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新作物旱穗
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 作者:泥巴超酷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晨,薄霧籠罩著京郊試點的田野,微涼的空氣中夾雜著稻穀成熟的清香。崇禎一行人緩步行至田間,沿著修整一新的水渠巡察試點田地的狀況。他一邊仔細查看作物的長勢,一邊用神農術感知土壤的肥力變化。
“陛下,這片田地已施肥三次,按您的指導輪作豆類後,今年的稻穀比去年增產了近一倍。”隨行的村長滿臉興奮,向崇禎稟報。
“不錯,但仍有提升空間。”崇禎點點頭,眼神越過這片鬱鬱蔥蔥的稻田,望向不遠處的一塊片幹旱的土地。他心生好奇,步伐一轉,走向那片土地。
那是一片剛剛開墾的試驗田,表麵覆蓋著粗糙的泥土,零星種植著一種不知名的作物。作物的莖稈低矮,葉片厚實,隱隱透出頑強的生命力。
“這是什麽作物?”崇禎轉頭問身後的大司農。
大司農撓了撓頭,語氣略顯遲疑:“陛下,這是附近一個獵戶帶來的種子,說是在北方荒地上生長的東西。他們叫它‘旱穗’,因為幹旱也能長,咱試著種了一小片。”
崇禎彎下身,用手輕輕撚起一片葉子,靈力隨即注入體內。他閉上眼睛,神農術的感知瞬間展開,作物的生長狀況、根係形態、對土壤的適應性如畫卷般顯現。
“土壤含水量極低,但根係卻深入土壤兩尺,能夠吸收深層水分。”崇禎低聲自語,“莖葉儲水能力強,種植成本極低,而且對肥料需求不高。”
他睜開眼,眉頭微皺:“如此頑強的作物,若能規模化種植,或許是北方幹旱地區的福音。”
隨行的王安見狀,湊上前問道:“陛下,您是說,這種‘旱穗’可以在北方推廣?”
“還需要進一步驗證,但朕初步判斷,它的適應性遠勝傳統作物。”崇禎站起身,目光堅定,“若能成功推廣,北方數千萬百姓的溫飽問題,將不再是難題。”
崇禎當即命人采集種子和土壤樣本,送迴京城的農政司進行進一步試驗。同時,他指示村中百姓擴大種植規模,以驗證這類作物在不同土壤環境中的表現。
數日後,這片試驗田開始大規模整理,更多的“旱穗”種子被撒入幹燥的泥土中。崇禎親自監督種植過程,並通過神農術不斷調整種植方式,以確保最佳的生長條件。
隨著“旱穗”逐漸展現出強大的生長潛力,試點村的農民們逐漸明白,這是一種能夠徹底改變他們生活的新作物。
“陛下果然是神農在世啊!”大司農感慨地說道,“咱這地再旱,種上這東西,日子也有了盼頭!”
崇禎卻揮了揮手,語氣堅定:“朕不是神,朕隻是告訴你們,辦法總比困難多。”
隨著“旱穗”的試種消息傳開,越來越多的農民和地方官員紛紛趕來試點村求教。一些北方地區的商人也開始主動聯絡,希望能購買種子進行試種。
而士紳勢力卻再度感受到了威脅。試點村中,玄衛截獲了一些來自北方士紳的信件,內容中充滿對“旱穗”推廣的擔憂。
“他們害怕‘旱穗’推廣後,糧食市場的控製權徹底失去。”王安將情報呈上,冷靜分析道,“這些士紳正聯手商議,試圖從物流和市場交易上阻止新作物的流通。”
崇禎冷哼一聲:“既然他們如此懼怕,說明朕的方向是對的。”
他隨即下令:“玄衛密切監視這些士紳的動向,但不要打草驚蛇。朕要等‘旱穗’在北方真正成片種植時,再徹底摧毀他們的阻撓。”
“此外,命農政司加緊研究‘旱穗’的高產改良,並擬定推廣計劃。朕要確保每一顆種子,都能變成百姓碗中的糧食。”
王安領命離去,崇禎獨自站在田埂上,目光望向遠方。那片荒涼的土地,在他的腦海中已然變成了生機勃勃的綠洲。
幾周後,試驗田的“旱穗”逐漸展現出驚人的生長力。原本幹裂的土地上,一片片青翠莖葉爭相生長,其厚實的葉片閃耀著陽光的光澤,根莖間還有微微濕潤的土壤顆粒。
村民們圍繞在田邊,議論紛紛,眼中滿是難以掩飾的驚歎。
“這作物真神了!咱這地都三年沒種出啥好東西,竟然還能長得這麽好!”
