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趙佗將爐門捅開,生起火後又拉著風箱不斷提高火焰溫度,隨著優質焦炭持續釋放燃燒後的能量,在一小時左右時,爐溫達到了能夠融化鎳鉻合金的1500攝氏度。


    鋼塊在裏麵經過加熱,很快從通體烏黑變成了閃爍著刺目明黃色光芒的軟化狀態,項驁便拿出準備好的大錘發力敲打進行第一波塑形。


    由於本身已經是上等佳品,所以無需再進行一遍敲出雜質這個“千錘百煉”的過程,節省了大量精力;而砸出一個大致輪廓後,小錘摳細節的環節就到了,密集的叮叮聲一時間不絕於耳。


    一天幹下來,負責打下手的趙佗已經快站不住了,他捂著酸脹痛麻的腰,呲牙道:


    “驁哥,剛才我用大的試了一錘,媽的根本砸不動,震的兩個膀子到現在還疼。


    也就是你這把子力氣能一捶一個坑,換個人來怕是把錘子敲斷了都白搭。


    還有鐵匠活兒也太累了吧,我以為是得費點力氣,可沒想到是這樣。”


    “老話裏三百六十行中有‘三苦’之說,正是‘打鐵、撐船、磨豆腐’,而打鐵能排第一,你說累不累?”


    “怪不得古代拿鐵匠當寶貝呢,這活計真不是一般人能幹的。”


    而往後的三天裏,兩人每天沒別的事,除了吃飯睡覺便是掄錘子,直到第四天臨近中午時,打磨拋光、安裝手柄這最後一步也完成了,一柄嶄新的,披著工具刀外衣的戰刀就此誕生。


    看著那前粗後細“腦袋大”的刀身和向前突出的上半部刀鋒,趙佗道:


    “驁哥,這刀的‘肚子’咋這麽向前呢?有點像尼泊爾的那種‘狗腿刀’,但又不一樣。”


    “‘狗腿刀’學名‘廓爾喀刀’,屬於反曲設計,但這可不是,這個我是參考了‘科比斯彎刀’,起源比‘廓爾喀’早多了,是在公元七世紀希臘人發明的。


    此刀非常適合當騎兵的副武器用,能在陷入混戰時砍殺馬下的步兵,在馬背上的高度揮擊下去正好能劈在天靈蓋上,基本一刀帶走一個。


    不過我這既然號稱是木匠用的吃飯家夥,用於格殺的特征肯定不能那麽明顯,所以短了很多,刀鋒角度也比較大,看著會柔和不少,再者短一些也方便攜帶。”


    “如果我不知道這是幹嘛的,看到的第一反應大概不會聯想到兵器,反正還沒有殺豬刀的殺氣強。”


    “殺豬刀有專門放血的功能,比很多軍刀都兇,比不過它正常,比過了那才說明我費這麽大勁琢磨出來的專利不成功。”


    “那咱是不是可以離開這裏進行下一步了?”


    “還有最後一項,你去買三塊豬排來。”


    “啊?幹什麽用?要在這裏吃頓好的再走?”


    “不是,我要試刀。”


    三扇豬排花了將近500塊,趙佗扛迴來時項驁也正好把吊掛的準備做的差不多了,用鉤子將三塊大肉一一勾住後,他找了第一塊,先逆著肋骨的方向豎著狠劈下去。


    “唰”的一下,刀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嵌入其中過半。


    身邊人走過去一根一根的數起來:


    “1、2、3、4、5......14,驁哥,一共砍斷了14根骨頭,這要一家夥懟身上,最起碼得砍掉小半拉身子吧?這威力應該可以了!”


    “豬排一麵有26根肋條,我預計的是能過半,而14根比一半多了一根,合格了。”


    隨後又來到第二個跟前,這次是順著方向來,橫著從最細的地方下手。


    同樣是一刀,這扇骨肉登時一分為二,下麵和上麵脫離掉在了地上。


    “阻力不大,合格了。”


    接著是第三個,和上兩次不同,由劈開改為了戳刺。


    項驁對準中間部位連續捅出五刀,每一刀均能破開骨骼的阻礙穿透過去。


    “驁哥,這刀看著不算鋒利也能這樣,是不是你力氣太大了?”


    “不是,如果是靠蠻力過去,那傷口會呈不規則狀,但這些全部很平整;要不你試試?”


    趙佗有點興奮的接過刀,以自己能拿出的最快速度來了兩下,的確和預想中不一樣,雖說沒有前者那般輕鬆,卻也能順利破開麵前的阻擋,來個“一刀兩洞”。


    “哎,有意思,這怎麽做到的?”


    “刀頭是半圓形的不夠尖銳不假,但我可沒說那裏沒開鋒。”


    話至此處對麵才意識到手中兵刃和排骨最先接觸的部位,已經被打磨到了可以吹毛斷發的程度。


    “我明白了!能如此輕鬆是因為它不是靠穿過去的,而是靠切過去的,對不對?”


    “嗯。”


    “驁哥,我以為你會找棵樹試刀夠不夠勁呢,沒想到會用豬排,有啥原因嗎?”


