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必成大器
紅樓:金戈鐵馬橫掃八方 作者:邋邋遢遢的星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慶帝迴過神來,目光如電般射向黃興,神色凝重沉聲道:
“黃愛卿,此事十萬火急。山西距京城近在咫尺,朕著你即刻統領錦衣衛奔赴此地,
務必要在除夕之前,將那些通敵賣國的奸商盡數緝拿歸案!朕定要叫他們在獄中度過今年新春!”
黃興神情肅穆,拱手行禮,言辭鏗鏘有力:
“臣領旨!陛下放心,臣必定不辱使命,除夕之前,定將這群逆賊一網打盡!”
慶帝微微頷首,目光中滿是信任:
“甚好!朕靜候你的佳音。即刻出發,切莫延誤。”
黃興領命後,匆匆退下,腳步急切。
待黃興離去,慶帝將目光轉向賈玌,神色稍緩,話語中帶著幾分威嚴:
“賈愛卿,山西一事既已妥善安排,你...今日前來覲見朕,想必是已有答複了吧?”
這話看似尋常,實則話裏有話,隱隱帶著“朕可沒勉強你”之意。
賈玌聽聞此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從容淡定的笑意。國庫又增添五千萬兩白銀,這下諸事無憂了,遂道:
“陛下聖明,萬事皆已籌備停當,隻等東風助力。
遼東戰事所需的糧草、軍械、兵馬,臣早已精心籌備完畢,如今一切就緒,隻待陛下一聲令下,臣即刻率軍北上!”
慶帝聽聞,眼中光芒大盛,難掩激動之情,目光灼灼地凝視賈玌,聲音中透著難以抑製的興奮:
“妙哉!正如所言‘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賈愛卿,朕翹首以盼這一日,已然許久了!
待大雪消融之際,便是揮師北伐之時!”
站於慶帝身後的太子,此刻亦是滿臉難掩的激動之色。盡管極力壓抑情緒,可眼中閃爍的光芒,還是泄露了內心的振奮,恨不得那時發號施令的人是他一般!
而皇後,始終安靜地坐在一旁,神色平靜如水。
雖說心中亦有波瀾起伏,但後宮不得幹政乃是鐵律,即便此刻坐在此處已略有不合規矩,是以她隻是靜靜聆聽,未發一言。
......
“喲!竟不知蘭哥兒與菌哥兒在國子監裏如此出挑,還能得太子殿下這般誇讚!”
賈玌微微欠身,麵上帶著恰如其分的謙遜。
心中卻暗自思忖,著實沒想到賈蘭與賈菌竟在國子監裏結識了太子,這究竟是福是禍,實在難以預料!
太子微笑著看向賈玌,目光中滿是友善。這可是方才好不容易求了父皇,才得以將神武侯留下,與自己敘談一番:
“賈侯爺,蘭哥兒與菌哥兒當真皆是人中龍鳳。
這般年紀,竟比本宮還小上幾歲,卻表現非凡。
賈蘭對經史研究頗深,賈菌則擅長策論,二人勤奮好學、才思敏捷,深得夫子們的讚賞。
他們與本宮甚是投緣,平日裏本宮常與他們交流探討,收獲頗豐呐。”
賈玌聽太子這般讚譽,心中雖仍暗自揣測其中深意,但見太子言辭誠懇,當下也不便表露過多疑慮,臉上浮現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太子殿下如此厚愛,臣感激涕零。既蒙殿下誇讚,臣也深感欣慰。
隻是臣身為賈家族長,無奈朝中事務繁雜,這段時日實在分身乏術,未能好好關心他們的學業。
幸而他們能夠自我約束,勤勉奮進,如此,臣便心安了。”
太子輕輕點頭,目光溫和:
“賈侯爺一心為國,為我大慶江山鞠躬盡瘁,無暇顧及家中子弟也是人之常情。
蘭哥兒與菌哥兒如此自覺上進,將來必能成為國之棟梁,為朝廷效力。”
賈玌趕忙謙遜道:
“太子殿下過獎了,他們尚顯青澀,未來的路還長著呢。
隻望他們能不辜負殿下的殷切期望,腳踏實地,穩步前行。”
太子微微仰頭,似在思索,片刻後,語氣中帶著幾分好奇:
“賈侯爺,本宮曾聽聞,賈府中有一人,乃是銜玉而生,名為賈寶玉。
不知此人如今境況如何?本宮雖未曾謀麵,但從賈蘭與賈菌口中得知,他年紀與侯爺相近,不過略小侯爺一兩歲。不知他的學識與能力究竟怎樣?”
