒被勒趴下之前打出一記勾拳擊向這邊襠部。
對於這招項驁也有防備,“斷頭台”隻用左手而沒有像綜合格鬥比賽中那樣雙手齊上,空出來的右手作用就在這裏:護住襠部。
所以連續三拳都被右手給格到了一邊,不過這也耽誤了左手的發力,劉金璐見打不中馬上放棄,雙手齊上抓住勒住自己的這條小臂,然後使出最大的爆發力做了個“團身”。
身體卷縮成一團,雙腳離地,掛在了上麵。
此人至少有上百公斤的體重,這麽大的重量突然全落在了一側手臂上,即便是項驁也做不到穩穩撐住,於是被墜的向前一個趔趄,前傾到要用右腿往前邁一大步才能保證不摔個狗啃屎的程度。
前者遂以此為機向前蹬踹,攻擊他的腹部。
這邊則用邁出去的右腿往一側發力,站位從正前方轉到了側麵,左臂也在這個過程中擺準角度順勢抽了出來。
劉金璐感覺脖下一空,趕緊爬起來重新鎖定目標,項驁也抖了抖四肢,準備再戰。
雙方的第一個迴合就算是這麽結束了,從表麵看是各有輸贏。
老二表情看不出陰晴,隻是輕飄飄的問:
“大哥,你看誰能贏?”
而接話的不是“大爹”,乃是老六:
“我看你這小打手得輸。”
“有理由麽?”
“你帶來的這個,摔跤練得不錯,但別的方麵就是門外漢了;但在最擅長的方麵都沒占到便宜,一會兒再較量較量別的,怕是要吃癟的。”
老二微不可察的輕哼了一聲並未搭話,繼續盯著場上的情況看。
這幾句下來,短暫的對峙也結束了,第二迴合開始。
這次換項驁主動出擊了,以他對摔法的熟悉,沒用直拳是為了防過肩摔,沒用掃腿是為了防接腿摔,而他用的是前踢,這是一種踢拳流派中特有的腿法,類似於空手道中的前蹴。
動作簡單無華,就是平底起腿用腳尖去踢對方襠部、心窩,再高點便是下巴等部位,由於此動作出手隱蔽幾乎沒有“前搖”,運動路徑又是以下往上走直線,所以非常難以防禦,因此成為一種對付摔法的高效招式。
劉金璐是“三年拳不如一年跤”的忠實信徒,認為單對單的對抗沒有比摔跤更強的技術了,導致項驁要用拳腳開局第二合頗為不屑,在發現胯部一動時心裏甚至還有一喜,想的是不管你出鞭腿還是正蹬,等下隻要截住,哪怕不摔個如何,給你放倒再用關節技把這條腿給掰折了是最起碼的!
但萬萬沒想到,腿法的確是腿法,卻不是自己熟悉的任何一種;隻見項驁如同足球運動員射門一樣直勾勾的踢了過來,因為不需要什麽擰腰轉胯,省了這些過程使它過來的太快了,和沒有應對經驗的原因搭在一起,一個沒防住,被踢了個結結實實。
好歹本能一撅屁股沒給踢在褲襠上,不過也是因為撅屁股,讓戰術靴的靴頭懟在了小腹上,那一下有多疼無需多言,反正劇烈的疼覺反應差點讓劉金璐原地抽過去。
這邊見得手了,馬上跟步前衝,使出全身力量打出一記左擺拳,再次命中對方下頜骨。
一招定乾坤。
但都被我給攔住了,畢竟這麽無名無分的私下比試誰輸誰贏也沒個說法不是?
可現在不一樣,現在能做見證的太多了,不如你們比試比試?不用去別處,在這裏就可以,我看場地也挺寬敞,比那什麽打拳擊的擂台也不小,怎麽樣?”