    “有兩個;一是豬排在國外是測試刀鋒是否鋒利的最佳試驗品,因為豬的肌肉密度和骨骼密度與人最接近,數量還多,成本最低。


    而在過去,從戰國時期一直到二戰結束前,日本人鑄刀完成後都會用活人試刀,這些活人要麽是俘虜要麽是死刑犯。


    其中寶刀的標準便是完成‘三胴切’。”


    “這是什麽意思?”


    “胴是指胴體,既生理意義上的軀幹,三胴就是把三個人一字排開掉在一起,一刀橫著過去能一次將三人攔腰斬斷。


    換算成豬的話,我這刀也算‘一胴切’,稱不上寶刀但夠用了。”


    “那不能這麽說,武士刀多長啊,雙手揮舞起來得是多大的勁兒?你這短刀能斬斷一個已經很牛逼了好嗎?如果放到一樣的長度和重量,我覺著四胴、五胴都未必能打住。”


    “也是。”


    “第二個原因呢?”


    “我能用這刀切開豬排,就能用它剖開王奮。”


    趙佗聞言看了一眼那些斷開的肋骨,恍惚間有種上麵掛著的不是豬肉豬骨,而是那王家公子的錯覺。


    “不過這麽多好肉扔這兒有點浪費了,吃的話一頓也吃不完,難道要再多住一天?”


    “誰說浪費了?賣了就行。”


    “賣了?!賣給誰啊?”


    “附近的小飯店。”


    項驁說到做到,倆人扛著豬排把附近幾家轉了一遍,用低於市場價四分之一的價格成功出手,原本500塊的成本這下收迴來三百七十多。


    返迴常石時,專利證書、木工證書、這刀確實很難判定的外形以及當年遠不及後來嚴格的安檢措施一起發力,共同促成將其帶上了火車。


    隨後等了不到半天,“大爹”的消息如約而至。


    來電的是個年輕男聲,隻說了接頭地點未再多講其它。


    在學校附近一家麵館碰頭後,對方道:


    “二位聽我講就行,長話短說——王奮目前的確不在國內,但也沒去加拿大,那頭他爸找了最好的律師又花了大錢已經擺平了,人都不用露麵。


    現在根據我們打探到的,這人大概去了撒丁島。”


    “躲到意大利去了?”項驁道。


    “也不能完全確定,而且畢竟離著太遠了,‘大爹’再怎麽神通廣大手也伸不到哪裏,所以隻有這麽一條大致消息,至於具體位置、行動軌跡這些更沒法查。”


    正當這邊和趙佗麵露失望之色時,對麵又補充道:


    “不過你們也別太悲觀,我還有別的信兒。”


    看著兩雙重新亮起的眼睛,他接著說:


    “我們不了解,可和王奮走得近的人一定了解;這小鱉孫在常石有個貼身的小弟。


    而這個狗腿子沒跟著一起出國有兩種可能,一是王世建不讓,二是王奮不久之後便會迴來;或者二者兼有。


    如果你們找到此人,我相信不會問不出你們想知道的事情。


    倘若要找,根據這上麵得來。”


    話罷,一個小紙袋放到了桌麵上被推了過去。


    “謝謝大哥,也替我倆謝謝‘大爹’。”


    “嗯。我該帶到的話已經帶到了,有機會再見。”


    這位說完起身推門便走,兩人將其送出去後趕緊找了個地方拆開看看裏麵是什麽。


    掏出來挨個瞧了一遍,是十多張照片和一張寫兩個地址和聯係方式的卡片。


    “這倆地方都不一般看來一個是這人的住處一個是他經常去玩的地方。


    難怪這麽死心塌地的,能當‘漫遊銀河’的常客,王奮給的錢看來確實不少。”趙佗道。


    “這家網咖剛開業才一年多,貴賓區收費一個小時300塊,普通區也100左右,而從照片看他這幾天還是包夜的,一晚上就得幾千花銷,‘幫閑’果然是個油水多的營生。”


    “‘幫閑’?那是什麽?隻聽過幫忙的,閑也要幫嗎?”


    “幫忙這詞本來就和幫閑是一對兒,朋友之間互相搭把手,有急事了雪中送炭,這便是幫忙;而公子哥每天再怎麽花天酒地若隻有一個人不也沒意思嗎?也不能天天泡妞,於是總得身邊有個對自己喜好知根知底,玩的到一塊去還擅長拍馬屁的一個或幾個跟班。


    那專門幹這事的,便叫‘幫閑’,他們通過陪有錢有閑的富人進行各種娛樂活動獲利,算是一種高級、長期陪玩,主要工作就是哄人開心,提供情緒價值。


    而且這個行當古已有之,高俅便屬於‘幫閑’的祖師爺級人物,因為蹴鞠踢得好,讓也喜歡這個的趙佶玩高興了,才得寵當了太尉。”


    “媽的,聽著就是個很賤的職業,感覺還不如去當鴨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濤起微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骨難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骨難畫並收藏濤起微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