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她想的入神,大有自己下筆的架勢,項驁便未打擾;不過隻是一會兒,水歡的思緒就被吸引到了別的地方。
隻見有人在一片空地上敲著銅鑼,大聲吆喝道:
“小弟初來乍到,因路上生了事端少了盤纏,方鬥膽借貴方這塊寶地使使拳腳,好換兩個路費一頓溫飽。
老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承蒙老少爺們兒不棄,等下一番把式若您各位還看得過去,那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這位講了,光說不練可不行,咱現在就亮一手絕活,諸君請上眼!”
說話這人把銅鑼又敲了幾聲後往旁邊一撂,然後從包袱裏抽出一根鐵條,用手敲了又敲,道:
“實打實的純鐵!童叟無欺!”
待看觀眾集中的差不多了,方拉開一個馬步站好,“嗨!”的發了一聲喊算是運氣,然後用鐵條平麵對準腦門就砸了下去。
在脆響聲中鐵條斷成三段,飛到身後。
有人叫好有人鼓掌,水歡也跟著拍了幾下手,道:
“這個看著挺牛的呀,你行嗎?”
“不難,有技巧的。”
“不是靠腦袋硬磕斷的嗎?這應該叫鐵頭功對不對?”
“不是。你仔細看看那根鐵條,上麵厚,從中間開始到下麵都很薄,他拿著薄的那頭卯足了力氣往頭上拍,厚的那頭會在運動過程中產生很大的慣性,讓他靠著這股勁兒以額頭為支點就能成功斷開。
另外材料也有講究,的確是純鐵不假,可純鐵硬歸硬但脆的很,和玻璃似的,很容易碎,尤其是薄鐵片。
兩種因素疊加在一起,換個完全沒學過的人上也可以,隻是前麵這段開場貫口看得出練了不是一天兩天了。
而按照過去跑江湖賣藝的行話,這叫‘腥活兒’。”
“那是什麽?”
“就是取巧、摻假的意思,表演成分很重,有一些用現代的話說可以歸類到街頭魔術和雜技裏。”
“哇!這個比剛才的還狠!這小哥是真舍得對自己下手啊!”
水歡聽著正好看到第二個動作開始便如此道;但見那人找來三個幫手,用三條長槍對準喉嚨紮,自己則頂著槍頭往前走,直到將槍杆頂成彎曲的為止。
“一樣的,這叫‘金槍鎖喉’;我先不到說,你看出什麽門道了嗎?”
小姑娘又用心看了看,最後還是搖搖頭道:
“沒...有。”
“首先這事的手藝主要在那仨幫忙的身上,他們要將槍杆往下用力的壓,這樣槍頭也會跟著彎曲,讓槍尖避開咽喉,而讓麵積很大的正反其中一麵與之接觸,如此壓強便會被大大減小。
其次用作這裏的長槍不能開刃、不能銳利,說是尖,實際上都鈍的很。
然後製作杆的木材一定要軟,彈性好,要是換根撅不動的硬杆來即便是鈍頭也非得把人戳死不可。”
當第三個動作開始時,小姑娘沒了激動,隻是問:
“這個我見過,以前和爸爸出國看過馬戲團做的,把一根很長很長的劍放到嘴裏再拿出來;是不是也沒什麽了不起的?”
“哎,恰恰相反,這哥們兒現在展示的這三個,就這個技術含量最高。”
“啊?高在哪兒啊?”
“這是‘吞劍’,原理是把劍豎起來通過口腔穿過食道抵達胃底。”
“那不是隻要手穩別傷到自己,再找個窄一點的劍不就行了?”
“不行,負責吞咽的‘咽縮肌組’很敏感的,感受到異物進入就會本能向外擠,不然摳嗓子眼為什麽會吐?