項驁斜眼看了看此人身旁站著的那個,身高比自己稍微矮一些,估計有182\/183上下,身架也大差不差,但若是從側麵看則能發現整個軀幹異常之厚,能頂正常人一個半。
還有腦袋上那雙“餃子耳”以及粗短的手指和寬厚的手掌都在表示這是個練摔跤的高手,並且起碼有十五到二十個年頭左右,而從麵相上判斷年齡,則說明從小就開始練了。
而他在看對麵,對麵也在看他。雙方一對視,別看那麽老大的一張圓桌,眼神殺的強度卻沒有因為距離而有所衰弱,項驁從這種眼神裏讀出了一個信息:這家夥也殺過人,還是個老手。
果然,其身前的自家老大再次道:
“你別看我這兄弟憨頭憨腦的,但膽子特別大,下手特別狠,8歲開始練跤,練到現在差不多17年了。
小夥兒23歲時在路邊擼串被那個癟三老板多記了200塊的賬,可身上隻有70塊,給不起咋辦?打唄。
老板叫上來幾個夥計,加上自己一共5個人要揍他。
結果你猜怎麽著?被他和插秧子似的抓起一個往地上懟一個,再抓一個再懟一個,一口氣用了不到半分鍾,五個該死鬼全部腦袋著地。
當場摔死四個,剩下那個成了植物人,現在還在家裏躺著呢。
我吧當時在那邊辦點事,看了個真切,一瞧有這等人才豈能放過,遂招入麾下,這些年來也算給我立下了汗馬功勞,似是那李世民跟前的秦叔寶一樣,逢戰必勝。
不說打死的吧,被他打殘的不下二十個。
然後最近還練了個新東西,好像叫什麽柔術,又添了三分手段。
你呢,名聲在外不用說;所以我特別想看看這場針尖對麥芒的較量能碰出怎麽樣的火花。”
項驁是何等聰明之人?聽了這麽一大段話,把隱藏在字裏行間的幾個真正用意都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開打前講這些個“輝煌戰績”,不過是想製造壓力,讓自己有所懼意;然後說什麽憨頭憨腦,和這四個字有關的氣質在方才的對視中反正一點沒有體現,反而狠戾寫的清清楚楚,凡有這種表情的,絕不可能是啥憨厚之輩,至於反複強調這個的目的,無非是想起一個麻痹作用,讓自己輕敵,以為對手是個老實人從而放鬆對諸如陰招之類的警惕。
以上這些總結起來那便是這斷不會是啥“以武會友”的友好交流,來者不僅不善,更是大有借機下毒手的可能。
然後也看得出他老大的地位明顯右邊那個更高,應該是八人中除“大爹”之外份量最重的。
想罷,項驁皮笑肉不笑的迴道:
“我也好久沒和高手過招了,這次機會難得,我自當從命。”
“好!那也別說旁的了,這就開始吧。”
“等一等!”大爹打斷道。
“大哥還有什麽吩咐?”左邊的老二道。
前者沒有迴話,隻是扭頭使了個眼神,站在身後的人就邁步過來了。
這是“大爹”的貼身保鏢,光看外形就知道猛的狠,而項驁聽過很多此人的故事,隻是沒有見過真正出手,不過能在那邊立足,恐怕把傳言中的水份都擠掉剩下的也照樣能震驚百裏。
二人一碰頭,保鏢低語道:
“驁子,‘大爹’讓我告訴你,千萬小心那貨,這一主一仆都沒安好心,你等會兒打時一定別留手。”
“我心裏有數,謝謝。”
“嗯。”
說完了話,對麵也走了過來,想不到的是這人還挺禮貌,伸手自我介紹道:
“我叫劉金璐,道兒上的朋友都叫我大璐璐,你也這麽叫就行。”
這邊沒有多餘的話,隻是道:
“項驁,幸會。”
而迴握的瞬間,對方五根手指立刻收緊,對於這種試自己功力的行為,準備在他伸手的那一刻便已經做足了,所以反應速度非常快,幾乎在刹那之間就以不分伯仲的力道迴敬了迴去。
不得不說,自稱劉金璐的男人手上確實不簡單,項驁自問練成“黑龍十八手”後這五根指頭的力道已經難逢敵手了,沒想到居然攥不動眼前人。
當然,驚訝也同樣在前者的心裏蔓延,他以前有過用這種方式一個爆發力把對手捏到骨折的經曆,但眼下這個尚未成年的男生之掌卻猶如一塊鐵,不僅捏不下去,反而一個不留神有被他拿住的風險。
而較量持續了足足五秒鍾,誰也沒能拿下誰。
最終在老二的催促聲中才分開:
“握個手也要這麽久嗎?”