賈玌聞言,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神色變得頗為複雜。
沉默片刻,語氣中滿是厭煩:
“殿下既然垂詢,臣不敢有絲毫隱瞞。這賈寶玉雖說銜玉而生,實則是個胸無點墨、不求上進的紈絝子弟。
自幼便被寵溺過度,整日在脂粉堆裏廝混,毫無進取之心,隻曉得吟詩作對,弄些風花雪月之事,盡是些無用之舉。
臣多次苦心勸導,可他全然不聽,反而對仕途經濟極為不屑,口出狂言,說什麽‘功名利祿皆是虛幻之物’,實在令人大失所望。”
太子聽罷,微微皺眉,語氣中帶著幾分疑惑:
“哦?竟有這等事?本宮倒是頭一迴聽說。賈寶玉既有這般出身,為何如此不思進取?難道他心中另有別樣誌向?”
賈玌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無奈與嫌惡:
“殿下有所不知,這賈寶玉性情乖戾,不喜受任何拘束,整日隻知與府中的丫鬟小姐們玩樂,對正經事務毫無興致。
他還曾大放厥詞,稱人生在世,當以逍遙自在為樂,何必被名利所累?
臣屢次勸誡,他不僅充耳不聞,還譏諷臣及祖宗輩為‘追逐功名利祿之徒’,實在是忘恩負義,令人心寒!”
“至於那所謂的銜玉而生......”
賈玌眼神陡然變得冷峻,冷哼一聲,語氣中滿是不屑:
“不過是府裏那些不明事理的婦人,為了滿足一己私欲,使出的一些上不得台麵的手段罷了。”
說到此處,賈玌麵色漲得通紅,帶著幾分羞愧與憤懣:“殿下,此事說來實在讓臣無地自容,難以啟齒啊,唉!”
太子殿下,您莫要再問了哈,再問便顯得失禮了哦!
太子見賈玌這般模樣,微微一怔,旋即點頭,臉上露出思索之色,心裏也明白不該再追問下去了。
賈玌見太子不再提及此事,腦海中忽然浮現一人,於是再次開口:
“不過呢,除了賈寶玉之外,賈府倒還有一人,或許來日能與賈蘭、賈菌比肩,甚至成就更在他們之上呢。”
說著,賈玌臉上露出一抹略帶戲謔的笑容,腦海中浮現出某個此刻或許還在屋內埋頭苦讀的賈家後輩。
也不知那孩子得知真相後,會是怎樣一副模樣,想來倒有趣得很,哈哈哈!
賈玌的話成功勾起了太子的興趣,太子微微挑眉,問道:
“哦?賈府竟還有這等人物?不知是哪位?”
賈玌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光芒,緩緩說道:
“此人名叫賈環,乃是榮府二房的庶出之子。雖說如今在府中並不起眼,但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黃愛卿,此事十萬火急。山西距京城近在咫尺,朕著你即刻統領錦衣衛奔赴此地,
務必要在除夕之前,將那些通敵賣國的奸商盡數緝拿歸案!朕定要叫他們在獄中度過今年新春!”
黃興神情肅穆,拱手行禮,言辭鏗鏘有力:
“臣領旨!陛下放心,臣必定不辱使命,除夕之前,定將這群逆賊一網打盡!”
慶帝微微頷首,目光中滿是信任:
“甚好!朕靜候你的佳音。即刻出發,切莫延誤。”
黃興領命後,匆匆退下,腳步急切。
待黃興離去,慶帝將目光轉向賈玌,神色稍緩,話語中帶著幾分威嚴:
“賈愛卿,山西一事既已妥善安排,你...今日前來覲見朕,想必是已有答複了吧?”
這話看似尋常,實則話裏有話,隱隱帶著“朕可沒勉強你”之意。
賈玌聽聞此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從容淡定的笑意。國庫又增添五千萬兩白銀,這下諸事無憂了,遂道:
“陛下聖明,萬事皆已籌備停當,隻等東風助力。
遼東戰事所需的糧草、軍械、兵馬,臣早已精心籌備完畢,如今一切就緒,隻待陛下一聲令下,臣即刻率軍北上!”
慶帝聽聞,眼中光芒大盛,難掩激動之情,目光灼灼地凝視賈玌,聲音中透著難以抑製的興奮:
“妙哉!正如所言‘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賈愛卿,朕翹首以盼這一日,已然許久了!
待大雪消融之際,便是揮師北伐之時!”
站於慶帝身後的太子,此刻亦是滿臉難掩的激動之色。盡管極力壓抑情緒,可眼中閃爍的光芒,還是泄露了內心的振奮,恨不得那時發號施令的人是他一般!
而皇後,始終安靜地坐在一旁,神色平靜如水。
雖說心中亦有波瀾起伏,但後宮不得幹政乃是鐵律,即便此刻坐在此處已略有不合規矩,是以她隻是靜靜聆聽,未發一言。
......
“喲!竟不知蘭哥兒與菌哥兒在國子監裏如此出挑,還能得太子殿下這般誇讚!”