所以練‘吞劍’的人,首先要克服的正是劍體入喉後的幹嘔,過程很難的,得係統的長期練習才能達到。
如果說前兩個普通人懂了竅門便能現學現賣的話,那這個絕對不行,硬來後果很嚴重。
以前新聞上提過一個大爺,沒事晨練就練這個,結果才練了幾天便比劃著往嘴裏捅,於是一個不小心把食道給紮漏了,被人送到醫院做了一場不小的手術才救過來的。”
“都說人老了心思會比年輕的沉穩,可這大爺聽著也挺急功近利的。”
項驁一攤手道:
“誰說不是呢。”
“我想我大概想到他為什麽這麽急了。”
“嗯?為啥?”
“大爺肯定在公園認識了一個漂亮大媽,被誇了兩句上頭了,這才為博美人一笑要冒個險,但天不遂人願。”
這邊笑道:
“真不虧我覺著你能自己寫那篇同人文,就你這個腦補能力,不去混混網文圈或者段子圈真是浪費人才了。”
“天下文藝是一家,寫小說要想象力,畫畫也是一樣的,我白花這麽多年的嘛?”
而第三個動作完事後,這位也要中場休息了,便抱拳道:
“各位,看在咱使出渾身解數的份上,多少給點,往後還有更精彩的!”
接著就將銅鑼一翻,捧在手裏當成裝錢的器皿,在圍觀人群中挨個求賞。
大多數人不好意思拒絕但也不舍得給多了,大多是扔個一元紙幣,能有5元出現已經算是“大票兒”了。
不過也有一個例外,這人扔進去一張百元大鈔,隨後道:
“哥們兒,我給你五十,另外五十我在你這兒換個零可以吧?”
對麵也沒多想,便迴:
“可以可以,您盡管換。”
前者就將裏麵的零錢掃走了大半,算是湊齊了五十,接著笑了笑,道了聲“謝謝”。
當走到這裏時,項驁從口袋裏也掏出一張一百塊的放了上去,與方才相比這是不用找零的實打實純收入,所以來人見狀趕緊用開場以來的話風道:
“謝謝壯士慷慨解囊,他日江湖相會用得著的地方,隻要一張二指寬的紙條,在下必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這邊笑著一抱拳,學著他的語氣迴道:
“一筆寫不出倆綠林,莫要說這兩家話!”
雙方一來一往講過去了,水歡問:
“怎麽給這麽多?我感覺十塊二十塊意思意思可以,給一百是不是太大方了?而且我覺著你的錢來的也不容易,還是別亂花的好。”
“當然沒亂花,隻是想幫他一把。”
“這又從何說起呀?”
“第一個給他一百塊的那人你看到了嗎?”
“嗯,雖然又要了五十迴去,但五十和其他人比已經不少了。”
“他給的那張是假幣,這小哥光顧著看對方有沒有多拿,卻沒看出這錢壓根就不能花。”
“啊??你又是怎麽看出來的?”
“走過來時偶然發現的。”
“你還有鑒別這個的本事?”
“駝子的媽媽在銀行工作,小學到初中每個暑假寒假我經常去他家玩,然後就能見到很多不同版的假鈔,一些特征明顯的看多了便記住了。
比如剛剛陽光正好照在上麵,頭像上沒有陰陽對印圖案,這就明顯是偽造的,而且工藝還不咋地,隻是從小哥的角度看不到,因為他當時背對著太陽,除非專門拿起來對著光看。
然後呢,我給的一百裏,五十用你的話說算咱倆看了這麽久的‘意思意思’,另外五十便是彌補損失。
我晚上開貨車結款的時候也收到過這東西,而且是幾千塊有一多半是假的,雖然後來打的那個老板滿地找牙給要迴來了,但碰上這種倒黴事的懊糟心情我特別能理解。”
“咱們是不是要追上那個壞家夥,好好教訓教訓他?”