“聽陛下的話沒錯啊!這要是推廣開來,咱北方幹旱的村子都有救了!”
崇禎站在田埂上,靜靜地看著這片新作物,內心的成就感與責任感交織。他知道,這不僅僅是農業上的一次突破,更是對士紳利益的一次致命打擊。
當天夜裏,崇禎召集隨行的官員,展開對“旱穗”推廣的進一步規劃。
“朕決定,將‘旱穗’作為北方幹旱地區的重點推廣作物。”崇禎在地圖上標注出河北、山西、陝北幾片主要幹旱區域,“從這些區域開始試種,然後逐步向其他適合的地區推廣。”
陳子敬眉頭微皺,語氣中帶著幾分猶豫:“陛下,這些地區土地荒瘠,交通不便,若要推廣,物流和種子運輸成本恐怕會極高。”
“物流和種子運輸的問題,朕早有安排。”崇禎目光堅定,“第一,朝廷撥款修繕主要運河支流,確保大宗種子的調運通暢;第二,設立地方推廣站點,培訓農民種植技術,減少中間環節的損耗。”
他轉頭看向王安:“地方士紳必然不會坐視此事成功,玄衛要密切監視這些地區的動向。任何企圖破壞物流或擾亂推廣的行為,都要提前製止。”
“屬下明白。”王安低聲應道。
幾日後,崇禎親自召見了農政司的幾名官員,將關於“旱穗”改良的任務交付給他們。
“這‘旱穗’雖有極高的抗旱性,但產量與口感尚需優化。朕命你們以此為基礎,研究更高產的變種,同時確保其適應北方的氣候條件。”他語氣平靜,卻不容置疑。
農政司司長拱手答道:“陛下放心,我等定會竭盡全力,讓這作物造福百姓。”
“記住,你們不僅是在研究作物,也是為天下百姓爭口糧。”崇禎語重心長地說道。
與此同時,玄衛截獲的情報也越發清晰:北方士紳已開始組織人手,試圖破壞“旱穗”的物流運輸。他們計劃劫掠種子車隊,甚至散布謠言稱“旱穗”會吸盡土地精華,讓田地變成廢土。
王安將這些情報呈遞上來時,崇禎並未表現出意外。他淡然說道:“既然他們如此害怕,那就讓他們親眼見證‘旱穗’如何改變北方。”
“陛下的意思是?”王安微微一愣。
“組織一次公開的‘旱穗’收割慶典。”崇禎的目光冷冽,“邀請地方百姓、商人,以及那些自以為是的士紳前來觀摩。讓他們親眼看到,這種作物如何在幹旱中依然豐收。”
數月後,試驗田的“旱穗”迎來了首次收割。豐碩的穗子掛滿了枝頭,每一顆種子都飽滿圓潤。村民們歡唿雀躍,而受邀而來的地方士紳則麵色複雜。
“真是活見鬼,這東西竟然真長成了!”一名士紳低聲咕噥。
“再成又如何?這作物能搶了咱們的糧價控製不成?”另一人不屑道。
崇禎站在高台上,目光掃過這些士紳,臉上浮現一抹冷笑。他揮手示意,玄衛將“旱穗”的推廣計劃當場宣布。
“從今日起,‘旱穗’將在北方三省全麵推廣,朝廷將為種植戶提供種子、技術和運輸支持。任何敢於阻撓者,視同叛逆!”
