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寧遠城,雪依舊下個不停。城牆上新修補的缺口依稀可見,士兵們在寒風中巡邏,但城頭不再有昔日的死氣沉沉,取而代之的是緊張而有序的備戰氛圍。


    袁崇煥站在城頭,遠眺北方茫茫雪原,神色冷峻。


    副將高英急匆匆趕來,神情凝重。


    “將軍,京城來報。”


    袁崇煥緩緩迴頭,眉頭微皺:


    “何事?”


    高英低聲道:


    “朝堂上,有人散布流言,說將軍好大喜功,貿然引戰,恐致遼東軍敗,禍及朝廷。”


    寒風猛地掠過,卷起城頭的積雪。


    袁崇煥眸光一沉,片刻沉默,隨即冷笑一聲:


    “又是那群沽名釣譽之輩。”


    高英咬牙道:


    “他們甚至聯名上書,請陛下將將軍召迴京師,以免戰事失控。”


    袁崇煥緩緩攥緊拳頭,眼中寒光乍現。


    “召迴?”


    “城未破,賊未滅,便要我退?”


    他聲音低沉,透著壓抑不住的怒意。


    與此同時,京城,金鑾殿。


    群臣雲集,寒意肅殺。


    兵部梁敬手持奏折,滿臉憂色,恭敬地上前奏道:


    “陛下,遼東戰事緊急,然袁崇煥一味倚仗火器,勞民傷財,且將士疲敝。臣等憂其好大喜功,若有失,恐殃及社稷。”


    文官武將紛紛低聲附和。


    “遼東邊防,非可兒戲,袁崇煥初戰雖捷,然驕兵必敗。”


    “陛下,還是盡早召其迴京,以穩大局。”


    崇禎端坐龍椅之上,目光深邃,手指輕叩著龍案。


    殿內寂靜,唯有心跳與風聲。


    片刻,崇禎緩緩開口:


    “驕兵必敗?”


    聲音低沉,帶著森冷。


    “袁崇煥驕傲了嗎?寧遠守不住,爾等誰能守?梁敬,你可敢親領兵馬去遼東?”


    梁敬麵色大變,匍匐在地:


    “臣……臣年邁體衰,實難領兵。”


    崇禎冷哼一聲,眸光寒冽:


    “既然不敢,那就閉嘴。”


    殿內死一般的寂靜,群臣噤若寒蟬。


    崇禎緩緩起身,目光如刀:


    “遼東是大明江山的屏障,寧遠不破,韃虜不進。”


    “朕信袁崇煥。”


    “傳旨,兵部不許再有召迴之議,違者,軍法從事!”


    “同時,命戶部、工部全力支援遼東戰事!”


    “違令者,斬!”


    龍椅前的空氣驟然凝滯,群臣戰戰兢兢地跪地高唿:


    “臣等遵旨!”


    隆冬時節的京城,天色陰沉,寒風裹挾著細碎的雪花在宮牆巷陌間遊蕩。表麵上,朝堂風平浪靜,百官各司其職,但在看不見的地方,暗潮已然湧動。


    在一座華麗莊嚴的宅邸內,炭爐的火光映照著沉穩而森冷的麵孔。


    沈慶雲緩緩放下手中奏折,抬頭望向廳中聚集的幾位士紳與東林黨官員。


    “袁崇煥……不過是一介匹夫,竟妄圖憑幾門火炮護我大明邊疆?”


    沈慶雲嗤笑一聲,輕輕撫著案幾上的文書,語氣中透著譏諷與不屑。


    旁側的梁敬低聲附和:


    “沈大在所言極是。火器雖利,耗資巨大,長此以往,必致國庫空虛,民怨四起。”


    梁敬頓了頓,眼中精光一閃:


    “袁崇煥不識進退,陛下卻偏信其言,若遼東戰敗,怕是殃及京師。”


    另一位士紳方紹庭捋著胡須,緩緩道:


    “我等士紳出資納稅,撐起江山社稷,如今卻將錢糧盡數送往遼東,用來打造那些不知成效的火器,實在荒唐。”