“上哪兒追去?那家夥把錢脫手立馬就走了,這裏人海茫茫的,你我誰也沒看清楚他長什麽樣,沒法找;所以也隻能幫到這裏了。”
“哦——我還以為你會一些什麽密不外傳的跟蹤術,可以準確鎖定想要找到的任何人和東西。”
項驁看著她那個認真中又帶著點俏皮的小表情,失笑道:
“哈?你當我是萬能的呢?我要有這手段,開家失物招領公司都能賺到走上人生巔峰。”
“反正不管怎麽說,咱這一路走來淨做好事了,是不是需要補充補充體力了呀?”
“又餓了?”
“什麽叫‘又’?請注意你的措辭,你看看現在幾點了?十一點多了都,咱們連看帶逛的已經走了三個多小時,又是飯點,想吃點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大小姐所言極是,那咱們這就用膳去。”
和剛進來時這一口那一口不同,這次走到一條古城內專設的“美食街”,兩邊都是在室內的門店,數量足有幾十家,東西南北的各色飲食在這裏均能找到。
隻是水歡犯了選擇困難症,她指著一塊塊色彩鮮豔的招牌道:
“該吃什麽好呢...看著都挺好吃的,但又不能像上次一樣,到處嚐嚐最後讓你掃尾。
嗯——要不這家吧?你覺著呢?”
項驁抬頭看了一眼,是家港式餐廳,便道:
“你這會兒是有點餓還是很餓?”
“介於中間,比有點餓再餓一些,但還沒到很餓的程度,不過用不了多久就該差不多了。”
“那我不建議你吃港餐,假設這是在香港本地的話可以,但這是在常石。”
“為什麽?”
“香港正宗的茶餐廳不管口味還是量都比較親民,因為它麵向的是全社會,尤其是工薪及以下階層,所以必須實惠。
而在旅遊區裏開的這種,講究的噱頭多但量少還偏甜口,你去吃雖不至於吃不飽,可絕對不過癮。”
“看你說的頭頭是道的,給我個建議唄?”
“有句老話叫‘要想解饞,大辣大鹹’,我建議去一家口味偏重一點的館子。”
項驁說的同時也在尋找,最終將目光定在了一家西北風格的店鋪上,接著道:
“這裏吧,隻要廚師手藝不太操蛋應該就沒問題。”
隻見有人在一片空地上敲著銅鑼,大聲吆喝道:
“小弟初來乍到,因路上生了事端少了盤纏,方鬥膽借貴方這塊寶地使使拳腳,好換兩個路費一頓溫飽。
老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承蒙老少爺們兒不棄,等下一番把式若您各位還看得過去,那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這位講了,光說不練可不行,咱現在就亮一手絕活,諸君請上眼!”
說話這人把銅鑼又敲了幾聲後往旁邊一撂,然後從包袱裏抽出一根鐵條,用手敲了又敲,道:
“實打實的純鐵!童叟無欺!”
待看觀眾集中的差不多了,方拉開一個馬步站好,“嗨!”的發了一聲喊算是運氣,然後用鐵條平麵對準腦門就砸了下去。
在脆響聲中鐵條斷成三段,飛到身後。
有人叫好有人鼓掌,水歡也跟著拍了幾下手,道:
“這個看著挺牛的呀,你行嗎?”
“不難,有技巧的。”
“不是靠腦袋硬磕斷的嗎?這應該叫鐵頭功對不對?”
“不是。你仔細看看那根鐵條,上麵厚,從中間開始到下麵都很薄,他拿著薄的那頭卯足了力氣往頭上拍,厚的那頭會在運動過程中產生很大的慣性,讓他靠著這股勁兒以額頭為支點就能成功斷開。
另外材料也有講究,的確是純鐵不假,可純鐵硬歸硬但脆的很,和玻璃似的,很容易碎,尤其是薄鐵片。
兩種因素疊加在一起,換個完全沒學過的人上也可以,隻是前麵這段開場貫口看得出練了不是一天兩天了。
而按照過去跑江湖賣藝的行話,這叫‘腥活兒’。”
“那是什麽?”
“就是取巧、摻假的意思,表演成分很重,有一些用現代的話說可以歸類到街頭魔術和雜技裏。”
“哇!這個比剛才的還狠!這小哥是真舍得對自己下手啊!”