話音落下,雙方紛紛撤手,然後拉開到一個最適合開打的距離站定,再不錯神的盯著對麵,一是尋找戰機,二是防止偷襲;因為江湖上的這種單挑,沒有人喊開始,隻要站到了地方就意味著已經開始了是不成文的規矩,所以誰也不會傻到去等有誰來提個醒。
兩個眨眼的工夫,劉金璐率先發難,他作為科班的摔跤出身,向前第一招便是下潛抱腿摔,速度上堪稱極快,二人中間間隔的幾米距離不到半秒鍾便已殺至;而項驁的反應也是疾如閃電,整體後撤完成全身而退是做不到了,但將撐在前麵的左腿收迴來並完成防禦動作還是可以的,因此前者一下摟了個空,為了不無功而返隻能退而求其次改成抱腰。
抱緊的同時,這邊的兩隻腳已經一起發力往後彈去,讓雙腿遠離對方摟抱的範圍之外,並將重心前移,把大半個身子的重量都壓了上去,壓在了劉金璐的後背上,這是教科書級的防抱摔技術。
有了這個姿勢在,後者再想把人往上掀就非常難了,因為不僅得克服前者的力量,還得對抗身上的重量,這家夥雖然勁道夠足,可也覺達不到這種程度,所以隻試了一次便放棄了,無外,根本扛不動。
而項驁自是也不會閑著,左手微微一撤往裏一抄,從其腋下穿過,勒在了脖子上,一個“斷頭台”形成,這時候隻要挺腰、收肩向上猛提,劉金璐輕則當場暈厥,重則脖子就得斷掉。
但他畢竟不是吃素的,發現自己主動進攻反而陷入險境,拚住沒被勒趴下之前打出一記勾拳擊向這邊襠部。
對於這招項驁也有防備,“斷頭台”隻用左手而沒有像綜合格鬥比賽中那樣雙手齊上,空出來的右手作用就在這裏:護住襠部。
所以連續三拳都被右手給格到了一邊,不過這也耽誤了左手的發力,劉金璐見打不中馬上放棄,雙手齊上抓住勒住自己的這條小臂,然後使出最大的爆發力做了個“團身”。
身體卷縮成一團,雙腳離地,掛在了上麵。
此人至少有上百公斤的體重,這麽大的重量突然全落在了一側手臂上,即便是項驁也做不到穩穩撐住,於是被墜的向前一個趔趄,前傾到要用右腿往前邁一大步才能保證不摔個狗啃屎的程度。
前者遂以此為機向前蹬踹,攻擊他的腹部。
這邊則用邁出去的右腿往一側發力,站位從正前方轉到了側麵,左臂也在這個過程中擺準角度順勢抽了出來。
劉金璐感覺脖下一空,趕緊爬起來重新鎖定目標,項驁也抖了抖四肢,準備再戰。
雙方的第一個迴合就算是這麽結束了,從表麵看是各有輸贏。
老二表情看不出陰晴,隻是輕飄飄的問:
“大哥,你看誰能贏?”
而接話的不是“大爹”,乃是老六:
“我看你這小打手得輸。”
“有理由麽?”
“你帶來的這個,摔跤練得不錯,但別的方麵就是門外漢了;但在最擅長的方麵都沒占到便宜,一會兒再較量較量別的,怕是要吃癟的。”
老二微不可察的輕哼了一聲並未搭話,繼續盯著場上的情況看。
這幾句下來,短暫的對峙也結束了,第二迴合開始。
這次換項驁主動出擊了,以他對摔法的熟悉,沒用直拳是為了防過肩摔,沒用掃腿是為了防接腿摔,而他用的是前踢,這是一種踢拳流派中特有的腿法,類似於空手道中的前蹴。
動作簡單無華,就是平底起腿用腳尖去踢對方襠部、心窩,再高點便是下巴等部位,由於此動作出手隱蔽幾乎沒有“前搖”,運動路徑又是以下往上走直線,所以非常難以防禦,因此成為一種對付摔法的高效招式。
劉金璐是“三年拳不如一年跤”的忠實信徒,認為單對單的對抗沒有比摔跤更強的技術了,導致項驁要用拳腳開局第二合頗為不屑,在發現胯部一動時心裏甚至還有一喜,想的是不管你出鞭腿還是正蹬,等下隻要截住,哪怕不摔個如何,給你放倒再用關節技把這條腿給掰折了是最起碼的!
但萬萬沒想到,腿法的確是腿法,卻不是自己熟悉的任何一種;隻見項驁如同足球運動員射門一樣直勾勾的踢了過來,因為不需要什麽擰腰轉胯,省了這些過程使它過來的太快了,和沒有應對經驗的原因搭在一起,一個沒防住,被踢了個結結實實。
好歹本能一撅屁股沒給踢在褲襠上,不過也是因為撅屁股,讓戰術靴的靴頭懟在了小腹上,那一下有多疼無需多言,反正劇烈的疼覺反應差點讓劉金璐原地抽過去。
這邊見得手了,馬上跟步前衝,使出全身力量打出一記左擺拳,再次命中對方下頜骨。
一招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