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後金使節入京
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 作者:泥巴超酷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初冬的京城,風雪漸歇,空氣中透著一股寒冷的肅殺。就在這平靜的表象之下,一場波瀾暗湧的交鋒悄然來臨。
一支馬隊自北而來,披著後金的旗幟。為首的,是皇太極特使穆圖喇,一名通曉漢文化且善於辭令的後金使者。他一身黑色貂裘,麵容沉穩而冷漠,眼神中透著一股令人難以忽視的壓迫感。
京師的百姓見後金使者大搖大擺地進入城門,議論紛紛:
“這些蠻夷怎敢如此張揚?還敢提和談?”
“朝廷接見他們,莫不是要妥協了?”
街頭巷尾彌漫著不安的氣息,而皇城內的金鑾殿上,更是風暴將起。
翌日朝會,穆圖喇身著後金傳統服飾,腰間係著裝飾精美的玉佩,步入大殿。他神態自若,手持和談書,站在群臣麵前,目光掃過在場的文武百官,最後落在高高在上的崇禎身上。
“明朝天子,吾主皇太極對明廷懷有敬仰之意,特命我前來遞交和談條件,以示兩國休兵息戰之誠意。”
穆圖喇的漢語極為流利,語氣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倨傲。
禮部尚書錢懷德接過和談書,雙手奉上給崇禎。崇禎微微皺眉,接過後展開細看。文書上,後金提出的條件包括:
一. 明朝割讓遼東三城。
二. 每年向後金進貢白銀百萬兩、糧食十萬石。
三. 承認後金為“北朝”,互不侵犯。
穆圖喇見崇禎看完文書,微微一笑,語氣不疾不徐:
“陛下,我主的條件十分合理。若貴朝答應,不但可以休養生息,還可避免百姓受戰火之苦。”
此話一出,朝堂瞬間炸開鍋。
梁敬率先站出,拱手道:
“陛下,後金使節此言未必沒有道理。遼東一戰耗資甚巨,若能議和,可保朝廷穩定,百姓免遭戰亂之苦。”
錢懷德緊隨其後,躬身說道:
“陛下,此次和談,雖有割地賠款之辱,但若換得數十年的安寧,也是大明百姓之福。”
然而,葉知秋立刻出列,厲聲反駁:
“荒謬!割地賠款,豈能保得安寧?此乃變相助敵!後金得糧得銀,必定兵強馬壯,到時卷土重來,我朝又當如何應對?”
兵部右侍郎陳鴻業也站出,慷慨激昂:
“陛下,遼東雖戰事艱難,但袁崇煥用火器克敵,已初見成效。若此時退讓,必削軍心士氣,朝廷威嚴何在?”
朝堂上,支持議和與反對議和的聲音此起彼伏,爭執不下。
崇禎始終沉默,目光冷冷注視著群臣的爭論。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發出低沉的“咚咚”聲,讓整個大殿的氣氛愈發緊張。
終於,他開口了,聲音低沉卻帶著無盡威嚴:
“割地賠款,換來的隻會是貪得無厭的敵人。遼東若棄,邊疆便崩,大明還能撐幾時?”
他站起身,步下龍階,走到穆圖喇麵前,居高臨下地注視著他。
“你迴去告訴皇太極,朕的江山寸土不讓,白銀一兩不給!若他真有誠意,便撤兵歸北,否則,後果自負!”
穆圖喇愣了片刻,隨即恢複從容,拱手說道:
“陛下果然威嚴,但我主的誠意希望陛下三思,不要因一時決斷誤國。”
崇禎冷笑一聲,語氣冰冷:
“誤國?後金鐵騎南下,燒殺搶掠,誤的是朕的百姓,絕不是朕的決斷!”
當穆圖喇帶著一眾後金使節離開京城時,京師的城門再次關閉,伴隨著厚重的城門聲,百姓們紛紛聚集在街頭,議論紛紛。
“後金使節空手而歸,陛下是拒絕和談了嗎?”
“聽說陛下言辭激烈,直接駁斥了使者的條件!”
“好事是好事,可萬一後金真的發兵報複,咱們又該怎麽辦?”