水歡聽著正好看到第二個動作開始便如此道;但見那人找來三個幫手,用三條長槍對準喉嚨紮,自己則頂著槍頭往前走,直到將槍杆頂成彎曲的為止。
“一樣的,這叫‘金槍鎖喉’;我先不到說,你看出什麽門道了嗎?”
小姑娘又用心看了看,最後還是搖搖頭道:
“沒...有。”
“首先這事的手藝主要在那仨幫忙的身上,他們要將槍杆往下用力的壓,這樣槍頭也會跟著彎曲,讓槍尖避開咽喉,而讓麵積很大的正反其中一麵與之接觸,如此壓強便會被大大減小。
其次用作這裏的長槍不能開刃、不能銳利,說是尖,實際上都鈍的很。
然後製作杆的木材一定要軟,彈性好,要是換根撅不動的硬杆來即便是鈍頭也非得把人戳死不可。”
當第三個動作開始時,小姑娘沒了激動,隻是問:
“這個我見過,以前和爸爸出國看過馬戲團做的,把一根很長很長的劍放到嘴裏再拿出來;是不是也沒什麽了不起的?”
“哎,恰恰相反,這哥們兒現在展示的這三個,就這個技術含量最高。”
“啊?高在哪兒啊?”
“這是‘吞劍’,原理是把劍豎起來通過口腔穿過食道抵達胃底。”
“那不是隻要手穩別傷到自己,再找個窄一點的劍不就行了?”
“不行,負責吞咽的‘咽縮肌組’很敏感的,感受到異物進入就會本能向外擠,不然摳嗓子眼為什麽會吐?
所以練‘吞劍’的人,首先要克服的正是劍體入喉後的幹嘔,過程很難的,得係統的長期練習才能達到。
如果說前兩個普通人懂了竅門便能現學現賣的話,那這個絕對不行,硬來後果很嚴重。
以前新聞上提過一個大爺,沒事晨練就練這個,結果才練了幾天便比劃著往嘴裏捅,於是一個不小心把食道給紮漏了,被人送到醫院做了一場不小的手術才救過來的。”
“都說人老了心思會比年輕的沉穩,可這大爺聽著也挺急功近利的。”
項驁一攤手道:
“誰說不是呢。”
“我想我大概想到他為什麽這麽急了。”
“嗯?為啥?”
“大爺肯定在公園認識了一個漂亮大媽,被誇了兩句上頭了,這才為博美人一笑要冒個險,但天不遂人願。”
這邊笑道:
“真不虧我覺著你能自己寫那篇同人文,就你這個腦補能力,不去混混網文圈或者段子圈真是浪費人才了。”
“天下文藝是一家,寫小說要想象力,畫畫也是一樣的,我白花這麽多年的嘛?”
而第三個動作完事後,這位也要中場休息了,便抱拳道:
“各位,看在咱使出渾身解數的份上,多少給點,往後還有更精彩的!”
接著就將銅鑼一翻,捧在手裏當成裝錢的器皿,在圍觀人群中挨個求賞。
大多數人不好意思拒絕但也不舍得給多了,大多是扔個一元紙幣,能有5元出現已經算是“大票兒”了。
不過也有一個例外,這人扔進去一張百元大鈔,隨後道:
“哥們兒,我給你五十,另外五十我在你這兒換個零可以吧?”
對麵也沒多想,便迴:
“可以可以,您盡管換。”
前者就將裏麵的零錢掃走了大半,算是湊齊了五十,接著笑了笑,道了聲“謝謝”。
當走到這裏時,項驁從口袋裏也掏出一張一百塊的放了上去,與方才相比這是不用找零的實打實純收入,所以來人見狀趕緊用開場以來的話風道:
“謝謝壯士慷慨解囊,他日江湖相會用得著的地方,隻要一張二指寬的紙條,在下必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這邊笑著一抱拳,學著他的語氣迴道:
“一筆寫不出倆綠林,莫要說這兩家話!”
