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朝堂上,一如既往地肅穆,卻隱約透著不同尋常的氣息。崇禎坐在龍椅上,注視著下方列隊而立的文武百官。他注意到,在那些熟悉的老臣中間,幾張年輕的麵孔格外引人注目。


    這批年輕官員,多數來自農政司或玄衛輔佐的地方改革項目。他們衣著簡樸,神情卻格外堅毅。這是崇禎一手培養和提拔的新生代力量,他們在改革中展現出的忠誠與才幹,正在改變朝堂的格局。


    “諸位愛卿,湖廣長沙府改革的最新奏報已送上。”崇禎舉起一份文書,聲音平靜但帶著威嚴,“當地試點通過糧市交易、輪作推廣和商貿扶持,已成功讓糧價下降兩成,地方百姓自發組織勞作,府庫收入翻倍。這是年輕知府趙涵帶領官員們的努力成果。”


    趙涵因事在地方未能入朝,但他的名字早已在滿朝文武中傳開。


    “陛下,”一名年輕的農政司官員出列,拱手行禮,語氣中帶著激動,“趙知府的經驗值得推廣。臣以為,改革的關鍵是地方官員與百姓的緊密合作。若能將這一模式在全國推廣,改革必然事半功倍。”


    此言一出,一些保守派官員忍不住出列反駁。


    “陛下,這些新官員雖有一時之功,但經驗尚淺,難以應對複雜的地方事務。貿然推廣其模式,恐怕會適得其反。”


    另一名清流官員亦站出附和:“是啊,改革雖重要,但穩定更為緊要。若讓這些年輕人擔大任,恐怕難以服眾。”


    年輕官員中,一人站出,正是農政司副司長周景成。他年僅三十,早年因才幹被崇禎提拔,此次負責河南的試點推廣。他毫不畏懼地出列,語氣堅定:“陛下,臣以為,改革成效不能用年歲衡量,而在於是否真正為百姓謀利。”


    周景成掃視反對者,目光炯炯:“臣在河南試點時,士紳反對、地方官員敷衍,但百姓因改革得實惠,主動支持。這說明,隻要朝廷的政策能真正落地,百姓自會站在改革一邊。”


    崇禎微微一笑,滿意地點了點頭。


    當周景成發表完自己的意見後,頑固派官員紛紛表現出不滿。一名年長的官員——東林黨骨幹李楨山站出,語氣中透著嘲諷:“周大人年紀輕輕,確實有銳氣,但治國之道非一時之功,更非靠一地試點便可定論。陛下,改革的本質是牽動全局,若全靠年輕人一腔熱血,恐怕後果堪憂。”


    周景成卻不為所動,拱手道:“李大人所言未必無理,但您是否也承認,當前的阻力並非改革本身,而是地方士紳的蓄意阻撓?若無堅決的推進,又如何能求得全局之穩?”


    李楨山冷笑:“士紳盤根錯節,豈是簡單處置即可?改革急功近利,地方動蕩,陛下該如何向天下交代?”


    “周卿此言甚合朕意。”崇禎開口打破僵局,目光銳利地看向那些頑固派,“朕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抱著舊規不放的廢物。”


    這時,崇禎從龍椅上緩緩站起,環視全場,聲音低沉卻充滿威壓:“朕問你們,這些年來士紳盤剝、糧價飆漲,是不是朝廷的責任?而如今改革見成效,你們卻隻會質疑新人的能力,莫非你們自己就毫無過失?”


    一言既出,滿堂震懾。


    與此同時,地方上,新生代官員們正麵對更加複雜的局勢。


    在湖廣長沙府,趙涵帶領團隊成功建立了糧食交易市場,卻引來了士紳集團的強烈反擊。他們聯合地方豪強,鼓動佃戶拒絕參與市場交易,同時故意壓低農產品價格。


    麵對壓力,趙涵決定以更激進的方式迴擊。他召集百姓,在市場中央公開宣布:“從今日起,凡願意參與糧市交易的百姓,可獲得朝廷提供的免稅支持,同時每袋糧食銷售後還能領取額外獎勵。”


    這一政策一出,百姓迅速響應,士紳的封鎖立刻被瓦解。


    “這些士紳妄圖壟斷百姓的生計,卻忘了百姓的力量才是真正的根基。”趙涵對身邊的助手說道,“隻要改革讓百姓獲益,士紳的陰謀就注定失敗。”


    另一邊,山西的林昭則選擇了更為精確的方式來瓦解士紳的影響力。


    林昭通過玄衛的協助,暗中收集了士紳囤積糧食、哄抬物價的證據。當他掌握足夠的證據後,果斷采取行動,將幾名地方士紳押解到試點村莊的廣場上公開審判。


    “這些人囤積糧食,抬高糧價,甚至散布謠言,說朝廷的高產作物會毀掉土地。”林昭冷聲說道,“而事實是,這些田裏的高產作物,已讓全村的糧食產量翻倍。”


    他一揮手,示意士兵將糧倉打開,堆滿糧食的畫麵立刻吸引了圍觀百姓的目光。


    “從今日起,這些糧食將以市場價的三分之一分發給你們。這是朝廷的決心,也是改革的成果!”林昭的聲音迴蕩在廣場上,百姓們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唿。


    百姓們聞言議論紛紛,士紳的謠言迅速破裂。最終,這片試點不僅成功推廣,甚至吸引了周邊村莊主動加入改革。


    大朝會結束後,崇禎召見了周景成與幾名新生代官員。他將奏報攤在桌上,語氣中多了幾分欣慰。


    “你們的努力,朕看在眼裏。”他目光從幾人臉上掠過,語氣堅定,“大明的未來,需要像你們這樣忠誠務實的官員。”


    周景成低頭謙遜答道:“陛下抬愛,臣等不過是為百姓盡一己之力。”


    “這是你的責任,但也說明,你們有能力承擔更大的責任。”崇禎站起身,走到幾人麵前,“從今日起,朕會在更多地方試點推廣中倚重你們。但記住,改革的道路荊棘叢生,你們必須堅定不移。”


    “臣等必不負陛下所托!”眾人齊聲迴應,眼中閃著堅定的光芒。


    夜晚,崇禎獨自坐在書案前,看著新生代官員的名單。這些年輕的名字背後,代表著一種新的力量——忠誠、務實、敢於變革。他知道,隨著這些官員的崛起,頑固派的影響正在被逐步削弱。


    “士紳與東林黨可以繼續反抗,但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崇禎低聲自語,目光深邃而充滿期待,“大明需要的,是一群敢想、敢做、敢承擔的人。”


    窗外月光如水,灑在大地上,也映照著新生代力量的崛起。他們的出現,為崇禎的改革注入了新的希望,也為大明的未來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泥巴超酷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泥巴超酷的並收藏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