市井流言漸漸蔓延,而宮廷之中,反對派的大臣們正在醞釀一場更隱秘的風暴。
錢懷德站在禮部衙署的一間密室中,麵前擺放著一幅遼東地圖,幾名與他關係密切的朝臣圍坐在四周。
“穆圖喇此番離京,雖未能直接達成議和,但卻為我們留下了一枚棋子。”錢懷德用手指在地圖上點了點,語氣中帶著一絲隱晦的冷意。
梁敬低聲問道:“錢大人此言何意?後金此次遞交的條件如此苛刻,陛下斷然拒絕,又能留下何棋?”
錢懷德抬起頭,目光掃過眾人,嘴角微微揚起:
“正是因為苛刻的條件,才會引發百姓的不安。如今城中已有不少人議論遼東之戰的消耗與風險,若我們稍加推動,將輿論進一步引向‘主戰有害’,便可形成反對遼東戰事的民意壓力。”
“但……”一名年輕的侍郎猶豫道,“陛下對遼東戰局的態度極為堅決,若是觸怒龍顏,隻怕我們會成為劍下之鬼。”
錢懷德冷笑一聲,拍了拍案上的地圖:
“陛下再強硬,也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遼東耗資巨大,民間不滿隻會愈演愈烈。我們不需要正麵反駁陛下,隻需利用百姓的聲音,讓遼東之事變成朝堂內外的焦點,到時自然會有更多人站在我們這一邊。”
梁敬聞言,思索片刻,點頭說道:
“錢大人高見。若能借民意施壓,陛下即便不願,也不得不重新審視袁崇煥的地位。”
隨著幾人的密謀行動,一些針對遼東戰事的流言開始在京城中悄然傳播。
“遼東一戰雖勝,卻花光了國庫的銀子,聽說稅賦又要增加了!”
“袁崇煥的火器雖強,但據說後金已經找到了破解之法,這仗還怎麽打?”
“如果和談,百姓還能過安穩日子,打下去,咱們可就真沒活路了!”
這些話語從茶館、酒樓傳到街頭巷尾,甚至在官員的私宴中也隱隱可聞。一時間,京城內彌漫著對遼東戰事的擔憂和質疑。
百姓的不安逐漸顯現,市場中的糧價開始波動,甚至有些商人開始囤積貨物,試圖在不確定的局勢中牟利。
禦書房內,崇禎翻閱著一份密報,眉頭緊皺。
“市井謠言加劇,背後顯然有人在推波助瀾。”他說道,將密報放在案上,目光深邃。
站在一旁的玄衛統領低聲稟道:“陛下,屬下已查明,這些流言的起源大多集中在幾間酒樓與茶館中,而背後牽涉到部分商賈和地方士紳,與朝中某些官員有暗中聯絡。”
“是誰?”崇禎冷聲問道,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錢懷德與梁敬的嫌疑最大,他們通過商賈勢力擴散不實之言,意圖引發民間對遼東戰事的不滿,同時動搖朝中的支持力量。”
崇禎的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聲音低沉而冷冽:
“錢懷德……你果然膽大包天。傳令下去,讓玄衛密切監視這些人,尤其是他們與地方勢力的聯絡,一旦找到確鑿證據,立即拿下!”
玄衛統領領命而去,禦書房內陷入短暫的沉默。
崇禎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宮外的夜色,心中思緒翻湧。
“後金以和談為餌,試圖動搖朕的江山根基,朝堂中的鼠輩更是趁機興風作浪。看來,這一戰不僅要打在遼東,更要打在京城!”
他轉身迴到案前,提筆寫下一道密旨,遞給內侍:
“傳至袁崇煥,讓他無需顧慮流言,全力備戰;再傳至京中六部,火其所需的軍資,朕親自盯著,任何人不得拖延!”
禦書房內,崇禎站在沙盤前,注視著遼東與後金交界的戰場地圖。他緩緩開口,對身旁的玄衛統領說道:
“穆圖喇的到來,隻是皇太極的試探。後金既然不敢大規模進攻,說明袁崇煥的防線已讓他們感到忌憚。”
他抬起頭,眼中滿是堅定:
“傳令遼東,火器軍必須全力備戰。皇太極若敢南下,朕便讓他後悔此生。”
玄衛統領拱手應諾,隨即轉身離去。崇禎的目光依舊盯著地圖,手指緩緩劃過遼東的邊界,低聲喃喃:
“皇太極,你的試探,朕接下了。下一次,便讓你嚐嚐火器之威!”