雙方一來一往講過去了,水歡問:
“怎麽給這麽多?我感覺十塊二十塊意思意思可以,給一百是不是太大方了?而且我覺著你的錢來的也不容易,還是別亂花的好。”
“當然沒亂花,隻是想幫他一把。”
“這又從何說起呀?”
“第一個給他一百塊的那人你看到了嗎?”
“嗯,雖然又要了五十迴去,但五十和其他人比已經不少了。”
“他給的那張是假幣,這小哥光顧著看對方有沒有多拿,卻沒看出這錢壓根就不能花。”
“啊??你又是怎麽看出來的?”
“走過來時偶然發現的。”
“你還有鑒別這個的本事?”
“駝子的媽媽在銀行工作,小學到初中每個暑假寒假我經常去他家玩,然後就能見到很多不同版的假鈔,一些特征明顯的看多了便記住了。
比如剛剛陽光正好照在上麵,頭像上沒有陰陽對印圖案,這就明顯是偽造的,而且工藝還不咋地,隻是從小哥的角度看不到,因為他當時背對著太陽,除非專門拿起來對著光看。
然後呢,我給的一百裏,五十用你的話說算咱倆看了這麽久的‘意思意思’,另外五十便是彌補損失。
我晚上開貨車結款的時候也收到過這東西,而且是幾千塊有一多半是假的,雖然後來打的那個老板滿地找牙給要迴來了,但碰上這種倒黴事的懊糟心情我特別能理解。”
“咱們是不是要追上那個壞家夥,好好教訓教訓他?”
“上哪兒追去?那家夥把錢脫手立馬就走了,這裏人海茫茫的,你我誰也沒看清楚他長什麽樣,沒法找;所以也隻能幫到這裏了。”
“哦——我還以為你會一些什麽密不外傳的跟蹤術,可以準確鎖定想要找到的任何人和東西。”
項驁看著她那個認真中又帶著點俏皮的小表情,失笑道:
“哈?你當我是萬能的呢?我要有這手段,開家失物招領公司都能賺到走上人生巔峰。”
“反正不管怎麽說,咱這一路走來淨做好事了,是不是需要補充補充體力了呀?”
“又餓了?”
“什麽叫‘又’?請注意你的措辭,你看看現在幾點了?十一點多了都,咱們連看帶逛的已經走了三個多小時,又是飯點,想吃點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大小姐所言極是,那咱們這就用膳去。”
和剛進來時這一口那一口不同,這次走到一條古城內專設的“美食街”,兩邊都是在室內的門店,數量足有幾十家,東西南北的各色飲食在這裏均能找到。
隻是水歡犯了選擇困難症,她指著一塊塊色彩鮮豔的招牌道:
“該吃什麽好呢...看著都挺好吃的,但又不能像上次一樣,到處嚐嚐最後讓你掃尾。
嗯——要不這家吧?你覺著呢?”
項驁抬頭看了一眼,是家港式餐廳,便道:
“你這會兒是有點餓還是很餓?”
“介於中間,比有點餓再餓一些,但還沒到很餓的程度,不過用不了多久就該差不多了。”
“那我不建議你吃港餐,假設這是在香港本地的話可以,但這是在常石。”
“為什麽?”
“香港正宗的茶餐廳不管口味還是量都比較親民,因為它麵向的是全社會,尤其是工薪及以下階層,所以必須實惠。
而在旅遊區裏開的這種,講究的噱頭多但量少還偏甜口,你去吃雖不至於吃不飽,可絕對不過癮。”
“看你說的頭頭是道的,給我個建議唄?”
“有句老話叫‘要想解饞,大辣大鹹’,我建議去一家口味偏重一點的館子。”
項驁說的同時也在尋找,最終將目光定在了一家西北風格的店鋪上,接著道:
“這裏吧,隻要廚師手藝不太操蛋應該就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