他的聲音如雷霆般傳遍全場,百姓們紛紛歡唿,而士紳們的臉色則更加蒼白。
崇禎走下高台,靜靜地站在田間,感受著腳下土地傳來的微妙波動。
“旱穗不僅是糧食,更是改變北方的第一步。”眼中閃爍著決心,“朕的改革,絕不止步於此。”
“陛下,這片田地已施肥三次,按您的指導輪作豆類後,今年的稻穀比去年增產了近一倍。”隨行的村長滿臉興奮,向崇禎稟報。
“不錯,但仍有提升空間。”崇禎點點頭,眼神越過這片鬱鬱蔥蔥的稻田,望向不遠處的一塊片幹旱的土地。他心生好奇,步伐一轉,走向那片土地。
那是一片剛剛開墾的試驗田,表麵覆蓋著粗糙的泥土,零星種植著一種不知名的作物。作物的莖稈低矮,葉片厚實,隱隱透出頑強的生命力。
“這是什麽作物?”崇禎轉頭問身後的大司農。
大司農撓了撓頭,語氣略顯遲疑:“陛下,這是附近一個獵戶帶來的種子,說是在北方荒地上生長的東西。他們叫它‘旱穗’,因為幹旱也能長,咱試著種了一小片。”
崇禎彎下身,用手輕輕撚起一片葉子,靈力隨即注入體內。他閉上眼睛,神農術的感知瞬間展開,作物的生長狀況、根係形態、對土壤的適應性如畫卷般顯現。
“土壤含水量極低,但根係卻深入土壤兩尺,能夠吸收深層水分。”崇禎低聲自語,“莖葉儲水能力強,種植成本極低,而且對肥料需求不高。”
他睜開眼,眉頭微皺:“如此頑強的作物,若能規模化種植,或許是北方幹旱地區的福音。”
隨行的王安見狀,湊上前問道:“陛下,您是說,這種‘旱穗’可以在北方推廣?”
“還需要進一步驗證,但朕初步判斷,它的適應性遠勝傳統作物。”崇禎站起身,目光堅定,“若能成功推廣,北方數千萬百姓的溫飽問題,將不再是難題。”
崇禎當即命人采集種子和土壤樣本,送迴京城的農政司進行進一步試驗。同時,他指示村中百姓擴大種植規模,以驗證這類作物在不同土壤環境中的表現。
數日後,這片試驗田開始大規模整理,更多的“旱穗”種子被撒入幹燥的泥土中。崇禎親自監督種植過程,並通過神農術不斷調整種植方式,以確保最佳的生長條件。
隨著“旱穗”逐漸展現出強大的生長潛力,試點村的農民們逐漸明白,這是一種能夠徹底改變他們生活的新作物。
“陛下果然是神農在世啊!”大司農感慨地說道,“咱這地再旱,種上這東西,日子也有了盼頭!”
崇禎卻揮了揮手,語氣堅定:“朕不是神,朕隻是告訴你們,辦法總比困難多。”
隨著“旱穗”的試種消息傳開,越來越多的農民和地方官員紛紛趕來試點村求教。一些北方地區的商人也開始主動聯絡,希望能購買種子進行試種。
而士紳勢力卻再度感受到了威脅。試點村中,玄衛截獲了一些來自北方士紳的信件,內容中充滿對“旱穗”推廣的擔憂。
“他們害怕‘旱穗’推廣後,糧食市場的控製權徹底失去。”王安將情報呈上,冷靜分析道,“這些士紳正聯手商議,試圖從物流和市場交易上阻止新作物的流通。”
崇禎冷哼一聲:“既然他們如此懼怕,說明朕的方向是對的。”
他隨即下令:“玄衛密切監視這些士紳的動向,但不要打草驚蛇。朕要等‘旱穗’在北方真正成片種植時,再徹底摧毀他們的阻撓。”
“此外,命農政司加緊研究‘旱穗’的高產改良,並擬定推廣計劃。朕要確保每一顆種子,都能變成百姓碗中的糧食。”
王安領命離去,崇禎獨自站在田埂上,目光望向遠方。那片荒涼的土地,在他的腦海中已然變成了生機勃勃的綠洲。
幾周後,試驗田的“旱穗”逐漸展現出驚人的生長力。原本幹裂的土地上,一片片青翠莖葉爭相生長,其厚實的葉片閃耀著陽光的光澤,根莖間還有微微濕潤的土壤顆粒。
村民們圍繞在田邊,議論紛紛,眼中滿是難以掩飾的驚歎。
“這作物真神了!咱這地都三年沒種出啥好東西,竟然還能長得這麽好!”