    沈慶雲目光微眯,聲音低沉:


    “朝中有人已開始質疑袁崇煥。隻需再添幾把火,流言便足以動搖軍心。”


    梁敬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消息已傳至東林書院,學子們紛紛議論袁崇煥好大喜功,妄動軍機。”


    沈慶雲緩緩起身,步履沉穩,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某條看不見的權力線上。


    “世家、士紳、朝中舊臣、東林書院……我等隻需推波助瀾,便足以讓袁崇煥如履薄冰。”


    京城街巷之中,酒樓、茶館、集市,議論紛紛。


    “聽說袁將軍胡亂用兵,耗費巨資鑄造火炮,卻難以殺敵。”


    “早就說了,戰場之上靠的可是將士和刀劍,火器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若遼東有失,韃虜南下,咱們可就危險了。”


    有人憤憤不平,有人憂心忡忡。


    更有文人學士在茶館聚集,搖頭歎息:


    “兵事乃國之大事,豈容一個文臣亂來?不如召其迴朝,讓老將出馬。”


    茶客們紛紛點頭,口口相傳,謠言愈演愈烈。


    東林書院內,燈火通明。


    一名年輕學子站在講台之上,振臂高唿:


    “袁崇煥妄動軍機,貽誤國事!此等好大喜功之人,豈能獨掌遼東兵權?”


    台下學子紛紛鼓掌叫好。


    幾名書院長者微笑頷首,暗自點頭。


    梁敬靜靜地站在一旁,淡淡一笑。


    他已將流言巧妙地送入書院,借助這些年輕氣盛的學子之口,將流言迅速擴散至朝堂與民間。


    沈慶雲冷聲道:


    “民心動搖,軍心不穩,袁崇煥必成眾矢之的。”


    朝堂之上,議事殿內。


    梁敬捧著奏折,滿臉憂慮:


    “陛下,遼東戰事遲遲不決,袁崇煥一意孤行,耗費錢糧鑄造火器。臣等以為,應召其迴朝,重新商議戰策。”


    工部尚書亦上前附和:


    “火器耗資巨大,若無實效,徒增國庫重負。”


    言語間,已有人頻頻點頭,低聲附和。


    崇禎端坐龍椅之上,目光幽深如淵,聽著滿殿議論。


    殿內聲音愈發嘈雜,崇禎猛然抬手,威嚴之聲震徹大殿:


    “都給朕住口!”


    滿殿寂靜,落針可聞。


    崇禎緩緩起身,俯視眾臣,聲音冷如寒鐵:


    “袁崇煥初戰大捷,擊潰後金先鋒,爾等卻疑其好大喜功?”


    “是爾等手握兵權,還是朕?”


    “寧遠若失,誰來扛起這座城?”


    崇禎眸光冷冽:


    “傳旨!謠言惑眾者,重責五十大板,散布謠言者,斬!”


    而此時,遠在寧遠城的袁崇煥站在城頭,冷風獵獵,火光照亮他的冷峻麵龐。


    高英稟報道:


    “將軍,謠言雖已壓製,然暗流未平。”


    他緩緩閉目,胸膛起伏。


    片刻,驟然睜眼,寒光四溢:


    “傳令!”


    高英立即上前:


    “將軍有何吩咐?”


    袁崇煥沉聲道:


    “傳令遼東各城,嚴守軍紀,任何人敢私傳京城謠言者,立斬!”


    高英拱手,眼中殺意四溢:


    “末將遵命!”


    袁崇煥眸光如刃,盯著北方雪原,冷聲道:


    “東林黨、世家大族?”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袁崇煥不死,遼東不失!”**


    風雪唿嘯,寒光照甲。


    寧遠城上,戰旗獵獵,士卒鏗鏘列陣,火器冷冷指向北方。


    袁崇煥負手立於城頭:


    “謠言止於鐵血,敵寇死於城下!”


    “讓朝堂那些人,看我如何守住這片疆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泥巴超酷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泥巴超酷的並收藏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