賈玌微微欠身,麵上帶著恰如其分的謙遜。
心中卻暗自思忖,著實沒想到賈蘭與賈菌竟在國子監裏結識了太子,這究竟是福是禍,實在難以預料!
太子微笑著看向賈玌,目光中滿是友善。這可是方才好不容易求了父皇,才得以將神武侯留下,與自己敘談一番:
“賈侯爺,蘭哥兒與菌哥兒當真皆是人中龍鳳。
這般年紀,竟比本宮還小上幾歲,卻表現非凡。
賈蘭對經史研究頗深,賈菌則擅長策論,二人勤奮好學、才思敏捷,深得夫子們的讚賞。
他們與本宮甚是投緣,平日裏本宮常與他們交流探討,收獲頗豐呐。”
賈玌聽太子這般讚譽,心中雖仍暗自揣測其中深意,但見太子言辭誠懇,當下也不便表露過多疑慮,臉上浮現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太子殿下如此厚愛,臣感激涕零。既蒙殿下誇讚,臣也深感欣慰。
隻是臣身為賈家族長,無奈朝中事務繁雜,這段時日實在分身乏術,未能好好關心他們的學業。
幸而他們能夠自我約束,勤勉奮進,如此,臣便心安了。”
太子輕輕點頭,目光溫和:
“賈侯爺一心為國,為我大慶江山鞠躬盡瘁,無暇顧及家中子弟也是人之常情。
蘭哥兒與菌哥兒如此自覺上進,將來必能成為國之棟梁,為朝廷效力。”
賈玌趕忙謙遜道:
“太子殿下過獎了,他們尚顯青澀,未來的路還長著呢。
隻望他們能不辜負殿下的殷切期望,腳踏實地,穩步前行。”
太子微微仰頭,似在思索,片刻後,語氣中帶著幾分好奇:
“賈侯爺,本宮曾聽聞,賈府中有一人,乃是銜玉而生,名為賈寶玉。
不知此人如今境況如何?本宮雖未曾謀麵,但從賈蘭與賈菌口中得知,他年紀與侯爺相近,不過略小侯爺一兩歲。不知他的學識與能力究竟怎樣?”
賈玌聞言,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神色變得頗為複雜。
沉默片刻,語氣中滿是厭煩:
“殿下既然垂詢,臣不敢有絲毫隱瞞。這賈寶玉雖說銜玉而生,實則是個胸無點墨、不求上進的紈絝子弟。
自幼便被寵溺過度,整日在脂粉堆裏廝混,毫無進取之心,隻曉得吟詩作對,弄些風花雪月之事,盡是些無用之舉。
臣多次苦心勸導,可他全然不聽,反而對仕途經濟極為不屑,口出狂言,說什麽‘功名利祿皆是虛幻之物’,實在令人大失所望。”
太子聽罷,微微皺眉,語氣中帶著幾分疑惑:
“哦?竟有這等事?本宮倒是頭一迴聽說。賈寶玉既有這般出身,為何如此不思進取?難道他心中另有別樣誌向?”
賈玌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無奈與嫌惡:
“殿下有所不知,這賈寶玉性情乖戾,不喜受任何拘束,整日隻知與府中的丫鬟小姐們玩樂,對正經事務毫無興致。
他還曾大放厥詞,稱人生在世,當以逍遙自在為樂,何必被名利所累?
臣屢次勸誡,他不僅充耳不聞,還譏諷臣及祖宗輩為‘追逐功名利祿之徒’,實在是忘恩負義,令人心寒!”
“至於那所謂的銜玉而生......”
賈玌眼神陡然變得冷峻,冷哼一聲,語氣中滿是不屑:
“不過是府裏那些不明事理的婦人,為了滿足一己私欲,使出的一些上不得台麵的手段罷了。”
說到此處,賈玌麵色漲得通紅,帶著幾分羞愧與憤懣:“殿下,此事說來實在讓臣無地自容,難以啟齒啊,唉!”
太子殿下,您莫要再問了哈,再問便顯得失禮了哦!
太子見賈玌這般模樣,微微一怔,旋即點頭,臉上露出思索之色,心裏也明白不該再追問下去了。
賈玌見太子不再提及此事,腦海中忽然浮現一人,於是再次開口:
“不過呢,除了賈寶玉之外,賈府倒還有一人,或許來日能與賈蘭、賈菌比肩,甚至成就更在他們之上呢。”
說著,賈玌臉上露出一抹略帶戲謔的笑容,腦海中浮現出某個此刻或許還在屋內埋頭苦讀的賈家後輩。
也不知那孩子得知真相後,會是怎樣一副模樣,想來倒有趣得很,哈哈哈!
賈玌的話成功勾起了太子的興趣,太子微微挑眉,問道:
“哦?賈府竟還有這等人物?不知是哪位?”
賈玌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光芒,緩緩說道:
“此人名叫賈環,乃是榮府二房的庶出之子。雖說如今在府中並不起眼,但假以時日,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