“聽陛下的話沒錯啊!這要是推廣開來,咱北方幹旱的村子都有救了!”
崇禎站在田埂上,靜靜地看著這片新作物,內心的成就感與責任感交織。他知道,這不僅僅是農業上的一次突破,更是對士紳利益的一次致命打擊。
當天夜裏,崇禎召集隨行的官員,展開對“旱穗”推廣的進一步規劃。
“朕決定,將‘旱穗’作為北方幹旱地區的重點推廣作物。”崇禎在地圖上標注出河北、山西、陝北幾片主要幹旱區域,“從這些區域開始試種,然後逐步向其他適合的地區推廣。”
陳子敬眉頭微皺,語氣中帶著幾分猶豫:“陛下,這些地區土地荒瘠,交通不便,若要推廣,物流和種子運輸成本恐怕會極高。”
“物流和種子運輸的問題,朕早有安排。”崇禎目光堅定,“第一,朝廷撥款修繕主要運河支流,確保大宗種子的調運通暢;第二,設立地方推廣站點,培訓農民種植技術,減少中間環節的損耗。”
他轉頭看向王安:“地方士紳必然不會坐視此事成功,玄衛要密切監視這些地區的動向。任何企圖破壞物流或擾亂推廣的行為,都要提前製止。”
“屬下明白。”王安低聲應道。
幾日後,崇禎親自召見了農政司的幾名官員,將關於“旱穗”改良的任務交付給他們。
“這‘旱穗’雖有極高的抗旱性,但產量與口感尚需優化。朕命你們以此為基礎,研究更高產的變種,同時確保其適應北方的氣候條件。”他語氣平靜,卻不容置疑。
農政司司長拱手答道:“陛下放心,我等定會竭盡全力,讓這作物造福百姓。”
“記住,你們不僅是在研究作物,也是為天下百姓爭口糧。”崇禎語重心長地說道。
與此同時,玄衛截獲的情報也越發清晰:北方士紳已開始組織人手,試圖破壞“旱穗”的物流運輸。他們計劃劫掠種子車隊,甚至散布謠言稱“旱穗”會吸盡土地精華,讓田地變成廢土。
王安將這些情報呈遞上來時,崇禎並未表現出意外。他淡然說道:“既然他們如此害怕,那就讓他們親眼見證‘旱穗’如何改變北方。”
“陛下的意思是?”王安微微一愣。
“組織一次公開的‘旱穗’收割慶典。”崇禎的目光冷冽,“邀請地方百姓、商人,以及那些自以為是的士紳前來觀摩。讓他們親眼看到,這種作物如何在幹旱中依然豐收。”
數月後,試驗田的“旱穗”迎來了首次收割。豐碩的穗子掛滿了枝頭,每一顆種子都飽滿圓潤。村民們歡唿雀躍,而受邀而來的地方士紳則麵色複雜。
“真是活見鬼,這東西竟然真長成了!”一名士紳低聲咕噥。
“再成又如何?這作物能搶了咱們的糧價控製不成?”另一人不屑道。
崇禎站在高台上,目光掃過這些士紳,臉上浮現一抹冷笑。他揮手示意,玄衛將“旱穗”的推廣計劃當場宣布。
“從今日起,‘旱穗’將在北方三省全麵推廣,朝廷將為種植戶提供種子、技術和運輸支持。任何敢於阻撓者,視同叛逆!”
他的聲音如雷霆般傳遍全場,百姓們紛紛歡唿,而士紳們的臉色則更加蒼白。
崇禎走下高台,靜靜地站在田間,感受著腳下土地傳來的微妙波動。
“旱穗不僅是糧食,更是改變北方的第一步。”眼中閃爍著決心,“朕的改革,絕不止步於此。”