風雪再度籠罩京城,金鑾殿外的使節隊伍漸漸遠去,而朝堂內的矛盾與戰場上的緊張卻愈發清晰。
一場更加猛烈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一支馬隊自北而來,披著後金的旗幟。為首的,是皇太極特使穆圖喇,一名通曉漢文化且善於辭令的後金使者。他一身黑色貂裘,麵容沉穩而冷漠,眼神中透著一股令人難以忽視的壓迫感。
京師的百姓見後金使者大搖大擺地進入城門,議論紛紛:
“這些蠻夷怎敢如此張揚?還敢提和談?”
“朝廷接見他們,莫不是要妥協了?”
街頭巷尾彌漫著不安的氣息,而皇城內的金鑾殿上,更是風暴將起。
翌日朝會,穆圖喇身著後金傳統服飾,腰間係著裝飾精美的玉佩,步入大殿。他神態自若,手持和談書,站在群臣麵前,目光掃過在場的文武百官,最後落在高高在上的崇禎身上。
“明朝天子,吾主皇太極對明廷懷有敬仰之意,特命我前來遞交和談條件,以示兩國休兵息戰之誠意。”
穆圖喇的漢語極為流利,語氣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倨傲。
禮部尚書錢懷德接過和談書,雙手奉上給崇禎。崇禎微微皺眉,接過後展開細看。文書上,後金提出的條件包括:
一. 明朝割讓遼東三城。
二. 每年向後金進貢白銀百萬兩、糧食十萬石。
三. 承認後金為“北朝”,互不侵犯。
穆圖喇見崇禎看完文書,微微一笑,語氣不疾不徐:
“陛下,我主的條件十分合理。若貴朝答應,不但可以休養生息,還可避免百姓受戰火之苦。”
此話一出,朝堂瞬間炸開鍋。
梁敬率先站出,拱手道:
“陛下,後金使節此言未必沒有道理。遼東一戰耗資甚巨,若能議和,可保朝廷穩定,百姓免遭戰亂之苦。”
錢懷德緊隨其後,躬身說道:
“陛下,此次和談,雖有割地賠款之辱,但若換得數十年的安寧,也是大明百姓之福。”
然而,葉知秋立刻出列,厲聲反駁:
“荒謬!割地賠款,豈能保得安寧?此乃變相助敵!後金得糧得銀,必定兵強馬壯,到時卷土重來,我朝又當如何應對?”
兵部右侍郎陳鴻業也站出,慷慨激昂:
“陛下,遼東雖戰事艱難,但袁崇煥用火器克敵,已初見成效。若此時退讓,必削軍心士氣,朝廷威嚴何在?”
朝堂上,支持議和與反對議和的聲音此起彼伏,爭執不下。
崇禎始終沉默,目光冷冷注視著群臣的爭論。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發出低沉的“咚咚”聲,讓整個大殿的氣氛愈發緊張。
終於,他開口了,聲音低沉卻帶著無盡威嚴:
“割地賠款,換來的隻會是貪得無厭的敵人。遼東若棄,邊疆便崩,大明還能撐幾時?”
他站起身,步下龍階,走到穆圖喇麵前,居高臨下地注視著他。
“你迴去告訴皇太極,朕的江山寸土不讓,白銀一兩不給!若他真有誠意,便撤兵歸北,否則,後果自負!”
穆圖喇愣了片刻,隨即恢複從容,拱手說道:
“陛下果然威嚴,但我主的誠意希望陛下三思,不要因一時決斷誤國。”
崇禎冷笑一聲,語氣冰冷:
“誤國?後金鐵騎南下,燒殺搶掠,誤的是朕的百姓,絕不是朕的決斷!”
當穆圖喇帶著一眾後金使節離開京城時,京師的城門再次關閉,伴隨著厚重的城門聲,百姓們紛紛聚集在街頭,議論紛紛。
“後金使節空手而歸,陛下是拒絕和談了嗎?”
“聽說陛下言辭激烈,直接駁斥了使者的條件!”
“好事是好事,可萬一後金真的發兵報複,咱們又該怎麽辦?”
市井流言漸漸蔓延,而宮廷之中,反對派的大臣們正在醞釀一場更隱秘的風暴。
錢懷德站在禮部衙署的一間密室中,麵前擺放著一幅遼東地圖,幾名與他關係密切的朝臣圍坐在四周。
“穆圖喇此番離京,雖未能直接達成議和,但卻為我們留下了一枚棋子。”錢懷德用手指在地圖上點了點,語氣中帶著一絲隱晦的冷意。
梁敬低聲問道:“錢大人此言何意?後金此次遞交的條件如此苛刻,陛下斷然拒絕,又能留下何棋?”
錢懷德抬起頭,目光掃過眾人,嘴角微微揚起:
“正是因為苛刻的條件,才會引發百姓的不安。如今城中已有不少人議論遼東之戰的消耗與風險,若我們稍加推動,將輿論進一步引向‘主戰有害’,便可形成反對遼東戰事的民意壓力。”
“但……”一名年輕的侍郎猶豫道,“陛下對遼東戰局的態度極為堅決,若是觸怒龍顏,隻怕我們會成為劍下之鬼。”
錢懷德冷笑一聲,拍了拍案上的地圖:
“陛下再強硬,也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遼東耗資巨大,民間不滿隻會愈演愈烈。我們不需要正麵反駁陛下,隻需利用百姓的聲音,讓遼東之事變成朝堂內外的焦點,到時自然會有更多人站在我們這一邊。”
梁敬聞言,思索片刻,點頭說道:
“錢大人高見。若能借民意施壓,陛下即便不願,也不得不重新審視袁崇煥的地位。”
隨著幾人的密謀行動,一些針對遼東戰事的流言開始在京城中悄然傳播。
“遼東一戰雖勝,卻花光了國庫的銀子,聽說稅賦又要增加了!”
“袁崇煥的火器雖強,但據說後金已經找到了破解之法,這仗還怎麽打?”
“如果和談,百姓還能過安穩日子,打下去,咱們可就真沒活路了!”
這些話語從茶館、酒樓傳到街頭巷尾,甚至在官員的私宴中也隱隱可聞。一時間,京城內彌漫著對遼東戰事的擔憂和質疑。
百姓的不安逐漸顯現,市場中的糧價開始波動,甚至有些商人開始囤積貨物,試圖在不確定的局勢中牟利。
禦書房內,崇禎翻閱著一份密報,眉頭緊皺。
“市井謠言加劇,背後顯然有人在推波助瀾。”他說道,將密報放在案上,目光深邃。
站在一旁的玄衛統領低聲稟道:“陛下,屬下已查明,這些流言的起源大多集中在幾間酒樓與茶館中,而背後牽涉到部分商賈和地方士紳,與朝中某些官員有暗中聯絡。”
“是誰?”崇禎冷聲問道,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錢懷德與梁敬的嫌疑最大,他們通過商賈勢力擴散不實之言,意圖引發民間對遼東戰事的不滿,同時動搖朝中的支持力量。”
崇禎的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聲音低沉而冷冽:
“錢懷德……你果然膽大包天。傳令下去,讓玄衛密切監視這些人,尤其是他們與地方勢力的聯絡,一旦找到確鑿證據,立即拿下!”
玄衛統領領命而去,禦書房內陷入短暫的沉默。
崇禎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宮外的夜色,心中思緒翻湧。
“後金以和談為餌,試圖動搖朕的江山根基,朝堂中的鼠輩更是趁機興風作浪。看來,這一戰不僅要打在遼東,更要打在京城!”
他轉身迴到案前,提筆寫下一道密旨,遞給內侍:
“傳至袁崇煥,讓他無需顧慮流言,全力備戰;再傳至京中六部,火其所需的軍資,朕親自盯著,任何人不得拖延!”
禦書房內,崇禎站在沙盤前,注視著遼東與後金交界的戰場地圖。他緩緩開口,對身旁的玄衛統領說道:
“穆圖喇的到來,隻是皇太極的試探。後金既然不敢大規模進攻,說明袁崇煥的防線已讓他們感到忌憚。”
他抬起頭,眼中滿是堅定:
“傳令遼東,火器軍必須全力備戰。皇太極若敢南下,朕便讓他後悔此生。”
玄衛統領拱手應諾,隨即轉身離去。崇禎的目光依舊盯著地圖,手指緩緩劃過遼東的邊界,低聲喃喃:
“皇太極,你的試探,朕接下了。下一次,便讓你嚐嚐火器之威!”
風雪再度籠罩京城,金鑾殿外的使節隊伍漸漸遠去,而朝堂內的矛盾與戰場上的緊張卻愈發清晰。
一場更加猛烈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